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359章 同门咸至,痰唾崔府

如水剑道 第359章 同门咸至,痰唾崔府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渠水浮荡,沙船摇波。

自通远渠惨祸后,进驻渠道疏浚现场的行营兵募,短短几日、便将局面稳定下来。

河南府与洛阳都水监略一商议,又将河道疏浚的脚费、提到了每日四百文,照例一日一结。于是城中及郊野的许多穷苦民夫,禁不住银钱诱惑和里正撺掇,又纷纷向通远渠涌来。靠着一膀子气力,换些银钱贴补生计。

期间亦有不通水性、溺死渠中者,好在那位雷打不动的孟渠长安抚有方,给了那些遗孤遗孀许多银钱,便很快将事情压了下去。

且在行营兵募的监工督促下,即便仍有不死心的江湖游侠混杂其间,也不敢再拉帮结伙、蓄意滋事。于是短短数日间,疏浚之事进展迅速,已顺利推进到毓财坊段。至于渠中挖出来的值钱古物,自然由行营兵募统一收起,寻了商贾或是当铺,一概换成银钱,充为秋防军资。

弓马队队正方七斗,自那日回行营复命后,因指挥有定、兵募死伤较少,反而免了军法处置。仍旧领了弓马队的兵募,派驻到毓财坊中,负责监督民夫上工、震慑滋事之人。

每日骑马在渠岸上来回巡视,碰到扮作民夫的上清观道友、也只装作视而不见。免得行营主帅西平郡王哥舒曜、白衣山人李长源等人的一番谋划,露出马脚来。偶尔忙里偷闲,还可回几里外的铜驼坊家中、看看父母妻儿,享一把天伦之乐,当真不亦快哉!

这日午后,方七斗正与“洛中七侠”中的丘除安、赵三刀、程四儿、武向南几个,围坐在渠岸边的一处营帐中吃着闷酒。一面缅怀老六“游蛇矛”冯喆,一面咬牙切齿地骂着那“苍龙七宿”,气氛悲痛且沉郁。

通常这个时候,识趣的兵募们、便乖乖拱卫在营帐四周。不但他们不敢进去搅扰,便是河渠署的胥吏、每日挖沙的民夫,也要拒之帐外,免得被帐中几位按住一顿胖揍。

便是此时,忽地一阵喧嚷嘈杂声传入帐中,正推杯换盏的赵三刀不由浓眉一凛,喝道:“直娘贼!谁人在外头吵闹?!”

一个兵募忙硬着头皮,钻入营帐,抱拳拜道:“禀、禀伙长!是邙山下来的那群民夫,说是家中皆出了变故、嚷嚷着要赶回去。弟兄们张弓拔刀、拦了下来,他们便要找方队正评理……”

赵三刀怒意顿起,正要骂娘,却被方七斗挥手喝止:“领头的是哪几个?带过来说话!”

那兵募应下,抽身便走,不多时、便押着两个民夫进到帐中。数目相对,皆是一愣,方七斗却先反应过来,拉下脸道:“大胆刁民!竟敢在本军爷看着的渠段无故滋事,先拉出去、各打五十军杖再说!”

两个民夫倒也光棍,“噗通、噗通”两声,便跪了下来,口中嚎哭道:“俺庄里遭了狼,羊全丢啦!呜呜呜!求军爷开恩,放俺们回去……呜呜!兴许还能从狼窝里,抢回些羊肉来……”

丘除安知道两人话有蹊跷,忙不动声色问道:“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姓?住在哪个庄子?”

一个身形略高的民夫哭道:“俺叫崔云风,他叫尚青倌,俺们都是邙山杨柳山庄的山民……呜呜!庄里日子苦哇!全指望这几头羊卖了银钱、才缴得起官家的庸调……这可好,一下子全没啦!呜呜呜……”

叫做“尚青倌”的民夫身形略矮、却壮硕非常,只顾在一旁磕头哭嚎,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方七斗眉毛一挑,心中却已明白了几分。这两人不是别人,恰是上清观暝灵子卓松焘、玉灵子黄硕扮成的

民夫。近来一直安安分分,在渠中采挖河沙、疏浚渠道,若非事出有因,绝不会这般大张旗鼓带头滋事。听他们又是“翠云峰”、又是“上清观”地嚷嚷,又说杨柳山庄丢了羊。登时想起那道号冲灵子的杨师弟,不恰是杨柳山庄人士么?

一念至此,心头微沉:难道杨师弟遭了什么不测?惹得上清观一众师兄弟要去给他寻仇?都说“侠以武犯禁”,若果真如此,恐怕城中那些欺软怕硬的不良卫们,未必拦得住这群武艺不俗的道士。

方七斗念头一转,好声好气道:“两位兄弟,莫要焦急。庄里有此变故,我行营之人岂能坐视不理?老二!你领些兵募,护这些山民回山。若遇群狼,正好宰了剥皮!”

丘除安闻言,忙抱拳应下,转头便去召集兵募。

见方七斗果然猜中暗示,卓松焘、黄硕两个当下止住哭声,千恩万谢地、从营帐里退身出来。旋即与等在渠岸上的师兄弟一道,引着丘除安等兵募,一路出了毓财坊,却向西南行去。

十多个民夫,被七八个背弓提刀的兵募“押解”而行,在洛阳城中,却也算不得什么稀奇事。一路瞧见的官民,只当是被征调来、服杂役的民夫,扫过一眼,便不再理会。

一队人马招摇过市,先纵穿上林坊、沿着洛水北岸一路向西;至新中桥折向南岸,又继续西行。不过小半个时辰,便行至魏王池边。

“民夫”中先走出一人,虽也是褐衣麻袍,却不似其他人那般、满身满脚皆是泥垢,却是“邙山四兽”的老大孙胡念。

孙胡念远远偏瞧见一株柳树下,立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忙三步并作两步、奔至面前,拱手行礼道:“观主!观中弟子皆已带来,听您分派!”

丘除安见过这老道几面,也上前抱拳道:“晚辈见过公孙真人!特奉方队正之令、护众人来此,以免旁人起疑。若真人无其他吩咐,我等便回去复命了。”

公孙玄同已转过身来,拂尘一甩、淡笑颔首:“方队正费心了!此事尚不须劳烦行营之人,贫道自有安排。若军爷还有要事,自便即可。”

好看的言情

说罢,却也规规正正地行了个拱手礼。

待与众道士目送走一众兵募,公孙玄同登时面色肃然道:“今日午后,冲灵子便在此地、与山翎卫交上了手。山翎卫掳了麟迹观月希子为诱饵,将冲灵子引走,后来两人才一齐失踪。如今乞儿帮帮众,亦分散在旌善、劝善、恭安等诸坊中,暗暗找寻。

上清观弟子听令!现命你们两人一队,也自魏王池向南,往诸坊之中细细搜寻打斗痕迹。碰到游街串巷的行商、亦可稍作打听,切勿惊动不良卫和锁甲卫。若寻到蛛丝马迹,立时知会附近之人,务须将冲灵子追行路径、先摸清楚。无论结果好坏,宵禁之前、一概回麟迹观。”

“弟子领命!”

上清观众道士拱手应下,当即如鸟群般散去。

履信坊中,重檐错落,乌瓦白墙,住着几户世家显宦。

其中最为洛阳小民津津乐道的,便是盛朝“五姓七宗”之一的清河崔氏。

崔府共五进院落。旁且不论,单说南面正门的阍房,便有八根朱漆立柱、撑起飞檐斗拱的歇山顶,础石、步阶、台基皆以花岗岩砌筑,素净而不失厚重。比之许多寻常人家的堂屋,还要气度恢宏。

这日早起无事,在阍房中睡了一夜的钱二、懒洋洋开了偏门,打着哈欠出了府来。一缕曦光斜斜照下,印在

左颊、尽是暖暖的惬意之感。

若是平时,总会有挑着小食的担子,从门前经过。高亢的吆喝声,总叫人精神一振。

担前一只箩筐,里面有胡饼、蒸饼、黍子糕等吃食,皆以厚厚麻布包裹,掏出来时、竟还有些烫手。担后也是一只箩筐,箩筐中却装着一口陶釜。陶釜中有时盛馎饦、有时盛黍臛、有时盛汤饼,陶釜外同样被厚厚的麻布包裹住,便是寒冬腊月,也能舀出热气腾腾的小食来。

然而今日,崔府门前却似乎安静了许多。

钱二打完哈欠、定睛瞧去,手中捏的一点碎银“笃啦”落地,登时便呆在了当场。

放眼瞧去,只见门前阶下、乌泱泱坐了一大片乞丐,粗略一扫,总有百余众之多。为首那乞丐顶了个瘌痢头,竟有几分眼熟!只见他一手捧着陶钵、满是豁口,另一手拄着木棍、足有儿臂粗细。

瘌痢头乞丐见钱二开门,陶钵当即凑到跟前,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大善人,行行好!赏些残羹剩饭吧!近来城里米价飞涨,到处都讨不来吃食,弟兄们都饿了好几天啦!”

瘌痢头乞丐还没说完,便有几个瘦骨嶙峋的乞丐也围了上来:“大善人,行行好!大恩大德忘不了。来世投生做马牛,驮着善人好封侯!逢灾年,吃大户!大户仓中有五谷。来年风调雨顺时,当牛做马不嫌迟……”

钱二听得烦躁,想要呵斥。但看见蜂拥上来的群丐,只觉心中发慌、头皮发麻。不由大叫一声,转身便又钻回府中,将一派朱漆大门、拴得严严实实。

门外瘌痢头乞丐,见这钱二不由分说、便给群丐吃了个“闭门羹”,当即大怒。一口浓痰、照准门环便啐了上去:“呸!为富不仁!”

其他乞丐见状,也纷纷上前、咳啐不止。

“噗!”

“啐!”

“哕!”

“咳——呸!”

“……”

不到盏茶功夫,崔府门前早已是一片狼藉,门、柱、台、阶等处,皆是团团块块、浑黄黏 腻的痰唾,汇在一处,当真臭不可闻。

群丐正啐得起劲,忽见崔府大门轰然大开。几个挎刀提剑、龙骧虎步的武者,引着数十个手执枪棒的家仆护院,气势汹汹冲出门来。

瘌痢头乞丐目光一沉:“马掌钵、胡掌钵、王掌钵……随我打头!六袋、五袋弟子列阵!其余弟子殿后!”

群丐齐声应下,迅速将手中碗钵塞入怀中,各持棍棒,排出阵型,将崔府众人团团围住。眼见便要酿成一场浩大械斗。

“都住手!”

一声大喝自府门中传出,只见一个管家模样的老者,分开崔府众人,立在群丐面前,却是崔府管家崔大。他扫视了一眼群丐,随即将目光定格在瘌痢头乞丐身上,抱拳寒声道,

“敢问尊驾高姓大名!何故来我崔府寻衅?!”

瘌痢头乞丐哂笑一声,却也抱拳应道:“大善人抬举!贱名牛三,不足挂齿。听闻府上新捉了一头肥羊,我便带了这帮乞食的兄弟、过来讨些羊杂碎吃。奈何你府中看门之人、好不晓事理!竟要驱赶我等,又是何道理?”

崔大见这牛三一脸惫懒模样,说话却是意有所指,面色愈发阴沉:“我崔府近来不曾杀牛宰羊,尊驾怕是道听途说了些什么谣言。奉劝诸位速速离去!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