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蜀山悬剑传 > 第八百二十一章 功高震主

蜀山悬剑传 第八百二十一章 功高震主

作者:大明终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

——节选自《满庭芳·汉上繁华》徐君宝妻〔宋代〕

……

这日大雪纷飞,白复心绪不宁,乘船拜会长孙晏行,寻求应对之道。

白复登上楼船顶层萼楼,依靠栏杆,凭海临风。

前两日接到上谕后,心高气傲的白复常常夜不能寐,耳畔一直回响着上谕中的几句话:“江淮诸路将领,自白复以下,均应由白复随时申儆,勿使骤胜而骄,成为骄兵悍将,庶可长承恩眷。”

白复仿佛看见肃宗和太子李俶板着冷峻的面孔,森严地审视着自己和麾下这班战功赫赫的将领。

白复对这道上谕思虑得很多。这次领兵江淮,军权在握,他一改在长安时的锋芒毕露、我行我素,试图以老庄之道行事,时刻保持恬淡之心,以柔退谦让来调和与江淮一带封疆大吏的关系。

前些日子,他又把《史记·淮阴侯列传》等文章仔细读了一遍。“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等惨痛教训萦绕脑际。白复告诫自己此时更应百倍谨慎小心,不能授人以柄。

但白复没有料到,朝廷的指责竟会如此刻薄,措辞竟会这般严厉,这道上谕的背后埋伏着什么,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了。

太子李俶倒还罢了,本来就跟自己不对付。没想到连素来对自己慈祥和蔼的肃宗也横眉冷对,大加斥责。

早知这样,自己何必放着长安温柔乡的舒心日子不过,跑到江淮来风餐露宿、血战沙场?

白复几次都想翻脸,写了几封措辞强硬的奏折怒怼朝廷。要不是被唐夔等人苦苦拦下,恐怕今日便会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昨日,颜真卿大人来了一封信,信上说:“大功成矣,意中事也,而可喜也。顾所以善其后者,于身何如?必筹之已熟,图之已预矣。窃尝妄意:汝所以为身者,欲以退让二字保全大节。此诚忧盛危明之定识,持盈保泰之定议也。”

这几句话白复诵读再三,对颜大人的呵护关爱感激不尽,也决定采纳他的建议,以退让二字保全气节。

……

白复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座船已经抵达江岸。江畔巨大的山崖之下,有一座观景亭。

长孙晏行正在煮雪烹茶,欣赏雪景。

见到白复,他欣然一笑,指着红泥炉道:“这是我从山顶取来的新鲜积雪,用来烹茶最是香甜不过。

有一年,我同你师父一起上峨眉,也是大雪纷飞之日。你师父当时负气偏激,更不爱惜性命,好好的山泉水不用,非要施展轻功,在万仞悬崖上采雪煮水,拉着我在鬼见愁的断崖上,喝了一下午的峨眉雪芽。

此情此景,毕生难忘。

现在想想,年轻真好!

从此,每逢鹅毛大雪,我都会煮雪烹茶,缅怀少年岁月。”

寒暄片刻,两人言归正传。

白复对长孙晏行叹道:“都被大人说中了。缴获刘展水师的战利品我一个铜板都没截留,悉数上缴。朝廷旨意却说,刘展抢掠江淮,金银如山,财货盈海,命我们迅速查清叛军掠夺金银的下落,报明户部,以备拨用。

兄弟们跟着我打仗,把命都搭进去了。我原以为朝廷会从战利品中拿出一部分,犒赏三军,抚恤阵亡的将士。没想到,不但一文不给,还向我们追讨金银?

若不是大人早有先见之明,我都不知道这个窟窿怎么填?!”

长孙晏行道:“宦官艾东并没有巡查江淮,一到扬州就参你,可见是带着任务来的。这样也好,钦差一行还没有到江阴,没有见到缴获的倭国战船和战利品,咱们还有回旋的余地。

此前咱们上报朝廷的奏折中,对倭国水师的战果淡化处理,就是等着这一天。

一个刘展就给你惹来如此多的麻烦,要是朝廷知道你全歼倭国水师,为大唐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嫉恨你,想要至你于死地而后快。

朝廷显然不想在功劳簿上为你再添一笔,甚至希望找个由头治你之罪,让你对天威夕惕若厉,戒慎恐惧。既然如此,你正好顺势而为,借坡下驴。

你就跟他们演一出戏,假装屈服淫威,认罪伏法,与之周旋一番。承认你们冒领军功,夸大对倭国一战的战果,剿灭的不是倭国水师,而是袭扰江阴一带的倭国海盗、占岛落草的倭寇。

这样,你就可以用缴获的倭国战利品来填这个窟窿,精锐的倭国战船由我带走,售卖给迁徙至江南的世家大族,改编成他们的私人部曲。

作为购买这些战船的酬金,这些江南世家已经准备了大量的钱货,不仅足以应对朝廷的责难,还能让你犒赏三军,抚恤阵亡的将士。

只可惜,对马岛之战、江阴之战,你两次歼灭倭国水师的丰功伟绩就此湮灭在历史的尘烟里,后世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记得。

正应了兵圣那句话:‘善之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

白复心中感动,道:“大人,我知道您是好意,可是让诸位大人这么破费,我们过意不去啊。”

长孙晏行手一摆,呵呵一笑,道:“有什么过意不去,这些钱都是用来买船的,又不是白送你的。

倭国战船是倭国和新罗两国,用上好的木料,花了不少年头精心建造而成,平日里,用钱也买不来。江南世家这次可占大便宜了,感谢你还来不及呢。

此外,以往遇见这种情况,统兵大将惯例都会逼捐。让叛乱地区的富户和商贾出钱。不出钱,就以勾结叛军的罪名将其下狱,绳之以法。

所以,你也不用太在意。反倒是江淮一带的百姓和商贾应该感谢你,他们应该庆幸,这次领兵平叛的人是你。”

白复默不作声,这种“感谢”让人百感交集、不是滋味。

沉默半晌,白复道:“大人,还有一点我想不通。连李辅国都不敢跟我硬刚,这个宦官艾东为何敢跟我叫板,不怕……”

白复话到嘴边,忍住没说。

长孙晏行嘿嘿一笑,道:“不怕你将来成了驸马,挟私报复,狠狠对付他?

复儿,你有没有想过,朝廷这次为何没派重臣来担任钦差?

正常情况下,以江淮大捷的战功,即便是派宦官来宣慰,也应该是李辅国、鱼朝恩这种级别的内侍宦官。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宦官艾东,区区一个内射生使,正是办这种脏事最好的人选。他本就烂命一条,卑微如草芥,根本不怕你报复。用非常手段,把你扳倒了,把差事办好了,很可能就飞黄腾达、青云直上。

反之,照章办事,如实奏报,他能有什么升迁机会?这种政坛赌徒,他就是来搏一把的!

复儿啊,我知道你的心思,你对陛下纵容这群宦官也不满。

这一切,与某个具体的人无关,都是权力在作祟。说到底,你还是没看透权力对人性的影响,不知这其中的阴森毒辣。

正所谓,万般不与政事同。

你以为你是陛下的准驸马,钦差就不敢动你了?实话跟你说,别说你是驸马,你就是亲王,一旦功高盖主、威胁帝位,他们也会给你罗织罪名。

你要有机会,翻翻大唐开国初年时的奏折,你就会对帝王心术有更深的领悟。

当年洛阳之战,秦王擒获窦建德和王世充,一举奠定大唐的江山。可回到长安后,几乎所有的御史都在参他,本本奏折,皆是诛心罪名。

当时,隐太子监国、统御百官,整个朝堂的话语权都掌握在隐太子手里。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混淆是非,假借民心,铲除异己。

秦王依仗的,就是一帮跟他冲锋陷阵的将领和赫赫战功。

然而,一旦和平日久,这些盖世军功很快就会被世人遗忘,而天策府诸将也会被逐一瓦解、分化。

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一旦秦王落难,其他人也很难善终。

所以,我的先祖才会跟房玄龄、尉迟敬德等天策府众将一起,冒死力劝秦王先发制人。

如果玄武门死的不是隐太子和齐王,今日百姓眼中的太宗皇帝,就是一个不忠不孝、暴虐残忍、恶贯满盈的逆臣。

当然,最高的利益和最大的风险捆绑在一起,有所得必有所失。

秦王最终成了太宗皇帝,成为千古一帝,但玄武门的血渍即使过去千年,也很难洗刷干净。

生前富贵、身后名,这才是身为权臣最难的选择。

如何选择,取决你最终想成为什么人。”

……

注释: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满庭芳·汉上繁华》徐君宝妻〔宋代〕

创作背景

徐君宝妻是岳州人,她被元兵俘获至杭,被安置在韩蕲王府。从岳州到杭州,遭到数次侵犯,她都用计得脱。主人因她貌美,不忍杀她。终于有一天,引得主人大怒,要用强。徐妻巧言先祭丈夫,再嫁与主人妇。在换妆焚香,祭祀完毕,作词于墙壁上,遂投大池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