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107章 夜宿潭边树

如水剑道 第107章 夜宿潭边树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夜有多凉,心中便有多沮丧。

杨朝夕顺着一株大桑树攀援而上,寻到个枝杈平稳的处所,慢慢靠了下来。方才的一番苦痛经历,恍如难醒的梦魇,缠在脑中,挥之不去。

而此刻又何尝不是仍在梦中?自己竟然鬼使神差地跑来这里,寒风习习,吹透薄衣,也将心里翻涌的滚烫,浇成了冰窟。

哀莫大于心死!杨朝夕心底,陡然冒出这样一句。虽不甚贴切,用以自况,却也足够。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少年人心中的自况,总是大而无当。然而初情受挫、五内郁结,若这些轻狂的词句,尚且有些用处,又何妨拿来自遣?从古至今的诗句,不都是用来抒怀的么?

头脑昏胀,困意沉沉,意识却总不得安稳。脑中不可抑制地、又浮现出关林儿的影子:

婴孩时的模糊轮廓、捉螃蟹时从清溪边跌落、偏着头追问小嫂嫂时的认真、重阳节共饮菊花酒后动人的红晕……以及,荒坡上冰冷决然的泪痕。

双眼发烫,酸涩之感堆在脸上,欲哭无泪的感觉,莫可名状地难受。

远处似乎是关世伯追来的声响,他已经豪不在乎。现下自己处境,便如这株桑树,想要再向上爬,终究是条绝路;而要返身下去,又是遍山哀草。似乎双脚一旦触地,那漫山遍野的悲伤和难堪,便会如潮水般席卷上来,将他彻底淹没。

难过和遗憾,在这样的混乱里有增无减,杨朝夕渐渐睡去。但睡了不到一炷香,又在冷风里转醒。

明明自己会行功练气、可以驱散这些,但却提不起丝毫气机来,去将这些寒意驱出体外。似乎再冷一些、再冷一些,心中便可再解脱一些。

如此半梦半醒,听着鸟咽兽鸣,弦月也渐渐走到尽头,消隐在东山之下。天地间全是黑色,没有一丝光亮透出,这尘世有没有边界?他不得而知。而他自己,此刻俨然是天地间最孤独的人了……

破晓的鱼肚白,在东面山头泛起,结束了漫长的黑夜。杨朝夕再度醒来时,浑身寒透,寻遍周身、也拢不起一丝暖意来。

远山寂寂,近水粼粼,水潭四周的枯草中,已经有了茵茵绿意。一切景物恢复如常,似乎什么都不曾发生。而有些事情却已永远结束,几近盖棺定论般的残酷。

杨朝夕依旧被满身疲惫、以及心头的钝痛所包裹,难以挣扎,不能自拔。

“阿弥陀佛……”那胡僧慧朗不知何时,竟出现在树下。诵了声口头禅,算作释门的“早安”。

杨朝夕瞥了他一眼,便不再理会。慧朗却仰头道:“昨夜鼓荡山间的那道吼声,是冲灵子道长的手笔吧?果真年少了得!”

诚心诚意的夸赞,听在杨朝夕耳中,却如针刺火燎一般疼痛:“和尚!你是来专门取笑小道的么?!”

慧朗双手合十、行过一礼,却不恼他这诘问:“小道长,你我俱是修行之人,贫僧自然是来论道的。我佛慈悲,洞悉‘人生八苦’,小道长可知是哪‘八苦’?”

杨朝夕语气不善:“和尚!你爱说什么便说什么!打什么哑谜?以为我不敢揍你么!”

慧朗见他动怒,反而淡然笑道:“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蕴盛,是为‘人生八苦’。小道长尚且年少,经历了‘生苦’‘求不得苦’两般苦楚,已经这般愤天怨地。不知未来,又该如何?”

杨朝夕竖眉冷目:“和尚!你若再敢胡说,我便在你这秃头上,打出一百个脓包来!”

慧朗呵呵笑道:“佛有三十二相,唯有这肉髻法相、最为庄严。若小道长有心助我得道、便请动手!贫僧不但绝不还手、而且感激不尽!”

杨朝夕被他言语所激,原本郁结的情绪反而发泄出来。虽然依旧怒不可遏,但一夜的遗憾难过之情、却也被这股怒意强行冲淡。

杨朝夕怒气上冲,便要下了树来、揪住那和尚结结实实打一顿。下到半途,双脚又仿佛踏入滚油一般,猛然抽身而起,重又回到之前的树杈:“和尚!我不与你一般见识,你快快滚吧!别叫道爷我动手!”

慧朗摇摇头,笑道:“贫僧皈依释门,便为解人间诸般苦厄。既见小道长深受苦楚,便不能置之不理,以全我佛慈悲普渡之德!”

杨朝夕不再说话,随手拽来一截桑枝、掰成数个小段,冲着慧朗的光头扬手甩出。桑枝破空,“嗤、嗤”作响,竟已暗含气劲!

慧朗只是微微低头,身体依旧不动如山,那数段桑枝打在头上,发出钟磬般的声响,“当、当、当”!虽打破了些头皮、渗出殷红鲜血来,但却谈不上什么伤势。

杨朝夕心中惊异:这释门功法倒也奇特,竟能将一颗头颅,也练得如铜似铁。但看着那被打得血肉模糊的光头,心中终于透出一丝不忍来:“和尚!此事与你无关,莫再啰嗦!”

慧朗听他话语间,颓丧之气已然尽去,便知他不会再去钻牛角尖。此时仍不肯下来,不过是单纯抹不开面子罢,才合十双手、淡然一笑:“小道长颇具慧根,定会想通其中关节。他日事了,可来贫僧草庐一叙,再行切磋论道。”说完,僧袍轻晃间,身形却已走远。

慧朗一番搅扰后,天色已经大亮。山谷里各种熟悉景象,逐渐明晰起来。远处错落的茅舍之上,几丛青烟袅袅生起,早起的妇人备起了晨炊。被树木阻隔的山谷校场中,也远远传来呼喝的操练声,甚至不用细想,都能在眼前展开一幅、几十团练兵挥刀劈矛的生动画卷来。

杨朝夕的视线顺着清溪,逆流而上,将两侧的景象逐一辨认:这边是王通儒老者茅舍、那边是郭婶子篱墙、这边是张函郎中的药庐、那边是孙娘子家院落……张木匠家、牛世叔家、关世伯家……每一处都如此熟悉,却仿佛多了一重无形阻隔,令自己不能再生出亲近之感。这般一想,又有些黯然神伤起来。

“夕儿……下来吃些东西吧!”一道轻柔声音,蓦地在树下响起。

杨朝夕浑身剧震,眼泪又扑簌簌涌了出来:“……娘!”此番来的,却是陆秋娘。

陆秋娘柔声款款、充满了暖意:“夕儿,娘知你心中憋闷、一时难解。所以,娘不劝你。这篮子里是你爱吃的粟米糕、还有剥好的生葱,便都放在树下。你若腹中饥饿,便下来吃些。”

陆秋娘说完,竟也不多停留,径自采了桑树芽和蒲公英叶子,装满背篓便回去了。只留下杨朝夕心中千难万难,除了不尽的酸楚,更多了几分不忍与惭愧:娘亲心中应当更不好受,却还平心静气地给自己送来吃食……这份生养的恩情,须得涌泉以报。

又过了许久,山谷校场的团练兵皆已散去,关大石提着铁枪,走到这株大桑树下。看见竹篮中的粟米糕和生葱,已被吃掉大半,心中略略放心了些。

他沉吟道:“夕小子,关世伯自知对你不住。无论再多说什么,终究于事无补。这事情木已成舟,关世伯不求你原谅……只希望你能顾及与林儿、庞儿一处长大的情分,莫要怨恨他们。若有错,便只是俺关大石的过错……”

“关世伯,我……没有怨恨林儿,也从不曾后悔那般喜欢过她……我只是难过……我若早几年多回山庄看看,多陪她说说话,陪她砍柴烧饭、提水浣衣……或许今日,她依旧是我的林儿妹子……”杨朝夕此时所言,俱是心中所想。

往日里羞于张口的情话,此时脱口说出,却是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只不过这份真情吐露,为时晚矣。

关大石叹息一声:“夕小子,俺只恨没有多生养几个女儿,以至于让大伙儿为难至此。村中尚有未曾婚配的女子,若有你看得上的……”

“关世伯,你回去吧……我想一个人呆着。过几日该是……该是林儿妹子大喜之日,我便不去了……”杨朝夕依旧靠在树杈间,语气艰难,却也下了逐客令。

关大石神色愀然,缓缓背过身去,抬步徐行。铁枪柄在草丛与石块间擦出声响,他也浑然不觉,背影在熹微晨光里,渐渐变小。

春阳由东而起,悬于中天不久,又渐渐西落。一日光景倏然而过,其时已近黄昏。

自关大石走后,便再无人过来理会杨朝夕的存在。他横卧树杈,一天里心绪起伏,始终难有平静的时候。许多事情杂乱无章地被想起、被抛下,总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纵然熟读道门典籍,仍旧辨不明方向、想不出意义。空有一身武艺,遇到这等事情,却是毫无用处!

脑海里,似乎分裂出两个自己,一个道:“你既有一番武艺,当学金刚一怒、莫作妇人之哭!不过是个女子,既然喜欢,夺来便是!”

另一个却道:“林儿是你爱恋的女子,庞儿是你磕过头的兄弟,他二人两情相悦,夺人所好、不如成人之美。”

两个声音争吵不休,一个说“侠之大者、当胸怀天下,岂能为情所困”,一个又说“连自己心爱的女子也得不到,做的什么窝囊大侠”……

杨朝夕在两个声音激辩中不能安宁,想到生死、想到得失、想到宠辱、想到进退……想到方七斗说过的“年少不知曲中味,若知已是曲中人”,想到承虚子师傅讲过的“未知生、焉知死”……

想到长源真人走到自己身前,和颜悦色中、略带责备的语气:“少年人该当意气风发,倘若如此颓丧,岂非未老先衰?年少时所谓的情之所衷、不过是一叶障目罢了……”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许多生造出来的场景,也开始在脑海中预演。杨朝夕双眼空洞茫然,第一次觉得生而为人,竟有这么多的枷锁扛在肩上,快要将心中的浩然之气、层层压垮。

夕阳已没,树影渐沉。天外暮云如败絮,山间晚风堪凉薄!

杨朝夕颓然苦笑:自己少时有志,要做一代大侠。可是便为一代大侠又能怎样?情长气短,愁苦烦闷,还不是与一般人无二?

原来世间种种,皆好没意思。怪不得那么多乡民村妇,要受着和尚、道士的蛊惑,去学着“看开”、学着“放下”、学着“逆来顺受”、学着“苦海回头”……

情深而不寿,慧极则必伤。难道释门的法子,便真能解人苦厄?而道门的清静无为,便不能稀释掉心中苦楚?有生以来,杨朝夕第一次对自己信奉的道门经义,有了些许动摇。

暮色四合,天地由白转黑。漫漫夜色降下,将所有忧愁、喜乐、悲苦、平和,都拖进了黑暗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