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169章 金瞳现身

如水剑道 第169章 金瞳现身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熏风流散,高日微灼。

空气里的花香,渐渐被燥热蒸干,只有偶尔穿过树荫的风,给人以丝丝凉意。

太微宫内,王缙绕过玄元庙、路过自己所居的院落,来到一处同样宏丽的宫舍前。雕镂精妙的木门被一柄熟铜大锁锁着,锁身雕着栩栩如生的狮子图案。

他从袍袖暗囊中摸出一柄铜钥、捅入锁孔,几下旋转、那锁应声而开,垂挂在门环上。“吱哟”!一对木门被徐徐推开。

映入眼帘的、是七八个排布齐整的博古架,架子上摆放着泛着铜绿的鼎、罍、尊、觚、爵、簋、甗、鬲、卣等器皿,更有青铜或精铁打制的剑、戈、矛、戚、斧、锛、钺等兵刃。至于体积过大的陶俑、石雕、碑铭等物,皆整齐摆放在空地上。整间宫舍无案、无屏、无榻,摆满了多年搜罗而来的古物。

王缙正陶醉地地欣赏着一尊观音石像,一道阴恻恻的声音在暗影中响起:“王宫使,别来无恙啊!桀桀!”

王缙眉头微皱,却无惧色:“霍仙人竟有雅兴,来本官的‘知古阁’赏玩器物,想必近来过得不错。”

“桀桀!前番过来的、仅是本仙人的一道化身,已有通天彻地之能。今日虽不请自来,却是本仙人真身驾临,王宫使不该感到高兴吗?”那阴恻恻的声音继续响起,在“知古阁”中四面回荡。

“仙人既肯移驾太微宫,何不现身一叙?如此藏头露尾、装神弄鬼,又岂是仙人所为?”王缙淡然笑道、声音中透出一丝揶揄。

便在此时,王缙身后陶俑陡然化作一团黑气,绕过王缙玄冠,在他面前凝聚成一个圆脸金瞳、肌肉虬结的大汉。赫然便杨朝夕亲眼所见、被钟九道收去一道化身的虎妖!

金瞳大汉印堂黑气缭绕,渐渐化为一个篆体的“王”字。他血口张开、露出森白虎牙:“王宫使有智谋、有胆略,便是本仙人,也极为佩服!

此番过来,一嘛、是接着帮王宫使找那‘如水剑’,二嘛、是找到收我化身之人。本仙人最是公道,只杀那人满门即可……若有未开 苞的女子、自然是不能浪费,桀桀!”

王缙心中涌起嫌恶,却很好地掩饰过去,只是淡然道:“本官自然知道,霍仙人道术精微、世所罕有。只不过,你那化身以修道为由、害了城中几十名良家女子,闹得满城风雨。说句不中听的话,也是罪有应得!若非元相为你平息此事,必难善了。”

金瞳大汉随手在一尊佛头上摸了摸,不以为意道:“桀桀!我那道化身、本就主修采补之术,做那些事,也在意料中。只是可惜了一身阳元之气、不知被谁收走,白白替人做嫁。”

王缙自见到虎妖,心中已有计较。此刻看虎妖果然对失了一道化身耿耿于怀,便漫不经心、顺口提道:“我听洪治业说,那夜参与围捕你那化身的,是择善坊武侯铺的不良卫,还有弘道观尉迟渊、麟迹观佟春溪和一群

老道士。想必来收你化身之人,该在其中罢。”

金瞳大汉双眼一亮、旋即闪出凶光:“那我便一个一个慢慢问。据说那麟迹观中俱是坤道,多的是花苞未开的女子……啧!便从麟迹观问起!桀桀桀!”

王缙嘴角扬起一道玩味的弧度:“此事倒不急在一时。首先,我与元相早有口头之约,他助我寻‘如水剑’、我为他笼络官员、搜罗奇珍异宝,因此,当务之急、还是寻剑要紧。

其次,道门确有些克制妖修的法术、法宝,仙人纵然不惧,但若捅了马蜂窝,再要自由行事、却会不堪其扰。不若放下恩怨、徐徐图之。”

金瞳大汉压住怒火道:“洛城无虎,猢狲称王。敢坏我分身者,必除之而后快!正巧近来无处可去,便在王宫使这太微宫里小住几日。”

王缙拱手笑道:“欢迎之至!恰好我这里又运来几件新掘出的古物,早听元相说,霍仙人善于辨识古物真伪。今日恰逢其会,便借仙人灵目、给本官掌掌眼!”

金瞳大汉受了恭维、飘飘然道:“都是小事,王宫使客气了。这便一起去瞧瞧!”

王缙笑意渐浓、单袖微张:“请——”

佛窟庄严,伊水幽凉。

洛阳城南有龙门山,是人人称道的山水形胜之所。相传禹帝治水时、将龙门山凿穿,伊水从中穿过,形成“两山对望、伊水中流”之貌。

龙门东山盛产香葛,故又称香山。闻名遐迩的香山寺,便坐落在龙门东山的半山腰上,早年日日信徒供奉、香火不绝。然蓟州叛军陷洛阳城时,香山寺殿宇僧舍、亦多遭损毁,寺中僧人有死有逃。

如今兵祸平息已过十年,香山寺元气却仍未恢复,寺中上下坐食之人、俱日子清苦。常有年轻僧人手持木钵、结伴去洛阳城中乞米乞粮,朝去夕回,却收获寥寥,堪堪可以果腹。

这日灵真禅师从太微宫议事完毕,拄杖返回,已是午后。虽腹中饥肠辘辘,但面上喜色、犹然未褪。

进寺门,过钟鼓楼、天王殿,一路拾阶而上。灵真禅师脚步丝毫未停,径直进了大雄宝殿,只见一名年逾花甲的老僧,正趺坐在蒲团上,面向佛祖,唱诵经文。

“阿弥陀佛!灵澈师兄,今日幸不辱命!太微宫王宫使、河南尹萧大人,俱首肯师弟所言。‘神都武林大会’已交由香山寺筹备,营造及用度所需银钱,萧大人不日便会差人送来。”灵真禅师双手合十,向灵澈方丈躬身行礼。

灵真禅师虽年近六旬,但因多年禅武双修,反而红光满面,丝毫未有颓唐之态。

“善哉、善哉!我佛慈悲,庇佑古刹!待有了‘神都武林大会’之名,香山寺重回香火鼎盛,便不远了。”灵澈方丈白眉白须、自然垂下。此时也站起身来、合十回礼,对这位监院师弟的游说之能,颇为嘉许。

灵澈师兄与王宫使素来交好,师弟能有此功,全仗师兄佛面。”

灵真禅师虽然高兴、却并不居功,反而向方丈师兄讲起了自己深思许久的想法,

“只是从今日起,寺中弟子便须忙碌起来。筹备此次‘神都武林大会’,虽有公门专拨的银钱,但能省一文、便省一文。省下的民夫脚钱、土木料钱,俱可用来修缮损毁的殿宇僧舍……”

灵澈方丈连连点头:“此事既是你一力促成,后续之事、依旧由你调度。师兄已然垂老,更当日日不辍、精修禅理。许多杂事俗务,便只好劳烦灵真师弟了。”

灵真禅师口称佛号,拜谢过方丈师兄,才想起身上绯色嵌宝、描银绣金的锦襕袈裟。连忙解开袈裟、整齐叠好,奉到灵澈方丈身前:“虽言佛靠金装。但师弟禅功尚浅,宝衣在身,如芒在背。既然事已办妥,便归还灵澈师兄。”

灵澈方丈接下锦斓袈裟,放在一旁。再看着师弟一袭土黄色的僧袍上、缀满了大小补丁,不禁慨叹道:“阿弥陀佛!禅功虽须苦修,但亦讲求顿悟。师弟甘于素朴、箪食瓢饮,师兄亦钦佩万分。但若执于素朴之相,反生心障,不利于修行。”

灵真禅师心头微震,旋即灵台升腾起一阵清明,忙称谢道:“灵澈师兄一番点化,便如醍醐灌顶、拨云见日。师弟受教!今后修行、自当更加勤勉,以求心念通达。”

灵澈方丈慈和笑道:“不入红尘,如何出尘?不识诸恶,如何扬善?万物负阴抱阳,诸事吉凶互生,沙弥学佛、比丘参禅,又如何能超脱诸天?故此,看淡悲喜、不囿于因果,尽心修持、不执于得道,方是极乐正道。”

灵真禅师亦含笑道:“灵澈师兄所言,似是有感而发。近日可是与那尉迟老道、又互辩了一番?‘假道真禅’之名号,果然非虚!”

灵澈方丈微微颔首,双目澄澈、不染纤尘:“不错!尉迟道友登门论辩、我释门岂可怯阵?不过,尉迟道友却是位妙人,外方而内圆。不枉当年白马寺中、‘佛道之辩’时,我赠他的那册《摩诃婆罗瑜伽》。”

“师兄与他互辩,结果如何?”灵真禅师又道。

“自然是他理屈词穷、哑口无言,带来的赌注也一并留下了。”灵澈方丈微微侧头,看向大雄宝殿一角: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雕像脚下,几大袋谷物正静静躺在那里。

《仙木奇缘》

灵真禅师奇道:“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尉迟老道忽然登门,恐怕不只是来布施米粮的吧?”

灵澈方丈淡笑道:“他是为另一桩事而来,想请我出言相劝王宫使,勿再执着去寻那柄‘如水剑’。并且还将十八年前的一桩密辛,也据实相告……我才明白,世间本无‘如水剑’。不论是王宫使、还是那通远渠中的江湖游侠,心心念念、欲夺神剑,最终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灵真禅师听过灵澈方丈的转述,半晌才喃喃道:“原来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