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439章 刘木匠,四方钉

如水剑道 第439章 刘木匠,四方钉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拳势散开,虚惊一场。

杨朝夕开口第一句,却是问向洛长卿身后的刘木匠,完全将洛长卿视若无物。

洛长卿却也不计较杨朝夕刻意冷落的态度,神色如常、自顾自答道:“圣姑受伤,委实叫人萦心挂怀!我便与刘兄弟潜出北市,去寻那神医王冰。谁料我等刚将圣姑症状一讲,王神医便说无性命之忧。只是圣姑内息亏空,须寻个道功精深的乾道、以阳元之气诱引,令她体内阴元之气自生;再服食几味大补之药,计日便可复原。

我二人一想、便想到长源真人与杨少侠师徒两位,恰都是道功精深的乾道,正好可为圣姑疗伤。便老实不客气,抓了几棵百年老山参、紫灵芝、首乌之类的草药回来,正想同几位共商医治之策。”

小蛮也瞧出杨朝夕似乎不大待见洛护法,而长源真人则缩在墙角、老神在在地行功练气,对此间之事不闻不问。只得开口道:

“洛护法辛苦!方才长源真人已说了法子、与王神医所言如出一辙。杨公子早依法施为、将姑姑救醒了,现下正自行运气疗伤。恰好还缺几味补药,原本须明日找药铺去抓,谁承想才刚瞌睡、便有人送枕头来啦!咯咯咯!”

洛长卿也笑道:“那便好!这几味补药你先收起来,稍后再询圣姑、看她预备如何服用。”

杨朝夕立在一旁,微觉尴尬。洛长卿纠缠自己娘亲、固然十分可恶,可他作为祆教护法,对圣姑的一片关切与忠心,却是毋庸置疑。

想了想,只好向一旁的刘木匠抱拳又道:“刘大哥!傍晚那会儿、你们使的那个火团子,当真了得!竟叫那么多人都吃了大亏。不知到底有何门道?还请大哥解惑!”

刘木匠却是神态微滞,旋即连连摆手、竟不知该如何说起。

却见小蛮一个折转、闪至杨朝夕面前,笑吟吟道:“杨公子问错人啦!那个叫‘飞火流絮’,是咱们祆教的‘独门暗器’。咯咯!恰好前些日子满城飘絮、十分猖狂,惹得狗厌猫嫌,教中便有人想到了这门火攻之法。

具体而言,先以软罗白纱缝制轻囊,再以粗纱作网、捕捉柳絮,多多益善,充塞进轻囊中,便成了‘飞火流絮’。这‘暗器’既没多少斤两、又可压缩携带,所以我与洛护法便带了许多只出来,以备不时之需!”

洛长卿与刘木匠立在边上,也是含笑点头。

杨朝夕这才恍然,便又捡起方才小蛮挣落的白布:“如此说来,这块布、便是你曾我提到过的‘火浣布’咯?”

小蛮语笑嫣然:“公子果然举一反三、一点既通!”

这时,李长源的声音、自东北角淡淡传来:“刘木匠,若贫道猜的不错,你这套铁钉打穴的暗器功夫、当是出自蜀中唐门吧?”

刘木匠面色一沉,说话竟流畅了许多:“道长此言,究竟何意?!”

窗外铅云愈沉,院中树影幽暗。

若非耳中还回荡着刘忠翼那尖细的声音、晓得他其实刚走不久,王缙还以为此时已然天色向晚,该用膳歇息了。

因刘忠翼是口传圣谕,是以并未留下尺帛片纸。想要反复咀嚼参悟、圣人是否有什么弦外之音,便非自寻纸笔默书下来不可。王缙长叹了口气,抬须沉声道:“来人!铺纸研墨……”

良久之后,王缙望着书案上摊开的空白经折,已被他写满了密密的小楷,正是方才刘忠翼口传的那道圣谕。

圣谕略长,凡一百五十四字,王缙竟过耳不忘,一字不漏默书下来。此时他双目一眨不眨,盯着圣谕看了一遍又一遍,终于颓然坐下。圣谕之意确凿无疑,要他十日内尽快返回帝京长安,面圣述职,自省己过。

又想到元载此番骤临洛阳、不告而来,或许便是事先得了什么风声,才刻意与他保持疏远,免得引火烧身。心底登时涌起一股颓然,暗叹宦海无情、凉薄至斯!有利才聚,无利便散!

心神恍惚间,忽地瞥见雕花大榻内、那只黄澄澄的鬼工剑匣,心头登时一暖。便连愁云惨雾似的心绪,竟也消散大半。

登时丢开手中鸡距笔,甩掉足上双靴,便就榻上侧卧下来。抱起那只繁复芳香的鬼工剑匣,连锦衾也不盖,竟很快沉沉睡去。

梦中画面跳转,杂乱无序。既有少时与长兄王维凭几学书的无忧时光,也有雁塔题名、科举及第时的春风得意,更有蓟州之乱后、追随李光弼将军剿灭叛军时的刀光血雨……反而后来叛乱平息、自己节节高升的年岁,变得一片混沌、模糊不清。

不知睡了多久,忽地当空一道电光闪现,院中房内登时为之一亮。接着便是几声摐金伐鼓般的炸雷,吓得外间的侍女双手一抖,竟将茶盏打翻在地、传来突兀且清脆的响声。

王缙早已惊醒,浑身冰凉彻骨,怒而翻身坐起,骂道:“是哪个不长眼的!如此手脚毛躁!还不快滚进来、叫本官……”

话未说完,忽地窗外亮起一片耀目银光,几乎将整个暗沉沉的院落、都罩上了一层冷厉的银白。银光一闪而逝,隆隆不觉的雷声紧随其后,在天地间响彻。院中银杏古木枝叶狂摆,登时摇下数片黄叶来,浑似一只只没头没脑的粉蝶。

这霹雳声势之大,前所未有,旷古烁今,竟将王缙震得一时呆住,浑然忘了方才因何而起、又因何而怒。

“噼噼啪啪”的响声渐次响起,初时稀疏,很快便密集起来,在枝叶间、在宽檐下,交织成一片密密麻麻的鼓点。

王缙这才挥了挥手,将跪伏在榻前的丰腴侍女赶开,径直来到窗前。看着渐渐稠密的雨丝,心中不由涌起一股不祥之感。

珠帘重重如瀑,无边无际的雨幕倾泻而下,院中花草避无可避、被这雨势打得东倒西歪。满院积水欢欣雀跃,成百上千的水泡鼓起、碎裂,再鼓起、又碎裂……连成一片沸腾的奇景!

骤雨携着寒凉的湿气,不绝如缕,落在阶前,迸碎成无数剔透的水晶。

寒气透窗而入,扑在王缙身上,登时激灵灵连打了几个喷嚏。那丰腴侍女早已爬起,乖巧地取来一件襕袍,默默给他披在肩头。

王缙眉头不住地皱起、松开,终于将那一股无明业火压下,徐徐开口道:“你快去……差人即刻出宫,瞧瞧城中有何异状!方才那一道霹雳,当真匪夷所思……”

丰腴侍女已应声而出。王缙才又将目光移至书案上,看到那刺眼的圣谕、恨不得一把撕得粉碎。

沉吟许久、才抬起双手,将录着圣谕的经折小心收起,存入书案一角的樟木匣中。心中已在慢慢盘算,在自己动身前、为数不多的时日里,自己当如何布局,才能反戈一击?好叫明德殿上那些令他难堪之人,捶胸顿足,悔不当初。

自己神剑在手,已然比那太子殿下、洛阳府衙、洛城行营、道门释门、甚至祆教余孽,占了不少先机。只须以剑为饵,稍加布置操纵,便能叫各方闻风而动、甚至刀兵相向。届时坐收渔利者,还须是他太微宫使王缙……

灯影微晃,人影在墙。

瘦长的青灰色,顺着脚跟,斜斜攀援而上,愈远愈淡、愈淡便愈宽广。

毫无征兆地、刘木匠双手蓦地扬起,指缝间已多出六枚四方钉。不待杨朝夕、洛长卿出言劝阻,六枚四方钉已化作六道黑线,直抵李长源眉心、咽喉、双目、心口、小腹六处要害。钉出无声,钉至无影,叫人避无可避。

李小蛮朱唇张大,连惊呼也才刚刚发出,那六枚猝发即至的四方钉、已欺至李长源身前三尺之地。

众人只见李长源右手微颤,横在两足之上的“三清玄黄尘”登时腾起。马鬃束成的尘尾顷刻炸开,旋如圆盾,反守为攻,便向六枚四方钉扫落!

“噗噗噗噗噗噗!”

六声闷响,瞬时齐发。又听几声“叮呤”细响,那六枚四方钉已被拂尘裹住、甩在了一旁墙角。

刘木匠一击不中,当下冷哼一声、却也不再出手。

李长源长身而起,“三清玄黄尘”已收在了臂弯处,向刘木匠拱手一礼道:“恕贫道眼拙!竟将尊驾这三寸铁钉、误作了蜀中唐门暗器‘丧魂钉’,实在多有冒犯!只瞧尊驾方才这一手打穴之法,倒像极了南诏国点苍派的路子。却不知尊驾师承哪一位隐士高人座下?”

刘木匠依旧木讷,连发怒竟也不动声色:“哼!手法再妙、也敌不过道门正宗,道长不必过谦!刘某游历中原多年,早忘了师承出身,又何必重提?倒是手上这几根‘四方钉’的功夫、确是脱胎于点苍派暗器‘丧门钉’。与唐门‘丧魂钉’不过一字之差,常被混淆,难免以讹传讹。

至于蜀中唐门,本就亦正亦邪。偏偏江湖上有一干宵小之辈,常假托唐门之名、而行奸盗之实,叫世人愈发觉得唐门乌烟瘴气。刘某虽不屑与唐门弟子为伍,却也分得清黑白曲直。劝道长万不可以偏概全,以为唐门皆是阴险狡诈、作恶多端之徒。”

杨朝夕、小蛮立在一旁,见刘木匠对答如流,俱是目瞪口呆:

原来刘木匠虽不喜说话,却也并不结巴,之前拙嘴笨舌的模样、竟是装给旁人看的。直到此刻被李长源猜到来处,才索性透出些底细,只是依旧不肯以真名姓示人。再去瞧那依旧木讷的脸庞,杨朝夕甚至怀疑、这一张脸也是胶皮面具,只是他不肯再揭罢了……

此刻,连一直与“贱籍四友”相交莫逆的洛长卿,也是大吃一惊:“刘兄弟……原来、原来你竟是南诏国点苍派的高徒……又怎会何流落江湖、混成这副模样?”

刘木匠面色如常:“洛大哥见笑。咱们行走江湖,谁不是留着三分心眼?谁又没有陈年故事、秘密**?何况我‘贱籍四友’既决意退隐,自然要改装换形、隐姓埋名,免得被从前的仇家寻到。呵呵!”

李长源将刘木匠方才一番话、消化了半天,才又拱手道:“那‘丧门钉’暗器尖头锋锐,尾有倒钩。到得尊驾手中,却改作了圆头秃尾的四方钉,只作打穴困敌之用,并非欲伤人性命。尊驾果然是光明磊落之人!”

刘木匠略一抱拳:“道长谬赞!掩人耳目罢了。”

李长源见他眼中戒备之色尽去,这才将心中真实想法道了出来:“尊驾!贫道有一不情之请、还望成全!”

刘木匠目光微凝,却还是接口道:

“道长不妨说来。若是不难、刘某自当量力而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