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29章 天选之子

如水剑道 第29章 天选之子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踏雪而归,须发皆白。长源真人回到观中、抖落雪迹,才将方才所遇之事,拣要紧处讲了一些给公孙真人听。特别是“天选之子”之说,连公孙真人亦罕有听闻,但终觉虚无谵妄、不切实际,听过便即作罢。

然而自那夜笛声过后,公孙真人为保上清观无虞,便以‘聚汇灵气、蕴养道根’为由,召来观中修道小成的几个道人,以丹砂黄纸绘出十六道灵符,贴在道观的八个方位,将护观法阵的效用又提升了许多。

长源真人思虑既深,自然有些事情并未告诉公孙真人,便如这柳姑娘的妖族之身,实在无法说起,怕引起公孙真人忌惮、而做出一些不当的措施来。况且已同公孙真人商定一致,只说那晚笛声是长源真人深夜看雪、随性而为,以防观中道人胡乱揣测、引发恐慌。只是柳姑娘深夜来访,却是必有原因,若是真为“天选之子”而来,莫非“天选之子”就在观中不成?

长源真人脑中筛出几个名字:江丰、黄硕、关虎儿、孙胡念……又细想了几个道童平日里的言行举止,与自己曾经遇到的那些疑似“天选之子”的孩童相比,却总差了些什么,一时间却也不好断言。着实想了一番,天色已由黑泛青,便即摁下念头,趺坐而息。

这场雪时大时小,被北风裹挟着、接连下了三日。道观中的课业,除了打拳,全都转入室内。杨朝夕每天晨起与关虎儿等赶去紫极宫前,与众师兄弟听公孙真人诵过经文,便只与长源真人行了礼,就自行回居室练功去了。算下来,倒是有好几日未曾听师傅讲经。好在师傅怕他凡事强求速成,提前告诫他“修道贵以恒、欲速则不达”、“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等语,才将他初习道功的那一股焦躁虚浮之气,自心头平抑下来。

这日雪霁初晴,长源真人便唤来杨朝夕,同往观后古木之下,照例诵持经文。与平日稍稍不同,长源真人今日却携了一卷《道德真经》,这经旧得泛黄,显是多年珍藏。

长源真人讲完经义,便将这经递了过来:“夕儿,你我既成师徒,本该倾力教授。只是如今叛乱初平、天下不稳,为师也非全无挂碍之人,当出山作为,辅弼新君。天下若安,黎民才有生计可言。这卷《道德真经》,是为师自来修道所用,上面有为师的一些批注,可供你参详。”

杨朝夕本有些奇怪,以为师傅又要教些什么厉害道法,却听他讲了这样一番话,不禁问道:“师傅是要走了吗?”长源真人侧过身去,点了点头。

杨朝夕自幼无父,从未遇到过这样一位亲睦温和、沉稳博学的男子,纵然关世伯也时常教导他武艺,但多是严厉和责罚,少有语重心长说些道理的时候。因此口上称师傅,心里便当他如父亲一般。此刻得知师傅就要离山,思前想后,万般不舍,忍不住“哇——”地一口哭了起来。

长源真人眼中少有地现出慈爱光彩,将杨朝夕的小脑袋拥在身前,笑道:“为师虽然出山,但你我师徒之义不断。上清观修道有成的师傅却也有几人,不论跟谁修行,道心都是一样的。待俗务了却,你我相处的时日却还很长。”说完蹲了下来,看着杨朝夕湿红的脸蛋,“再则,若为师这几日推演得不错,你该也是一位‘天选之子’。若肯努力修持,未来功业,或当远胜为师矣。”

杨朝夕哭了一会,才渐渐止住,心中早将师傅的话,全牢牢记在心间。虽然对这个“天选之子”的说法全无概念,但听师傅说得郑重,应该不会是什么坏事情。下午便去看关虎儿、牛庞儿在棋盘上厮杀,两人颇喜悔棋、又互有胜负,差点打了起来。看得过瘾,又跑去看孙胡念画画,只见一只狐狸的轮廓已经完成大半,剩下无非上色和题款。

杨朝夕跑了半下午,脑子里虽是兴味盎然,心下却始终空落落的。长源真人吃过午饭便已下山,却是观中典造朱介然师兄告诉他的,想来是师傅怕自己再哭,才悄然而去。

漫无目的地在观中走动,不觉间却走到了平日里鼓琴调筝的靖室。授艺的道长不在,里面只有一琴一筝,孤零零架在那儿。杨朝夕若有所思,便在古琴前盘坐下来,想着那晚的笛声,便断断续续地弹了出来。

这《折杨柳》本就是送别的曲目,初时不熟练,倒也无妨。但他索性无事,便直愣愣地弹了十几遍,到得后来竟已十分流畅,而曲调中的依依不舍之情,也慢慢浸入心绪,眼泪打在琴弦上、散成了更碎的水珠,琴声便戛然而止……

大雪封山的时日,道观中却也清闲了许多,便空出大把的光阴,可以挥霍在喜好或不怎么喜好的事情上。期间关大石、牛冲来过两次,无非送些菽豆、黍子和新打下的山货。还特意面告杨朝夕等人,家中亲人皆安好,窝冬的吃食、柴薪、兽皮毯子等俱已丰足,让他们安心修道,不必过于挂念。杨朝夕等四个道童,前脚红着眼睛送了关大石他们下山,后脚却已笑闹着做自己的事去了。

长源真人走后,杨朝夕便自然同关虎儿他们一起,在承虚子道长座下学艺。承虚子此人不温不火、中正平和,许多师兄私下里都说他像个儒生,少了几分修道之人超然物外的风度。后来偶然一次机会,杨朝夕斗胆就此事向公孙真人求证,却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承虚子道长的过往,原也不是什么太过私密的事情,观中大部分人皆清清楚楚,只是过往惨苦,无人提及罢了。这承虚子道长本名韩奉樵,早年屡试不第,后返回洛阳府学做授业师傅。蓟州之乱时被贼兵屠尽家小,自己孤身一人逃出生天,跑到上清观避难。后来无家可回,便在观中留了下来,成了一名修道之人。公孙真人说完,却也谆谆告诫杨朝夕要时常成他人之美、勿触他人所悲,修道本就是求索上善之道,切勿南辕北辙。

梦里乾坤大,山中日月长。绵长的冬日仿佛瞬间离开,山雪渐消,杨柳微芽,斑斑点点的报春花,在更远一些的山坡上冒出了头。蓦然间一声春雷炸响,几只老燕惊回,地上的草都迫不及待地钻了出来。春雨沥沥,和风细细,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便这般悄无声息地降临。

杨朝夕等四个小道童此时却放了农假,已打点了行装,向公孙真人、承虚子道长等人拜别后,随关大石、牛冲二人向杨柳山庄奔行。一路归心似箭,四个小道童却叽叽喳喳地闲不住嘴,争相跟关大石、牛冲说着在道观学艺的种种趣事,轻快愉悦的步伐、和着山林间鸣唱的鸟声,别是一番其乐融融的春景。

山庄近了,远远的便看到陆秋娘、张香儿、孙娘子、张木匠几人,在庄口的一棵柳树下站着。四个道童奔上去相见,便又是一番笑中带泪的疼惜。

既是农假,便有些实在的农课需要做。于家中而言,自是一种必然的助力;于修道而言,却也不离‘体悟’二字。于是关虎儿便随了父亲进山打猎,牛庞儿在外家翁张木匠那打打下手,孙胡念跟着孙娘子上梯田劳作……只有杨朝夕反而无所事事,被陆秋娘各种吃食管了几天,却没干成几件像样的农事。

晚间,母子两个抵足而眠,杨朝夕说些观中的事情,陆秋娘便静静听着。偶然也问起陆秋娘自己爹爹是怎样一个人,陆秋娘便尽量笑着告诉他,杨三郎是一个如何有勇有谋、为国征战的好兵士,惹得杨朝夕仰慕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