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156章 孑然何处去,落脚乞儿帮

如水剑道 第156章 孑然何处去,落脚乞儿帮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庭树参差,掩住宅院。坊曲蜿蜒,坊墙渐远。

出了履信坊,杨朝夕一手握剑、一手托着红漆木匣,心中伤感之情尚未消褪。

暖风徐徐,云影清晰,他望着陌生繁华的街衢,脑中陡然涌起、漫无边际的迷惘:

方七斗身在洛城行营、唐娟师姊俗务颇多,不好再去叨扰……春溪婶婶虽是一观之主,但麟迹观是坤道群居之所,男女大防、尚须顾及,更不宜忝颜借宿……覃清师妹虽是商贾之女,但毕竟尚未出阁,自己贸然投奔、怕是与在崔府的情形相差无几……至于弘道观,五年前公孙观主便与尉迟观主割袍断义,尉迟观主又怎好收留一个上清观出来的道士挂单……

思来想去,偌大的洛阳城里,竟找不到一处适合的落脚之所!

杨朝夕垂下头,看了看红漆木匣:倒不是住不起馆舍,只是馆舍虽好、却少了一份和乐融融的氛围。况且,元载一旦知道了元季能被掳走的消息、铁下心要全城搜查,馆舍必然首当其冲,反而更容易暴露。

街上马车辚辚、牛车轧轧,有欢快的孩童摇着拨浪鼓,从自己身侧跑过。后面跟着丰腴却矫健的妇人,盘起硕大的发髻,一面小跑、一面呼喝着“当心”。

杨朝夕驻足观望,没来由地、想到了小猴子,继而又想到小豆子。这两个自己新近收下的徒弟,现在应该正在南市十字坊街的某处,杵着黄瘦孱弱的身躯、向往来之人乞讨着一文、两文钱的施舍。相较之下,眼前嬉闹的孩童,又是何其幸运、平安且喜乐。

自己这个做师父的,则着实有些名不符实,答应送给徒弟的信物、教给他们的武艺,竟一样都未兑现!一念及此,杨朝夕仿佛寻到方向。脚下步伐加快、身体仿佛一抹灰影,迅速向南市奔去。

南市坊墙高耸,墙内重檐叠屋,现出盛大而繁华的气度。杨朝夕目的明确,进了南市、一路打听,先寻了处木作行,买了两柄柘木剑。又转过头,找到一处布肆。

只见布肆门上的旗招、白底青边,也缀着“朝元”两个楷字。杨朝夕心中微动,想起几年前在北市偶遇娘亲那次,也是这样的一间布肆、一位姓苏的女掌柜,买下了娘亲带来的绢帛和绞丝,算是雪中送炭了。

杨朝夕跨入布肆,朗声道:“要两套衣衫,给家里小辈带的。男童大约**岁,女子大约十三四岁。衣料、针线都要上乘,不会少你的银钱!”

布肆掌柜也是位妇人,梳着抛家髻,穿着轻罗衣。面敷淡粉、唇抹榴红,单看样貌,倒与北市那间“朝元布肆”的苏掌柜有七八分相似。

妇人极为健谈:“这位公子稍待!您要的货品都有现成,这便差人去拿。您先小坐片刻,用些果脯糕点、吃些酸梅茶汤。”

杨朝夕颔首坐下,随意打量了一番布肆格局。随口道:“不知掌柜如何称呼?与北市那间‘朝元布肆’又有何干系?”

女掌柜落落大方笑道:“奴家姓苏。公子说的那位、便是我家长姊!我苏氏朝元布肆,便是她带着我们几个姊妹、一手开办起来的。听公子所言,竟识得我家长姊!

今日碰上,也是有缘,这是我朝元布肆定制的檀香木带钩,便送给公子一枚。洛阳城中,南、北、西三市共有七处这样的布肆,公子凭此带钩,便可以少算一些银钱。”

杨朝夕拱手谢过,笑着接下:“若果真如此、日后缺了穿戴,便只向你朝元布肆来买。”

女掌柜喜上眉梢:“奴家欢迎之至!公子再吃一块‘水晶龙凤糕’、还有这个‘花折鹅糕’……”

等了约一盏茶工夫,两套衣衫便已取来,男服与女服分开、分别摆放在一方长案之上。杨朝细细看过,从上到下、由里而外,无不齐全!甚至连罗袜、巾子、袹複、束带这类小件衣物,也都备得妥妥当当。

杨朝夕让女掌柜找来两块粗缯布包好,提在手上,又放下三枚银铤,便径直离开。前脚刚出了朝元布肆,女掌柜后脚便追了出来:“公子,这是找您的三钱银子、五贯大钱,您忘记拿上了。”

杨朝夕回头淡笑:“助人者、人恒助之。北市那位崔掌柜,帮过我娘亲多次。些须散碎银钱,婶子便留着吃茶吧!”

南市区域颇大,相当于洛阳城寻常坊市的两倍。杨朝夕照着几日前的印象,又是一阵东拐西绕,才找到那处狭窄的坊曲。

穿过坊曲,看到粗陋的凉棚、破旧的乌头门、摇摆的杨树和柳树,不禁又想起那道口诀:

左杨右柳,前花后酒,铜环微锈,乌门奇丑!

杨朝夕哑然失笑:这个老丐当真有些意思!便是编的这条江湖切口,都和乞儿帮唱的“莲花落”、在腔调上有几分相似。

此时已是午后,杨朝夕错过了午斋,却没有丝毫的饥饿之感。步入“炼精化气”后,他在“辟谷”一途,又精深了许多。因此常人必不可少的吃喝睡觉,于他而言、已成了可有可无的消遣。

轻叩门环,等了半晌,依旧是老丐龙在田、一脸萎靡地过来开门,俨然时日无多的模样。但看到杨朝夕的一瞬,却如回光返照一般,浑身上下焕发出别样神采!

见杨朝夕大包小包地挎在身上,手中还捧着佩剑、木剑和一只红漆木匣,龙在田连忙关好院门、殷勤地替他接过来。红漆木匣入手微沉,见多识广的他、立时便猜出里面装着的物品,愈发眉开眼笑!

待将他引入正堂坐下,老丐龙在田才恢复了以往的淡定,一面烹茶、一面说道:“杨小友近日所查之事,可有眉目了?”

杨朝夕眉头微蹙:“只摸到一点头绪,还须继续往下查。龙前辈,小猴子、小豆子还没有回来么?这几日刚巧挣了银钱,给他们买了木剑和衣衫。这几日左右无事,恰好可以开始教他二人武艺。”

“小猴子、小豆子那日拜了你做师父,高兴得一夜没睡。这几日一回来,便照我所教的趺坐、吐纳之法,开始练气养气。白日里仍旧出去乞讨,讨回的吃食和大钱一样不留、全都交了份子……”龙在田不禁喟叹道,既为他们的懂事感到欣慰,也为他们的努力感到心疼。

“龙前辈,在下过来叨扰贵帮,是因为昨夜做了一桩事情、牵扯到了朝中元相第三子元季能……”

杨朝夕略一沉吟,便将昨夜自己去颍川别业救人、恰逢元季能被掳走之事,开诚布公地与龙在田讲了一番。若乞儿帮不方便收留他,他便伺机出城;或者乞儿帮愿意仗义相助,其中的风险、也须明白告知于他。

“杨小友客气了!我乞儿帮这院子,你愿意住多久、便住多久。且我这里一来偏僻难寻、二来毫不起眼,公门之人除了张松岳,更无人知晓此处。只是饭食上差强人意些,明日开始、便叫他们学几手好菜。”龙在田豪爽笑道,并未将这些风险放在眼里。

“如此,便谢过龙前辈了!上次过来拜访,记得前辈提过建‘积善堂’的事情。正好昨夜救人、得了些赏赐,便先拿出四十两银子来,好叫前辈雇了木匠瓦匠,将院中残破之处、稍稍修缮加固一番。”

杨朝夕说着,便将红木匣子打开,取出二十枚二两的银铤、放在桌案上。他从上午接到银子那一刻,便想到了“积善堂”之事。此刻这般仗义疏财,却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想要投桃报李。

“我知要建一座‘积善堂’,还需更多银子。奈何时日尚短,所得有限。以后我会继续想些办法,早日帮龙前辈了此心愿。”

龙在田进门之时、隐约猜到一些他带银子上门的想法。但当一枚枚货真价实的银铤、真正摆在自己面前时,还是抑制不住激动地站了起来,面向杨朝夕,躬身便拜。

杨朝夕连忙拦住他道:“龙前辈!您对小猴子、小豆子恩同再造,我对您唯有敬重。‘积善堂’是莫大的善心善举!既然承诺过愿效犬马,便该拿出真心实意、不叫前辈寒心。”

龙在田行过谢礼,忙又给他添了茶汤。问了些那明眸女子掳走元季能的细节,才斟酌着说道:

“我龙在田在洛阳二十年,乞儿帮帮众千余人遍布洛城内外,江湖市井间的新鲜事情、鲜有我不知道的。但小友所说这女子,我却不曾收到消息,应当是近来才入的洛阳,且行事谨慎、颇有章法。此事,我必交代帮众细查。”

杨朝夕笑道:“既然肯与我联手,或许正如她所说,是友非敌。龙前辈也不必麻烦帮中兄弟,不如叫那元载多找几日。哈

哈!”

龙在田亦笑道:“此言有理!老丐有个想法,既然崔府都能聘杨小友为幕僚,那我乞儿帮自然也要招揽一番。不知我帮客卿长老一职,小友是否考虑领受?”

“这……是要我加入乞儿帮么?”杨朝夕一时无语,不知这老丐为何突然心血来潮、要招他入伙。

“自然!我乞儿帮是穷了些,不能给小友月俸。但乞儿帮千余名帮众,便是流动的耳目和口舌,想要打探隐秘、搜寻人物、散布消息,却是如臂使指,非常方便。”

龙在田笑眯眯道。相信乞儿帮这独一份的便利,对急于探查某些真相的杨朝夕,必然会有莫大的吸引力。

果然,杨朝夕听他说完,很快点了点头:“龙前辈好意,在下恭敬不如从命。自今日起,便该叫您龙帮主了。哈哈!”

龙在田老怀大慰:“哈哈哈!小友入我乞儿帮,日后我帮、声威更壮。此是大喜事一桩,待会儿晚饭,须得有酒!我好正告帮众,再将小友重新引见一番!”龙在田大笑数声、快然道,“小友既是客卿,便不须拘礼,帮众面前叫一句帮主,是帮老乞儿立威。若论私交,你我还以道友相称。”

杨朝夕抱拳行礼,心服口服:这乞儿帮的院落,总共来过两次。第一次阴错阳差、收了两个弟子,第二次直接被收编入帮、当了客卿长老。似乎自始至终,自己都被老丐牵着鼻子走。但回想过程,却都光明磊落,没有一丝“上了贼船”的感觉。

春渐浓,日渐长。暮鼓催响数声,外出行乞的乞儿帮众,才陆续回到院落。

似乎是数年不变的习惯,众乞丐进门第一件事,都是自觉走到正堂外的一只陶罐前,将今日的份子钱投进里面。“当啷”之声不绝于耳,谁多谁少、一听便已了然。也有仿佛石子跌落的声音,众人便会表情一亮,各自揣测着:方才是几钱银子落了进去?

第二件事,便是几个庖丁挤在厨下,将众人带回的各色吃食略作挑拣、便倒入一口大釜。再稍微添些粟米、稻米、黍子、菽豆之类,文火慢熬,小半个时辰后,便烩成一锅杂合粥。

小猴子、小豆子今日恰好结伴而回,一进院门,便看到了那道、他们盼了好几天的身影。

“师父!你终于来啦!”小猴子飞奔而上,高扬着小手臂扑进杨朝夕怀中。

小豆子则一脚深、一脚浅地走来,摇摇晃晃的身躯,仿佛时刻都要跌倒一般。她目光灼热、走到近前,却不好像小弟那般扑上去。只得盈盈福礼,声音难掩激动:“师父安好!”

唯有朴实最感人,杨朝夕心头瞬间涌起温暖。他忙将两只粗缯布包袱拿来,塞到两个弟子手中,笑容在脸上漾开:“师父欠你们的见面礼,今日总算补上了。夜间入睡前,可以试试宽窄,特别是靴子和绣履、若不合适,师父再拿去更换。”

小猴子抱着包袱、笑成花的模样:师父赐的东西,必然是极好的!

小豆子却懂事许多,悄悄拽开包袱一角、伸手进去搓了搓,脸上瞬间交织起惊喜与惶恐。半晌支吾道:“师……父,这、这要花不少银钱吧……太贵重了,弟子不敢收……”

“哪有姑娘家不喜欢绫罗绸缎?你师父赐给的、便收好了,以后修道习武,务须勤勉,才对得起你师父的这份心意。”龙在田见小豆子要将包袱退还、杨朝夕微显错愕,忙上来圆场。

杨朝夕这位比徒弟大不了多少的师父,此时才反应过来,调侃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小豆子换上新裙衫,便是咱们乞儿帮的大小姐啦!”

小豆子蜡黄的脸上、这才现出红晕,忙拽过来小猴子,两人一起向师父行了个谢礼。

杨朝夕又拿出那两柄柘木剑,看向两人:“为师是道士出身,既修内丹之术、也习武技兵器。然这兵器中,唯有学的几手剑法尚可,所以为师决定,先传你们剑法。”

说着,便将两柄木剑双手擎起、递到两人手里,

“这木剑最适合修习时用,不会伤人伤己,你们且收好。明日开始,咱们学剑。”

小猴子、小豆子也学着杨朝夕的习惯,躬身抱拳、齐声应道:“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