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蜀山悬剑传 > 第八百三十七章 邙山大败

蜀山悬剑传 第八百三十七章 邙山大败

作者:大明终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东门行》佚名〔两汉〕

……

受鱼朝恩的谗言影响,肃宗对不遵圣意、消极据守的李光弼有些不满,但鉴于鱼朝恩不懂军事,所以肃宗宁可选择慎重对待。

当大唐军界的二号人物仆固怀恩也极力主张出击迎战时,肃宗动摇了,天平的砝码开始倾斜。肃宗思虑再三,终于决定采纳鱼朝恩和仆固怀恩的意见——主动进攻。

肃宗随即下诏反攻。

二月下旬,肃宗不断遣使者往河阳,命令李光弼出兵。此情此景就跟当年潼关之战时,玄宗一再逼迫哥舒翰出战的情景一模一样。

面对天子连下十二道金牌催战,李光弼无可奈何,倘若再不出战,就是抗旨的大罪了。

无奈之下,李光弼只好命郑陈战区节度使李抱玉驻守河阳,然后与仆固怀恩、神策军节度使卫伯玉一同出兵,进攻洛阳。鱼朝恩作为监军使,跟随李光弼的中军前行。

上元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史思明期待已久的决战时刻终于到来。

当唐军主力进抵洛阳城外的邙山下时,史思明早已在此以逸待劳、严阵以待。

李光弼命令大军依据险要筑阵。

骄傲自满的仆固怀恩自诩自己的蕃汉劲卒兵强马壮,不听李光弼号令,一马当先,率领前锋军陈兵列阵于一马平川的平原之上。

李光弼大惊,赶忙派传令官告戒仆固怀恩:“依恃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列阵平原,一旦失利则全军覆没。史思明擅长野战,绝不可轻视!”随即一再下令仆固怀恩移兵于险要处。有了监军使鱼朝恩撑腰的仆固怀恩有恃无恐,对李光弼的将令置若罔闻。

李光弼和仆固怀恩将帅不和之事,史思明早就收到情报。此情此景,再次印证了这条情报的准确性。

史思明看着唐军主力分裂成两路,阵势移来移去一直没有稳定,知道战机出现。

史思明狼童一眯,对左右将令道:“唐军刚刚列阵、立足未稳,正是一鼓作气、强攻之际。听我号令,全体骑兵,准备冲锋!”

史思明手一摆,发出了勐烈进攻的号令。

只听牛角号一声狼嗥,早已按捺不住的胡人铁骑像决堤的洪水一般,顷刻之间,漫过了两军之间的阵地。

一年零四个月,范阳铁骑空有一身蛮力,却几乎无仗可打,最多只能打一些最不擅长、伤亡极大的攻城战。

范阳铁骑憋了一年零四个月的怒火,瞬间释放,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邙山脚下,原本是一片开阔的农田,连年战乱,田地早已荒芜,变成了一马平川的荒草原。这种开阔地形最适合骑兵冲锋。

范阳铁骑山呼海啸而来,马蹄所踏之处,大地震动,发出轰轰的沉闷之声,数里外都能感应到。

面对旌旗蔽日、锐不可当的范阳铁骑,尚未列阵完毕的唐军哪里是其对手。

仆固怀恩自诩无敌的蕃汉劲卒一触即溃,其阵地率先被冲垮,麾下骄兵悍将纷纷夺路而逃。

前锋军的大溃败严重影响了唐军的士气。溃散下来的蕃汉劲卒如同泥石流,冲击着唐军的中军大阵。

倘若是敌方军队,唐军早就用白复提供的万钧神弩等大型床弩抑制其冲锋,可面对同袍战友,各路唐军的指挥官实在下不了手,将其射杀。

战机转瞬即逝,等到诸位将领回过神来,溃散下来的唐军已经将中军防御阵线冲的七零八落。

李光弼据守险要,阵型保持的最为稳定。可左右两军及后军的溃败,让其中军立刻陷入叛军的包围之中。

李光弼身先士卒、指挥将士奋勇死战,可大势已去,如孤岛般的中军最终没能抵挡住叛军的凌厉攻势,很快被击溃。

兵败如山倒。李光弼的中军帅旗一倒,各路唐军更是不战自溃,全部掉头而逃。唐军霎时间全线崩溃,士卒四散逃命。

“自己苦心经营多日,没想到最终换来的,竟是这般局面!”

望着叛军滚滚杀来,李光弼长叹一声,拔出宝剑,当场就要自刎。李光弼的亲兵校尉一把夺下将军的长剑,急吼道:“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李光弼悲愤不已,叹道:“这一仗,恐怕朔方军的主力都拼光了,我还有何颜面留在这世上。”

亲兵校尉眼珠一转,急中生智道:“大帅,就算朔方军全军覆没,可是安西北庭铁骑还在。等到白复将军从江淮北上,咱们依然有实力剿灭叛军。

郭令公已然被弃用了,倘若您再为国捐躯,白将军独木难支,大唐可就真完了!”

听到白复的名字,李光弼眼睛放光,瞬间恢复了理智。

“阉党害人,倘若我轻言牺牲,他们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复兄弟啦。再屈辱,我也得活下去!”

见李光弼回心转意,亲兵们赶忙拽着李光弼的战马,掩护大帅向北方撤去。

邙山之战,唐军将士被斩首数千级,丢弃于道旁的军辎武器更是不计其数。

史思明得势不饶人,一路掩杀。

李光弼和仆固怀恩率领残余部将渡过黄河,一路逃至闻喜(今山西闻喜县),才逃过叛军的追杀;鱼朝恩与卫伯玉逃回陕州;驻守河阳的李抱玉见大势已去,只能弃城而走。河阳、怀州相继陷落。

李光弼在河阳坚守一年多所取得的战略优势,就这样在一夕之间化为乌有。

消息传到长安,朝廷大为恐惧,决定迅速向陕州增援。

……

关于邙山大败的紧急军报,算是解了李俶的围,否则他都不知道如何应对白复和来瑱的当庭责难。

朝会结束后,李俶找来亲信私下商量,派谁增援陕州,对付史思明。

陕州一旦丢失,叛军就会直逼潼关,长安危矣!

众人不顾李俶的感受,众口一词:“当下的危局,唯有郭令公或白将军才能抗衡史思明。”

李俶在殿堂内徘回良久,他实在看不惯白复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好像大唐除了他就再也没有其他优秀将领了。

可眼前的现实是,大唐诸将都被范阳铁骑吓破了胆,没有人敢直接面对史思明的主力。

在众人眼中,白复领兵,不仅百战百胜,而且所需军需粮饷最少,将士伤亡最少。只要不是心存偏见,谁都会认为白复是最适合的统帅人选。

李俶思来想去,觉得先以大局为重。毕竟烽烟四起,战乱不断,受损最大的还是李唐皇室。

先让白复出马,剿灭叛军后,再清算今日之事。

李俶心中暗道:“刘邦为了大业,尚且能容忍自立为王的韩信、黥布等人,我难道还不如泗水亭长刘季?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和白复的恩怨,来日方长。”

李俶好不容易说服了自己,决定暂时不与白复计较。可如今和白复闹得如此之僵,怎么才能借坡下驴、握手言和呢?

李俶找人探过口风,白复扬言,不杀掉诬陷自己和安西诸将的宦官艾东和邢延恩,绝不善罢甘休!

想到白复睚眦必报的嘴脸,李俶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