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137章 天竺少女

如水剑道 第137章 天竺少女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少女身姿绝丽,众客惊为天人。

就在众人呆滞的刹那,丝竹管弦之声绵绵奏起。琵琶嘈嘈、羌笛悠悠、胡琴叮叮、腰鼓砰砰,诸乐齐鸣之际,宛如天籁。

杨朝夕侧身向少女望去,呼吸都为之一窒。只见她双髻高耸、细颈纤腰、通体玲珑、凹凸有致。上面紧身胸衣下、峰峦挺立,下身鱼尾纱裙上、绣线描金。后背与纤细腰露出大片雪白,纱裙清透、可见绛红窄裈……纵然盛朝女子奔放,也决计穿不出、如此大胆的装束。

少女却旁若无人般,对着盛筵诸客盈盈一拜,便合着声律、跣足而舞:

时而摇曳生姿,时而援臂回旋,时而腾跃翻转,时而顿足肩颤……

盛筵诸客本欲借着乐舞,行一个新样“抛打令”,好叫筵席气氛更胜一筹。然而当这《婆罗门》舞曲一开,众人眼睛便仿佛粘在了少女身上,再也挪动不开。

盛筵当中、贵为“明府”的老者,手中抱着一团绢花,却迟迟未能传送出去。

许多黑幞头左右攒动,将少女的舞姿遮去大半。杨朝夕、方七斗便不约而同站起身来,让视线越过幞头、重新回到少女身上。

借着旋舞的空当,杨朝夕才看清了少女的精致:

她身量高挑、眼眶深陷、脸廓微长、眉毛纤细。肩上巾带凝紫,圆脐宝石泛碧,乌发流光泛彩,双眸脉脉含情。半透的粉色面纱下,犹然可见高挺的鼻子、狭长的双唇。眉心一点朱砂,更胜金箔花钿。

方七斗更是如痴如醉,双臂竟不由自主、随着音律节拍舞动起来,被杨朝夕挥掌拍落。

随着少女飞舞回旋,那淡紫色巾带、也飘然而起,似一道流云萦绕周身。这时,少女左手陡然绽出一朵芙蕖,粉瓣如心,纤尘不染。

杨朝夕心中一动,这莫不是公孙真人的“袖里乾坤”?

不对!“袖里乾坤”尚须博袖作为遮掩,而少女玉臂薄纱、无垢无暇,那芙蕖根本无处可藏!这近乎“无中生有”的戏法,当真神乎其技!

少女越舞越快,众客只觉眼前出现一道脂粉旋风,香气四溢,令人心荡神驰。而少女也仿佛与衣裙相融,紫、白、金、青转作流光,贴合一处,不分彼此。

只听“嘭”地一声轻响,那少女竟爆成一蓬花瓣,四散而下,落英缤纷。少女那绝尘姿容,竟如梦幻般凭空消失!宛如仙人,踪迹渺渺。

酒肆中,诸客皆怅然若失,一时间竟鸦雀无声。

杨朝夕捅了捅方七斗,方七斗才木然回过神来:“怎、怎么了?”

杨朝夕一笑:“吃也吃过了、看也看够了,咱们这便走吧!”

方七斗点点头,便与杨朝夕起身,整了整衣冠,才施施然向酒肆外走去。

背后陡然响起那盛筵老者激动沙哑的嗓音:“这便是老夫邀来的天竺国舞伎,给诸公畅饮助兴!来来来!将进酒,杯莫停!再行一道‘抛打令’!好叫诸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诸客闻言,连声叫好。便是肆中散客们,也都纷纷捧起杯盏,向那老者致意。热闹依然持续。

两人步出鹤殇酒肆,便向修善坊坊门而去。路过坊墙边一个路口时,杨朝夕若有所感、眼角余光竟又瞥见了那天竺少女。

少女已摘下面纱,正将一件碧色菱纹帔子、轻披在肩背上。似乎是感应到这边目光,天竺少女竟不羞怯、迎着杨朝夕的视线看过来,明媚一笑。接着双手合十,向他福了一礼。

一笑倾城,目眩神惊!杨朝夕仓皇间,也只记得拱手还礼,抬头再看时,少女已去得远了。

杨朝夕心中大感纳闷:如此艳丽非凡的女子,竟也是释门中人?若非如此、那合规合矩的合十礼,又怎能做的那般自然?

方七斗拽了拽失魂落魄的杨朝夕,揶揄道:“此事若叫崔师妹、覃师妹知晓,不知她二人该如何看你?”

杨朝夕也是粲然一笑:“知晓倒也无妨,小弟孑然一身,最多躲开她二人便是。倒是方师兄,若叫唐师姊知道、你竟借机跑来这里吃酒作乐,不知会打断你第几条狗腿?”

方七斗嘴角微抽:“杨师弟,这件事……还是心照不宣的好。咱们此时,自然不可立即回去,不然这一身酒气,一定会露馅。正好先去南市寻那乞儿帮龙在田,将正事说完,再在南市中游逛一番、买些家中用度之物。待酒气散尽,再回去也不迟。”

杨朝夕伸出大拇指、道了声:“妙极!”两人才出了坊门,径直进了斜对面的南市。

南市无论规模、还是繁茂气度,都比北市更盛。往来行人摩肩接踵,檐下摊上、琳琅满目,套用一句洛阳小民的口头禅,便是“只有恁想不到、没有啥买不着”。

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宅院车马,小到吃穿用度,只要银钱带足,这里都能采买齐全。

杨朝夕、方七斗信步而走,看到几处看相卜卦的摊子前,蓄着山羊须的清瘦老者正煞有介事、言之凿凿,说得那良人脸色变幻。

另有一道柳枝摇曳的坊曲,房舍掩映,彩娟挂门,莺莺燕燕的女子倚在门边、手捧轻罗小扇,向每一位路过的男子招手示意。碰上落荒而逃的少年,便不免娇声嗤笑一番。

方七斗嘴角轻扬:“宁惜镜中花,莫攀章台柳。君子虽好逑,取之须有道。烟花女子千般好,不及发妻度良宵。”

杨朝夕斜了他一眼,不屑道:“道貌岸然,虚情假意。你便是凭这巧舌如簧、才把唐师姊诱拐到手的吧?”

方七斗双眉一耸:“休得胡说!我对娟儿‘用心如明月、誓拟同生死’,你一个未历情事的小道士,又懂得什么?”

杨朝夕不再理会他,转而回忆着老丐龙在田那日口述的宅院特征,在偌大南市中继续寻找。

“左杨右柳,前花后酒,铜环微锈,乌门奇丑……”

杨朝夕找了半炷香工夫,依旧没找到对应的宅院,不禁有些腹诽这老丐:搞什么故弄玄虚的江湖切口!

两人又寻了一阵,方七斗也疑惑起来:“是你当时没听清?还是这老丐根本就是在戏弄你?”

杨朝夕摇摇头,又偏头想了半天,忽然记起张武侯传授的一个办法。于是不由分说、拽起方七斗,便跑到距自己最近的一处坊门,果然看见一名小乞丐靠在坊门的门柱下,正拈着一棵柴草、专心地剔牙。

杨朝夕展颜一笑,从怀里摸出九枚大钱、放进小乞丐身前的破瓷碗中:“带我向你义父问个安!”

小丐听完眼神一愣、慌忙爬起:“谢谢两位恩公!俺爹十天没吃东西、就要饿死啦!俺这便买了吃食、带两位恩公去看看俺爹。”

小乞丐说完,竟真的淌下一串眼泪,又跑去买了两只胡饼,才东拐西绕地、带着两人来到一处狭窄的坊曲。

穿过狭窄坊曲,前方豁然开朗,一间不大的破败宅院映入眼帘:

宅院前粗陋的凉棚下,码放着许多盆栽的花木,有牡丹、鸢尾、菖蒲、兰蕙等等,不一而足;宅院后面,接着一间酒肆,暗红的旗招挑在高处;宅院左右,种着杨树和柳树,树冠将日光遮住,门前一片凉爽;待走到近处,才见乌头门塌了半边,被粗柴棍敷衍似的支起来,果然丑不可言;一对门环绿锈斑斑、形如树皮,触手粗糙无比。

左杨右柳,前花后酒,铜环微锈,乌门奇丑……就是这里了!

杨朝夕拾起一只门环,慢慢叩了三下,便拢起袖子、安静等候起来。

数息之后,门被打开一道缝隙,蓬头垢面的老丐龙在田,从门缝里伸出头来。精神萎顿,双目无神,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倒把方七斗吓了一跳,就要抽刀砍去。忙被杨朝夕一把按住。

龙在田见来人竟是杨朝夕,精神顿时一振,眼中也如回光返照般、射出熠熠光华,面容慈和道:“是杨小友登门,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说话间,老丐已将半扇门打开,将两人让了进去。又转头对那小乞丐道,

“小猴子,去把我那套烹茶的宝贝端来,再烧半锅热水,今日要招待贵客。”

小猴子用力点点头、却不离开,而是将手中两只胡饼递了上来,要给龙在田吃。

龙在田微微一笑:“义父不饿,你自己留着吃吧!先去干活。”小猴子这才蹦蹦跳跳,向旁边的一间屋子跑去。

杨朝夕、方七斗进了宅院,便开始打量起来——这是间不大的三进院落,处处透出破败、萧条之色。

进门处本该有的一道崇屏,早被连根除去、不知所踪。院中大片空地皆被开垦成菜畦,种着萝菔、春韭、葵菜、大葱等菜蔬。只是菜苗尚小,瑟瑟地立在风中。

正堂的门窗、梁柱上,均涂着黑漆,经年累月的风剥雨蚀下,已渐渐开裂脱落。两侧檐廊用破旧的木材封堵起来,改造成简陋的屋舍,可以供乞丐们回来栖宿。

再向后院看去,依旧是开垦成菜畦的院落、以及一间间大小不一的房舍。

厨下设在前院一角,是处低小的茅舍。烟气从茅顶散出,想来是那小猴儿已点了柴灶,烧起热水。

龙在田引着二人,从菜畦间的一道小径穿过、进了正堂,分宾主坐定。才徐徐道:“小友今日过来,可是要与老乞儿谈论道法、互通武艺?”

杨朝夕抱拳道:“龙前辈,道法、武艺倒不急于一时。冒昧登门,却是为前夜的妖物而来,请前辈为我答疑解惑。”

龙在田笑道:“老乞儿虽脱出道门多年,早年学的一些道术、却还未忘光,若能助小友解开疑惑,必然知无不言。”

杨朝夕颔首道:“昨日向尉迟观主求证,已经断定,前夜作祟的妖物、乃是一只虎妖。但那虎妖道法高深,我等所见、只是一道化身,却可以驱使伥鬼行尸作乱。不知它真身,又该是怎样的存在?”

龙在田沉吟道:“小友,你也是修道之人,该当听过一些‘道修’和‘妖修’的事情。我人族修道、修佛、修儒、修巫,对妖族来说,皆称为‘道修’。

反之,妖族诸类修行、无论正邪,亦被我人族称统为‘妖修’。那虎妖咱们都见过,应当是一位练气六阶的妖修,若再得巧合机缘,随时可跨入炼神境。”

“何以见得?”杨朝夕倒是听柳晓暮提到过、妖族修行的体系划分,却未曾仔细深究。也不知这老丐为何如此笃定。

龙在田条分缕析道:“那虎妖化身虽然凶戾、却凝而不实,显然是炼气四阶之后、从妖物精元之气中分出的一道妖气。

这道妖气只需妖物的一些毛发、鳞甲,便可幻化出本体,从而独自游历,代本体修习一些容易反噬的妖术。待有朝一日、返归本体,可助本体妖术突飞猛进。

肯这么做的、必然是困在练气六阶许久的妖修,毕竟分离妖气的那种锥心蚀骨之痛,没有妖物会去主动尝试。”

“妖修所修的妖术,似乎与道修大同小异,但好像旁门左道的秘法更多一些。”杨朝夕不确定地猜测道。

这时,小猴子已将烹茶的器皿摆上桌案。又将一大罐热水放在一旁,才默默退了出去。

龙在田则驾轻就熟地摆弄起来,很快将几杯茶汤奉在各人面前:

“也不尽是旁门左道。上古之时,修行体系粗蛮驳杂,人、兽、鸟、鱼、虫,不但修行之法类似,甚至可跨越种族通婚、生息繁衍,所以诞生出不少半人半妖、乃至四不像的大能。这一点,《山海经》和许多古经中便有记载。

后来岁月演化,人族因善用智计而独大,修行体系便与妖族分道扬镳。所以,在人族来看,妖族所修、皆是妖术,却不知妖修们亦有许多术法,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龙在田结合自己大半生的见闻,娓娓道来。

“龙前辈,听你所言,似乎知道妖修们的一些术法啊?”杨朝夕听得新奇,不禁追问道。

龙在田笑道:“略通皮毛!方才我说的鸟、兽、鱼、虫,后来便演化为妖族的四大主脉,称为:羽族、兽族、水族、虫族。四脉之间,亦不再通婚繁衍,各有适用自身的修行术法。

譬如兽族、便是咱们俗称的走兽,主修妖丹之法,与人族道门内丹之术有些相似。但只吸取月华精气,吞吐蕴养内丹,这却是因为、走兽多有昼伏夜出的习性。”

“那便是说,也有妖族能吸取太阳之气?”杨朝夕试探道。

“自然可以。不过不叫‘太阳之气’,而是称为‘曜日炎气’。此外还有‘霹雳雷气’‘扶摇风气’‘澹澹水气’……皆是妖族赖以修行的外气。”龙在田挑了挑眉,悠然道。

“是不是说、如果弄明白妖物所修妖术,便可寻到弱点、将其制住?”杨朝夕点点头,若有所思。

“道理上是这样的,可是咱们人族道修,自有商以来、便与妖族妖修势同水火,互通术法的时候少之又少。又如何能在不惊动妖修情况下、弄明白它道行深浅?万一它还有什么后招,岂不是羊入虎口?”龙在田如何听不出杨朝夕想以身犯险的意思,委婉规劝道。

“即便不去主动招惹。但如今洛阳道门已然坏了它好事,这梁子算结下了。又被它逃脱,若它哪一日卷土重来、肆意报复,岂非道门之祸?我等总该有些应对之法才好。”杨朝夕也听出了老丐的弦外之音,只好将自己的顾虑坦诚以告。

龙在田果然表情严肃了许多:“若是通玄观的粗鄙道士,便一观上下被它屠尽,老乞儿也决不会有半分可惜。若涉及其他道观道友,则另当别论。其实要对付这等妖物,倒也不是全无办法。”

杨朝夕立即抱拳道:“愿闻其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