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44章 五圣千官图

如水剑道 第44章 五圣千官图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旭日高升,光芒开始刺眼,也将积夜的清寒扫荡一空。只有间歇拂过的秋风,才提醒着众人属于这个季节的温度。

那个知客管事却是一身青色圆领襕袍、戴着黑幞头、穿着**靴、腰束鍮石带,向这边款款走过来。各道观观主这时大都站在斋院中,看着弟子们练习拳脚和兵器,不时指导一下。看到昨天那位知客管事过来,纷纷拱手道:“洪太祝安好!”众道士也都停下手中动作,纷纷朝这位洪太祝行礼。

洪太祝也是一拱手,笑道:“受王宫使之令,请各位道友赴大殿上香。随后仍由下官带引,领各位道友在宫中参观一番。”说完又一拱手,转身出了斋院。两名穿着官服的随从,便将手中的拂尘一摆,不伦不类地紧跟上去。众道士便由各自观主带着,三五一队,分观而行,跟在洪太祝身后,拉开一条长龙,向着大殿的方向走去。

夹在一队道士中的杨朝夕,此刻才完全看清楚了这座建筑:巨石为台、白玉栏杆、红漆梁柱、鳞鳞碧瓦,组成一处气魄宏伟的庄严大殿。拾阶而上,巍巍重楼迎面而来,更觉自身渺小。待到大殿近处,只见歇山斗拱,飞檐重叠,对开的八扇巨门极尽雕镂之工,金漆匾额上刻着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紫气东来”。

众道士被这磅礴气势所震撼,都说不出话来,一时间出奇的安静。洪太祝此刻面色肃穆、声音洪亮:“众道人进殿——!”一众道士才从震撼里回过神来,依次进了大殿、分别站好。

大殿左中右三面相连,是内廷画师吴道玄所绘《五圣千官图》:正壁绘着东华、西灵、北真、南极、扶桑“五圣”真容,左右两壁仪列着文武千官,以锦绣河山为衬托,皆宝相庄严、栩栩如生。正壁前方是一方硕大的香案,上置青铜香炉、黄铜烛台、鲸油巨烛等物。

洪太祝这时已拈起三炷大香,右手执香脚,就香案一旁的烛火中点燃,以左手煽灭火苗,才转正香头,躬身三拜。接着以左手拇、食二指,分出一炷香来、捏住香脚,缓缓插入香炉之中,嘴唇歙张,念念有词。然后又如法将其余两炷香都插入香炉,才恭敬站好,躬身拜下。大殿中一众道士也在各观观主带动下,躬身而拜,心中默念着咒文,各自祷祝。

献香仪程许久方毕,洪太祝便吩咐两名随从分别引着一队道士,凑近前去,细细观摩这《五圣千官图》。两名随从便清清嗓子,一面引导,一面将这《五圣千官图》的典故、来历、画工等奇异之处,细细向众道士讲解了一番。道士们三五成群、交头接耳,啧啧称奇。

更有一个干瘦的老道士正煞有介事,向几个小道士说着内廷画师吴道玄的“典故”,有些道士好奇心起,也凑了过去听。这老道士见有人捧场,便说得眉飞色舞起来:

却说这位内廷画师吴道玄,年纪轻轻就已是书画双绝,其画艺更是精湛无匹,当时朝臣都赞他“穷丹青之妙”。然而距离“传神”之境,却还是差那么一丢丢!开元八年,圣人在千秋节这天宴请百官,这吴道玄有幸位列其间。几曲丝竹唱罢,却看到教坊司里一位公孙氏的娘子,提着两把银光闪烁的宝剑,径直来到筵席之中。众朝臣正惊诧间,那娘子却舞起剑来。那剑法一舞出来,却真是技惊四座,好多朝臣连杯中酒水洒到身上,都不曾发觉。这吴道玄也是灵根颇深之人,便从这公孙娘子剑器之舞中,领悟到运笔的玄妙。自此之后,他所画的人物,无不衣袂飘忽、罗带翻飞,仿佛立刻就要破壁而出!

众道人听罢,更觉这壁画神妙非常,一时间竟流连在此,反而不愿意再去别处观摩。那洪太祝听了这缘由,却只是无奈苦笑,只好吩咐一个随从留下,另一个随从带着其他道士出了大殿,往后面去了。公孙真人恰好也听了一段那老道士的胡诌,因与自己有些关联,不便戳破,也就摇头笑笑、不予理会。

杨朝夕此刻也正直愣愣地站着,瘦小的身形与硕大的壁画形成强烈反差。因看得入神,却是错过了那老道士所讲的精彩“典故”。别人看画,都讲究个自上到下、从右向左的顺序,杨朝夕却委实有些奇怪——先对着几个人像盯上一会,又平移过去好几丈,继续盯着另一组人像看。就在许多道士盛赞“吴带当风”神乎其技之时,杨朝夕这毛头道童,却在这飘然欲飞的褒衣博带间,看出几分剑意来!

但这剑意……与自己所学公孙剑法,虽有异曲同工之妙,却也不尽相同。反而更像是迅捷刚猛一路,剑意大开大阖、潇洒万端,甚至有些睥睨天下的气度。杨朝夕也有些迷惑,但迷惑中更多的还是欣喜!于是渐渐连身边的黄硕、随口品评的道士……全都抛下不管,自己则沉浸在满墙的剑意之中,恣意感受,如痴如醉。直到留下的那一队道人也恋恋不舍离开时,才被黄硕拽着,恋恋不舍地出了这绘满《五圣千官图》的大殿。

这一队道士出了大殿,却转了半圈,来到大殿的后面,看到一座规模略小一些的宫殿。宫殿斗拱硕大,檐角高飞,殿门匾额上镌刻着“玄元庙”三个隶字。殿前矗立着两根粗大的铜柱,华光四射,煞是雄壮。

之前已经看过的道人,已经开始从庙中出来,往别的地方走去。他们这一队道士,便在方才留下等待他们的那位随从引导下,也陆陆续续进到玄元庙中。

这玄元庙中的布置,却依旧严整宽敞、宏大辉煌。大殿正中是“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李耳道尊神像,头戴冕旒,身着衮袍,面容庄肃。左列是文宣王孔子,以及道门四真人庄子、文子、列子和庚桑子圣像。右列是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圣像,均是朱衣朝服,栩栩如生。

众道士也不多说,各自拈了大香,又是一番参拜,才往庙中四周看去。杨朝夕、黄硕两个便跟着他们,也在庙中观摩起来,很快绕到道尊神像后面,却又是一幅巨大的壁画,壁画右上角是五个篆字,两个小道童辨认了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时,有位号称“博学”的年轻道士凑过来,高声念道:“老、子、我、胡、图!”念完,还不忘递给两个小道童一记白眼。

忽然之间,方才那干瘦老道士却冲了过来,一个暴栗打在那“博学”道士的天灵盖上:“不懂装懂!这明明是《老子化胡图》!你是真胡涂!”

众道士大笑,两个小道童也在笑声里恍然大悟,又把白眼还了回去。那“博学”道士涨红了脸、灰溜溜撂下一句“观主我去那边看看”,就钻进人群不见了。

杨朝夕与黄硕又仔细看去,那《老子化胡图》上所画的,却是道尊李耳骑着一头青牛,行走在紫云天波之间,脑袋后面附着一圈圆光。前有道童和文宣王孔子牵牛,侧后方是许多修道之人前来送行,晴空一鹤排云直上,将这重要讯息直送往九霄神阙。

壁画左下角的落款,依旧是吴道玄。杨朝夕又转头细看,画工虽然精湛,画风也与方才那幅《五圣千官图》极为相似,却没有半分剑意融在里面,便再也找不到方才那种且惊且喜的感觉。心里悄悄嘀咕:这一幅,大概可能是吴道玄的得意弟子画的罢……于是不再逗留,跟着黄硕出了庙门。

两队道士前后相跟,最后在一处巨大的斋坛前汇集。众道士向斋坛望去——

斋坛在太微宫最北方位,四四方方,连地共有三层,分内坛、中坛、外坛。内坛高三尺,方边一丈八尺,安纂二十枚;中坛高一尺五寸,方边三丈,安纂二十四枚;外坛为平地,方边四丈,安纂二十八枚。纂高一丈八尺,涂着红漆,纂头精雕莲花,纂与纂用红绳交缚相连,红绳下悬着符幡。

斋坛三层之上,皆铺着厚软荐席,席上铺着彩裀。三层之外,另有花柱三十二枚。抬眼上观,内坛之上安了一方铸铜香案,香案当中为三宝牌位,四周列十方天尊牌位,牌位前是香炉、烛台、大香、鲸烛等物。

洪太祝正站在斋坛外层,神情淡然:“众位道友,今日酉时初刻,便在此坛行荐献之礼。到时,王宫使将如约同各位会面。荐献之后,便是品瓜食饼、观月论道。”

各观观主听他说罢,均拱手道:“悉听洪太祝安排。”众人眼见荐献的事物都已齐备,便在随从带引下,又观摩了一番,才渐渐回了斋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