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477章 重回旧园

如水剑道 第477章 重回旧园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世道有不公,所以逞侠名。

侠不是从来就有,亦不会莫名消亡。自东周诸侯并起、礼乐崩坏,侠才脱颖而出。传至后世,渐渐有了许多用武之地。

刺秦别易水,救赵挥金槌,可谓萍踪侠影、江湖滥觞。及至秦汉晋魏,若当朝酷戾、凌虐生民,往往便有侠士奋臂挥剑,上斩昏君,下诛佞臣。天下分合,国朝更迭,越来越多的侠成了士、士做了侠,混迹在滚滚洪流中,催动着兴亡废替……

苏绵听完,沉吟良久,也不由嘉许道:“夕儿,你这般年纪便有这番见解,已是殊为难得。只盼他日你行侠仗义前、多想想你那含辛茹苦的娘亲,既能救人于水火,也要保自己无虞。

我瞧你眉宇间黑气未散,担心那‘暴雨梨花针’之毒、还暗藏着什么古怪。不妨叫婶婶也瞧一瞧,总不要留下什么隐患才好!”

说话间,苏绵步履轻移,已行至杨朝夕身前。先拉起他左臂,几根手指在腕上一搭、细细感受了半晌;随即拾起他右臂,同样切过脉象,才缓缓舒了口气。

杨朝夕赧然道:“婶婶好娴熟的诊脉手法。倘或小道尚在山中时、肯多用功修习岐黄之术,今日也不必劳烦婶婶出手啦!”

苏绵笑道:“不过是久病成医罢了。”

转头又向一旁的张打油道,“看脉象却是无碍了。只是不知那‘暴雨梨花针’上、到底喂的什么毒药,竟能顷刻间便令人半身麻痹,却一时半刻又不伤及性命。”

苏绢绢早扶着刘木匠,引了郑六郎、杜沙洲,悄悄溜去了后堂,想来处理创口去了。是以此时铺肆前堂中,只剩下张打油还陪在一旁。

见苏绵开口,当即探手下去,就杨朝夕小腿肚上、飞快拔出一根银针来。先探在灯火上略略一烤、才凑到鼻下微微一嗅,露出了然之色:

“呵呵!若是旁的毒药,小可未必识得。不过这银针油光乍亮、又有股清幽气味,定是淬了‘曼荼籽油’。此油以曼荼罗种籽压榨而成,既是良药、亦是奇毒。中毒处迅速麻木,且毒会随皮肉、经脉蔓延,直至传遍周身。若毒量不大、又无解药,十二时辰后亦会自解;可若毒量够大、或中毒后落入敌手,便是凶多吉少。”

杨朝夕不禁奇道:“江湖皆言唐门用毒、天下第一,‘暴雨梨花针’更是凶名赫赫的暗器,怎会只淬了点蒙汗药?难道唐门弟子出手,也会手下留情?”

张打油捋须笑道:“杨少侠此言差矣!唐门中人行事,向来亦正亦邪。他们之所以不当场将你射杀,一来是为节省银针,二来是想用你来拖累‘贱籍四友’、以便尽数灭杀。倘或这‘暴雨梨花针’再多上两倍,你这双腿便要废掉;再多上十倍,神仙也救不活你。”

杨朝夕只觉一股冷意从尾椎窜起、直冲后背,登时激灵灵打了个寒战:“原来人心之毒,更胜毒药。今日若非张大侠出手,我与四位兄姊、怕要尽数折在那颍川别业。”

说着、又将方才装着解药的瓷瓶摸出来,递给张打油道,“张大侠可否嗅得出,这奇苦无比的解药、又是由哪几味药煎成?”

张打油接过一嗅、便递还回来,粲然道:“难道杨少侠想照方抓药、煎成汤剂,以备不时之需?”

杨朝夕挠挠头道:“有备无患嘛!保不齐哪一日又撞上那唐门六子飞针害人,便可用解药来救。”

张打油颔首笑道:“难为你想得倒长远。呵呵!这解药倒不复杂,只须绿豆四钱、金银花两钱、连翘一钱,清水三碗,文火煎成浓糊,晾至微凉。再加龙脑香、薄荷汁、胡麻油适量,调配成稠状,灌入瓶中贮存即可。”

杨朝夕听完站起、抻了抻筋骨,抱拳道:“小道谢张大侠答疑解惑。方才一番行功运气,已觉身子渐复,叫苏婶婶和张大侠挂心啦!”

苏绵忙笑着摆手道:“夕儿莫再客套。时辰不早,委屈二位便在巧娘白日打盹的房中歇一宿,明日起来、再烹茶闲论如何?”

杨朝夕、张打油闻言,当即道了声“叨扰”,便在苏绵指引下,穿过后堂、进到一处宽阔院落。

院落东面娇声切切、烛火莹莹,显然是朝元布肆中女子学徒的居所。院落西面只两间房舍,一大一小,大的那间已掌起了灯烛,苏绢绢、郑六郎的对话声从里面传出,显然还在为刘木匠医治外伤。

客随主便。两人也不挑剔,径直钻进那间小一些的房舍。

两人也不掌灯,就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脱下屐履,拍了拍酸胀的双脚,便在一方不大的木榻上坐下。登时一阵淡淡香气从身后传来。

扭头看去、隐约是一套叠得方正的被衾,上面压着只竹篾编成的凉枕。一条绸帕、一把团扇置于枕侧,香气便是从那里发出。果然是女子闺房才有的物什。

杨朝夕忍不住深吸一口,只觉沁人心脾。不料小腿肚却磕在了木榻上,顿时疼得他浑身一颤、龇牙咧嘴。才想起小腿肚上、还有些银针未及拔出,只好转头向张打油道:

“有劳张大侠……去隔壁借些金疮药、素纱布来,这些银针还须早些取出,免得化脓生疮。”

张打油哭笑不得:“杨少侠也算是去过花魁雅舍的风流人,怎么进了一个小丫头的闺房、便这般忘形失态。连腿伤都忘记啦!”

说话间重新坐起,摸到灯盏、也点了起来。不理会杨朝夕支支吾吾、欲言又止,打起帘子便出去了。

少顷、又回到屋舍,却见杨朝夕已忍痛拔下银针,将两只裈管挽起、露出血淋淋的小腿。粗略一瞧,至少也有十几只黑洞洞的小孔。血水自小孔洇出、纵横交错挂在腿上,一直流到脚踝。杨朝夕已撕下一块袍摆,不停擦着脚踝处的血渍,免得沾污了簟席。

张打油赶忙上前,将一块纱布用酒浆打湿,小心给他擦拭起来。待擦得干净些,便嘱他就榻上俯卧下来,旋即将金疮药轻轻掸在一处处小孔上,再用纱布包好。

忙过这些,杨朝夕终于长长舒了口气,小心向榻里挪了挪,给张打油腾出两尺宽的余地。

待他挥灭灯烛、徐徐躺下,杨朝夕才终于忍不住试探道:“张大侠诗文又好、武功又高,兼精商道,必非池中之物!小道冒昧猜测,大侠千里迢迢跑来洛阳,想必不光是开油坊这般简单罢?”

张打油却似洞悉了他心中所想,当即笑道:“杨兄弟,你也莫再叫我大侠,唤声张三哥便可!张某夜入颍川别业,的确不是冲着那如水剑去的。而是受一位老友所托,预备仔细查查那元载、为何要在洛阳城中强征木匠。且有些木匠有去无回,确是叫人起疑。

至于张某来神都,自然不光是要做油坊的买卖,还要去一处旧园子瞧瞧,凭吊一位故人。蓟州之乱后,我们便失散啦!这么多年音讯全无、也不知是生是死,有没有回来洛阳寻我……”

杨朝夕看他黯然神伤的模样,想来那位故人,不是张打油的至亲兄弟、便是挚友知己,且只怕早已故去。当即出言宽慰道:“张三哥!人生不如意事常**,倘或你那位故人还在,定然不忍看你这般。

近来神都洛阳,多有江湖游侠、绿林豪客闻风而至,携刃入城。小道确是误以为张三哥、也是为那‘神都武林大会’而来,要去四方台上与中原群雄争个高下。”

张打油苦笑一声:“蜗角虚名罢了,反不如蝇头小利来得实在。之前在月漪楼,张某见杨兄弟诗文俊秀、才高八斗,实是钦羡至极!张某虚度数年,却是志大才疏,只会信口胡诌、博人一笑,连篇诔辞祭文也写不出,实在是心中有愧……”

杨朝夕想要再劝慰几句,却发现自己竟已语塞词穷。

张打油声音渐低,仿佛已然睡熟、又似是陷入回忆,口中发出梦呓般的字句。既不像诗、也不像赋,长短不一,倒似小民说的大白话:

“愁云纠结绵延,驻足在旧园。

雨摇摇,风片片,风雨纠缠。

错综了轨迹,拨不开的弦。

旧园偏无动于衷,这样一场愁怨。

园草和着雨的残躯,凌乱。

草外锈迹斑斑的铁栏,久远。

噙着水,湿的藤蔓;

附了苔,绿的秋千。

街头巷陌空流连,

思绪千回百转,只负手喃喃。

裙钗犹记昔年,花冠慵懒,新睡妆闲。

不是鸟雀肃穆的日子,

廊檐下啼啭,莺的语言。

柳影隔岸,翠色在池底纠缠。

今年似去年,才又十年,无意潸然。

一事无成日,枉自羞惭;

双泪落筝前,欲语难言。

耐不住酒冷衾寒,月隐灯残!

伏案、把不稳了杯盏,却呼小鬟。

醉里长吁短叹,醒时节还在旧园。

才晓得、荒废已久的怀念,

死灰复燃……”

杨朝夕蜷在榻上,听了半晌、不觉间竟也滚下泪来。这长短错落的词句,非但不显俚俗,反而浸透着浓浓伤感。果真是闻者落泪、听者伤心,荡气回肠之余,竟有种“别意与之俱短长”的韵味。

转头再瞧时,张打油却已沉沉睡去。一道晶莹的水光挂在眼角,犹未干透……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