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他从江湖来 > 江南微风起 第四十五章 写书人,他从江湖来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两骑并驾齐驱,悠哉悠哉的走在官道之上。

嘲风卫梁都参同匡义一路上都是铁着个脸,他自认已是嘲风卫中话最多的,甚至因此还被手底下的一帮兄弟们打趣称作“嚼舌妇”。可在遇到身旁这位被称之为“医圣”的白发白须中年人时,饶是头疼不已。

他的问题,道理实在是太多了。

“匡参同,我这么称呼你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孙仲景一手握着缰绳,一手那斗笠使劲给自己扇风,嘴里还不停的抱怨。

“哎呀,你说你们皇帝请我回去也不知道让你弄一辆马车过来,虽说不想什么梨花木,钱塘木之类的名贵马车,可好歹也弄一辆说得过去的红木马车吧,这天简直热死个人。”

“匡参同,这次皇帝这么着急,甚至不惜出动嘲风卫亲自来找我,怎么?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匡参同,这么热的天,你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不热吗?莫非内衬中有冰块不成?”

“匡参同,你和我说说,你们的梁都总位薛大人的修为到底如何了?传闻他早在十年前便已是上三境高手了?”

“匡参同……”

起初匡义还愿意与他说道一二,可不成想,这孙仲景自从离开江南道之后便好似泄了洪的水闸,滔滔不绝,近百里路程,愣是一刻不停的在说。

“孙仲景!孙先生!您就不能有一刻消停吗?原本以为如您这一般上三境的高手想必已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方式,且不说是否不苟言笑,再不济也是惜字如金吧,哪里有一点当日在江南山庄所展示出的高手风范?”

说到最后,匡义也不知道如何开口,一旁的孙仲景也安静了心来,摸着下巴作思考状。

匡义见到他这副模样,心里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可不曾想,没走一里地,孙仲景的声音再次在匡义耳边响起。

“匡参同,为什么我现在成钦天监的监正了?那姓封的老头子执掌司天监近一甲子,你们的皇帝陛下问过他的意见了?”

见匡义没有任何作答,孙仲景一拉马车,一改之前嬉闹的表情,严肃的说道:

“问你什么也不说,真当我孙仲景是那般好说话的人?若是你们皇帝图谋那座天宫的话,我劝你们还是死了那条心,没有遵生玉是进不了那座城池的。”

匡义也停了下来,思忖良久之后才开口说道:

“五年前你为陛下换的心,已经到时限了。”

“这……不应该啊,一颗心脏最起码能用十年到十五年。”

孙仲景满脸疑惑,新康帝退居幕后乾坤殿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因为每况愈下的身体。

“朝堂明面上虽然是孙皇后在把持,可一切奏折批阅依旧是陛下亲力亲为,即便除去内阁四殿大学士所拦下的,每日送到乾坤殿的奏折依旧有近一百之多,加之江湖之事一直是陛下的心病所在,所以……”

孙仲景点了点头,虽然他并不怎么喜欢新康帝李岱,但不得不说,他是个不错的皇帝,至少在他的治理之下,百姓得以丰衣足食,不会因为苛捐杂税而造反,作为一个国作绵延七百载的王朝来说已是非常不易了。

“我孙仲景秉承“有救无类”的宗旨,只要是有人找我寻医问药,我便义不容辞,走!”

“孙先生高义,本官拜服。”

一抱拳,一拉缰绳,两匹马疾驰而去,去往那座天下首善之城,长安城。

江南道,陵州城,富岭村。

路旁的杂草中走出一人,面带尴尬笑容,挠了挠头。

魏子庚皱着眉头,看着他的模样,脑海中努力回想着什么。

“季瀚林?读书人?你来这里干什么?”

对于他的问题,名叫季瀚林微胖读书人讪讪笑道:

“算不得真正的读书人,平时只是喜欢读读书,写写字,只能算是半个读书人而已。原本我在官道驿馆多吃突如其来的风雨,不成想却在耳边响起一阵阵雷声,我便是寻着雷声赶来的。”

看着他手中那羊皮册子,许岳来到他的面前,问道:

“这是什么?”

季瀚林笑着伸出他手中视若珍宝的羊皮册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是我一路行来的所见所闻,我都把他记在了这本《四季常青记》这本游记中了。”

许岳看向魏子庚,征求意见,后者这号头,示意他没问题。

接过册子,许岳翻开第一页,只见绯页处写着四句诗:

“枯叶秋风送,百花春雨红。

江湖他乡客,恨别难相逢。”

魏子庚靠近看了看其中的内容,不由得便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

这本册子中写了各个这位读书人走过之处的人文景象,所涉及的州府包括江南道,陇关道,剑南道等十多处,有江湖中恩恩怨怨,有市井小民的忙忙碌碌,也有茶园田舍的温馨惬意,甚至于刚刚的打斗都被他生动的描绘了下来。

“这些地方你都去过?”

“当然!”

季瀚林十分肯定的回答,语气中甚至是有些许自豪。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辈读书人如果只拘泥于圣贤书中的道理,那必定会被书本所拖累,在下要效仿文圣老爷,周游列国,在下自十岁便开始出门远游,如今已行路两千里。”

或许是从未与其他人说过此类豪言壮语,在他说完时,竟有些不好意思。

许岳听到眼前读书人的话语,眼中尽是钦佩,他拍了拍季瀚林,将羊皮册子交还给他。

季瀚林接过册子,怯生生的问道:

“刚刚在一旁看你们打斗,忍不住便将其记录了下来,二位少侠莫要见怪。”

许岳听闻大笑着说道:

“无妨无妨,记得倒是在你的游记中把我写的英俊潇洒些,对了还有,我叫许岳。”

说着,他又为季瀚林介绍其身边的人。

“这位少侠叫魏子庚,他身后背着的是城隍娘娘,平湖山庄大小姐程清。”

魏子庚忍住没笑,甚至心中有些许小忐忑。他自幼便喜欢此类游记话本,对于里面的江湖大侠甚是向往,心中总是忍不住的想:

“若是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其中之一该有多好。”

少年的江湖梦,往往就深埋在这些话本之间。

片刻之后,魏子庚欲邀请这位有意思的读书人一同去喝酒,却被他婉言拒绝。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江湖再见!”

双方一抱拳,行礼,各自散去。

望着魏子庚与许岳远去的背影,季瀚林心生向往,一只麻雀飞来蹲在他的肩头,读书人转头看了一眼。

“麻雀啊麻雀,江湖侠客果然多风流啊,你说他们是从何处而来?”

似乎在回答他的问题,肩头的麻雀叽叽喳喳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季瀚林口中呢喃着,又望了望自己手中的《四季常青记》。

“江湖?自江湖而来?原来如此,江湖波澜壮阔,何处不江湖,其中浪涛翻滚,不能拘泥于一人一城,自然就有更多的许岳与魏子庚。”

想到这里,季瀚林蹲下身,将羊皮书面的字擦去,又重新六个字。

“他自江湖而来。”

清风吹过千重山岭,麻雀叽叽喳喳,看着改掉的名字,少年心满意足的收好羊皮册子。

夕阳西下,程清趴在魏子庚的后背上,落日余晖映照在她英气斐然的脸庞,拉长的他们的身影,昏迷中的她也心满意足的笑了。

平湖山庄门口,小公子程熙蹲在石狮子旁,百无聊赖的叼着一根野草,时不时的拍打两下石狮子,时不时的又趴在石狮子头顶上。

见到几人会来,程熙激动的从石狮子头顶一跃而下,刚欲发作,看看到几人的凄凉景象以及魏子庚身后背着的程清,恼怒感顿时烟消云散。

“你们这是怎么了?我姐他是怎么回事?”

没等魏子庚开口,一旁的张若镜开口说道:

“程小姐只是脱力晕倒,并无大碍。”

“这是谁?”

程熙指了指张若镜,又看向魏子庚,后者点了点说道:

“先进府再说。”

进府后,张若镜将带来的益气活血的药包交给程熙,告诉他煎药之法后,便迅速安排下人开始煎药。

魏子庚与程熙说道:

“这位便是孙先生所托付的徒弟。”

张若镜十分礼貌的弯腰作揖行礼。

梁丘兄妹知晓两人回府且都身负重伤,便立马火急火燎的的赶来。

在见到许岳胸口那一大摊血迹之后,梁丘画人整个人心头不由得一颤,可再见到许岳跟没事人一样是,心总算是落地了。

江南山庄覆灭的消息很快便在整个江南道传播开,其下的诸多产业生意,包括丝绸,瓷器以及茶叶等涉及一国重业,理所应当的入得平湖山庄名下,而其余的水路贸易往来则被程老爷子分给其下十六连环坞,由他们共同维持。

不过三日休养之后,程清很快便能下床走路,虽然脸色依旧十分苍白,可相比之前已是恢复的相当好了。

这一日,门房急忙来报。

“门外有一位自称玄甲卫刘惟玄的大人,他直言来此寻江湖客栈少掌柜魏子庚。”

魏子庚一听与许岳相视一笑,后者满脸不情愿的摸了摸腰间。

来到正厅内,刘惟玄已经在此等候了多时,见到魏子庚,刘惟玄笑着点了点头。

早年他跟随燕王季城左右,是其手下骑军都尉,与其魏子庚的父亲魏献,昔年军中的奢悦狼军统领,同样有着不俗的袍泽之情。

“魏贤侄,当日在渝州城见你时便知你终有一日会踏上江湖,不成想今日我们又能在江南道相遇。”

对于眼前之人,魏子庚不可谓印象深刻,当日便是眼前之人收走夏清明三魂,而夏清明却摇身一变成为朝廷鱼龙卫的指挥佥事夏秋冬出现在他的面前,并且在身后给了他致命一击。

虽然谈不上厌恶,但这件事他想要问问眼前喊他“贤侄”的人,即便知道这件事或许并得不到答案。

魏子庚伸手,示意许岳将江山印交给他,后者虽不情不愿,可还是拿了出来,随即一把丢给面前的镇抚史刘惟玄。

接过江山印,刘惟玄看了两眼,将其收入怀中,随即魏子庚出声询问道:

“刘大人难道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气氛陡然凝滞,哪怕是一旁的程家姐弟三人都能感受的出空气中的阴冷。

魏子庚手中剑出鞘三寸,冷眼看着眼前的中年人,全身戒备,不敢有丝毫大意。

反观刘惟玄,镇定自若,不知怎么的,魏子庚竟然从他的眼中看到了一丝肯定的神情。

许久之后,刘惟玄开口说道:

“贤侄,不管你信与不信,夏清明一事我并不清楚,当日将渝州城一事传至京城乾坤殿后便已经得到了陛下的答复。”

“什么答复?”

“杀夏清明,夺三魂。”

魏子庚微微皱起眉头,他不去考虑刘惟玄话语的真假,他知道,刘惟玄定然不会骗他。

“在那时,新康帝便已经决定利用夏清明的三魂来做某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了,一方面是给足了魏献的面子,另一方面朝廷还会多一个至少玉衡境的剑修?”

刘惟玄没有说话,也不能说,只是沉默着,他而沉默往往就代表了肯定。

良久,魏子庚话风一转,说道:

“刘大人,朝廷可知这江南道一十三名官吏与尚生教拐卖妇女妇女幼童,采生折枝,供其淫乐,不知朝廷当如何处理。”

刘惟玄早就知道魏子庚会有此一问,早年他在京城便已听闻这位江湖客栈少掌柜助孩儿帮伏法人拐子阎九,以及岳州何人财一事,事后岳州知府吴楠被斩首,全族被流放戎州边境。

更有坊间传闻,何人财因为被仇家寻仇,一家老小七口人悉数被杀,甚至于襁褓中的婴孩都未曾被放过。

不敢说此事是否与眼前的少掌柜有联系,但这少年对于人拐子一直是秉承着必杀的态度。

想到这里,刘惟玄仰头大笑着说道:

“此事贤侄不必担忧,我玄甲卫监察百官,而陛下此次让本官前来,正是要彻查此事,定然会给江南道一个太平。”

不论结果如何,单单看到当朝玄甲卫镇抚史对于他们这样的草民都如此有耐心回答问题,给足了他们的面子,魏子庚许岳两人也都抱拳,恭恭敬敬行了个晚辈礼。

刘惟玄面带微笑,坦然受之,见过想见的人,拿了要拿的东西,他告辞转身离去。

在仆役的带领下穿廊过院,到前院时,刘惟玄看到了两人,正是平湖山庄程老爷子与仰头喝酒的酒鬼徐。

刘惟玄来到两人面前抱拳行礼,程孔方微笑还礼,酒鬼徐则是都没正眼看过他一眼。

“程老庄主,江南山庄覆灭,恐怕平湖山庄要成为江南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啦。”

说话时刘惟玄虽然面带微笑,可话语中确是一个大坑等着程孔方往里面跳。

程孔方也不恼怒,也没接刘惟玄的话茬,只是淡淡的说道:

“刘大人,要不移步书房喝杯花茶?近日渝州城送来的花茶,茶香怡人,具送茶之人所言,此茶乃是延年益寿之佳品。”

刘惟玄面带疑惑,饶有兴趣的问道:

“哦?渝州何时产花茶了?再者说花茶而已,何来延年益寿一说?”

程孔方微笑说道:

“我们平湖山庄通过水路为玉宇楼送去每月的果蔬,丝绸,而这花茶不过是玉宇楼的回赠罢了。”

刘惟玄心中不由得“咯噔”一声,心中暗道:

“平湖山庄何时与玉宇楼搭上关系?对了,魏献的小女儿是玉宇楼太玄真君的亲传弟子,而魏子庚又……此时要禀报陛下,关于平湖山庄的遵生玉一事需容后在做决定。”

想到这里,刘惟玄一抱拳,随即以“有急事要处理”便告辞而去。

今日真的是个十分忙碌的日子,前脚刚刚送走镇抚史刘惟玄,后脚门房又来通报,而来人却让几人为之一惊。

“经略使范畴范大人?他来有何事?”

许岳一旁不屑的说道:

“肯定是知晓玄甲卫镇抚史来此,特来自首来了?”

来到正厅,只见范畴一身深青色长衫,此刻正负手正在厅内。

见到魏子庚,范畴两步上前,笑着说道:

“你就是魏子庚魏少掌柜吧,我是孩儿帮江南道总舵驿堂堂主。”

程家姐弟不明就里,魏子庚与许岳愣在了原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