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191章 游说香山寺

如水剑道 第191章 游说香山寺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晨鼓隆隆,晴岚浮空。

曦光透过窗棂,驱走隔夜的寒意,将客房内几、案、屏、榻的轮廓,渐次勾勒出来。

无数微尘,在透窗落下的光束间游走,时而躁动、时而舒缓。微不足道的一幕景象,在这个早晨、却格外地叫人心生眷恋。

不知何时,小蛮已张开了双眸,直直地盯着凌空而舞的微尘,心中涌起劫后余生的庆幸。那催情毒虽不致命,但若不及时祛除、却能摧毁神志,令人变得疯疯傻傻。如若那般,倒不如死了干净。

而从入住馆舍后、发生的一系列尴尬且羞臊的事,有一大半、她都清楚记得。特别是情不自禁下、发出的无意义的哼鸣,以及搂住杨朝夕脖颈的大胆示意……每每想起,都恨不得一头扎进锦被里,永远都不出来。

屏风外,杨朝夕双腿交叠、席地而坐,双眸紧闭,面色平和。

悠长的气息、随着吐纳的节奏,进进出出,将淡淡的“东来紫气”“曜日炎气”送入周天循环。过得许久,一道浊气才从微张的檀口缓缓呼出。

昨夜激走柳晓暮,他回到房中、打了个地铺,却辗转难眠。索性趺坐而起,抽出一本《修身养气诀》看了半个时辰,若有所悟。便开始调息吐纳、行功运气,心头凉凉的悔意和躁郁,才终于平息下来。

步入“炼精化气”阶段后,吐纳、胎息、行气、采气、服气,这“五步成法”所带来的益处,便愈发明显!

如果说“筑基”阶段是夯石筑垒,须以稳固为上;那么“炼精化气”便是砌砖筑墙,进境与日俱增。杨朝夕每一次行功练气过后,都仿佛啃食了一根薯柘,由细到粗,渐入佳境!

待日光渐渐刺眼,杨朝夕才呼出最后一口浊气,双眼陡然绽开!两道白芒激射出一尺有余,半息后方才散去。

“咕噜~”屏风内发出一阵鸣响,小蛮身体一僵,顿时大窘。本来如游丝般的呼吸、立刻慌乱起来。

杨朝夕嘴角上扬,隔屏问道:“你饿了?小蛮姑娘?”

许久,屏风内才隐约传来一声应答:“嗯……”

“你体内之毒刚除,不宜多动,先在房中稍待……我去买些吃食!”杨朝夕听着小蛮含糊羞怯的声音,也不禁想起昨夜的种种,迅速寻了个顺理成章的借口,逃也似的奔出了客房。

嘉善坊中,相貌各异的胡人往来忙碌,有的肤白胜雪、有的高鼻深目、有的面色焦黑、有的金发碧眼。杨朝夕穿梭其间、左右打量,很快买了馎饦、麦饘、胡麻饼……拿碗盛了,放入从馆舍借来的朱漆木匣中。

回到客房,小蛮已简单梳洗过,坐在外间方案前、盘着发髻。许是昨夜井水太凉,她略感风寒,鼻头微红,嗓音沙哑,举手投足间、皆绵软无力。

两人有意无意间、相视了一眼,皆默契避开,却都无话。

杨朝夕径直将木匣打开,把吃食一样样取出,排在方案上。又取出碗筷,将馎饦、麦饘分盛入碗,递到小蛮手中。

两人又各自捉起筷子,埋下头来、轻轻咀嚼,似乎都在等对方开口,好打破这着实有些尴尬的沉默。

“噗嗤!”小蛮不知为何,突然笑了出来。接着笑得愈发激烈,竟被麦饘呛了一下,连连咳嗽,半晌方才止住。

“你笑什么?”杨朝夕大惑不解。心中却道:胡人女子都是这般直爽无拘吗?还是只有小蛮姑娘活泼至此?浑不似汉家女儿、欲笑还颦的温婉。

小蛮不答,从怀里摸出一面巴掌大小的铜镜,笑盈盈地递到他手中。杨朝夕接过一看,顿时忍俊不禁,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方才吃得太急,馎饦汤汁围着杨朝夕嘴巴、黏黏地涂了一圈,又沾满了胡麻饼的芝麻。活脱脱像一个胡茬刚硬的粟特胡人!

两人笑过一阵,晨起时的那份尴尬与不自在,顿时烟消云散。小蛮语笑嫣然:“你和晓暮姑姑、真的只是道友?为何竟能将她请来!”

“自然只是道友。我见过她的‘潮音钟’,昨夜见你也有,便猜到你们之间或有关联。若请她来,必然不会见死不救。只是昨夜你睡去后,我言语不慎、激走了她,以后再想请她援手,怕是很难了!”

杨朝夕苦笑道。说话间,杨便将昨夜与柳晓暮发生的不快,删繁就简地说了一通,

“只是她走得太急。这‘潮音钟’如何使用,我却还不甚了了。请小蛮姑娘传授一二!”

小蛮笑意更浓:“杨少侠放心!姑姑不是那种小心眼的人。她既肯将‘潮音钟’留下,说明对你那几句不中听的话,并未放在心上。至于这‘潮音钟’的用法,倒也简单……”

两人各自拿出“潮音钟”,互相比划地聊了片刻,杨朝夕才将这法器的各种用法、口诀,一一记在脑中。

此时日头高企,辰时已过大半。杨朝夕心中尚记挂着其余事情,便抱拳道:“小蛮姑娘,你既招惹到那色胆包天的田驸马,最近便不要回酒肆了。这处馆舍我已给足了银钱,你便住在此处,吃用吩咐伙计去办便可。

待会,我先叫伙计抓几副药、煎好端来,你先好好将养几日。我还有事要去料理,便先失陪了!”

龙门东山,香山寺中。一间像模像样的僧房内,正东挂着释迦摩尼宝像。北面是一方矮榻,榻上枕席薄衾俱足,叠放在矮榻一角。

榻中摆着一方卷足案,二十四样烹茶之器、错落排开。一只镂花铜香炉、静默地立在案角,淡淡檀香从中升腾而出。一僧一客对坐品茗,一幅悠然自得、超然世外的禅寂之景。

那客方腮白皙、绯袍金带,硬脚幞头如墨,竟穿了一身官服而来!单看年纪,只有四十来岁,两鬓却已斑白。榻边放着几只木匣,有的匣盖掀开半边,乌亮的银光映在僧房内,为这方外之地、

添上了一抹世俗气。

那僧人双掌合十、俯首行礼道:“少尹大人此行辛苦!有这千两银铤,鄙寺必将‘神都武林大会’办得风光无限、名垂史册!这义阳茶是一位茶商香客所赠,方丈师兄爱不释手、却不舍得多吃。今日听闻少尹大人要来,特嘱我以此茶款待!”

这位少尹大人,便是河南府少尹陈望庐。前些时日新丧爱女、悔恨悲愤之下,一夜间竟长出了许多银发。今日却是奉河南尹萧璟之命,将之前答应的千两白银、亲自押送到香山寺中,恰好也排解一下心中郁结之气。

陈少尹捧起新添的茶汤,慢呷细品,果觉馨香沁人、目清神驰。不由赞道:“确是好茶!一杯忘俗,两杯解忧,三杯神清。灵真禅师,本官此番前来,尚有两桩事情须向禅师言明,妥与不妥、但求贵寺一句话,我好向河南尹复命。”

灵真禅师放下茶器,手心翻起、向前微顿:“少尹大人请讲!”

陈少尹接着道:“第一桩,此次‘神都武林大会’,萧大人希望释门各寺中的超绝武僧、也参与比武,以震慑江湖游侠。烦请贵寺方丈灵澈禅师出面,盛邀洛阳城白马寺、崇化寺、华严寺、龙兴寺、瑶光寺等寺庙的方丈、住持,届时一道观礼。”

灵真禅师颔首:“以方丈师兄在洛阳释门中结下的善缘,此事并不难办,我便代师兄应下了。”

陈少尹眸光微低、似有刹那迟疑,但还是说道:“第二桩,却是几日后的三月十五,大食国派来的祆教圣女将抵达洛阳,为中土祆教总坛重燃圣火。此事若成,祆教必然声威再壮,九姓粟特胡人的声势也将大涨!

萧大人自履任河南尹,便在防备祆教做大后、九姓胡人再难管束,防止粟特人中再冒出个康禄山、米禄山来,导致兵戈再起。因此,他已向洛阳世宦豪族暗中通气,请各家供养的武者幕僚出手,好借江湖之威、将那圣女赶回西域。

上次围杀虎妖虽然未果,但寺中武僧的功夫手段,却着实令人钦佩!因此,希望香山寺能派一队武僧出来,为阻截圣女之事再助声威。此事一不须杀生、二不用犯险,望禅师考虑!”

灵真禅师听完、面色微变,但已然受了公门资材,便不好当面拒绝,想了想道:“释门与祆教、向来井水不犯河水,既无矛盾,亦无勾连。兹事体大,贫僧不敢妄言,须禀明方丈师兄,才好做决断。请少尹大人恕罪!”

陈少尹心中暗骂:果然人老成精,竟能窥见一丝自己的谋算。面上却似古井无波:“禅师行事持重,处处为寺众考虑,又有何罪过?本官便随禅师同往,正好与方丈禅师畅谈一番。”

灵真禅师当先而走,带引着陈少尹横穿过“大雄宝殿”后的院落,往西面一间禅房行去。禅房前栽着数竿筠竹,凉风拂过,竹叶潇潇,好个清幽无尘之所!

禅房正门被黄布帷幕掩着,门楣上的木牌刻着两个字“放参”,表明此时无人打坐参禅。然而两个苍老的声音一问一答,却隔着布幕传了出来,尽是些打机锋、辩禅理的话语。

一位老者笑道:“灵澈和尚,释门常言‘众生皆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故欲以佛法度化生灵,使其免受苦厄。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就是天道循环之理,岂因一个‘苦’字,便因噎废食、自毁自戕?”

灵澈方丈话语慈和:“释门知苦,才以经文佛法平息其苦楚,使生灵不自轻自贱、不迁怒他人。却并非是畏惧苦楚。尉迟道长所言,有失偏颇。”

这位尉迟道长,便是弘道观观主尉迟渊,此刻又揶揄道:“道门功成,曰羽化飞升。这是因为道门性命双修、只留余蜕,可往来三界,称为阳神。

而释门圆满,则曰坐化涅槃。因为是见性成佛,故舍去皮囊、入轮回转世,称为阴神。若简而言之,便是道士修仙道、和尚修鬼道。”

此语一出,门外的灵真禅师已是眉头紧蹙,险些犯了嗔戒。

然而灵澈方丈却不生气,淡然答道:“阿弥陀佛!道门修行之法固然玄妙,但执着于长生,反而容易生出心障、心魔。真正羽化而登仙者,不过凤毛麟角罢了!

我释门修行之法、简单易行,众生皆可修习。唯有不执着于生死,方能心平气和、超脱顿悟!

故而,道门重修身、尚吐纳,纵然得道,也难逃七情六欲、彼此纷争。释门重修心、尚体悟,功德虽浅,却也能福至性灵、安然自得。”

尉迟渊听罢、哑然半晌,方才又道:“灵澈和尚,我道门苦修内、外丹法,乃是求生之道;而释门整日枯坐冥想,却是求死之道。蝼蚁尚且惜命,为人又当如何?你问众生,生死之间该如何去选?答案、想必不言自明。”

灵澈方丈心平气和道:“众生贪生,是为众生;众生惧死,便会患得患失;既患得患失,便会计较得失、从而生出争端;争端一起、刀兵相向、伏尸数里……由生而致死者,大抵如此。所以,佛法广博,便是要教众生不执着于生死得失,舍己利人,则人人自安。”

尉迟渊忽又想到一事、畅然笑道:“灵澈和尚,道门虽戒淫,但不禁婚配及双修。是因为阴阳相合之事,若有度、且得法,反于修行有益。而释门戒淫,却将女色一概禁绝,并视之为洪水猛兽,实在是矫枉过正了。

须知生灵繁衍、是为族群生生不息,既合天道、又是本能,如何能遽然禁绝?倘若生民皆皈依佛祖,禁绝女色、不事繁衍生息。百年之后,华夷皆亡,三教俱灭,释门之学岂不是罪魁祸首?”

灵澈方丈话语一滞,默然半晌、竟不能答。

灵真禅师心中微怒:这个尉迟渊,一有空闲便来论辩佛道之理,哪里有半分一观之主的沉稳?却不知为何、方丈师兄肯如此忍让于他,任由他东拉西扯、胡搅蛮缠。想到这里,灵真禅师便上前几步、走到布幕前,身影轮廓顿时被日光映了上去。

果然,

灵澈方丈看到有人过来、便中止了论辩,徐徐道:“师弟何事?”

灵真禅师顺利为方丈师兄解了围,看了眼有些不耐烦的陈少尹,连忙回道:“方丈师兄!陈少尹大人来了,有桩事项须我寺援手,师弟不敢妄断,特来与师兄禀明。”

“请!”灵澈方丈话音无悲无喜,心中对于方才论辩的高下、竟是毫无挂碍。

灵真禅师身体微侧,向身后的陈少尹颔首示意,才掀开布幕,将他让了进去。

灵澈方丈见来人一身公服,便知是少尹陈望庐无疑。但他却并未起身相迎,只是点头微笑:“素闻陈施主勤于公务,今日难得拨冗前来,还请落座、吃些茶点。”

陈少尹见灵澈方丈并未以世俗之礼相迎,虽心有不快、却也懒得计较,拱手道:“那便叨扰方丈了。”

四人盘腿坐定,陈少尹开门见山道:“再过几日,祆教新代圣女将至洛阳、重燃祆教圣火,此事必会令祆教声势大壮!萧大人业已安排下伏手,只盼香山寺武僧届时也出手相助。此行只为将那圣女赶回西域,不须杀生,望方丈给予答复!”

陈少尹话音方落,尉迟渊率先开口道:“少尹大人,祆教虽教仪怪异、行事隐秘,但与西域九姓胡国渊源极深。朝廷礼部更设有萨宝府,任命有祆正、祆祝等官职,专司祆祠之事。因此佛、道两门,素来敬而远之,岂有主动招惹之理?”

灵真禅师心中诧异万分:坊间皆言盛朝释门、道门势同水火,虽传言失当,但两教不睦却是事实。这老道刚才还与方丈师兄争得不可开交,此时竟替释门说话,真是想不透其中道理。

灵澈方丈见陈少尹脸色微沉,显然对尉迟渊颇为不满,只是顾及公门威仪、未曾发作而已。于是他沉吟道:“尉迟道长所言,确也中肯。祆教之事,实不宜妄动干戈。若只是防范祆教扩张,必然还有更稳妥之法,何故定要以武力弹压?”

《基因大时代》

陈少尹冷声道:“蓟州之乱刚平息不过十年,几位禅师、道长便‘好了伤疤忘了疼’么?当日贼首安禄山攻陷洛阳,烧杀抢掠,更强迫城中仅存的禅师、道长、耆老,拥立他建元称帝。后史思明再占洛阳,其暴虐之行、犹有过之!

安、史两姓,俱是九姓胡人中的大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时不提前防范遏制,难道要作壁上观、养虎遗患吗?!”

这几句质问义正词严,便是尉迟渊也说不出话来。

灵真禅师见陈少尹怒气冲天、灵澈方丈态度模糊,只好站出来道:“方丈师兄!少尹大人言之有理。况且阻截祆教圣女之事,非为私仇、而是为消弭祸患。既然此事不涉杀生,师弟恳请亲领几名武僧、前去相助。”

灵澈方丈听罢,忽从蒲团上站起:“少尹大人,出家人慈悲为怀!既不愿与人争执,更不愿妄伤人命。若大人言而有信,只是驱逐、而无杀生,寺中武僧定然竭尽所能,拦住那祆教圣女。”

陈少尹这才面色放缓:“方丈请放心!公门做事,向来有规有矩,说好只驱逐、不杀人,便不会食言而肥。”接着又拱手道,“与‘神都武林大会’相比,此事只是顺手而为、不足道也!今日登门之意,方才已详告灵真禅师,还望方丈不辞劳苦,广邀释门中人参加大会、共襄盛举!”

“阿弥陀佛!”灵澈方丈双掌合十,目送陈少尹出了禅房。

日影西移,香山半坡上杂树繁茂、石磴蜿蜒。

香葛藤攀附在椿、榆、柏、松等古木上,其花散发出阵阵馨香,萦绕山间,挥之不去。置身香氛中,不禁令人烦忧尽去、心怀畅然。

河南府少尹陈望庐在两队不良卫的簇拥下,正向山下而返。此行虽有波折,但依旧将两桩事情办成,陈少尹脸上不禁涌出自得之色:

开玩笑!千两银铤相资,便是佛祖、也要开一开金口。何况只是一座饱经战火摧残、元气大伤的破庙?

山间石磴多有毁损,棱角崩坏、方圆莫辨。一行二十余人下脚皆小心翼翼,只顾低头看路。一时却未发现前方不远处、正站着位老道,身形枯瘦,满头华发,青袍宽大,被山风鼓起猎猎之声。

武侯董仲庭率一道队不良卫正在前方开路,方才已惊走好几条拦路草蛇。

此时猛然发现一位老道拦在路上,瞬间手按刀柄,沉声问道:“敢问是哪所道观的道长?拦在路中,意欲何为?!”

老道下巴微抬,浑然不惧面色凶恶的董武侯:“贫道弘道观观主尉迟渊,在此等候少尹大人多时,今有一事相询,不知可否通传一声?”

董仲庭见尉迟渊抱拳行礼,已知他两手空空、未曾携带刀兵,心头微松。于是向身边的不良帅使了个眼色,自己则匆匆向后折返,要亲自护在陈少尹周围。

那不良帅顿时会意:“这位道长,你在原地恭候便可。陈少尹就在后面、须臾可到。”话毕,七八名不良卫已挡在尉迟渊面前,手按刀柄,严阵以待。

不过十息,陈少尹绕过两株山树,看到眼前的枯瘦老道,顿时皱眉道:“尉迟道长半途截我,是何用意?方才你出言相驳,我未与你计较,便真当本官没有脾气么!”

尉迟渊胡须微抖,笑道:“少尹大人息怒!据贫道所知,城中世宦大族、东面洛城行营,皆已答应派出好手,助公门阻截祆教圣女。此外,也有些软骨头的道门中人,也将派弟子参与此事。

如此大张旗鼓,莫说一个祆教圣女,便是凶名赫赫的豪侠、也要退避而走。为何还要将释门拖下水?难道少尹大人、还有其他谋划?”

陈少尹眸中闪过一道杀意:“尉迟道长,既是道士,便该修道吃斋、无为避世。今日竟来管我公门的闲事,你是想修仙、还是要做鬼?”

“唰唰唰!”董武侯与不良卫闻言,纷纷抽出横刀、将尉迟渊围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