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369章 碑石入水

如水剑道 第369章 碑石入水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灯盏昏黄,双影幢幢。

柳晓暮秀眉微蹙,心思飞转,片刻后、凤眸又眯成了弯月:“小道士,好犀利的反诘!原以为你只是钦慕任侠之风,喜好快意恩仇。如今看来、志趣立意,竟与旁人不同!倒是小瞧了你。”

杨朝夕闻言,却是不矜不骄,徐徐又道:“晓暮姑娘方才所言,多是独善其身之法,却只字不提除恶布善。可若为侠者,不识‘忠勇仁义’、不能‘除暴安良’,只好‘酒色财气’,便也只是些武艺高些的市井浪荡子罢了!”

“呵!小道士说得倒痛快,但这世间善恶、又何曾一目了然过?”

柳晓暮哂笑道,“人有善根,亦有恶念。有良人行差踏错、误伤人命者,亦有恶人心生悔意、偶行一善者。试问哪个可杀、哪个可恕?

姑姑今夜来说了这么多,不是要与你斗嘴抬杠。只是提醒下你,日后英雄救美,务须量力而行。若救得好、便是风流韵事,倘救不好、便是色令智昏。咯咯!”

笑声尚未散去,柳晓暮身形便已幻作虚影、隐没在黑夜中。

渠外人藏影,坊中乌夜啼。

毓财坊通远渠畔,稀稀拉拉的兵募们,各自寻了大石树干、靠在上面打盹。身上酒气皆未散去,却是各人借着夜间驱寒的由头、贪杯多喝了些。

喝得最尽兴的几人,皆是东倒西歪、和衣倒卧帐中,互相斗着鼾声。却是弓马队队正方七斗几个,入夜后得了消息,知道杨朝夕、覃清两人已经寻回。高兴之余,便拉着守渠的兵募弟兄们,围着篝火、着实豪饮了一番,直至亥时方歇。

夜露渐重,鸦声转寒。渠中水雾氤氲、弥漫上岸,掩住了虚弱的火堆。

两袭道袍、形如鬼魅,在渠岸上徐徐飘过。幸而无起夜放水的兵募,不然定会被吓得跌入渠中。

两个人鬼不知的身影,小心避开渠岸上酣眠的兵募,一路向东而走。其中一个不解道:“公孙道兄,冲灵子与那月希子已然救回,为何你还一定要与元夷子道友争执?如今被她赶了出来、却又去何处落脚?”

公孙玄同苦笑道:“长源道友,这分歧也不是一日两日啦!昨日我二人一个在城中找寻无果、一个又去崔府扑了个空,心中都有些憋闷,便在靖室秉烛夜谈。不知为何,便提到冲灵子当年在麟迹观挂单,与花希子、月希子两个小弟子的一些琐碎事。

今春冲灵子负气下山,本就是情事受挫。我担心他转了性情、踏入歧途,便嘱他来麟迹观、帮着查查加害水希子的元凶。岂料他不但歪打正着、令那虎妖伏诛,更得了花希子、月希子两人青睐。我与佟师妹的分歧,便也由此而起。”

李长源也不禁笑道:“冲灵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岂不是好事一桩?又怎会惹得两位观主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公孙玄同叹了口气:“许是贫道年轻之时、有负于她,才叫她落下心病。我亦与你一般,觉得花希子、月希子二女各有千秋。至于冲灵子中意哪个、愿与哪个结作道侣,随缘便可。可佟师妹并不作这般想,她说她那弟子花

希子崔琬,本就与冲灵子郎才女貌。见我将玄同剑赠给冲灵子,便也将春溪剑给了花希子,希望两人能成眷属,以全昔年之憾。”

李长源摸了摸鼻子,随口应和道:“元夷子道友能这般想,倒也是无可厚非。”

公孙玄同接着又道:“谁承想、不待冲灵子与花希子水到渠成,崔琬便已被他爹爹许给了元氏,且禁足府中、不许她踏出半步。那崔琬性情却也执拗刚烈,又是绝食、又是自尽,百般抗拒这桩婚事。那崔氏家主崔曒,为叫崔琬断了妄念,才派出山翎卫,将冲灵子捉了去、好迫使崔琬顺从就范。

佟师妹待这几个弟子,便说是视如己出、也不为过。昨日见到崔琬因这婚事困在院中,日日以泪洗面、饮泣吞声,便动了别样心思。想要先搅黄了这桩婚事,再令冲灵子带着崔琬远走高飞,做道侣也好、成夫妻也罢,总归是两情相悦、称心如意了。”

李长源也是听得哑口无言,转念一想便道:“可冲灵子又是什么心思?对那花希子崔琬究竟是同道之谊、还是男女之情?倘或元夷子道长会错了意,强扭甘瓜、硬扯红线,岂不是弄巧反拙?”

公孙玄同将手一拍,忙赞声道:“我也是这般意思!便婉转与她说了,她就有些不爽快啦!说即便是郎无情、妾有意,也不欲弟子嫁给那等狗辈纨绔。且还有月希子覃清,对冲灵子也是情根深种。冲灵子再如何少年有为、眼高于顶,这两个殊色弟子,也总能挑出一个来。”

李长源已是哭笑不得:“元夷子道长当真是谋虑深远,竟连弟子将来归宿、都盘算得明明白白。只是不知冲灵子,哪来的这般好福气!只是说了这些,道兄又是哪一句话不中听、惹得她将你赶了出来?”

公孙玄同摸了摸鼻子、尴尬道:“贫道便说,小儿女之事、便由着他们自行解决。咱们作尊长的,只须敦促他们修道不辍,莫要行差踏错便是,又何必插手那么多?”

“此话中规中矩,道理也是这般道理,元夷子道友又不是胡搅蛮缠之人,岂会因这么几句,便和你当场翻脸?”李长源不禁奇道。

公孙玄同忽地老脸一红:“贫道后来又说,‘或许冲灵子不分伯仲、兼喜两女,终享齐人之福也未可知’。佟师妹便勃然大怒,当下挥起拂尘、将贫道赶出了靖室,说‘男子果然没一个好东西!不想着如何从一而终、却都想着三妻四妾’……”

“所以方才,我本来好端端呆在客房,才会与你一道、也被赶出了观门?”李长源惊诧之余、终于恍然,如今事已至此,却是多说无益。

公孙玄同欲言又止,最后沉沉点了点头。

夜黑如墨,渠水微澜。四周静得出奇,只能听到两人道袍摆动的声音。

两人并行数息,皆是无语,不久便望见东面那道参差的坊墙。公孙玄同这才开口:“长源道友,便在此间稍待片刻。”

这一“稍待”,便是半个时辰。才见稍远些的渠水中,似有一大团物什,逆着水流、溯游而上。待靠近些,才看清一艘泷船的轮廓,几个民夫有的撑篙、有的摇橹,搅起清亮的水声。

公孙玄同背过风、从怀里摸出火折子点着,登时将夜色刺开一团橘黄。渠中民夫望见光亮,愈发振奋,水声显得急切了许多,很快便停在两人身前。

一个民夫跃上渠岸,接过船头之人扔来的绳索,将泷船系好,又铺了艞板,才向公孙玄同拱手道:“观主,东西便在船上,可登船验视。”

公孙玄同侧过头:“长源道友,去看看吧!”

李长源微微颔首,当先踩上艞板,几步后便进到篷舱之中。就着民夫递来的火把,看见一方棱角斑驳的圹铭石、静静地躺在舱底。淡淡的酸臭味、夹着土腥气扑鼻而来,倒像是刚从坟冢里掘出来的。

李长源皱眉道:“公孙道兄,这便是你用畜溺、酢浆沤了多日的圹铭石碑?”

公孙玄同捋须而笑:“不错。看来贫道一番工夫没有白费!短短数日、便已腌入了味!”

众弟子听罢,无不皱眉撇嘴。却都顺着观主目光,向那圹铭石瞧去,隐约可见那石面上,阴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字迹。奈何火把昏暗,却看不清写的什么。

李长源略略扫过两眼,便知是那首《如水剑歌》,于是直起身来,将火把还给一个民夫:“你们自城外潜进来,可曾被人发觉?”

那“民夫”却也认得李长源,当即回道:“禀长源真人,我们师兄弟几个小心得紧!专等到上东门箭楼旁的那些个宿卫、都打起瞌睡时,才闷进船底,一鼓作气将这泷船拖进了城中。倘若被发觉,只怕要演一出‘草船借箭’啦!”

“暝灵子,话太多,快去帮忙吧!”公孙玄同笑斥了一声,才引着李长源又回到岸上。

只见渠中几个上清观弟子扮成的“民夫”,齐心协力将那二百余斤重的圹铭石拖出船舱、挪至船头。因重物都聚在船头,泷船船尾登时离水翘起,似乎随时都会倾翻。

然而这些弟子近来皆在通远渠做工,水性、船技早已惯熟,当下便有三人穿过篷舱、聚在船尾处,泷船登时便又安安稳稳伏在了水上。

船头弟子手脚麻利,将那圹铭石上的绳索尽数解下收起,才又向船尾三人打了声呼哨。待众人再聚船头,船尾便又高高翘起,使整个船身形成一道坡。那拖至船头的圹铭石,登时顺着坡度、缓缓滑下……

“噗通——”

一道算不得很大的水声,瞬间将阒寂打破。泷船在渠水中一阵摇晃,便又平稳下来。几个弟子抹了抹溅在脸上的水,又搭好艞板,预备接应公孙玄同、李长源上船。就在此时,远处火光亮起、传来呵斥声:

“什么人?!”

“还敢来摸东西?先捉了再说……”

“贼人莫跑!”

公孙玄同、李长源不敢耽搁,当即跃上泷船。这时众弟子已斩断了绳索,纷纷操起橹、篙、楫、棹,顺流划拨起来。那泷船也似受惊的芦鸭,顷刻间便窜出去数尺。

待满身酒气的兵募们追奔而至,却只瞧见半截斩断的绳索,哪里还有“贼人”的影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