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314章 还法剑,谒长源

如水剑道 第314章 还法剑,谒长源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檐生矮草,乌啼荒郊。

孤零零的狐神庙,突兀地立在此处,四面不是乱石、便是蒿草,显出几分离奇。更远处略平整些,似有田垄连顷。

虽以“庙”相称,却无山门、寮舍。仅看规制,便知这狐神庙、乃是郊野乡民募资捐建。且年深日久、疏于修葺,才显得有些陈旧寒酸。

自上古以降,中土便有崇拜狐神之俗。相传禹皇之妻涂山氏、夏桀宠妃妹喜、纣王宠妃妲己,皆为九尾天狐所化。足可见狐神既可施恩降惠、相夫教子,也可作威作祟、祸国殃民。

先民蒙昧、农人无知,皆对狐神又敬又畏。往往凑钱筑庙,时时拜祭,以求去病禳灾、五谷丰登。盛朝开立之时,乡野中便有谚云“临时抱佛脚、何如求告狐神庙”。皆因狐神有求必应、十分灵验,比之佛陀、道尊更加看得见摸得着。因而这狐神庙,虽不比道门、释门香火鼎盛,却也不缺乡民供奉的酒肉果品。

此刻狐神庙四周,却被祆教中人铺满了许多碎石。一方方大小不一的石板,拼接摆放在碎石之上,石板上面,陈列着密密麻麻的教徒尸身。腐臭之气阵阵袭来,便是腌臜群丐、也禁不住这等气味,纷纷掩鼻躲开。

安仁使米良弼等人,却搜罗了枯枝草叶,在狐神庙东南方不远处、搭起几只简易的窝棚。东风刮来,先至窝棚,然后才到狐神庙附近。那熏人欲倒的尸臭,便被东风带走、极少能传到窝棚这边。

群丐与米良弼等人会齐后,便又搭了更多窝棚。三五人挤在一处,生起篝火、嚼着干粮,正好捱过这城郊长夜。

大部分人缩在窝棚里歇息,少部分人分出来巡夜,防止山兽再来侵扰尸身。毕竟明日一早,这些尸身便须送往东丘“寂静之塔”、行圣葬之礼。若不养足精力,明日动身、不免要手脚酸软。

篝火在雾气和虫鸣中,渐渐熄灭。狐神庙前、窝棚群里,渐渐响起此起彼伏的鼾声。只余一团毛月亮、斜斜缀在半天,给郊野平添了几分朦胧……

日影歪斜,天光耀目。

洛阳城中富足之户,此时皆已吃罢中食、各寻了床榻凭几午睡。

乞儿帮破败宅院内,小猴子正立在一方空地上,专心演习着师父所教步法、身法、手法,出臂跨足见,无不有板有眼、似模似样。

杨朝夕折了一根柳条,握在手中,绕着小猴子左看右瞧。不时抽打在拳、脚、肘、膝、腰等偏差之处,为他纠正步法姿势。一如十多年前,关大石教授他们拳脚时那般。

就在小猴子一个歇步、扎到两盏茶工夫时,杨朝夕忽出剑指,在他额头轻轻一推。小猴子便再也稳不住身形,“哎呦”一声仰头倒地。

小猴子揉了揉后脑,不解道:“师父,何故推我?”

杨朝夕淡然道:“你这歇步左右飘忽、上下虚浮、徒有其形,实是不堪一击。你这般虚应差事地习练,效果难免事倍功半。为师教你的坐圆守静、行功练气之法,为何不用?”

小猴子懵懵懂懂、却也只师父是责怪他习武不用心,略有惭色道:“徒儿知错啦!可是师父教的‘坐圆守静、行功练气’,不是要盘腿坐好,才能练功么?似歇步这般两腿交缠、贴在地上,连身体都稳不住,又如何行气呢?”

杨朝夕面色微沉,知道这小弟子胶柱鼓瑟了,便耐着性子道:“师父讲的‘坐圆守静’,是要意念守中、不偏不倚,身心沉坠、杂念不起,并非一定要盘腿而坐,才叫修行。至于练气养气,坐、卧、立均可,又何须拘泥某个姿势、刻舟而求剑。”

小猴子虽然活泼好动、却也颇为聪颖,登时恍然大悟道:“我明白啦!师父,是徒儿想岔了。原来练习步法、身法、手法

同时,也能修道功、练内息!这么说来,便能省下更多时间、去和小雪说话啦……啊!师父,徒儿不是这个意思……”

小猴子得意忘形下,竟将心中所想、脱口说出,顿觉不妙。

果然,杨朝夕脸色一黑,严厉道:“用心不专,心浮气躁!歇步重做!不够一炷香、不得起来。”

小猴子不敢违拗,依言照做。

歇步本是相对轻松的步伐,只是此前以陆续做了马步、弓步、扑步、虚步,腰腿双臂早已酸麻不堪,此时只好勉强摆出歇步的架势来。随即沉下心念,调匀呼吸,努力将酸麻造成的难耐、浮躁之感,从心念中剔除出去。数息之后,颇觉有效,面上纠结强忍之色,便也渐渐舒展开来。

这时,院门“咯啷”一声打开,门栓落在地上,发出清脆声响。一个袍衫周整的老丐,气呼呼大步进来,却见杨朝夕正在院中教徒,不禁转怒为喜:“杨小友!几日不见,想煞老乞儿啦!今日出门未看皇历,竟被女子所戏……”

杨朝夕忙上前抱拳行礼:“龙帮主因何生气?不知是否有用得着小道的地方?”

龙在田定睛一瞧,杨朝夕手中恰握着一根二尺余长的柳枝,不禁双眉一耸:“便是一位姓柳的女子,与老乞儿打了个赌、要比谁更擅长积德行善。如今想想,似是着了她的道儿了!老乞儿是去谈买卖,却无缘无故多了桩赌约。倘或老丐输了,岂不是叫帮中兄弟白忙活一场?”

杨朝夕听罢,顿时将那柳姓女子身份、猜了个七七八八。于是不动声色道:“小道敢问,龙帮主去哪里谈的买卖?”

龙在田自知此事草率,不愿被院中帮众听到,便将杨朝夕拽至客房、余怒未消道:“便是永泰坊皇商覃府!这个覃湘楚,在洛阳城中、本也算一号人物,岂料府中规矩,简直一塌糊涂!一个二八年岁的小妮子,也敢跳出来大言不惭……哼!老道也是养气工夫不够,竟中了她激将法……”

龙在田连说带骂,将上午经过与杨朝夕讲了一通。他倒不是小气之人,要翻悔这桩赌约,只是对自己一时冲动,拿教中兄弟行险卖力所挣脚费、充作赌注之事,十分自责。虽然赌约之事,胜算本是五五开,但身为一帮之主、行如此儿戏之举,确实有些孟浪了。

杨朝夕心里哭笑不得:激将打赌之事,倒颇合柳晓暮的性格做派。只是不曾料想,这个龙在田竟能被她三言两语、便撺掇地入了套,显然是用了什么不为人知的术法。

杨朝夕不便多言,只好宽慰道:“既然这贫苦之户、由龙帮主挑选,那么胜算还要再大几分。不如便寻两个相熟的贫户,所谓人心向背,岂有赌输之理?”

龙在田却又正色道:“既是赌约,岂可暗行偏颇、占她这个便宜?我龙某人素来光明磊落,便是个小小赌约、也要赢得堂堂正正。”

杨朝夕只得抱拳应和。又略问了些帮中兄弟近况、此行差事风险,才从袍袖中奉出那柄“上清含象剑”道:“小道昨日出城,侥幸撞见了那妖物,本欲仗剑伏之,奈何本事不济、还折损了龙帮主所借法剑。好在今日偶遇一位故交,恰有‘上清含象剑’一柄、便给了小道,以偿龙帮主之法剑。”

《仙木奇缘》

龙在田郑重接下,挥手一拂间、却是大惊失色:“好浓郁的‘霹雳雷气’!这法剑竟是以雷击桃木所制,珍奇难得、远胜我借你那柄!此为重宝,恕龙某人不敢接收!”

说话间,龙在田却是千推万辞,无论如何也不肯收下这柄“上清含象剑”。

杨朝夕无奈,只好抱拳道:“小道近来无事,这几日便将那‘一苇渡江’的轻身功法,说与龙帮主,算作偿还。至于修习快慢,便要看龙帮主肯不肯下苦功夫了。”

龙在田

却是一笑:“那便先谢过小友。我那‘上清含象剑’也算不得金贵,损便损了、小友勿要挂心。”

杨朝夕难免奇道:“龙帮主,为何雷击桃木,便是难得?比之雷击枣木,又珍奇在何处?”

龙在田拱拱手、却是行了个道礼:“桃木多矮小,枣树多高挑。天雷欲接地火,自然要寻那高挑的树木,所以多是枣树、杨树之类的树木中招。因此,大凡雷击木,多是枣木、杨木、柳木。桃木却是极少见的。”

杨朝夕连连颔首。果然年岁愈长、愈是见多识广,自己纵然禀赋再高,这游方历练、毕竟还是太少!

无怪乎道门有言“小修在深山、大修在人间”。师父长源真人回望半生、曾与他说过:唯有经过江湖练胆、庙堂练谋、红尘练心、山中练气……待甘苦尝遍,才好铅华洗尽,笃静修行,虚极抱一,得悟大道。

当时不懂。现在想起,只觉字字珠玑!

念头转过,不过几息。待杨朝夕回过味来,明白乞儿帮也卷入到太微宫与祆教的争斗中,不禁忧色顿生:“龙帮主,此时王缙已然暴怒,城中情形你也并非不知,为何还要助祆教殓尸?不怕王缙再迁怒乞儿帮众吗?”

龙在田却是洒然笑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太微宫与祆教龃龉七载,明里暗里都是输多胜少。昨日孤注一掷,定是存了一决雌雄的想法,不过已经是外强中干、力有不逮啦!此时再看不惯我乞儿帮,也早没了迁怒的余力。不信你便瞧着!以祆教行事之隐秘诡谲,用不了太久,王缙之流便该回帝京请罪了。”

龙在田说罢,忽地盯着杨朝夕,沉吟良久、笑容和煦,“何况,杨少侠一人一剑、都敢出手相助。我龙某人坐拥千余帮众,挣些脚费罢了,又有何不敢呢?”

杨朝夕先是一怔、旋即释然笑道:“果然瞒不住龙帮主!看来小道昨日一番鲁莽,早被帮主看在眼中啦!”

春阳正好,和风不燥。

叶三秋出了覃府,却是一副吃瘪之相。他没有急着折回立德坊祆祠,却在南市中转来绕去、想要换一身行头,免得被太微宫的眼线认出。

不料南市今日一反常态,铺肆大半关张,街上人影寥寥。寻了半天,竟未寻到一间开门的铺肆!

没奈何、只好寻了处僻静坊曲,将一个负责采买的道士敲晕,剥了道袍、道靴、青帔和玄冠,利索地给自己套上。接着摸出那道士度牒,扫了眼名讳“贾衍”,拾才起地上一柄拂尘、装模作样,向太微宫踱去。

叶三秋却是货真价实的叶氏族人。受罗浮真人叶法善荣荫,开元年间、随族人自南阳迁居洛阳。后遇蓟州之乱,族人有的被杀,有的逃散,存活下来的、不过十之三四。叶三秋一支,却是‘白衣山人’李长源、假手祆教故交所救,因而阴错阳差之下,便索性入了祆教。后竟凭着文武禀赋,一路做到祆教“地维护法”,亦是始料未及。

叶三秋虽未见过李长源几面,但家中一直与他有书信往来。且李长源近日来洛阳,特意在叶府盘桓了两日,若说没有交情,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场面话罢了。

好在方才,圣姑虽将他训得狗血淋头,却也没当面点破此事,算是给叶氏留了几分薄面。只不过,圣姑要他所作之事、李长源会不会出手?他心里却是一点没底。

此刻好不容易用那道士度牒、混进了紫微城端门,待接近重光门时,却只能原地等候。一干宿卫凶威赫赫,再不许他靠近东宫半步。

叶三秋焦躁踱步、心急如焚。足足等候半个时辰,才见一道超然尘外的身影,自重光门款步而出。远远便拱手笑道:

“贾道友!别来无恙!不知寻我李长源,所为何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