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105章 闺中有狐,长于诗文

如水剑道 第105章 闺中有狐,长于诗文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洛阳城,自古便为帝王州。自炎黄以降,先后称名“西亳、斟、洛邑、雒阳”。

帝喾都西亳;夏太康迁都斟;商汤定都西亳;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汉光武中兴,定都雒阳;汉末董卓乱政,焚尽洛阳;曹丕称帝,迁都洛阳;五胡乱华,孝文帝迁都洛阳;至隋天下一统,炀帝迁都洛阳……

盛朝开立后,尊其为“东都”“神都”。有“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的美誉。

作为秦岭东脉的伏牛山,便坐落在洛阳城南。此山脉自西北向东南、绵延八百里,号称“东都藩篱”。自古中原板荡,常为群雄角逐之所。

伏牛山北面余脉,有处熊耳山。适逢春时,万木萌发,云下峰岭竞秀,山中冰水初开。便是仙人降此,怕也要赞一声——好个涤除尘垢、复归自然的逍遥所在!

莽莽群峰间,夹着曲折山谷,此时雪融冰消,谷中溪涧颇丰。某处溪水流缓,岸边蹲着一位身姿卓然、玉簪环髻的女子,指掌纤细、白胜柔荑,正掬着一捧溪水,小口饮啜。玲珑精致的五官,被溪水仔细映出。

溪水清甜甘冽,朱唇细细微翘,秀眉亦为之舒展。女子站起身来,拍掉身上的枯草,“咯咯”地笑了一阵,忍不住对着群山喊道:“我终于出来啦!”

仿佛羁鸟归林,池鱼下渊。女子心情愉悦间,放眼看去,山山皆秀色,水水俱含情。

她一路蹦蹦跳跳、走走停停,不时采几朵山花、插在头上。然而环髻随风而颤,不多时,山花便掉落下来。她却不恼,又重新采了插上。

如此游冶半日,寻得一处深潭。潭水清可见底,其间青鲤十余条,皆若空游无所依。女子探出舌头、在唇间舔了舔,心中便有了一番计较,脸上笑意更浓。

只见她蓦然腾起,脚下连点,不过两息,便赶到一处竹丛前。单掌作刀、指甲为刃,又是几息工夫,便裁出几竿长短适度、粗细合规的筠竹来。竹材断口平整,竟不亚于刀劈斧凿!

女子拖着筠竹回到潭边,依旧是干脆利落的挥掌,将竹材截作数段,在岸边地上扎起一只简易的炙烤架。

她手中不停,又抽来竹材,劈削成一杆丈许长的竹枪,枪尖锋锐,触肤见血。她兴致颇高,又拿在手中挥舞了一番,枪影落入潭底,将十余条青鲤吓得四处逃窜。

女子陡然向潭上跃起,纵枪扎下!清水潭底,顿时爆开一蓬血雾。枪势即发即收,待她收枪跃回岸边,枪头上一条肥硕的鲤鱼,仍在挣扎扭动,却早被横贯了身体。她将竹枪微抖,那鲤鱼便落在草间。

她又这般如法炮制,从潭中接连扎出五六条鲤鱼后,才心满意足地找来青石坐下。口中哼着不知名的曲调,手上竹刀飞快,将鳞片刮净、鱼腹剖开。又扔掉鱼鳃内脏,将处理好的鲤鱼在潭中清洗一番,便以竹签穿好。接着从怀里摸出火镰燧石,将枯草拢起点燃,才优哉游哉地炙烤起来。

鱼油滋滋,火苗“哔剥”。她一手翻烤着鲤鱼、一手托着下巴,忽然笑逐颜开。洋洋自得间,不禁想起自己逃出来时的一番景象——

邙山以东,荒草残碑间,藏着一座精妙阵法。阵法掩护着的、是一处大墓的入口。入墓者,顺甬道而走,过九重机关,便是巨大的断龙石。断龙石后,山体中空,坐落着狐族柳家的府第。

府中房舍数间,正堂是柳家家主柳崇嗣待客、读书处所,紫檀木器、三彩瓷瓶、青铜镇纸、经卷满架,显出儒者之风。

正堂向里是后室,后室三面皆广檐乌顶、画栋雕梁,左右是东厢、西厢,正中是主母拥枕小睡的居所,金玉珍玩盈室、熏香锦缎横陈,有着言说不尽的雍容华贵。

正中两侧亦有偏房,是柳崇嗣妾室的安身之处,房内大小、摆设,均朴素简单了许多。

府中长子柳尧臣、次之柳舜臣、三子柳定臣,以及他们的妻妾,分占东厢诸间房舍。四姊柳含烟则与小妹柳晓暮,各分得西厢两间房舍。

柳含烟不喜道术修炼,因尚未出阁,平日便深居简出,多数时候只随着娘亲阿槿,学些针黹女工、织网裁衣的手上功夫。

唯有柳晓暮,生性狡猾跳脱,颇喜抛头露面,不但习武修道,而且饱读诗书,甚而琴棋书画诗酒花,门门通习、样样深究!有遍游天下、寻仙得道的大志向,反而比三个兄长更要厉害几分。

狐族修炼长生,寿岁自然绵长。千载岁月倏忽,于他们而言,略等同于人族数月光景罢了。寿岁既长,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反而比人族节奏要慢许多。于是如柳晓暮这般、五百多年道行的狐妖,不过相当于人族的豆蔻少女。

又是春时萌动,山间梅花绽放。柳府仆从外出狩猎,顺手采了许多梅花回来,插在瓷瓶中,高洁傲岸,淡雅清芬。将本就充溢了脂粉气的闺阁,又妆点地格外仙逸出尘。

柳府西厢,檀门轻掩,罗幕微凉。柳晓暮胭脂淡抹、描眉细细,正噙着笔端,对着案上的一瓶梅花出神。细颈三彩瓷瓶前,铺着一方宣纸,右上角写着“拨开”两个蝇头楷字,却没了下文。

便是此时,外间檀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接着是环佩叮咚之声,渐入房中,却是一位中年美妇、携着个及笄少女。

那美妇凑上去,扫了眼柳晓暮的桌案,淡淡笑道:“暮儿在作什么?又是‘观物赋诗’的辞章之技?”

柳晓暮闷闷不乐道:“初时见了这梅花,却也爱不释手,颇有吟诗作赋的兴致。然而我越看这瓶中梅枝,倒颇像自己的处境,于是便收住了笔。”柳晓暮说罢,轻叹一声,“这般囚于瓶中的精致清绝,反不如漫山遍野的烂漫自在。”

这美妇便是柳晓暮的娘亲阿槿,听她这样感喟道,便也有了几分动容:“依为娘之见,‘观物赋诗’终是自娱。今日逢巧,咱们母女三人不如来个‘即景联句’,倒省了你伤春悲秋的郁郁之态。”

及笄少女却是柳晓暮四姊柳含烟,听娘亲说罢,连忙笑着告饶:“娘!你们要行风雅之事,切莫算上我。我自来便不擅长这些。今日娘难得高兴,我便做个抄书匠,将你们的句子都抄录下来,日后攒的多了,再抄入经卷,或可流芳百世。”

柳晓暮秀眉微瞪,瞥了柳含烟一眼:“阿姊虽不好诗文,却真会说话!若你将这第一句起个头,不论韵脚如何,我便都往下接。如何?”

柳含烟展颜一笑:“小妹此话当真?”

“自然!”柳晓暮嘴上决不让步,倒有了些平日两人斗嘴时的针锋相对。

“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抛砖引玉,先献个丑!”柳含烟举重若轻,略作沉吟便道,“拨开……拨开香入深!”

柳晓暮美目流盼、精光一闪:“扫落红着尘。枝摇如有影!”

“你们两个小妮子,竟然不等为娘细细思量一番!”阿槿见两人竟抛下自己,不禁笑骂,接着便续道,“花动却无魂。阶前簪花立!”

“槛外倚树根。长日不梳洗!”柳晓暮不假思索、信口拈来。

“未夜多愁闷。拾瓣惜花色!”阿槿想了十数息,才得了这么两句。

“捡枝馀雪痕。目下才清赏!”柳晓暮几乎没有停顿,仿佛这句子本就存在心里,只待她念出来罢了。

“觉起又黄昏。”阿槿接完这句,再也忍不住,笑出声来,“续不下去了,便用这句煞尾。这哪里是‘联诗’?分明是拔刀拼命!”

柳含烟运笔如飞,却是一手娟秀俊逸的行草。待娘亲阿槿说完,她便也将宣纸捧起,又将联缀而成的句子,默默诵读出来:

“拨开香入深,扫落红着尘。

枝摇如有影,花动却无魂。

阶前簪花立,槛外倚树根。

长日不梳洗,未夜多愁闷。

拾瓣惜花色,捡枝馀雪痕。

目下才清赏,觉起又黄昏。”

阿槿细细听了一遍,眉目含笑:“咱们妖族若附庸起风雅来,怕是没人族什么事情了。毕竟妖族寿元绵长,不论什么奇技淫巧,大可学起来。”

柳晓暮被娘亲阿槿一番搅扰,方才自怨自艾的心绪,反而淡了下来。眉头微舒道:“娘,妖族便是因为寿元太长,反而有些不思进取。便是修道,也远不如人族用功刻苦,所以千余年来、真正得道升仙的,也是寥寥无几。人族中有‘以夷伐夷’的说法,我们若妄自尊大、不愿去学人族的道术奇巧,日后必定吃亏。”

阿槿佯怒道:“你这小妮子!为娘不过随口叹息几句,倒招来你一番长篇大论!”

柳晓暮朱唇微瘪:“娘——女儿被你和爹爹禁足都十年啦!这府中的千余经卷,已被翻过三遍。再闷在这又暗又潮的地方,女儿头上都要长出蘑菇了。”

阿槿笑了一会,脸色渐渐慈和:“我知你想出去。可你与那虎族霍家阿五婚约已定,你爹已向青狐卫下了铁令,若让你再逃出去,他们便要提头谢罪。你若真想外面的新鲜物什,娘便叫赤狐卫去给你弄来!”

柳晓暮见娘亲应承下这事,心中暗喜,便要狮子大开口。柳含烟这时已拿起香榻上的一件东西,先开口笑道:“小妹,你这件宝贝做的真好!不知用上傀儡之术,威力如何?”

柳晓暮心中微惊,面上却不露声色:“阿姊,不过是小妹穷极无聊,做来玩耍用的人偶。傀儡可不好做!爹爹又不许我出去,光是凑齐材料,都千难万难!”

柳晓暮说完,从柳含烟手上接过那只用竹木、布帛做成的人偶,又放回香榻内。除了五官尚未装上,只看身形,与柳晓暮倒有七八分相似。

柳晓暮忙接着刚才的话题,可怜兮兮地望向阿槿:“娘!你便差赤狐卫,找些天材地宝、我想炼一炉丹药。如今困在‘炼气五层’快四十年了,感觉就差一丝,便可到达‘炼气六层’。若以丹药辅助,或许能一步跨出、直接到‘炼神一层’也说不定哦!”

阿槿目光盯着柳晓暮,待确定她不是无理取闹后,才停住袖里盘动的珠串:“天材地宝,未免笼统。你须得说出几味主药来,为娘也好‘按图索骥’,叫人给你找来。另外,炼药的事,可以叫你大哥、二哥从旁协助,防止你控火失调,炸了丹炉。”

柳晓暮听罢,淡淡点了点头:“我从一本《洛阳伽蓝记》上找来的线索,叫‘牛筋狗骨之木、鸡头鸭脚之草’,当是四味主药。”

如此说完,心里却暗暗一惊:娘亲果然深谋远虑、算无遗策!一番细究,不但防了我信口胡诌,还遣出大哥、二哥监视我炼药,这等行事风格,确是滴水不漏!若非我尚有后招,只是打过这几句“机锋”、便已一败涂地。

柳含烟亦是秀外慧中之人,猜到娘亲用意,也顺水推舟道:“小妹还有什么需要?可一并说来。娘的赤狐卫毕竟有限,若都给你找东西去了,府内外守卫警戒的力量,便要被抽空。既然出去寻一趟,索性一次找得齐全,省得你再生枝节。”

柳晓暮瞪了她一眼道:“阿姊说得有理。还有几卷叫做《博物志》的书,可以买来一套,我有用处。一定要弘文馆精校的版本,不要穷书生手抄的书卷,恐有谬误。”

阿槿笑着点头应下,便与柳含烟出了西厢,只剩柳晓暮一人,在房中拿着枕头出气。

母女二人在檀门外听到房中动静,不禁相视一笑,便也不再怀疑房中之女,毕竟她也已黔驴技穷、不足为虑。

柳晓暮听得二人脚步声渐远,才放下手中绣枕,面上笑容灿烂,心中得意非凡。就连倒在香榻一侧的人偶,都变得面目亲切起来。

柳晓暮拉起这即将完成的人偶,细细端详了半晌,仿佛叮咛一般,喃喃笑道:此事成与不成,便看你的表现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