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349章 玄丝软甲

如水剑道 第349章 玄丝软甲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神都武林大会?”

杨朝夕露出几分狐疑,感觉此事有些耳熟、却又十分久远。

片刻之后,才反应过来:约莫十几日前,城中各坊的确贴出过文告,洛阳香山寺有感于四方豪侠慕剑而来、南北英杰汇聚洛阳,将在伊水之上筑四方台,举行一场“神都武林大会”,盛邀群侠前来一较高下。届时,洛阳公门、太微宫、洛城行营皆会派人现场观礼。且公门允诺、城中一旦掘出“如水剑”,愿将此剑交由大会胜者执掌。以免群侠为抢夺宝剑、再大打出手,殃及城中官民。城中各坊小民,亦为此热议了好些时日。

这“神都武林大会”,本就是防备通远渠处、越聚越多的江湖游侠滋生事端,公门与太微宫不好收拾,才特意定下这个方便操控的比武盛会。结果后来太微宫操之过急、祆教借题发挥,致使通远渠酿出惨祸,许多江湖游侠横死渠边。

“神都武林大会”自那以后,便似成了鸡肋一般、再无人提及。就连香山寺筹备得如何,河南尹萧璟、少尹陈望庐等人也都无暇问津,转而为一连串的麻烦事焦头烂额:

先是通远渠惨祸的善后之事,耗去上万两白银,甚至办了一场济幽度亡的法事。接着便是联手太微宫、暗募人手扮作江湖游侠,去洛阳城郊阻截圣女,结果败退而回、死伤惨重。因阻截圣女不成,王缙恼羞成怒,全城搜捕祆教圣女与头目,引发胡商罢 市,导致货价飞涨、民不聊生。萧璟只得四处求告,幸而得了太子李适的支持,答应会飞书帝京,请几位朝中重臣向太微宫、祆教施压……

桩桩事情堆连在一起,便有后知后觉之人“恍然大悟”,断言今春洛阳之所以连出咄咄怪事,皆是因那“如水剑”而起!于是,这香山寺挑头、公门资助的“神都武林大会”,便又开始被众人提及。

《仙木奇缘》

兵以剑尊,剑主杀伐。此剑尚未出世,便已传得神乎其神,天下有野望之人、皆欲夺之以成大事,可见此剑不是大吉、而是大凶!

而想要洛阳城太平如初,不但须掘出这柄“如水剑”,还须给这凶刃寻个苦主。最好的法子,莫过于借这场“神都武林大会”,决出一位武艺绝世、命格硬朗的江湖游侠。由他将剑带离洛阳,远走高飞。至于那游侠得了宝剑,是被反噬、还是四处行凶,便不是洛阳城诸公考虑的事情了。

李长源见杨朝夕面露不解之色,思绪一阵飘忽,脑中瞬息闪过关于“神都武林大会”的种种隐情和曲折。

只是这些,却与眼前的徒儿没有太多干系,皆是河南府萧璟一干人私下里的操作。至于太子李适、太微宫王缙、魏博镇田承嗣、四方游侠等,却都对这“如水剑”势在必得。而他自己和公孙玄同、作为始作俑者,却是想息事宁人,真正了了这桩风闻多年的公案。

想罢,他才又郑重其事应道:“对!便是那香山寺挑头的‘神都武林大会’。”

杨朝夕笑道:“师父,这个大会弟子晓得!香山寺搭台,游侠们比武,定在四月初八佛诞日,只较高低,不决生死。最后胜者执掌‘如水剑’,打输了的下台便是、又怎会有性命之

忧?”

李长源摇头道:“那告示上可曾明言,‘神都武林大会’要如何比试?是车轮战、还是晋级战?比武之时刀枪无眼,若一时失手、致伤致残,又当如何处置?”

杨朝夕顿时尬然:“这个、这个倒是未曾提到……”

“这个‘神都武林大会’,本就是王缙定的名号,萧璟支的银钱,香山寺只是出人出力、再挂个名头罢了。故而,不论是定那‘如水剑’的归属,还是想借机安排什么后手,皆易如反掌。若你当真登台比试,那王缙岂会不派出好手、将你当场击杀,以消心头之恨?”

李长源把手中“三清玄黄尘”丢下,便将近来得知的一些内情,直言相告。他自然希望杨朝夕登上四方台、赢得那不日将出世的“如水剑”,却也不愿他以身犯险、入了旁人圈套,落得身死道消。

“可是师父,方才您不是还说,我若在那通远渠夺到‘如水剑’,须进献给太子殿下么?何必要兜这一大圈、去登台比武?”杨朝夕奇道。

李长源一向淡然的脸上,也露出无奈之色:“这便是太微宫‘先入为主’之法。若数日前、公门未曾贴发文告,没有定下‘比武得剑’的规矩,自是谁抢到便归谁。但文告一出,无论各方私兵、还是江湖游侠,自不愿去触公门的霉头,便都会默认这个规矩。

这时,谁若敢强夺而走、坏了规矩,便会被群起而攻之。所以,即便你能在通远渠夺到‘如水剑’,也须叫四方游侠心服口服才行;若你在通远渠失了手,便更须登台比武、将宝剑赢回来。毕竟,世间许多事物,终须‘名正言顺’四字,才能得以长久。”

“名正言顺……师父,弟子懂了。”

杨朝夕陡然听得这四个字,直如醍醐灌顶,便连从前想不明白的一些事、此刻也豁然开朗。不禁豪情顿起,“这场比武、不论如何凶险,弟子都当一往无前!”

李长源也自榻上起身,将随身包袱打开,捧出一件灰不溜秋的半臂衫来:“这件‘玄丝软甲’,可挡寻常刀兵、箭矢。是为师随先皇御驾亲征、平息蓟州叛军时,蒙他钦赐,一直不曾离身。今日便赠予你,届时登台比试、穿戴在身,或可挡下一些暗算。”

杨朝夕闻言,瞳孔瞬间张大:他自然知道,师父与先皇李亨名为君臣,实则情同手足。先皇所赐之物,自非凡品;而他穿戴多年、须臾不肯离身,足见他心中感念之情。这一件“玄丝软甲”、在师父心中的分量,只怕不亚于修道长生。如今为了弟子安危、竟慷慨相赠……

一时间,他心怀激荡、竟不知说什么才好。忽地双膝跪倒,接过“玄丝软甲”。语带哽咽道:“弟子、弟子定当……不辱使命!”

斗室寂静,幽光浮尘。

师父长源真人交代过三桩要事,便匆匆而别。想来,定是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谋划布置。

杨朝夕已站起身来,手捧软甲,眼含泪花,呆呆地立在那,脑海里全是方才师父嘱咐的许多话语。

俗谚有云,“师父领进

门、修行靠个人”,可世间有几人能明白,只是修道进门这一关,若靠自己胡乱琢磨、又须多久才能无师自通?又有多少天资卓然、禀赋超绝之辈,因未遇良师,最后泯然众人、含恨而终?

杨朝夕自问生而有幸,幼时便入上清观识文断字、习武学道,更得师父长源真人垂青,收入门墙。才通晓了坐圆守静之术,学得了呼吸吐纳、行功练气之法。如今行走江湖,所依仗文武之能,又有那一件、不是道门尊长所授?

杨朝夕思潮翻涌,良久方平。却听一道熟悉的女子笑声,自耳畔泠然响起:“咯咯咯!原来小道士竟这般多愁善感。一件软甲而已,便能哭成这样。为何姑姑赠你‘潮音钟’那晚,却见你凶神恶煞、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杨朝夕本不愿理会她。奈何斗室太小,女子身上的香气瞬间便填满客房,撩得他心头微痒,不禁侧目冷声道:“师父赐甲,是为我安危着想;晓暮姑娘赠钟,却是要窥人心中**。如何能相提并论?”

柳晓暮闻言,又是咯咯咯一阵轻笑,半晌方止住道:“小道士有理,姑姑心悦诚服!只是,你可知你师父如何寻到此处?”

杨朝夕这才猛然想起,自己躲入乞儿帮后,便再未与城中相熟之人联络。便是对那个辞官的肖湛、心中也存了一丝提防之意,并不曾暴露自己藏身之所。难道是覃清、覃明?抑或是小蛮?可这三人既不认识师父、近来又足不出户,如何能令师父知晓自己行踪?且老丐龙在田在那“左杨右柳、前花后酒”附近、依坊曲而设的阵法,寻常人也决计寻不到门庭……

杨朝夕忽地一拍脑袋,指着柳晓暮道:“难道是你邀我师父来此?”

柳晓暮登时摆出一副傲然之姿:“孺子可教也!”

杨朝夕微愠道:“你又要搞什么算计?连我师父也要牵扯进来?!”

柳晓暮却装作楚楚可怜道:“杨少侠可冤枉奴家了。奴家不过夜间去神都苑游逛,便撞上你那‘处心积虑’的师父,说要摆一桌和头酒、再寻到个中间人,好叫我祆教与那太微宫讲和。奴家只与你相熟,便举荐了你做这‘中间人’。你师父自然满口答应,我才一路留下暗记、引他过来。”

杨朝夕见她这般,登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算小道错怪你了……晓暮姑娘可不必如此,小道听着、浑身都不自在了。”

柳晓暮凤眸一翻,略显媚态:“呵!杨少侠不正喜欢这般娇滴滴、软糯糯的女子么?那个什么琴(覃)师妹、箫(肖)大侠的,不也正对少侠脾胃?”

杨朝夕闻言一惊:“柳晓暮!你怎地又跟踪我?!”

柳晓暮浑不在意道:“我与那龙帮主既立了赌约,自然要跟过去瞧瞧、你们是如何济贫救困的。谁知你搂草打兔子,还与那肖武侯惺惺惜惺惺、不打不相识。唉!行走江湖,又何须这般造作……”

杨朝夕已有些怒意:“那你一不敲门、二不叩窗,便钻到我房中来,又是何故!”

柳晓暮秀眉一扬,当即答道:“为讨公道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