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149章 洛城东,裙幄宴

如水剑道 第149章 洛城东,裙幄宴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客房内灯火昏昏,光未盈室。

探出门的橘光,也只让小苹的轮廓隐约浮现,身躯瘦小、泪光莹莹。

杨朝夕听完眼前婢女的哭诉,陡然一惊:“什么时候的事?又是何人所为?”

“是城里的公子哥……下午酉时前后,主母带着大家往回返,六小姐骑马跟在后面……快到永通门时,他们扔出套马索、把小姐捆住带走了……呜呜!”小苹又急又伤心,仿佛是因为自己服侍不周、才令六小姐被人带走。

“小苹姊,慢慢说。今日究竟发生了什么?”杨朝夕按捺住同样急切的心情,温言道。

“今日上巳节,主母带府中女眷去东郊踏青,照往年成例,办咱们崔府的‘帷幄宴’……”小苹抽噎着、渐渐止住情绪,将今日所发生之事,向他慢慢讲了出来——

原来盛朝承平日久、民风开化、四夷宾服、河清海晏,市井间便渐渐流行起一种称作“裙幄宴”的郊游野宴。

该宴在上巳节前后 进行,是时春时已盛、百花绽放,城郊新柳扬绦、池潭凝碧,触目所及,皆是胸襟开张、心旷神怡的盛景。

官宦豪绅家中女眷,往往邀朋唤友、驾车出城,或斗花斗草,或联诗猜谜,寻荫紫陌垂杨,携手游遍芳丛。

玩到疲乏,便选一处临水之所,以草为席、插竿为柱,再纷纷将外裙解下、挂在竹竿上,撑起一方临时的饮宴幕帐。然后再将随车带来的碗碟杯盏、各色糕点乳酪取来,就着酒浆、畅饮言欢。

以上种种,是为“裙幄宴”。偶尔也有春游的公子王孙、慕名而往,专寻未出阁的世家小姐吟咏赋诗,若有相见倾心者、或可成就一段良缘佳话。

这日早起,崔琬便已梳妆停当,带着贴身婢女小苹,一起往正堂与娘亲汇合。

卢氏身为一府主母,威严自然无人可及。彼时一众姬妾、庶女、婢女正立在堂前,兴致高昂聊着郊游的打算,见到主母过来,便纷纷住口、噤若寒蝉。

卢氏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淡淡道:“今日出城游冶,本就是踏青散心,大家不必过于拘束。都上车吧!”

一众女眷簇拥着卢氏、出了府门,数驾油壁车早已齐整待发。卢氏揽起崔琬玉手、当先登上头一辆车后,其余女眷才纷纷登车,紧随其后。

车如流水、马如龙,一道蜿蜒的油壁车队出了履信坊,便向南折返。到得永通门大街时,便与别府的油壁车队汇作一流,浩浩荡荡地涌出永通门,向洛阳东郊行去。

上巳踏青,初时只为闺帷之人相互交游、排遣烦闷,渐渐地演变为名宦巨绅、豪商巨贾们炫财斗富的擂台。车马连街铺排,裙钗极尽奢靡,仆婢动辄盈百,吃食不厌精细……便是轻车简从、低调如崔府一般的,放在市井小民眼中,也是难以想象的阔气。

永通门外,放眼多是秀苗青青的沃野。然官道两侧,也稀稀拉拉地、立着些酒垆食肆,供往来之人歇脚吃喝。更有货郎贩夫、引车卖浆之流,用粗缯布撑起遮荫棚,便就地吆喝起来,生意倒也不错。

崔府女眷动身较早,很快便相中东郊的一块野地:

几亩大的一方池塘中,莲叶擎起稀疏的伞盖,躞蹀的游鱼在水下潜藏、偶尔惊起波纹。池塘四周桑榆稠密、杨柳叠嶂,茵茵碧草从池岸向官道蔓延,如一方偌大的步毯。草甸平旷,无土丘乱石,点点繁花缀于其上,竟是处春意盎然的所在!

油壁车陆续停下,拐出官道,首尾相接地、在草甸上隔出一方硕大的区域来,供府中女眷们踏青野宴。几名武者幕僚绕着外围巡视,防备闲人滋扰;仆从们则解下马匹,带去池边饮饱,才放开缰绳、任由马匹嚼着鲜嫩青草。

卢氏略走了百余步,身子稍乏,便吩咐仆从婢女,从车上取下一只月牙凳来,在临池的一处槐荫坐下。穿着各色裙衫的女子、妇人、婢女,如蜂蝶般在花草间嬉戏:

芳龄少女、年轻妇人们多采来的野花,凑在一处、争奇斗艳;婢女们则薅来各种草茎,勾挂起来、斗草为戏。

崔琬却被几个嫂嫂邀去,一起盘坐草间,猜几段俏皮的字谜、吟几句应时应景的诗句,同样惬意非常。

其中一位嘴唇稍薄,粉团似的面容上、嵌着双灵动的丹凤眼。却是崔琬五哥崔珙的妻室,正与崔琬有说有笑:“琬儿,你可知道?昨夜你五哥跑去找一个幕僚喝酒,叫什么杨少侠!竟喝得烂醉如泥回来,折腾了人家大半夜……都没怎么

睡呢!今早醒来,便是强打着精神、不愿扫了大家的兴致……”

崔家三嫂掩口打趣道:“你这妇人!这种话也能跟未出阁的小姐说吗?你没睡好、怪你家良人去!琬儿哪断得了你夫妻间的案子?不如今晚再塞个通房丫头、由着他折腾,岂不是各得其所?”

“两位嫂嫂好不正经……我不与你们玩笑了!”崔琬听了,果然面红耳赤,急忙站起身来、撂下这一句便走。身后传来几位嫂嫂的娇笑声。

崔家五嫂佯怒地拍了下三嫂的发髻:“呸!呸!我哪有那层意思?都是叫阿姊你给曲解了!你看你、方才聊得正尽兴,一句话就把琬儿臊走了。当真越老越不正经!”

崔家三嫂咯咯笑道:“府中姊妹谁不知你会‘一语双关’?咱们琬儿难得怀春,府中但凡聪明些的、都在装聋作哑。偏你自作聪明,非要当面点破。”

崔家五嫂不以为意:“男子女子,不就是那档子事吗?不是你主动些、便是我主动些,总得有一个先捅破窗户纸才行。我正要‘因材施教’呢!你偏来捣乱……咯咯咯,嫂嫂们饶命!”

崔家三嫂不再废话,直接一个眼神、挑唆起其他几房妻妾,将崔家五嫂压在草甸上。又随手拽来花草,从她前胸、腋下塞了进去,激起浑身痒意,惹得她连连求饶。

崔琬离了几个嫂嫂,便缘湖而走。嫂嫂们有意无意间说的荤话,如蚂蚁爬在心头、一时间怎么都甩不脱,痒痒地有些难受,又有些……向往!

这般想着、脸上便更加滚烫。幸而戴着顶帷帽,垂下的轻纱,将这难以言喻的羞怯、尽数收拢起来,不至于被人窥见。

这时,无意间看到池边几株花树开得热切,粉串似的小花、密密地缀满枝条,其清婉艳丽之姿,更胜桃花杏花。崔琬心中微动,凑上前去攀下一枝,拿在手中赏玩起来。

临池照水,裙影漾天。池中映出的裙裾轮廓,与闲云结在一处,颇有几分寥廓与悠然。

某一刻,点点花瓣从枝头拆下,一瓣、两瓣、三瓣……飘然而落,浮在水面,被断续的縠纹、带向池塘深处。

再向上看时,只见柔荑轻翻间,皓腕凝霜雪。枝头小花已化作零星落红,被崔琬一瓣瓣拆下、投入池中。她朱唇轻启、似是呢喃:“他喜欢我、他不喜欢我、喜欢我、不喜欢我、喜欢、不喜欢、喜……”

一朵拆尽,崔琬眉头紧蹙,似乎答案不尽人意。接着又说服自己,开始拆第二朵,口中依旧喃喃……到得最后、竟如愿以偿,得了次吉兆!不禁雀跃而起,再看面前春水柔波,心中顿生无限美好。

这时,一道男子的声响突兀响起,吓了崔琬一跳:“海棠何辜?被姑娘‘拆花做卜’。海棠何幸?得姑娘玉手落英。在下元季能,今日信马出城,不想得遇仙子,岂非冥冥中的天意?”

崔琬转过头来,只见一位面如冠玉、藻绿襕袍的华服公子,正笑吟吟望着她,似乎势在必得的模样。

这公子大约三十岁上下,皮相着实不差、更有几分儒雅,然眉宇间的一抹轻佻之色,却难以掩盖。由此可以断言,定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

崔琬听到“元季能”三个字,心中恶感顿生,忍着不快道:“元公子,我并不认识你,还请慎言自重。”说完便扭头要走。

孰料元季能对自己皮相颇为自信,以为崔琬只是羞怯退避,便一个错步、拦在了她面前,嬉笑道:“还未请教姑娘闺名,怎可遽然离去?疼煞我心也!”

“让开。”崔琬不愿与他纠缠,低声冷然道。

“哦?姑娘颇有性格,我平生最喜的、便是你这般有性格的女子。不如互通姓名、做个知己……哎呦!”

元季能双臂张开,将崔琬闪避的空当堵死,依旧面不改色道。却陡觉腰间一轻,佩剑不知何时、已被她摘了下来,连剑带鞘戳在他左膝上!

一阵酸麻痛楚之感、顿时席卷左腿,元季能再也站立不稳,摔倒在地。侧头再看时,崔琬早已跑远,恨得他牙根痒痒,一时间却无可奈何。

“有味道!我喜欢,你跑不掉的……嘿嘿嘿!”元季能面色渐渐阴鸷,望着崔琬迅速变小的身影、舔了舔嘴唇,自语道。

崔琬跑回崔府女眷密集的地方,方才那轻浮公子元季能带来的不快,仍旧未能挥去:

他便是那什么元相家的第三子?明明已年近而立、竟还说尚未娶妻,岂不是睁眼瞎话?不过以这般

纨绔子弟的做派,必然是姬妾众多、风流成性,自然不会规规矩矩娶妻、安安分分过日子。想必平日在坊市间欺男霸女、胡作非为,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崔琬面色微沉、正思忖着这些,贴身婢女小苹已从那边跑过了来:“六小姐,主母叫我来找你,帷幄宴一会便开,现下便可过去落座了。”

崔琬收拾了情绪、点点头,便随着小苹,来到娘亲歇脚的那处槐荫下。方圆三丈的区域、已扎起一圈竹竿,崔府主母卢氏带头将腰裙、外裙褪下,撑开挂在一根竹竿上。

崔府其他女眷也纷纷解带宽裙,将腰裙、外裙脱下,挂于竹竿。下身只穿着间裙和下裈,丰腴饱满的身子、玲珑浮凸的柔姿,在搭好的帷幄间摇曳来去,娇笑不断,万种风情。

崔琬俯身钻入帷幄中,也解下淡紫腰裙、鹅黄外裙,挂在一处空缺的竹竿上。又将帔子卸下,也搭在上面,才挨着主母卢氏,盘腿坐了下来。

随行的男子仆从、武者幕僚自然被赶到了帷幄之外,背身而立,防止闲人过来搅扰。婢女们则殷勤地在帷幄间游走,将带来的糕点、乳酪、酒浆等细细分好,依长幼尊卑,小心奉到各人面前。

帷幄宴尚未开始,妇人、女子们仍旧笑着交头接耳,议论着方才斗花、斗草的战绩。有妇人笑骂着、将怀中女童的手捉住,不许她擅自去拿身前的糕点。

主母卢氏笑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眼中涌起暖意:“今日我崔氏闺帷之人悉数在此,互尊互敬,相亲相睦,老身甚是欣慰。上巳踏青,虽是旧俗,帷幄宴饮,最能怡情!老身早便嘱人备了乾和蒲桃酒,今日特许大家开怀畅饮,以娱春景!”

“阿家母(祖母)福寿延年!”崔氏女眷纷纷俯首称是,婢女们则纷纷福礼。

卢氏捧起手中高足银杯,向众人示意,众人也纷纷捧起琉璃、青瓷、三彩高足杯,同饮下第一杯酒。

这时,卢氏才笑道:“我崔氏大族,自来诗书传家。若今日有酒无诗,岂不落人笑柄?既是饮酒,咱们也行个雅令如何?”

崔家大嫂起身道:“阿家母难得出来,我们姊妹自然要好好表现一番!只盼阿家母出个简单题目,好少罚我们几杯。”

卢氏嗔笑道:“偏只有你机灵?想叫老身嘴下留情。也罢!既是起头,便出个容易些的,是个‘急口令’:鸾老头脑好,好头脑鸾老。你们依次学样说来!谁要是舌头绊住了、便须罚一杯酒。”

众人笑着依言行令。一圈下来,倒有七八人说不来这句“急口令”,吃了罚酒。

卢氏出完一令,便以“明府”身份,拉来两个婢女,分别担起“律录事”、“觥录事”,接着开始行下一道酒令:

“我见今日大伙儿斗花兴致颇高,咱们下一道酒令,便以咏‘花’为题,每人至少一联诗句,前后不许重复。说上来的,自饮一杯;若说不上来,便罚酒三杯!”

卢氏说着,又泰然一笑:“还是老身起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戚氏,你接下一句!”

说完,将手中一枚玉制酒筹递过去,捧起高足银杯、一饮而尽。

戚氏是崔家家主崔曒的宠妾,主母有令,自不敢违拗,忙站起来福了一礼、笑道:“阿姊珠玉在前,小妹便狗尾续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可否?”

众人听罢,纷纷叫好。崔曒另一名妾室胡氏扭捏道:“我只听家主吟诵过一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不知算不算过关?”

又一名王姓妾室,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个是咏风的,不算、不算!自罚三杯!我的是‘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胡氏只好捂着脸,将三杯酒喝下。王氏便喝尽杯中,将酒筹传给下一人……

有了几位长辈打头阵,众人纷纷搜肠刮肚、把能想到的诗句,统统倾倒出来: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崔氏女眷正以诗佐酒、玩得兴起,却听一道男子的嬉笑声,陡然响起:“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不知小生这句,可还切题?”

崔琬与众人寻声看去,却是那阴魂不散的元季能,正与几名华服公子、从帷幄下钻了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