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120章 少侠出山

如水剑道 第120章 少侠出山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日光倾泻,春和景明。山岚微醺,恍如昨晚酒意。

许久没有行功练气,昨夜习练,却也未曾生疏。如今杨朝夕道功已至“筑基圆满”,体内后天之气时时奔流喷涌,竟不肯停歇半刻。

昨夜临睡前,他便与陆秋娘说明了去意。身为娘亲,纵然不舍,陆秋娘对他的一些想法和决定,还是含泪表达了支持。于是一早起来,他便接过陆秋娘收拾好的两只包袱,将从慧朗和尚那里搜刮来的平安符、“卍”字符,塞到她手中,挥泪作别。

山间春意正浓,处处鸟鸣花艳。杨朝夕运起“一苇渡江”轻功,身形飞快,掠如林雀,在山路、树丛间低走高跃,带出道道灰影。若有路人瞧见,怕是要惊出冷汗来,还以为是山魈之类的异兽、白日里也跑出来作祟。

他越是奔跑,越觉得精神奕奕,竟无半分气滞疲累之感。如此脚程催动,不足一个时辰,便已到了翠云峰下,那岿然不动的山巅道观,已然遥遥在望。

此番回乡,虽只是月余,却仿佛过了很久。看着远处熟悉的檐瓦,竟有几分恍如隔世的感觉。不觉想到胸中定计,一时间百感交集,竟难以跨上第一道石阶。

犹豫半晌,想起柳晓暮离去那晚说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才将心一横,顺着石阶,奔跃而上。

两旁松柏翳翳,左右耳畔风啸。

迅则生凉,疾风将额上不断蒸出的薄汗,一次次吹干。

入了观门,与当值的师弟拱手回了一礼,杨朝夕径直向紫极宫大殿走去。

横穿演武场时,有相熟的师兄弟上来打了招呼,才接着练起手中兵器。更多的师兄弟则让开一条道路,注视着他进了大殿。

大殿中,公孙真人须发大半斑白,趺坐在圆座之上,闭目凝神、嘴唇微启,正轻轻念诵着一串经文。

感受到从外走近的身影,他双目睁开,淡淡光华从眼底涌出:“冲灵子,你回来了。观你气息,又有进境,你这次回去,该是得了一番机缘。想必不用太久,便可一举冲入‘炼精化气’入门品阶,往后培引道种、炼作丹母,一切必当水到渠成。”

杨朝夕听他说着,心中暖意翻腾:公孙真人总是这般云淡风轻的语气,但总透着对弟子后辈的提点和护持,世间至善,莫过于此。

待他说完,杨朝夕便从随身的一只大包袱中,取出陆秋娘备好的绢帛,恭敬捧起:“观主!这是弟子娘亲织的一些绢帛,聊充香火之资,请勿嫌弃粗陋。”

公孙真人微微颔首,一名当值道童便接下绢帛、踏出大殿,该是寻监院师傅登记入库去了。

杨朝夕双膝陡然跪下,眼眶微热,心怀激荡:“观主!弟子尚有一事……弟子学道十年,得观主与诸位师傅倾心教授,方才习得文武艺业。

如今年岁已长,一则心恤寡母劬劳、二则欲酬江湖之志,想就此脱籍下山。或束发从军吃饷,或为忠臣麾下之士,既解家中贫苦,也寻些气运机缘、好有一番作为。恳请观主应允!”

公孙真人双眉一耸、接着又皱了起来,没有立刻表态:“却不料你有这等想法。若我没有猜错,此次还乡、可是遭遇了什么变故?以至于你道心动摇、情志受挫。”

杨朝夕心下黯然:“观主所言,一语中的……只是个人私事,难以启齿,恕弟子不便坦陈……”

公孙真人沉吟半晌,方才徐徐道:“既是**,不说也罢。只是道籍于你,或还有些用处:

首要,

‘田租、身庸、户调’三者,道人一概可免,亦为家中减轻了赋税。

其次,外出游方时,即便囊中不名一钱,也可寻了道观挂单,吃住不愁。

若你真只想从军吃饷、或依附忠臣,道籍在身,反而有益无害。”

杨朝夕俯身拜道:“观主设身处地、代弟子谋划之恩,绝不敢忘!只是未来如何,实在难料,惟恐自己一步踏错,牵连到观中诸位师傅、师兄弟。到时纵然醒悟,怕也悔之晚矣!”

公孙真人拂尘微摆,将他拉起:“只要不行谋逆造反、伤天害理、作奸犯科之事,又怎会连累道观?若你真行差踏错、为祸一地,我与你师长源真人、还有吴天师,必会过去清理门户。”

杨朝夕拱手再拜:“观主体恤弟子。弟子若再推脱,反而是悖师逆友的行径了。便遵观主所言!弟子下山后,必谨遵教诲、行善去恶。若违此心、做出无道之事,当引颈就戮、绝不皱眉!”

公孙真人点点头:“你既去意已决,我便不再强留。只是近日有桩疑案,出在了洛阳城里:

麟迹观佟观主前几日差人送来信简,哀告观中一位女弟子遭难横死,因案子尚未告破,尸身如今仍被扣在武侯铺、不曾归还。

我已差了暝灵子卓松焘、玉灵子黄硕下山,听她调度、暗查真相。你若无急事,或可前去汇合、伸以援手。”

杨朝夕拱手道:“春溪婶婶有事,弟子必定竭力相助!”

公孙真人笑叹一声:“事虽突然,也不急这一时半刻。你便再去见见你的授业师傅、师兄弟们,吃过午斋,再行下山。”

杨朝夕拱手应下,才出了紫极宫。一路去往监院张鹤宗、授业师傅韩奉樵、魏灵甫、彭式坤等人所在靖室,将自己下山之事逐一禀明,正式拜别诸位师傅、以及正在聆听经义的师兄弟,得了许多鼓励与期冀的话语。

尔后他又来到演武场,专程向教习师傅郝金汉拜别。却不料郝金汉勃然大怒,喊来演武场上一众师兄弟,按住他便是一顿胖揍。口中大骂“孬种”“叛贼”,虎目却是含着泪花。

广灵子秦元铄率先蹲了下来,看着地上常服凌乱、灰头土脸的杨朝夕,一脸冷酷道:“手下败将!就你这点微末功夫,还想着出山?到时万一被人灭了,记得托梦给我……师兄给你收尸。”

赤灵子柴子昂凑了过来、满脸得意:“早想打你了,今日终于如愿以偿!还是名正言顺地打,爽快!冲灵子,你那‘夺槊拳’呢?你那空手入白刃的功夫呢……”

柴子昂还要再说,却被文灵子苗风高一把薅到了旁边:“冲灵子,真想一拳打死你!可惜师傅不让。日后江湖再见、你最好躲得远一些,不然便留下小命,给师兄我祭锤!”

苍灵子华膺天也挤了过来,摇摇头道:“杨师弟啊!今日斋院荤菜不够……要不你勉为其难、献出两条胳膊,给众师兄弟们吃顿好的?剩下双腿,下山逃命也够用了……”

接着挤过来的,竟是金灵子慕容怀谷。只见他慢慢悠悠地、从怀里掏出那柄铜钱编缀的障刀,反手举起、戏谑地插在杨朝夕腋下:“冲灵子,师兄教你一招,以后若碰上厉害角色,文不能服、武不能敌,便用这铜钱障刀砸他,保证管用!”

“……”

师兄弟们的告别仪式,还在持续。杨朝夕仰面朝天、头发散乱,沉默是金。

眼睁睁看着过来的一众师兄弟,风格迥异地与他“惜别”,杨朝夕心中眼底,俱是酸楚之意。脸上

痴傻且僵硬的笑容、不觉间被热泪覆盖,与灰土搅在一起、分外俊朗。

这顿午斋,委实吃得难舍难分。不时有师兄弟端着木碗凑过来,说上几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之类的豪迈之语,再将碗中的肉块、“粟米饱腹丹”夹出一些,堆在杨朝夕碗中。以至于午斋吃食源源不断,一直吃了半个多时辰,碗中竟还有东西未曾吃完。令他感动之余,也有些哭笑不得。

午斋后,杨朝夕回到四人同住的居室,室内气味熟悉、陈设依旧。十年前,四个小道童初来乍到,在居室里打闹、玩笑、说故事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他看着就要离开的地方,收拾着要带走的物品,恍惚中有些失神。直到某个声音响起,才让他从失神中惊觉,回头望去,却是公孙真人。

“冲灵子,临行之际,无以为赠,这柄‘玄同剑’,是我弱冠之年,族中所赐佩剑。”公孙真人说着,扬起手中一捧粗缯包裹的东西,“虽不名贵,当年却随我连败河南诸侠、着实闯下了一番名头。如今转赠给你,留个念想吧!”

杨朝夕躬身双手接下,蓦地将粗缯布抽离开来,一柄连鞘通体乌黑的宝剑,顿时悬在半空。

他左臂暴长,在宝剑落下之时、挥手握住。紧接着拇指轻弹,寒光四射、白如霜雪的剑身,连着乌黑剑柄,陡然从鞘中飞出,被他右手顺势接过。

他凭空舞出几个剑花,便稳住剑身,细细打量了一番,忍不住赞道:“好剑!好剑!弟子谢观主赐剑!”说完还剑入鞘,抱拳行了个武人之礼。

公孙真人颔首道:“上午我卜过两卦,你离观下山,将面对层层疑云,吉凶莫辨。天机不可尽察,我也只隐约看出几分关联,似乎将牵扯到我曾留下的一些首尾。”说到这里,公孙真人便将一方折好的黄纸,递到杨朝夕手中,“所以斟酌一番,觉得有篇吉谶,可以事先告知与你,或许对你有些助益。”

杨朝夕打开黄纸,只见上面以工整小楷抄着一篇四言文句,似诗非诗、似赋非赋:

碑为剑冢,剑葬碑中。碑若无踪,剑亦成空。

天街在东,北望仙宫。凌波泛红,洛水相通。

凝寒下冲,碧血溶溶。池亭飞琼,林苑冰封。

石镇藻丛,共潜鱼龙。若掘春涌,才见白锋。

通篇共六十四字,杨朝夕看得一头雾水。除前八个字,似乎是说“一柄什么剑、葬在了石碑里”,后面内容,完全不知所云。

公孙真人拈须道:“这篇吉谶,是那年在太微宫时、窃运扶乩之法所得。意指藏剑之所,便在洛阳城中。只不过那剑,却是柄莫须有的宝剑……”

杨朝夕大觉诧异:“那剑,究竟是怎样一把神兵?”

公孙真人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在狭小的居室中,慢慢踱起步来。口中微吟的、却是首古风:

水似剑般韧,剑似水般柔。

爱恨随剑舞,情仇逐水流。

……

杨朝夕血液仿佛凝固,记忆一点一点地开始复苏……十年前刚来上清观那夜,他做过一个诡异惊悚的噩梦,梦中石碑上刻着的,便是这首古诗!

杨朝夕失声喃喃:“是如水剑……”

一炷香后,一道负笈而行的身影,踽踽踏向了蜿蜒而下的山道。

此后,小道士冲灵子的回忆,将定格在邙山之上。

此后,少侠杨朝夕的威名,将响彻整个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