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433章 刘记木作行

如水剑道 第433章 刘记木作行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东门下,人声喧嚷。

有人惊叫、有人痛呼、有人怒骂、有人哀求,被莫名其妙捉起来、捆在一旁的市井小民们,反应不一,表情各异。顿时又惹来一众不良卫的高声呵斥。

八人自然不知,今日午后,河南府少尹陆春堂,在得知武侯董仲庭叛出公门、投靠魏博镇后,已通告城中各武侯铺不良卫,分往洛阳八门处设卡,严查出城之人。目的是要将吃里扒外的董仲庭一举捉拿,并将追随董仲庭胡作非为、助纣为虐之人,也一并捉回拷问。

是以城楼下捆住手脚的小民,皆是手脚俱全、身强体健的男子。有些确也粗通拳脚,更成了不良卫重点“照顾”的对象。

八人见势不妙,当即互换了眼神,折转身形,一溜烟便往教业坊与德懋坊之间、那南北走向的街道行去。

岂料那闹哄哄的上东门下,正呼喝盘查的不良卫中,亦有机警敏锐之人。见八人鬼鬼祟祟,当即发一声喊,喝令他们站定不动、接受盘查。

“贱籍四友”岂肯束手就擒?当即簇拥着杨朝夕几人,愈发加快了脚步。很快便涌入教业坊与德懋坊间的街道,消失在那群不良卫的视野之中。

这番“做贼心虚”的操作,当即便如捅了马蜂窝一般。那原本守在上东门处、专心盘查出城之人的不良卫们,仿佛苍蝇嗅到了腥膻,倒有一大半嗡嗡哄哄地追了上来。

杨朝夕、李小蛮皆身负上乘轻功,“贱籍四友”脚程亦是不弱,只有洛长卿所学轻身提纵之法、略显平平,反而缀在了最后。饶是如此,要甩开一群不良卫的追赶、倒也足够。

八人跑过德懋坊、当即向西转折,路过毓德坊后、又赶忙向北折去……就这么兜兜转转,盏茶功夫后、八人已沿着敦厚坊绕了半圈。恰逢一队驴车、载着刚从瀍水卸下的货物,正向北市驶入。只看那货物的形状、倒像是从岭南运来的布帛。

“彩帛三姝”苏绢绢眼尖心活,当先奔上前去、便和一个马夫模样的人攀谈起来。

三言两语后,苏绢绢喜笑眉开,向几丈外的众人连连招手。七人见状,也紧赶几步追了上来,一问才知,原来这些马夫、脚夫们搬运的货物,正是北市“朝元布肆”新进的一批蜀锦和桂布。

而这苏绢绢,恰便是去岁刚从大姊苏绵手中接下北市“朝元布肆”的新任掌柜。是以这些马夫、脚夫,虽见她丰腴过当、浓妆艳抹,实在触目惊心,可脸上俱都摆出恭敬之色来,惟吃罪这位性格泼辣的苏掌柜。

众人便随着这一队驴车,一头扎进了北市之中。

杨朝夕这才仔细向苏绢绢瞧去,果然与当年雪中送炭、买下娘亲手中绢帛和绞丝的苏掌柜,以及数日前南市“朝元布肆”的苏掌柜,果然眉眼间颇为相似。

苏绢绢自然也感受到这位“雄霸林独阳”的异样目光,以为他瞧上了自己的样貌与身家,不由妩媚一笑:“林兄弟作什么直勾勾盯着奴家、又瞧又看!莫不是看奴家生得艳丽,想要捉去山里、做个压寨夫人?咯咯咯!”

杨朝夕面色不由一红,幸而胶皮面具还在、不曾被人发觉。当即摸出那枚檀香木带钩、晃了晃,才辩解道:“苏姊姊莫要误会!前日俺去南市卖布,那苏掌柜生得与你倒有七分相像,是以多瞧了几眼……”

苏绢绢略感失望,依旧笑道:“原来是我家二姊的贵客!巧了、巧了!今日既能碰上,可见缘分不浅。正好后有追兵,便先去我那铺子躲一躲如何?”

杨朝夕却知今日之事、尚未了结,又想着当年那苏家婶婶对娘亲的恩惠,实不忍见祸水引到这北市“朝元布肆”中来,当即摆手道:

“不啦!不啦!那伙不良卫若知咱们躲进了北市,必会先从各家铺肆搜起。到时非但逃无可逃、只怕还要牵累苏姊姊的买卖……为今之计、不若寻一处偏僻之所,先安顿下来,明日再设法出城。”

小蛮见杨朝夕婉言谢绝、心头微松,也在一旁附和道:“林大哥言之有理。不良卫虽武艺平平,奈何人多势众、又不能尽数杀之。一旦消息泄露,难免将通远渠那边的僧道、藩兵、游侠之流引来……不若委屈一夜、藏好行踪再说。”

苏绢绢杏目一甩、似笑非笑道:“小蛮姑娘是信不过我‘贱籍四友’呢?还是担心我将你的林兄弟抢了去?”

小蛮见她一语戳破心事,登时羞得俏脸彤红,好在轻纱遮面、挡去了大半。只是眉眼中流露出的一抹娇羞,已令郑六郎、杜沙洲两人含笑不语。

洛长卿担心小蛮羞恼之下、与苏绢绢争执起来,当即插口笑道:“苏家妹子莫要误会!我教中信徒行事、谨小慎微惯了,是以凡事皆以稳妥为上。况且这北市之中,多的是堆放货品的邸舍,只须寻一间闲置不用的、便可瞒过不良卫的搜检。”

便在这时,一直木讷无言的“榆木脑袋”刘木匠、忽地开口道:“我那有……有一间,很安全。”

洛长卿知道这位仁兄向来寡言少语,此刻既开了金口,定是有十分把握、能保众人无虞。且这刘木匠虽然看着呆板,却是个大智若愚之人,只因信奉“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遇事才三缄其口,不肯轻易表露观点。

洛长卿悄悄向小蛮递了个眼神,忙拱手谢道:“那便叨扰刘兄弟啦!”

星光初上,新月渐明。

雨后微润的晚风穿过坊道、坊曲,给人捎来些许惬意。

八人穿棚过树、几番绕行,才来到一间堆满杂物的木作行前。

杨朝夕一眼扫过、百感交集,不由想起五年前那个午后,方七斗带着他来取柘木刀的情形。也是那日、他在北市偶遇娘亲遭人欺凌,于是愤而出手;后被方七斗带去朝元布肆,将娘亲手上绢帛和绞丝售卖一空。

看着眼前屋舍棚下,随处可见的木器、粗料、角料、刨花,以及夹杂其中的斧、凿、尺、锯之类工具。五年倏忽而过,倒是没多大变化。

唯一不同的是,正屋檐下挂了块满是虫眼的木牌,木牌上用木炭涂着五个歪七扭八的大字:刘记木作行。

刘木匠这才有了几分主人家的气度:“几位……莫嫌怪,在、在后面,跟我来。”

七人随他穿过棚子、进了正屋,只觉眼前一片昏黑。刘木匠却轻车熟路、摸到一盏油灯点着,登时一派通明。

只见东面墙壁上、整齐挂着一排工字锯,按大小次序摆开。刘木匠将肩上工字锯取下、挂在其中一块空当处。脚下却是不停,走到西面、拉开一扇木门,露出一座小小的院落来。

刘木匠一手端着灯盏、一手护着火苗,当先跨过木门,将七人引至小院中来。月华洒下、夹着星辉,将院中照得黑白分明。

东西两面,坐落着几间矮小的茅屋,乃刘木匠平日炊饭、休憩之所;正北面竟是一间砖瓦砌筑的高大堂屋,蓬窗空洞,屋门大开。屋内皆堆着各式各样的屏、榻、几、案,有的还是素面、有的已上了漆,正是刘木匠存放成品器具的邸舍。

杨朝夕忍不住开口问道:“刘大哥!不知刘世伯住在哪一间屋子?此刻是否已经歇下?”

刘木匠猛地回过头来:“林兄弟……认得我二叔?”

杨朝夕摇摇头:“俺前几年来过这木作行,打过一对柘木刀,那时便是刘世伯接待的俺们,故才有此一问。”

刘木匠默然片刻,声音低落:“二叔……死啦!大前年疏通洩城渠,河渠署征调木匠造船,二叔不会水,有一回下水推船……再捞起来时,已经肿烂啦!”

杨朝夕登时愣在当场,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洛长卿也是初闻此事、当下黯然道:“刘兄弟节哀。”

刘木匠不答,径直拾阶而上。信手往某座漆彩山水屏风上一推,邸舍内登时响起一阵“呯呯咣咣”的机括声响。就在众人惊愕间,邸舍中原本堆得如小山包似的各样木器,竟从中间分出一道不足三尺的缝隙。

刘木匠手捧油灯、穿缝而入,众人亦紧随其后,侧身挪步。横行数丈后,终于出了那木器的包围,来到一间空旷的暗室中。

刘木匠高举油灯、向壁一倾,登时将墙角的一盏长檠灯引燃。

火光发白,满室盈光,跳动的白焰中散发着奇异肉香。郑六郎先惊叫出声:“这、这竟然是檠灯灯!”

随着檠灯燃起,此时暗室已亮如白昼。之所以显得空旷,便是因这暗室中四壁萧然、几无一物,只有立着长檠灯的墙角壁上,架着一只漆黑的木匣。

刘木匠探手入怀,将那几枚四方钉小心掏出、郑重其事放进那只木匣中。

众人这才发现,暗室四壁上、其实涂了一层厚厚的石灰,只是年深日久、已然发黄。四面墙壁上,皆以木炭绘着许多奇怪的壁画,有人有兽、有鬼有妖,零散错落,各不相干。

细细再瞧,只觉画工精湛、线条柔畅、栩栩如生!

然而怪便怪在,这些各不相干的壁画,若是人形、则不着片缕,若是兽形、则没有毛发鳞爪。无论人兽鬼妖,身上穴道、要害、罩门等,皆以红漆标记得清清楚楚,乍一看去,还以为是血渍,颇有些惊悚。有些高处的妖物、鬼怪,罩门处还插着一根根四方钉,显然尚未顾得上取下来。

整间暗室,竟是这“榆木脑袋”刘木匠平日练功之所!

本站最新域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