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166章 埙声歇,狐影来

如水剑道 第166章 埙声歇,狐影来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陋室残帷,夜深人静。一人一狐陡然相见,气氛竟有些尴尬。

柳晓暮噗嗤一声笑出来,凹了半天的高人之姿、瞬间破防:“小道士!那两支曲子不错,若不是还想听,我才懒得现身呢!”

见到柳晓暮的一瞬,杨朝夕心中竟安定了许多。下山至今、倏忽将近半月,若非罗柔师姊遭难身死,且春溪婶婶与他有授艺之恩,自己断然不会如此执着地、要去探寻事情真相。

人力有时而穷,一己之力在面对一个庞大的势力、或者庞大的谋算时,很多时候,都显得过于渺小且苍白。

杨朝夕百感交集:“晓暮姑姑,这几日我一有空便‘以埙为号’,为何你总不理我?”

柳晓暮苦笑道:“那日离开邙山,一直东躲西藏、行无定处,不曾听到你吹埙。”话语中微露歉疚,但很快又笑意深长,“后来嘛……我一直在你左近,见你才离旧爱、又寻新欢,拈花惹草,好不快活!所以……一直不忍打扰,嘻嘻!”

杨朝夕顿时大窘:“你……你窥视我!”

柳晓暮翻了个白眼:“本姑姑游历人族五百多年,什么人间情事不曾见过?我不过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些。小道士,那两位忸怩作态、欲说还休的妙龄道姑,其实都对你青眼有加吧?

倒是你,好容易撩开了崔府六小姐的心弦,却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辜负了人家以身相许的一番好意。嘿嘿!真替你可惜呢!”

杨朝夕一张脸憋得彤红,半晌才吞吞吐吐道:“我只是……我与她终究门第悬殊、不会有好结果……又怎能做那始乱终弃之事!况且……况且姑姑不是说过,若不修至元神出窍、便不可破了“先天精元”,否则便与大道无缘……”

柳晓暮道功既深,自然能视夜如昼,杨朝夕从窘迫、到羞怒,再到兀自强辩,她都一清二楚地看在眼里。不禁又出言调侃道:“可是你心中,却不这样想啊!若不是心烦意乱,又为何跑去酒肆与胡姬对坐豪饮、借酒浇愁?再说,那陪你行令的天竺舞伎,亦是姿容惊艳之辈。啧!你果真不曾动心么?咯咯咯!”

杨朝夕顿时哑然,柳晓暮虽是旁观,点评起来、却字字诛心。自己初见那天竺舞伎小蛮、便惊为天人,后来更是两度偶遇。便是一尊石人,也不免要动心、生出非分之想吧?

杨朝夕沉默半晌,方才尴尬地转移话题道:“晓暮姑姑,我唤你前来,是有一桩事情想要你帮忙。麟迹观水希子罗柔师姊,半月之前、忽然横死,起因便是…………”

杨朝夕面色郑重,一面回忆,一面将下山以来、关于罗柔身死的所见所闻,细细向柳晓暮讲了一遍。才恳切道,

“现在唯一在逃的,便是那虎妖。当时作恶的仅一道化身,被一个神秘人以铜镜收去;真身却不知躲在何处、更未曾与它交手。但据弘道观观主尉迟渊、乞儿帮帮主龙在田所言,那虎妖灵智颇高、法术厉害,一身修为至少在炼气六阶。”

柳晓暮双眸闪出明媚笑意,却也没再揪着方才话题、不依不饶:“两个道修倒也博学,竟了解妖修的化身之法。你的想法、是不是想让我帮你找到那只虎妖?甚至降服它?”

“晓暮姑姑果然蕙质兰心,一语中的。”杨朝夕眼含希冀地恭维道。

“不可能!第一,我妖族间虽互有攻伐、但只是内斗。若代人族做事,便是群妖共诛的叛徒,要背上‘妖奸’的骂名,以后升天入地、也难立足。第二,即便我肯做‘妖奸’,这虎妖修为应当与我不相伯仲,甚至犹有过之。我都敌不过它,又如何帮你?”柳晓暮笑意未减,干净利落地拒绝。

“那、那么姑姑,向你打听一些关于虎妖的消息,总不算是‘妖奸’吧?虎妖的弱点是什么?若我道门之人欲寻虎妖,有什么术法可用?若找到虎妖、如何降服?”杨朝夕不肯放弃,继续追问道。

“还真是锲而不舍!虎妖极少群聚,并不好找。不过,既然那神秘人收了它化身,他真身必会来洛阳寻仇,所以,等它来找你们便可。至于降服,除非道术远胜于它、否则便是送死。另外,老虎又称‘山君’,在兽族中几近无敌,没有弱点。”柳晓暮冷哼一声,似乎对杨朝夕异想天开的问题、充满不屑。

没有弱点……而且、会来寻仇!杨朝夕开始有些担忧,那夜参与围捕的有道门中人,也有武侯铺的不良卫。若虎妖当真过来寻仇,也不知那个钟九道是不是对手。

“如果没猜错,那个收走虎妖化身的神秘人,你应该认识吧?”柳晓暮已在窗边的腰凳上坐下,慵懒地舒展了下手臂。

杨朝夕见瞒不过她、索性坦白道:“确是认识,是一位鬼神莫测的前辈。只是答应过他,不能透露他姓名。”

“神神秘秘,必然有鬼!他是谁、我才没兴趣知道!不过解铃还须系铃人,他既能拘走虎妖一道化身,想必会有别的法子对付。你何不唤他来问问呢?”柳晓暮轻笑道。

杨朝夕见她连敷衍起来、都这般滴水不漏,心中无奈,话题再转:“晓暮姑姑,你这些时日在洛阳城中、又在做些什么?不会只是来窥伺我吧?”

柳晓暮“嗤”地一声笑出来:“自作多情!以为我妖族女子、也如你人族一般,只想着如何日日欢好、白头偕老吗?我见近来,好几拨人族在找一柄‘如水剑’。心中有些好奇,也想浑水摸鱼、找上一找!”

杨朝夕一脸难以置信:“啊?姑姑你一只狐妖……狐仙,趾爪比刀剑还要锋锐,争那‘如水剑’作什么?况且,也不曾见你用剑啊!”

“左右无聊,跟着找找。正好看一看,这几拨人族究竟想干嘛!”柳晓暮忽地又恢复古灵精怪的少女模样,双眸弯弯,形如钩月,“正巧,你不是也在暗中探查吗?以后便跟着姑姑,省得再去通远渠乱捞一气、每天脏得像只泥猴子。咯咯咯!”

杨朝夕礼貌而不失尴尬地挠了挠头:“你都知道了啊!那便先谢过姑姑了。正好最近,在修道一途上有好些困惑,需要姑姑不吝赐教……”

“赐教嘛!也说不上,姑姑近来心情不错,便随手点拨你一二……只是我们狐族、从不做蚀本买卖,小道士你要如何谢我呢?”柳晓暮顿时笑成奸商模样。

杨朝夕在浑身上摸了一遍,除了仅剩的十几两银钱,再无谢仪可奉。只好苦笑道:“小道囊中所剩不多,且无有钱的亲戚、做官的朋友。不知姑姑想要什么?”

柳晓暮右手支颐、偏头沉思道:“你这小道士,果然身无长物、一无是处!感觉和你结了道友,倒像认了一门穷亲戚……罢了!先欠着吧!”

杨朝夕正要喜滋滋地应下,忽然想到公孙真人临行前手书的那份“吉谶”,笑道:“差些忘了!公孙观主给了我一份‘吉谶’,说是当年在太微宫时扶乩所得,与如水剑的下落有关。正好拿给姑姑参详!”

柳晓暮眸中星点亮起,笑意渐浓:“快拿出来!”

杨朝夕将那方折得整齐的黄纸翻出,递到柳晓暮一双柔荑玉手中。自己则放好陶埙、站起身来,习惯性地便去掌灯。

“不碍!我看得清。”柳晓暮忙笑着拦下,“我是不请自来的妖修,若给龙在田知道行迹,岂不是要拿几十件法器来轰我?咯咯!”

杨朝夕也笑道:“晓暮姑姑,你连我们找龙在田借法器的事都知道,还说不是窥视我?”

柳晓暮笑而不答,眸光已然投向那方展开的黄纸上,口中不禁念念有声:

“碑为剑冢,剑葬碑中。碑若无踪,剑亦成空……若掘春涌,才见白锋。”

一遍读罢,细细品匝,便觉意有所指、深藏其中,有种茅塞顿开之感。心中不禁暗道:

原来那方古碑,是被安禄山抛在了这里!怪不得近二十年来,有心之人,遍寻不到。李长源这个玩笑开大了,不过……也蛮有意思!

柳晓暮佯装沉吟片刻,抬头一脸不解道:“什么意思?”

“前十六个字好懂,那‘如水剑’似乎就封在一方石碑中,只有找到石碑、才能找到宝剑。还有首‘如水剑歌’,我背给姑姑听……”杨朝夕其实也只猜出个大概。既然只是谶语、必然不会说那么透彻,还须心窍通明之人去猜度。

“背诗就不必了。那诗倒也寻常,庙堂江湖间,知道‘如水剑歌’的、不知凡几。又有谁单凭几句剑歌、便能寻到宝剑?”

柳晓暮秀眉微蹙、打断了杨朝夕,脸上微现烦恼之色,却也别有一番韵味,

“咱们还须逐句分析一番。‘天街在东,北望仙宫’这两句,当是石碑所在方位。‘天街在东’说明石碑在天街西面,‘北望仙宫’是说石碑北面遥望‘仙宫’。”

“洛阳城里有‘仙宫’?晓暮姑姑,你这解释、未免望文生义了。”杨朝夕撇撇嘴道。

“这你就不懂了!宇文恺建洛阳城时,以地面为星盘、以洛水当河汉,筑起了如今的宫城、皇城、外郭城,以对应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微垣以北极为中枢,意为‘北辰籓卫’,因为紫微宫是天帝所居的地方。所以称一声‘仙宫’,并不算过誉。”柳晓暮博闻强识、娓娓道来。

“那么便是说,石碑位于紫微宫南面、天街西面。可是这样来看,范围依旧很大。”杨朝夕不失时机抛出自己的疑问,等着柳晓暮解答。

“接下来‘凌波泛红,洛水相通’,便是说此处有赤波数顷、与洛水相连。说明实际方位,还在洛水以南。只是水波、为何会是红色?”柳晓暮似通非通地解释了一句。

“我知道了。‘凝寒下冲,碧血溶溶’,便是说宝剑带着寒意、沾满血水,冲入了数顷赤波中。这也是在暗指蓟州之乱时,洛阳城官民被屠戮殆尽、血流漂橹的惨况,甚至将洛阳河流池沼、尽数染红。”杨朝夕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

柳晓暮妙目瞪了他一眼,接着道:“说的大体不差。‘池亭飞琼,林苑冰封’给出两个信息,一是此地乃一处宫苑,二是季节还在寒冬。符合位置、水文、建筑特征的,便只有‘神都苑’了。”

“可神都苑是皇族禁苑,又如何进去查找……等等!‘凝寒下冲,碧血溶溶,池亭飞琼’,晓暮姑姑,你把每句头一个字连起来读一下!”杨朝夕忽然看出了什么,急切道。

“凝、碧、池!”柳晓暮也当真吃了一惊,自己方才翻来覆去地看,却也未曾看到如此直白的明示。

“所以后面的句子便好解释了。‘石镇藻丛,共潜鱼龙’是说石碑沉在了水底,和鱼虾蛟龙为戏。‘若掘春涌,才见白锋’是说冬日冰封池沼,只有待雪融冰消、春波翻涌时,才可下水去寻!”

杨朝夕说到最后,竟有些兴奋。这篇“吉谶”随身多日,以为无大用处,所以不曾细细琢磨。如今陡然破解出“如水剑”的下落,隐约觉得,自己与那“如水剑”、似乎也有了一份机缘。

柳晓暮一个暴栗敲在他额上,笑道:“有什么好得意的!不过才有了些眉目,想要将石碑和宝剑找回,还要费一番功夫才行。”

杨朝夕揉了揉额头,赧然笑道:“想不到公孙观主他老人家一篇‘吉谶’,竟还大有玄机,实在是意外之喜!总之,能帮姑姑寻到这剑,我心里也是一般的开心!”

柳晓暮冷哼一声,却难掩嘴角笑意:“小道士果然福缘深厚!如今倒是姑姑欠你一个人情,既然如此,你要探查何事?修道中又有何疑问?姑姑都助你摆平!”

杨朝夕见她松口、忙就坡下驴道:“我要探查的,便是害罗柔师姊惨死的一众凶徒、帮凶、幕后指使。此事无论牵出几人,我必斩杀之、以慰罗柔师姊在天之灵。

至于修道,我如今刚入炼精化气,后续该如何继续精进,如何采播道种、凝练丹母?便是首当其冲、需要破解之事。”

柳晓暮柔如无骨的纤体、懒懒地斜靠在窗边腰凳上,悠然笑道:“都不是难办的事情。但是方才,你忽略了一件事:那扶乩之法,非一人可为。这‘吉谶’既是公孙玄同在太微宫

中扶乩所得,必然还有人知晓。咱们半个时辰便能猜到的事,以他们的智计,又怎会推测不出?”

杨朝夕听罢,身体陡然一僵,后背涌起森森凉意:“那么通远渠附近、江湖游侠越聚越多,便是幕后之人处心积虑、刻意为之……

不好!黄硕师兄有危险!”

崔府正堂,偏厅书房内,家主崔曒正手捧黄卷,研读着经中奥义。

午后日光刺眼,候在书房外的崔大,便将南窗的卷帘放下,遮出一抹幽凉。

“蹬、蹬、蹬!”莲步急促、似有怒火暗蕴其中,一道丽影闯了进来:“爹爹!我不要嫁给元季能!他曾那般对待女儿……他就是个衣冠禽兽!”

崔曒面色微滞,旋即淡笑道:“自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是天性使然。琬儿所言,却是言过其实了。昨日元相托太微宫使王缙过来、已解释过此事因由。

上巳那日、元季能恼你言语冲撞他,才一时糊涂、做出荒唐错事。况且元府主母王韫秀,已派人送来聘礼,只待咱们选定婚期,便可迎娶过府。”

崔琬心中大惊。她只是无意中听府中婢女嚼舌、谈及此事,便来质问爹爹。却不料事态竟已至此、竟再无转圜余地!

崔琬情绪激忿、杏目殷红:“爹爹!女儿早与杨朝夕私定终身,决计不会另做他想……若你执意如此,女儿惟有求死!”

“私定终身?那便如何!我早着人查过了,他不过是个团练兵的遗孤,自幼在上清观修道,如今脱出观门、在洛阳城中乞食。这等寒微之人,如何配得上我崔氏之女!”

崔曒语气转冷。“良贱不婚”,是盛朝律令上明明白白的条款。况且世家大族的颜面、岂能折在自己手上?难道要叫朝中诸公看崔氏的笑话么?

“今日你过来,正好与你说清!我崔氏数代沿袭,婚配嫁娶,皆有祖制!你既生在我崔家,此等大事,便由不得你任性妄为!若你还执迷不悟,为父不介意派出‘山翎卫’,将那不明不白的小子、直接抹杀!”

“爹——!我、我恨你!”崔琬从未见过爹爹如此强硬且蛮横,竟以杨朝夕性命作为要挟。心中仅存的侥幸、终于灰飞烟灭,哭着跑出了书房。

“崔大!叫宗万雄过来见我。”崔曒单手扶额、太阳穴处青筋暴凸,显然气得不轻。

不过十多息工夫,宗万雄便来到书房,抱拳行礼道:“家主呼我,不知有何差遣?”

“宗万雄,即日开始、你带府中两名武者,每日轮换看住六小姐,不许她再踏出府门半步!”崔曒怒意未消,待宗万雄退下,又叫道,“崔大!请杜箫客来书房一趟,有事交代。”

“是!”崔大在书房外应了一句,脚步声便迅速远去。

仅仅十息后,另一道厚重的脚步声响起。一名肥头大耳的和尚站在书房外,声音不徐不疾、宛如暮鼓晨钟:“家主,贫僧不经、有事禀明,不知方便否?”

“进来!”崔曒压住怒气,待不经和尚进来、接着问道,“不经禅师,你与杨朝夕入祆教做‘暗子’,情况如何?”

“阿弥陀佛!贫僧便是为此而来。杨施主已顺利入教,但祆教近来似与释门不睦,所以贫僧、便被麻葛赶了出来。”不经和尚平静道,“不过,杨施主接到一则指令,那麻葛要他七日后、与祆教教众同往城西十里外,去迎一位重要来客。暂无法确定、是不是那祆教圣女。”

“哦?那你传话给他,麻葛所言、照做便是。如有可能,确认一下祆教所迎之人、究竟是谁。若是圣女,摸清他们的接引仪式、防范措施、出动武者的信息、参与教徒的数量等细节,咱们好知己知彼、提前应对。”崔曒根据不经和尚所言,迅速定出了应对之法。

“阿弥陀佛!贫僧一定将指令带到。”不经和尚双手合十,又念了声佛号,才转身退下。

这时,杜箫客也已赶来。进了书房、见崔曒面色阴沉,抱拳问候道:“家主安好!不知何事、惹家主如此生气?”

“还不是那个不肖女……真是气死老夫了!”崔曒长舒一口气,吹得胡须乱抖,“对了,那枚金羽,还在你手上吧?”

“无时无刻、不是贴身存放。”杜箫客闻言,忙从怀中摸出一只精巧的木盒。推开盒盖、那金灿灿的羽毛赫然在内,泛着宝光。

“琬儿的婚事,想必你已有耳闻。本意请你过来,是想你找到崔九,叫他带人先将杨朝夕那小道士捆了、关一段时日再说,防止他跳出来捣乱。不过,方才有些变故,”

崔曒说着、接过杜箫客奉上的茶汤,略喝过一口,接着道,

“不经禅师与他两人去入祆教,只有那小道士做成了。释门与祆教近几年似有嫌隙,不经和尚便被赶了出来。如今尚须探知祆教消息,还得倚重那小道士几日。因此,你去传令崔九,待阻截祆教圣女之事一了,即刻带人将那小道士捉拿,务必关好。待琬儿出嫁后,再做处置。”

杜箫客抱拳躬身、表示领命,接着又道:“近来多有江湖游侠,向城北通远渠聚集,似是有传闻说,‘如水剑’今春会在洛阳出世。据在下所知,如今至少有太微宫、祆教、魏博镇、江湖游侠等几股势力,欲要夺得此剑。不知家主,如何看待?”

崔曒嗤笑一声:“哼!‘如水剑’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却不知为何、这些不乏精明之人的势力,竟能为这莫须有之剑,争到那步田地。可见‘利令智昏’,智计高绝之人、亦不能免俗!”

“属下受教。身为武者,对这些神兵利器,难免会特别留意一番。不过还有传言,这神剑能斩气数、聚大势、定乾坤。所以常怀不臣之心者、宁肯信其有,自然便趋之若鹜了。”杜箫客也露出了然神情,还不忘调侃一句妄图做大的藩镇和属国。

“神兵再利、难敌千军万马,若非正统、更难一呼百应。想凭一段三尺长的铜铁、便号令天下,世间哪有这等好事?”崔曒说完,哈哈大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