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437章 如水剑,鬼工匣

如水剑道 第437章 如水剑,鬼工匣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声出则怒起,剑拔而弩张。

许多“天雄卫”见雁门郡王发怒,连发弩纷纷架起,瞄向萧璟这边。

萧璟周围衙差、无不以身作盾,将他护在中心。一旁肖湛抽刀、黎妙兰挺槊,皆遥指田承嗣,气势丝毫不弱。

西面的东宫卫率们,连忙将太子李适扶下马来,接着擎起身侧铁皮藤甲盾、搭成盾墙。防止东、南两边一旦交手,飞起的流矢、断刃殃及太子殿下。

萧璟挥手将衙差拨开,略略拱手道:“田公言重,老夫岂敢?只是田公身边心腹尽出,若遇奇险、如何自安?倘若田公客居洛阳期间,有个什么闪失,岂非老夫之过?届时魏博镇雄兵十万,挥鞭南下,来向老夫兴师问罪。老夫又当如何自处?”

这时,李长源拂尘轻摆、从太子李适身后绕了出来:“雁门郡王!太子殿下既答应不与天下英雄争剑,自不会食言而肥、去做那‘偷天换日’之举,还请郡王宽心。

此外,萧大人所言,也是设身处地、替郡王安危着想。今日各方拼杀半日、仇怨已然种下,绝非三言两语便可化解。焉知没有宵小之徒铤而走险、对郡王行不利之举?”

田承嗣听罢、面色阴沉不定,许久才重重哼了一声:“小人之心!以己度人!本王便只留十名好手、陪侍殿下左右,萧大人这下满意了么!”

太子李适立在盾墙后面,透过缝隙瞧着几人对答,不由捋须轻笑。

他于舞勺之年、恰逢蓟州之乱爆发,此后十余年间,随皇族饱尝颠沛离乱之苦。后年纪渐长,更是披甲上阵、辅助父皇清剿叛军,见惯了尔虞我诈。此时此刻,又岂会猜不到田承嗣的心思?

田承嗣貌恭而不心服,赖在这里百般纠缠,无非是担心自己与萧璟合谋、中途掉包“如水剑”,是以欲多派心腹之人一路监视。若自己不应他,他也必会再遣死侍暗暗尾随,反而更加凶险。可若自己应下,反而能借此机会、叫一些敢怒而不敢言者,消除疑虑之心。

于是他也走出盾墙、抬眸笑道:“难为雁门郡王有心!那便劳烦十位‘天雄卫’将士、随我等走一遭了。”

田承嗣见事已至此,只得讪讪拱了拱手,转身便走。

董仲庭自知已无退路,果断收拢起追随他的不良卫、紧紧跟在田承嗣“天雄卫”后面,自坊墙豁口鱼贯而出。王轩身上锁甲、满是被“飞火流絮”烧出的黑点,此时也顾不得狼狈,忙令手下伙长各率卫卒、也缀在“天雄卫”后,仓皇奔出此间。

须臾工夫,渠岸上只剩下寥寥数人。

太子李适重新上马,矫首环顾。只见暮色四合、星月渐起。南面坊墙外、洛水之上渔火闪烁,映出一团团浅淡光晕,撑起了神都不熄的繁华。

行营、藩镇、道门、释门、游侠等各方留下之人,皆肃立在渠岸上,一言不发。显然是在静候太子殿下与那柄众所瞩目的“如水剑”,一道起驾动身。

太子殿下无奈一笑,朗声喝到:“诸位英雄!时候已然不早,咱们这便同去河南府如何?”

回应他的,是一片此起彼伏的叫好之声。

西斋院中静悄悄,房中又闷又燥。

锁甲卫校尉王辙,浑身被汗浸透,躺在榻上喘着粗气。

被白纱包裹的左眼处,又有血渍渗出。疼痛阵阵袭来,锥心蚀骨,随着那洇开的血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圈圈扩大,又变得难耐起来。

疼痛令他倍觉屈辱,屈辱令他愈发狂躁。榻前案下,皆是被他打翻的汤药和粥饭,和着满地碎瓷、正如他此时心绪,一片狼藉。

奉命侍候他进食、服药的侍女们,皆被赶出了客房,此时个个倚着檐下漆柱,手掩朱唇,面带惊惧,瑟瑟发抖。

便在此时,一道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很快行至榻前。

王辙心中憋闷烦躁,看也不看、张口便骂道:“滚!都给我滚!!本将左眼已然不保,还灌这些汤药作什么?!谁再劝本将喝药,本将便砍了谁!!”

说着,竟顺手摸出一柄障刀,翻身坐起、右臂甩出。但听“嘭咚”一声,刀鞘已然甩飞,露出白如霜雪的刀刃来。

然而障刀尚未及身,王辙便觉右腕一痛、登时松开手来。那障刀被惯性驱使、脱手飞出,接着“笃”地一声闷响,扎在了木案上。

一道威严的声音,在他面前缓缓响起:“博山!你连义父也要砍了么!”

王辙身躯一颤,仅剩的右眼中、登时映出王缙的身影。

王辙当即抢上前去、双膝跪倒,抱住王缙双腿哭道:“义父恕罪……孩儿心中恨啊!为何那日鬼使神差、竟要与那杨朝夕打赌比试!结果连‘毒蜂针’都被逼了回来……孩儿若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王缙面色森寒,左袖一拂、便将王辙掀翻在地。旋即冷声喝道:“博山!你看看你成了什么样子?!不过瞎了只眼睛罢了,便讳疾忌医、破罐破摔,疯疯癫癫!似你这般烂泥扶不上墙、成日里只会拿仆婢出气,还说什么报仇雪耻?趁早寻条绳索,自己吊死、一了百了!我王缙,权当没认过你这个窝囊废!”

王辙只觉当头一棒,敲得他天旋地转!

陡然间、想到义父王缙素来行事狠辣果决,不由惊得浑身一抖。若自己果真自暴自弃,只会空落个残废之身,不能再为义父排忧解难。届时,其他义子必会踊跃冒头、设法取而代之;至于他,迟早会被王缙踢出院墙,甚至直接灭口。

一念至此,顾不得左眼处的剧痛、王辙慌忙爬起身来,对着王缙一面磕头、一面哆哆嗦嗦道:“义父饶命!义父饶命!是孩儿一时糊涂。自今时今日起,孩儿必按时喝药、专心养伤……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只要义父不将孩儿扫地出门,孩儿必感恩戴德、效死以报!”

王缙嘴角这才有了一丝笑意,背在身后的右手、缓缓伸到前来,竟捧出一只黄澄澄的剑匣!

王辙先是一愣,旋即似想到了什么,当即一把抹去脸上涕泪,狂喜道:“义父!莫非……莫非这匣子里装的、便是那柄旷世神兵‘如水剑’?!”

王缙也掩饰不住喜色,徐徐点头道:“义父这些年费尽心机、多番布置,却一直找寻未果。今岁所以能掘得此剑,博山你居功至伟!若非你劝义父赶走了那个酒囊饭袋洪治业,又派‘锁甲卫’接替‘虎贲卫’,去那凝碧池日夜搜求。义父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寻得到这柄气运之剑!”

王辙虽心中大喜,面上却不敢贪功,忙抱拳道:“神剑虽妙,唯有德者居之!孩儿不过费了些筋骨之力,当不得义父盛赞……孩儿虽毁一目,却绝不会服输。必知耻而后勇、自强而不息,愿为义父宏志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王缙摩挲着那黄澄澄的剑匣,眼中尽是满足之色,像是自语、又像是炫耀一般,洋

(本章未完,请翻页)

洋得意道:“博山!你可知这剑匣用料为何?又有何妙处?”

王辙一介武夫、哪里通晓百工之事,自然是连连摇头。王缙却也不恼,自问自答道,

“这剑匣所木料,虽亦是柏木,却非庙宇宫殿中栽植的黄柏、龙柏或是刺柏,而是专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处,采伐得来的崖柏。因崖柏所生之处,缺水少土、气寒风劲、霜重雪疾,故生长极慢。而木质也因此而愈发紧密结实,兼有一股沁人心魄的药香,最是难得!

而制成这剑匣所用的崖柏料,皆是生长百年以上,且木纹顺畅、无裂无瘤的良材。如此一来,才能不惧寻常水浸火烤;再加上熟桐油浸泡,便可经久不坏。最为离奇的是,义父令人开碑时、这剑匣外还包着一层燧石匣。燧石匣便封装在羊皮做成的油囊中,油囊中灌满了桐油。

那油囊向外,才是阴刻着《如水剑歌》的古碑。剑歌通篇皆为隶字,字迹苍劲古朴,定是嵇康嵇叔夜的真迹无遗!可惜为了取剑、义父不得不命人将之凿开,好在那些残碑碎石,我已命人收入‘知古阁’中。他日有暇,再作理会。

义父细数了一下,从碑到剑,凡共六层,有石、有木、有剑、有羊皮、有桐油、有燧石。加上古碑沉于凝碧池下,竟将五行之数暗合其中,端的是玄妙无比!此剑一出、若不能搅动天下风云,才是咄咄怪事!”

王辙见义父王缙一口气说出这么多门道来,竟丝毫不觉疲累,反而谈性甚高,知他亦是大喜过望。心中登时猜到了某种可能性,不由又是一阵后怕:

想来义父寻到“如水剑碑”,便是这两日的事情。而这两日、恰逢太微宫从神都苑明德殿败退而归,便连洛滨坊私牢关押的祆教教徒与家眷、也被崔氏“山翎卫”悉数劫走……之前的一番布置,尽皆化为乌有。

王缙每日三餐必摔杯砸碗、大发雷霆,斋饭不是太咸便是太淡,气得他令人将膳房几名坑饪、轮流捉至银杏别院打完板子,再撵回膳房重做;身边陪奉的侍女,更成了趁手的出气筒,一句话不如意、非打即骂,因耐守不住他的摧残,侍女纷纷装疯扮傻、只求被逐出太微宫……

围杀祆教头目失利,若论罪责、锁甲卫自是首当其冲。王缙这两日对锁甲卫已是失望透顶,更差心腹宿卫、秘密处决了几个临阵退缩的伙长,一时间锁甲卫人人自危。王缙另有一义子叫做王轩,亦是锁甲卫校尉。这两日受“燕山圣君”霍仙铜蛊惑,已纠集了一批心怀忐忑的锁甲卫、同魏博镇暗通款曲,悄然谋划投靠之事。

种种变故迭出,传到义父王缙耳中,如何能不动肝火?好在这时,每夜派去凝碧池的锁甲卫、终于将那沉寂数年的“如水剑碑”掘了出来,才令早已岌岌可危的锁甲卫,显出些耳目股肱的作用。而王辙也是在这阴错阳差之下,才没被王缙当做弃子、直接灭杀。

以上说来曲折,其实不过转念之间。

王辙惊魂甫定,见义父王缙言犹未尽、当即乖觉问道:“孩儿恭贺义父!只是义父还未说明,这崖柏剑匣、究竟有何玄妙?”

王缙登时被搔到痒处,捋须解颐道:“博山啊博山!不枉义父这般器重你,见人见事、果然独具慧眼。”说着、才将那黄澄澄的剑匣,递到王辙面前,“义父正好考较你一番,可瞧得出这剑匣有什么门道?”

王辙小心翼翼、捧过剑匣,一番打量摸索后,也是不禁大惊失色:

“竟……竟然是公输班的‘鬼工匣’!”

(本章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