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25章 长源真人

如水剑道 第25章 长源真人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秋尽冬来,山谷间万木凋落,唯寥寥松柏苍苍而立。

这日晨起操练完毕,关大石却携着杨朝夕,径直来到陆秋娘处。陆秋娘正用上次未曾卖掉的蚕丝织着粗纱,听到脚步声,也不抬头:“夕儿,饭在锅里闷着呢!自己去盛了吃些,为娘腾不开手。吃完再出去玩耍……”

杨朝夕小声道:“晓得了,娘。关世伯来了!”

陆秋娘这才抬起头来,看到关大石已在桌前坐下,忙道:“夕儿,多盛一碗,你关世伯也未曾吃了呢。”然后停下手上的动作,也坐了过来,“大石哥!有什么嘱咐?还是前些日子的事情有消息了?”

关大石接过杨朝夕递来的碗筷,迅速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说辞,才道:“俺去过洛阳府了!这回有公孙真人的书信,俺才见到那县尉大人。县尉大人看过抚恤文书,说阵亡兵士遗属可免征钱税。但如今叛乱方平,府库空虚,却没有余粮可以赈济遗属。恰有些空名告身,是平叛中所获,给俺拿了一些。若是遗孤日后有从军之志的,可凭这告身多领些军饷。”

陆秋娘知他已尽力,便自里间取了些绢布,拜了一礼:“如此!劳烦哥哥这几趟脚程了。弟妇无以为酬,这些绢布拿去给虎儿、林儿做些冬衣,算作谢仪。”关大石自是一番推脱,见陆秋娘执意要给,只得收下。

这时饭已吃完,杨朝夕将碗筷收好,便跑出去玩耍去了。关大石又道:“前日去见公孙真人,说了些事,有一件却和夕儿有些关联。那公孙真人几年前曾见过一回夕儿,说是夕儿与道门颇有些机缘,希望夕儿、虎儿他们可以去那边学道。”

“是要做道士么?夕儿是杨家独脉,以后须得要娶妻生子、开枝散叶。做了道士,岂不是断了这血脉?”陆秋娘反问道,颇为不悦。

“只是学道,并不出家。也可识字习文,学些道法拳脚,可比俺教的要精深许多。恰又近冬闲,左右无事,秋娘妹子,可别舍不得才好。”关大石见她于学道有些误解,连连劝道。

陆秋娘思索半晌,才回道:“倒是公孙真人的一番好意了。待夕儿回来,我交代几句,只要他肯听话,便送去上清观,学些东西。”关大石见她应下,便拱了拱手,回自家住处。

到得自家茅舍外,却听得几个孩童在里面嬉闹,推门一看,顿时火冒三丈。却是关虎儿、杨朝夕两个,将当年藏的几身拆了铁鳞的铠甲翻了出来,正套在身上打斗玩耍,关林儿拿着小石矛在一旁拍手叫阵。再往卧房看去,炕上苇席已然揭开,炕上一个大洞,用来覆盖的木板扔在了炕下。

关大石开门之时,几个孩童已经察觉,想要逃跑,奈何铠甲沉重,却也限制了行动。关大石冲上去,一手一个,将两个孩童从铠甲中拎了出来,扔在当院。又从关林儿手中拿过石矛,各自在屁股上抽了十下,只打得两人哭爹喊娘。

关大石也不怜惜,待两人哭完,便将那无鳞铠甲拿出,喝到:“喜欢这些么?俺便教你们怎么耍!”然后一人扔给一件,叫两人抓在手上、举过头顶,在院中扎起马步来。嘴里自语道,“真该早些送去道观!闲了便要生些事端来。”两人桩功却也扎实,直站了一个多时辰,才先后倒在地上,一面揉着腿、一面叫着屈。关大石又从舍中出来,将那无鳞铠甲心收好,训斥了几句,才放杨朝夕离去。

却说杨朝夕一瘸一拐地走回家中,迎面便向陆秋娘控诉方才的遭遇,情到深处,还挤出几点泪来。陆秋娘也不说话,笑着听他讲完,才道:“过了年便是八岁上了,还这么不懂事!天天惹是生非。将来非给你娶一房厉害娘子,好好管教你一番不可!”

杨朝夕怒道:“才不要什么娘子!我就要跟娘在一处。娘去哪,我便去哪!”

陆秋娘抚着杨朝夕的脑袋,笑道:“儿大不由娘!男儿在世,当作蓬蒿直,莫学菟丝子。总要出了这山,学得一技傍身才是。你关世伯与上清观的道长们是惯熟了的,不日便要送关虎儿他们去那观里学道,你去也不去?”

“那岂不是再见不到娘了么?我不去!我不去!”杨朝夕一口便否决了这提议,头摇得如拨浪鼓一般。

“可是夕儿,那些道长可都是极有本事之人。不但通得诗书,还会道家仙术。说不定你学会个‘土遁之术’,一个眨眼,便能从那翠云峰钻下去,再从外面院子里钻出来。要见为娘,岂不是更方便一些?”陆秋娘眨着眼睛,循循善诱道。

“可若是我太笨,学不会这法术便如何?”杨朝夕找到破绽,偏着头质疑道。

“那道观又不是大牢,自然过得些时日,便要放你们回来的。况且到了春夏忙碌之时,为娘这些蚕宝宝,还等着夕儿的桑叶吃呢!”陆秋娘一边逗着玩笑,一边将他这“后顾之忧”也一并消除了。

“那……那我就和关虎儿他们一道去了,娘可不要想我呵!”杨朝夕到底是童心战胜了一切,快然说道。

“臭小子!你若不在,娘也能落个耳根清净……”陆秋娘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虽然心下着实舍不得,但这样的决断却是正之又正,决不能感情用事。

几日后,杨朝夕、关虎儿、牛庞儿、孙胡念四个年纪仿佛的孩童,便各自挎了个小包袱,在庄口与家人告别。张木匠、孙娘子、郭婶子、关林儿正笑着挥手,望着他们,仿佛在目送进京赶考的读书人一般,期待着他们金榜题名。张香儿此刻却坐在自家舍内、泪流不止,陆秋娘递上绢帕,帮她擦拭着,自己的眼眶却也红了起来……

关大石拉着关虎儿等人,面色一正:“走吧!”四个孩童才在关大石、牛冲的引领之下,往翠云峰而去。

一路寒风呼号,卷起些落叶尘沙,掠过前方的路径。前些日子还能听到的虫鸣鸟叫之声,此刻都消失在山林间,只有一行人的脚步声,在这山路上响动着,说不尽的孤寂与苍凉。

时至正午,一行人才到达翠云峰下。抬眼望去,石阶蛇行而上,两边古木苍苍,远远的一点房舍,坐落在石阶尽头。白日当空,灰白相间的天幕中,却寻不到一只鸟的踪迹。关大石叫众人吃些干粮、稍作歇息,便沿着台阶而上,四个孩童也忙跟了上去,牛冲则缀在后方。

不多时便到得观前。此时香客稀少,上清观多半时候门都是闭着的,关大石便上去叩门。待说明来意后,开门的道童便引了众人进去,往紫极宫见公孙真人。这时公孙真人正与另一名道人盘坐在老子像前,口中念念有词,却听不甚分明。众人虽进了正殿,却不敢言语,站在一旁等候。

忽然公孙真人睁开双目,似有两道淡淡的白光射出,又转头看向这边,笑道:“关施主到了!老道失礼。”说话间便站起身,向这边走来,看着四个稚气的面孔,“都是好孩儿!我已安排妥当,四个孩儿便由我坐下承虚子来教授。不知关施主意下如何?”

关大石恭敬行了一礼:“但听真人安排!四个子侄便要劳烦道长了。”说着从牛冲手中接过一个布袋,双手捧起,“乡民们自产的粟米,真人勿要嫌弃。”公孙真人也不作伪,向身边道童微一颔首,道童便接了粟米,退出去了。

公孙真人正欲再说,却见身边道友起身走来,拂尘一甩,却指向了杨朝夕:“这孩童面目清奇,似有不凡之意。我正要在这上清观耽些时日,却是恰逢机缘。不如暂交予我带携,不知关施主意下可否?”只见这人修眉星目,玄衣青帔,莲冠高耸,却是当年有过一面之缘的长源真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