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118章 一苇渡江

如水剑道 第118章 一苇渡江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旅燕出巢,暖风暂歇,山水心旷神怡,春色美不胜收。

此时斜日半偏,清溪两岸、桃花灼然。视线顺流而上,散落堆积的茅舍间,生出几柱炊烟。

炊烟遥望的半山腰上,两道身影拳来脚往,身影带着拳影,旋转、跳跃、不停歇。慧朗和尚慈眉善目、拳掌刚猛,一身横练的腱子肉,委实看得杨朝夕口水直流。

众所周知,修习“翠云道功”此类内练功法的人,肌肉筋腱虽也紧实有力,却远不如横练拳脚之人的身形、看上去规模宏大。就震慑效果而言,不明真相者,难免会给杨朝夕一个“以卵击石”的评语。

然而交手两人心中,均颇为认真、并且慎重,对于面前之人的难缠程度,也已探明了虚实。

杨朝夕这“百兽拳”以苦练几年的“仓颉拳”打底,不但学起来飞快,用起来更是顺手!腾跃、飞扑之姿宛若飞鸟,进击、格挡之法却如走兽,退避、圜转之步仿佛虫豸,躲闪、欺身之态形似游鱼……手中章法不拘、形随意走,体内后天之气奔流狂涌,竟然越打越精神,足足两炷香将尽,却未显出半分疲态来。

慧朗和尚拳法看似生硬猛烈,却法度森严。一招一式,均按部就班,冲拳、横拳、抄拳、按掌、推掌、分掌、勾手、弹踢、劈砸……下盘沉稳、中枢灵活、上身开合,“嘭、嘭、啪、啪”的拳脚交击声,不知响过了多少下。

比拳脚交击声更加响亮的,是慧朗口中的招数名称,几乎每一下出手,都伴随着他力沉千钧的声音:

“黑虎掏心!黄龙探爪!黑狗咬鸡!野马上槽!金鸡入笼!泥里拔葱!浪子脱靴……踩堂炮、起火炮、回留炮……撩阴脚、踢山脚、分心脚……反手箭、挡风掌、铁佛靠……童子拜观音、猴子倒扳桩、金钩挂玉瓶……”

“和尚!你有完没完?打个架都这般聒噪!”杨朝夕使出一手“螳臂当车”,挡住了慧朗和尚一记“踢山脚”,又猱身扑上、双掌挥出“蚍蜉撼树”,直攻慧朗和尚面门,将他“腾、腾、腾”地逼出一丈开外,才面色不豫道,“况且,你这都起的什么破名号?不是鸡飞、便是狗跳……就没有文雅些的么?”

慧朗和尚嘿嘿一笑,手上兀自不停,接连打出“梅花炮”“勒马炮”,反将杨朝夕逼退两丈,才收拳合掌道:“阿弥陀佛!文雅的倒也有,只是不多。譬如呼风搅雪、云遮日月、倒卷珠帘、抽梁换柱、苇丛捉雁、古树盘根……”

“停!停!你这和尚拳,威力不怎么样,名头倒是花里胡哨。小道今日领教了,咱们算作平手如何?”杨朝夕拍拍手上的灰土,一脸随意道。

“善哉!道长既肯罢斗,贫僧求之不得。只是妖女之事,请道长务必谨记,以免害人害己……”慧朗和尚合掌躬身、语气诚恳,却无半分勉强之意。

杨朝夕无奈,也只好还了一礼:“小道晓得了!和尚勿再多言。你方才拳法之中,亦有气机流转,却与我道门气韵、大不相同。又是什么缘故?”

慧朗和尚笑道:“释门功法,由外而内,这个道理,从前便与你说过。但内外相通、禅武合一,靠的却是‘罡气’。释门修行,以外练武技体术,生出罡气,再以罡气聚炼气海。气海凝实,结成舍利;舍利破开,衍为佛胎……

释门修行共‘离尘、破障、般若、无相、金刚、涅槃、菩提、真如’八境,首重观想自悟,次论武技体术。所以历代得道高僧中,能涅槃成佛者,未必便是武艺高强。”

杨朝夕摇摇头:“和尚,叫我来看,你们释门着实有些婆婆妈妈。若凡事讲理便可解决,这天下早就河清海晏、太平无事了。既存武道,便是因为众生攻伐、实难善了!不如锄奸去恶

快意恩仇,反而效果更好。”

慧朗和尚合掌道:“我释门佛堂中,亦有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对于十恶之人,施以雷霆手段;对于芸芸众生,当怀菩萨心肠。

只不过,雷霆怒目是为震慑,使十恶之人佛性不绝,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低眉顺目是为感化,使芸芸众生向佛向善,出离悲苦,身登极乐。”

杨朝夕忽然笑道:“和尚,既然佛祖慈悲,何不将绝世武功度于我,以全小道惩恶扬善之志?”

慧朗和尚意会,亦淡笑道:“我佛只度有缘之人。道长心无敬畏、率意而为,虽有慧根、却不具佛性,如何能修行释门之法?”

杨朝夕撇了撇嘴:“倘若小道我,愿舍财货、捐功德,与佛祖结一份善缘,不知可行否?”

慧朗和尚深瞳一亮:“我佛不拒向善之人,儒、道、吏、民,皆是众生。既为众生,皆可度化……不知道长,愿行多大的功德?”说完,笑意更浓。

杨朝夕“哼”了一声,便从常服袍袖的暗囊中,取出几钱碎银子来,放在慧朗手中:“就这么多了,和尚。出家人不打诳语,你可莫拿些粗浅拳法来搪塞我。”

慧郎和尚收起银两、眉开眼笑:“道长慷慨,轻财重道。我释门修行之法,自然不适合你。但贫僧却有一门达摩祖师传下的‘一苇渡江’轻身功法,可供道长修习参详。”

“轻功?‘一苇渡江’?这名字乍听上去、倒有些不同凡响。就这个吧!”

杨朝夕故作淡定地点点头,心中却早已喜不自胜。自己现下,正缺一套轻身功法!以后若混江湖,碰上打不过的,会点轻功、才好全身而退。

慧朗和尚点点头:“这‘一苇渡江’说穿了,也是些气息搬运、提气发力的巧妙法子。不过却须寻处水面,才好传授习练。道长,咱们这便同去那水潭。”

杨朝夕闻言,便从草窠中掏出那担柴禾、架在肩上,两人又来到清溪下游的那泓潭水旁。

慧朗和尚顺手从柴担中抽下几根枯枝,扔进潭水中,枯枝入水漂浮,随着水波、缓缓而动。

慧朗和尚蓦地跃起,双脚连点、在每根柴禾上一触即收。高大壮硕的身躯,在潭水上绕行了十息左右,才又纵身跃起,一个“鹞子翻身”、轻轻巧巧落在了对岸。

一番展露,看得杨朝夕都忍不住叫了声“妙极”!心中也颇为好奇:这么大个儿的和尚,是如何做到身轻如燕、凌波而走的?

正思索间,慧朗和尚又从对岸“飘”了过来。风轻云淡道:“这便是‘一苇渡江’。此处水面狭小,只能稍作演示,若练得纯熟、且气息充沛,便是数丈宽的江河,也可轻易渡过。

至于功法诀窍,便是:意念不滞,凝神专注,提气在心,力灌于足,足下借力,腋下生风……”

杨朝夕收起方才惫懒之态,全神贯注,用心记下。待慧朗和尚讲完诀窍,又将释门的步法、身法与他细细讲解了一番后,心中已然信心百倍、跃跃欲试。

于是照着慧朗所授功法,纵身向潭中跃下,“噗通!”一声巨响,潭水被砸得四处飞溅。却是杨朝夕一脚便踩翻了浮柴,整个身体扎进了水潭。

《最初进化》

慧朗和尚面露微笑,似是对此毫不意外。杨朝夕从潭中狼狈爬出,口中喝骂:“和尚你诳我!这哪是‘一苇渡江’?分明是‘猪笼沉塘’!把银钱还我!小道不学了!”

慧朗和尚合掌躬身道:“阿弥陀佛!道长,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世间哪有一蹴而就的功法?不经过勤学苦练、又怎能修得奇功?我观道长方才,发力太急、心怀顾虑,涉水之

时气息中断,所以才不能持久。如今身上既然已湿,倒又少了一重顾及,不妨多试几次?”

杨朝夕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和尚说的,貌似有几分道理……我便多下几次水,若还不成,小道便掀了你那草窝!”说完,又提气发力,继续向水潭冲去。

“噗通……噗通……噗通……”一次次落水,反而激起了杨朝夕的执拗。此番回乡,接连受挫,早憋了满腹怨气无处发泄。这时连如此简单的“一苇渡江”,都练不出眉目,还算什么“天选之子”?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如此越想越气,越气越发卖力!直到整潭水都被他砸得落下去足足一尺时,终于能在浮柴上借力三息。尔后才脚下不稳,照例跌落下去。

慧朗和尚远远地趺坐在春草间,一面修禅、一面避开溅出的潭水。偶尔抬头看看浑身湿透、依旧执着的小道士,眼神中也不禁露出赞许之色。

直到白日西斜、天色近晚,杨朝夕已勉强可以借数根浮柴之力,跃到水潭对岸。只是胜算不大,十次中仅有两三次可以横渡。

慧朗和尚才缓缓站起身来,合掌道:“善哉、善哉!道长心性坚毅、远超常人。此轻身功法并不能速成,今日修习至此,已再难寸进。不妨养足精力、明日再来,或可事半功倍。”

杨朝夕微觉疲累,此刻虽是满头满身的潭水,心头却难得的畅快!这大半日沉浸在修习之中,并不觉得时间流逝,便是心中苦楚,竟也淡去了许多。想到此,心头不免又疼了一下。

看到慧朗和尚正看着他,不禁抱拳道:“和尚!小道谢你传功之恩。这‘一苇渡江’确是举世难寻的好功法!”

慧朗和尚微微点头,又合掌行过一礼,便自行离去。杨朝夕这才腾开手脚,将湿透的常服一件件脱下、拧干,再迅速穿上。然后挑了柴担,向家中快步回返。

木篱茅舍,菜畦柴垛。陆秋娘坐在院落中,正将一只只竹扁中的蚕沙拍净。竹扁清完,又重新铺上新鲜桑叶,将啃成筛网的粘连叶脉、置于其上,待乳白的蚕虫尽数爬向新叶,才将旧叶脉收起、扔掉。清理下的蚕沙,则晾干收起,作为夏枕的填充材料。

杨朝夕担着柴禾,进了院落,见娘亲正忙碌,便将柴禾卸在一旁,凑过去帮忙:“娘,我回来了。今日碰到那半山上的野和尚、学了套功法,所以耽搁半日,方才回来……”

陆秋娘抬头看了他一眼、笑道:“学的什么功法,‘乌龟捉虾’吗?怎么浑身没一处干的地方?”

杨朝夕挠挠头:“学的轻功!娘,我大半日都在下面的水潭那儿练,像水蜢子似的、可以在水上跑……不对!娘,你骂我是乌龟……”

杨朝夕后知后觉,又和娘玩笑了几句,才又试探道:“娘,上午在野和尚那,听到一个姓洛的男子提到了你。娘可认得那人么?不会是来寻仇的吧?”

陆秋娘神色僵了一下,才缓缓道:“那是为娘的一个故人,你幼时和娘去洛阳城卖丝的时候,还见过一面……快有二十年不曾来往了,不提他也罢。”

杨朝夕看她兴致不高,便识趣地不再提这事。专拣前些日子在熊耳山游逛的有趣见闻,细细与陆秋娘说了,逗得她不时掩口而笑。

尔后几日,杨朝夕将家中采桑、砍柴、挑水、浇菜等体力活,悉数包揽,做起来倒也轻车熟路、效率极高。除此之外,便只穿了半臂衫和长裈、短裈,去水潭那边修习“一苇渡江”的轻身功法。

一汪小潭,也是不堪其扰。短短几日,水面便下降了四五尺,潭底本就少的可怜的鱼虾,大都顺着溪流、逃向了下游,逃离这每日动荡的是非之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