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414章 火中取栗

如水剑道 第414章 火中取栗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风雨交杂,水火相接。

通远渠上一派离奇之景。

众人看着碑石附近、顺水流淌的火焰,皆以为是触怒了剑灵,所以才降下神罚、要杀灭亵渎神剑之人。

霎时间,只能眼睁睁看着火海中、被烧得撕心裂肺的同袍,渐渐没了声息,却是无人胆敢上前。只剩下皮肉烧糊了的焦臭味、以及桐油燃烧时的刺鼻气味,在雨幕中四处弥漫。

亦有眼尖者,发现方才携斧破碑的“林独阳”,此时已落入渠中。渠水上也浮着一层动荡的火浪,在无数雨滴敲打下、便要偃旗息鼓。

这时,渠岸上的“火海”、却借雨水下行之势,缓缓向渠中流去,与那一片火浪相连,形成一道蔚为壮观的火流。而那落入水中的“林独阳”,似乎已然溺亡,半晌不见人影浮出水面。

雨势虽有减弱,却依旧绵绵不休。桐油终究有限,在雨中烧了数息后,最终还是被无边雨幕、拍熄在了通远渠上。

有胆壮之人开始凑上碑前去察看,却见烟气掩映的碎裂碑石间,躺着一条中间裂开的石匣。石匣通体青灰,布满斑驳凿痕。匣身上还散落着许多焦黄的碎块,碎块上全是一团团龟裂的黑球。

锁甲卫王轩双眉微焦、脸色黑黄,显然也被爆燃的火油波及,所幸躲得快,伤势并不很重。他双目阴沉,伸手便要捡那石匣,然而刚碰到匣身、手指便疾撤而回,显然已被烤热的匣子烫到。

这时,天雄卫中走出一人、早已剥掉烧得残破的铠甲。提刀挑起一方焦黄的碎块瞧了瞧,又凑过鼻子嗅了嗅,才蹲了下来,盯着那石匣上的裂痕道:“果然如此!”

王轩恰好识得此人,正是数日前、通远渠惨祸中幸存者之一,燕侠盟盟主熊千屠。

那次之所以能死里逃生,却是胞弟熊百杀舍命相救。“魏州八雄”老大林解元便借祆教撤退之机,将他带回了景行驿馆。伤愈后,便被举荐给了雁门郡王、魏博镇节度使田承嗣。

田承嗣经营魏博镇数年,自然早闻得此人侠名,便顺势收他做了天雄卫副尉。此次过来夺剑、便点了此人随行。有“魏州八雄”作保、衷心自是不必说,恰好也能试试他的成色。

王轩见他一副成竹在胸的“事后诸葛”模样,登时讥诮道:“哼!既然早知如此,为何还会中招?还不是装模作样、想讨郡王大人的心!”

熊千屠懒得与他计较,却捧着那碎块、咳过几声,向众人朗声道:“嵇康一代名士,想出这等葬剑的法子,却也当真匪夷所思!依在下推断,这石匣便是以燧石凿成、密不透风,外面却以完整羔羊皮做成油囊、滴水不漏。然后灌饱桐油,将燧石匣子置于其中,即可防水防潮、防虫蚁噬咬,又是一道别样的机关……”

“机关又如何?倘若不是‘林独阳’那狗贼蛮力破碑,咱们只须小心一些,又怎会触发机关、伤了这么多兄弟!”王轩见他竟还有心娓娓道来,忍不住怼道。

熊千屠只瞥了他一眼,便看着周围许多求知若渴的眼神、接续道:“王校尉所言不错,方才那‘林独阳’一斧劈出、不但劈开了碑石,更破开油囊、斩在了燧石匣子上。油囊外尽是羊绒,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碑中数年,遇到火星、瞬间燃起。旋即又点着了桐油,才引得油火爆燃,殃及附近众人。

众所皆知,滚油着火、水不能熄,须以沙土覆之,方可令火势速消。是以桐油爆燃后,纵然豪雨如注、却也无法将火浇灭。只不过后来桐油愈流愈薄、越烧越少,火势才逐渐减弱,最终被雨势扑灭。”

王轩再不屑一顾,此时也被这条分缕析的一番道理、说得哑口无言。周围抬拽伤员、收拾残局众卫,虽是沉默不语,心中却皆深以为然。

田承嗣见这一下变故陡生、连伤了他数人,自是肉痛不已。待见哥舒曜、李长源等人被这火势一吓,纷纷退开数丈,却又心头一喜,连忙叫道:“都愣在那作什么!快将宝剑取来,好叫本王一观!”

王轩自不想被人抢功,听闻郡王大人发令、当即又抢先一步,将那石匣抱起。岂料石匣依旧滚烫,登时在他手上身上、又烙起大团大团的水雾来,痛得他再度将石匣抛落。

侧头看去,却见熊千屠似笑非笑、抱臂而立,并无和他相争之意,只是吩咐天雄卫将周边围死,防止各方人马再来抢夺。

王轩焦黄的脸色、终于涌起一阵臊红,兀自不服气道:“那、那么,嵇康又如何能未卜先知、知晓后人定会蛮力破碑?只恐是你牵强附会,才硬扯出这等想当然的说辞!”

熊千屠叹了口气,盯着王轩脚下的石匣道:“嵇康自然不能未卜先知、更做不到料事如神,但他却一定晓得,此等重宝、必会引得众人抢夺。如今你我共事一主、尚且还要抢个头功,何况身份各异之人、凑在一处,如何能不拼个你死我活?试问以命相搏之际,谁还有那闲功夫,去细细剖开石碑、款款取出匣中之剑?自然是直截了当,开碑碎石,取了剑便走。”

王轩见他顺嘴道破自己意图、只觉脸上微烧,忙讪讪附和道:“原来嵇康虽未能料中后事,却料中了人心……谁?!狗贼休逃!”

熊千屠也觉宝剑已是唾手可得,正故意要看王轩的笑话,是以心中早没了警惕之意。

却不料斜刺里蹿出一人,浑身袍衫破烂,面上不但须髯烧尽,便连蒜鼻、下颌等处,也被烧得血肉模糊。只一双贼忒兮兮的豆眼中、还透着得意与狡黠,似乎脸上惨烈伤势,于他而言、无关痛痒。众卫卒横看竖瞧,不是“林独阳”又是何人?

原来杨朝夕假扮成的“林独阳”,方才一入渠中、便潜游开去。待摸到渠岸旁一丛浓密的芦苇,才仰面朝上,将口鼻露了出来。至于脸上被火油灼烧到的部位,却是来此之前、柳晓暮为他敷的胶皮面具。真容则毫发未伤。

这胶皮面具,杨朝夕此前从未见过。只是自小道听途说,一度以为是将新死之人面皮剥下、硝制而成。乍然看去,只觉无比瘆人、残忍异常,说什么也不肯蒙在脸上。

好在经柳晓暮一番解说,才知这胶皮面具,是用到了鬼芋块茎与新鲜彘脚,洗净切块,加水熬煮出热胶;待热胶稍冷,温吞微凝,再敷于面上、捏塑成型;最后缀以豕毛,连成须发,便如换了张栩栩如生的面庞!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这胶皮面具表情僵硬,喜怒不形于色。倘若细看,宛如面瘫,终会被一些眼毒之人瞧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出端倪。

杨朝夕隐在苇丛中,静听着不远处的动静。当听得王轩接连被烫、又与熊千屠几番口角,也忍不住窃笑不已。待两人正说到兴头上、当即飞身蹿出,直奔方才破碑之处。

燧石匣子还躺在雨中,灼热感迅速褪去。杨朝夕出手如电,趁着双足腾踏、已将石匣抢在手中。旋即顺势将石匣剥落、抢先向王、熊二人掷去,只将其间包着的一只木匣夹在腋下,拔足便跑。

不过须臾,杨朝夕宝剑在手、身形已奔出丈余。扭头嬉笑道:“嘿嘿嘿!熊盟主说得在理,俺只为取剑、哪顾得了那许多?“

说着,扭身躲开熊千屠一记“神通嗣业刀”,又冲着王轩笑道,

“至于这位军爷,当真蠢笨至极!两番被烫、都想不来个取巧的法子。啧啧!要俺说、这块‘烫手山芋’,还是交给俺‘雌雄双霸’保管最好……”

王轩听罢、已是老羞成怒,自己屡夺不得的“如水剑”,竟被这狗贼“林独阳”截了胡。当即挥起出双障刀,便向杨朝夕追去。

熊千屠陌刀拦空,身形打了个趔趄、才将将停稳。却听田承嗣立在马上、急不可耐吼道:“天雄卫将士听令!围杀此徒,不留活口,夺剑者首功!”

参与夺剑的天雄卫们、虽被火油波及小半,折损却不算多。听得郡王喊出“夺剑者首功”五个字,登时个个如打了鸡血一般、嗷嗷叫着便向杨朝夕涌去。

这些天雄卫久在魏博镇,皆知雁门郡王田承嗣虽狡诈多疑、凶戾好杀,却也军令如山、言出必践。自然都晓得这“首功”的分量:昨日或许还是一个普通卫卒,今日就可能“一步登天”、成为随奉郡王大人左右的都虞侯!

王轩跑出几步、才如梦方醒,忙向手下锁甲卫们叫道:“弟兄们!听郡王大人号令、速速夺剑!”

霎时间,碎裂碑石附近,所有天雄卫、锁甲卫、以及有意投奔魏博镇的游侠,均各执兵刃,向四处逃窜的杨朝夕杀去来。

杨朝夕左腋夹着那还没捂热的木匣,右手在腰间一阵摸索、才知鼓槌早失。不由心底一阵发苦:

果然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妄夺重宝、德不配位!自己这籍籍无名的“林独阳”,纵然功夫了得、又如何敌得过数百卫卒来抢夺?

而若此时此剑、已然落入田承嗣之手,想来这渠岸众人,只怕便要撤去大半;便是打定主意想要“火中取栗”之人,怕也要谋虑再三、寻好退路,才敢放胆一搏……

而下现下自己这般,何尝又不是“火中取栗”呢!

一念及此,当即施展“一苇渡江”功法,好似脚底抹油,在刀从枪林里狼奔豕突、闪转腾挪。即熟谙“夺槊拳”,却也不敢再硬接挥来的刀兵,免得陷身一处、被乱刃砍翻。

田承嗣远远盯着他腋下木匣,几乎已垂涎三尺。口中更是称赏不迭:“石匣为椁、木匣作棺,宝剑葬于其中……不愧是嵇中散手笔!妙极、妙极!”

便在此时,杨朝夕终于瞅准一个方位,将腋下木匣陡然抛出,口中大呼:

“阿姊!快!快接剑!俺不成啦!”

(本章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