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蜀山悬剑传 > 第五百三十五章 神秘谶纬

蜀山悬剑传 第五百三十五章 神秘谶纬

作者:大明终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黄溪夜泊》欧阳修

……

数日后,唐夔带来消息。

原来,为了摸清楚大唐底细,吐蕃新主弃松德赞非常重视从大唐招揽密探,不惜重金收买唐人。除了利用宫女刺探宫中机密,还拉拢科场失意的文人,为其出谋划策。

弃松德赞早就从密谍之口得知,大唐有不少恃才傲物的士子,因为得不到朝廷重用而一直郁郁不得志。弃松德赞深知,这些人正是可以拉拢的对象,于是派人秘密进行招募。

当他得知李陟、吴章阳、向昊是三位颇有才华的失意文人,便派出密谍对其进行收买。李陟断然拒绝,而吴、向二人自恃甚高,却不受重视,一直心怀不满,听说吐蕃有意窥伺中原,便叛逃过去。

……

洞察大唐的底细后,吐蕃就有了挑战大唐的底气,屡屡在大唐无暇西顾之时,率兵犯境。

……

白复问道:“那首童谣,可曾查清来历?”

唐夔道:“据说是几名妇人教与孩童,凡学会吟唱者,奖励糖果。丐帮弟子曾经在寺院见过这几人,但后来的这些妇人的行踪就不得而知。”

白复听罢,起身在屋内踱步。

白复道:“《礼记·中庸》云:‘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当下大唐的形势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峻,除了伪燕叛军、吐蕃外夷外,还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敌人……”

当夜,白复带着唐夔,到捕神方曙流府上拜访。

三人坐定,白复便将童谣之事讲述一遍。

方曙流手捋长髯,道:“两汉以降,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天下弥漫着‘末世将至、大劫轮回之期已到’的气氛。

围绕着道教《太平经》所描绘的‘太平世’,几乎每个宗门教派都宣扬‘救世主信仰’,利用诡为隐语之谶言,让信徒们坚信——在大灾难来临时,上天会派救世主降世临凡,拯救天下苍生。

这当中,‘十八子’和‘卯金刀’这两条谶言流传甚广。

与其说是帝王们营造、利用谶纬去迷惑民众,不如说是帝王们顺从了当时普遍的‘末世之劫、救世主下凡’的信仰。

于是,‘十八子’这条谶言就与李弘的‘道君出世’结合起来,宣扬‘李氏将兴’。与此同时,‘卯金刀’这条谶言就与‘刘举’的“弥勒下生”结合起来,宣扬‘刘氏当王’。

但是在李唐王朝建立之前,尽管有道教和佛教之间的信徒之争,但彼此都不是逐鹿中原的主流,并无太大的利益冲突,都被皇权所忌恨和压制。

隋末天下大乱,李唐就以‘李氏将兴’为号,争夺天下,并视刘黑闼等人为劲敌。

李唐王朝建立之后,‘道君出世’受到朝廷宣扬和推崇,而‘弥勒下生’则被视为异端和邪说。

朝廷对传播‘刘氏当王’谶语者残酷镇压。于是,‘卯金刀’之谶转向民间,与弥勒信仰结合,成为反对朝廷的一种势力。”

唐夔不解,问道:“诸多宗门教派中,反叛势力为何会选择与弥勒教结合?”

方曙流回道:“佛门的救世主往往指弥勒佛。此外,‘月光菩萨’、‘转轮王’或者‘月光童子’,都是弥勒派遣来拯救世人的救世主。

隋朝那连提黎耶舍译《佛说德护长者经》,云:‘(佛说)此童子(月光),我涅槃后,于未来世,护持我法,供养如来,受持佛法,安置佛法,赞叹佛法;于当来世,佛法末时,于阎浮提大隋国内,作大国王,名曰大行;能令大隋国内一切众生信于佛法,种诸善根。’

前隋大业六年春正月癸亥朔,数十位身着白练裙襦的弥勒教徒,焚香持华,自称弥勒佛,闯入皇城建国门。

建国门守卫不但不阻拦,反而稽首施礼。于是这群弥勒教徒抢夺卫士兵刃,发动叛乱。后来齐王及时赶到,将其诛杀。因此事连坐的长安百姓千余家。

类似之事,到了本朝永隆二年又重演一次:当年九月一日,长安万年县女子刘凝静乘白马,著白衣,带着信徒**十人,闯入太史局,询问此地是否有灾异。

这些人妖言惑众,兴风作浪,太史令姚玄辩大怒,将这些妖人抓捕,投入大牢问罪。

前后相隔数十年发动叛乱的这群白衣人,很可能是同一宗派,秘密潜伏在民间,避免被朝廷查获。

……

由于弥勒降世临凡的故事深入人心,高宗皇帝病重时,武曌为了自己能够登基,也宣扬李氏天命将终结。

与此同时,薛怀义、法明造《大云经疏》,说武曌是净光天女,为转轮王,是弥勒化生。唐竺三藏达摩流支译《佛说宝雨经》,承薛怀义之说,说月光菩萨以女身为摩诃支那(中土大唐)君王,将武曌说成是月光转世,称为月净光。从而为武曌加持,营造女主亦能登基称帝的道统。

从此,武周一朝,弥勒教和皇权互惠互利,盛极一时,几乎成为国教。

……

由于弥勒教的兴盛是建立在武曌个人崇信之上,本以为随着则天皇帝驾崩,弥勒教会走向衰落。没想到,到了玄宗朝,弥勒教再生是非。

开元元年,贝州人王怀古散布谶言,煽动造反:‘释迦牟尼佛末,更有新佛出,李家欲末,刘家欲兴。今冬当有黑雪,下贝州,合出银城。’

王怀古鼓吹‘李家’的天命来自临近末世的旧佛,而‘刘家’则代表未来的新佛。

‘新佛出’而‘刘氏欲兴’,暗示弥勒下生人间后,将以‘刘氏’建立王朝。即便‘刘氏’不是弥勒本身,也会以转轮王或者月光菩萨的身份,先于弥勒下生人间,为弥勒的下生创造条件。

玄宗闻之大怒,敕下诸道按察使,将王怀古极其信众捕而戮之。

王怀古及其信徒虽然被朝廷诛杀,但其宣扬‘李家欲末,刘家当兴’之谶言,触及了李唐统治天下的根基。整个开元年间,占很大比例的妖贼、妖人作乱,都与刘氏有关。

开元三年,玄宗颁布《禁断妖诈等敕》、《禁白衣长发会》诏书,指责白衣长发信徒‘假托弥勒下生’,传播妖讹、妄说休咎,要求地方刺史、县令对弥勒信徒的聚会结社严加查禁。

除王怀古案,天下诸道重要的叛乱尚有多起:

开元十三年五月庚寅,洛阳妖贼刘定高夜犯通洛门,尽擒斩之。

开元二十三年冬,东都人刘普会反,伏诛。

开元二十四年五月,长安醴泉妖人刘志诚作乱,驱掠路人,将趣咸阳。村民走告县官,焚桥断路以拒之。其众遂溃,数日悉擒斩之。

因此,玄宗对‘卯金刀’非常敏感,杨贵妃的族兄杨钊就因为名字中暗合金刀图谶,恳请玄宗为其赐名杨国忠。

由此可见,只要是李唐皇族遇到统治危机,‘卯金刀’、‘刘氏当王’这类谶语就会再度泛起。

随着朝廷对弥勒教的打压和弥陀信仰的兴起,弥勒信仰开始淡出佛教主流,不但武周朝几乎可以和释迦佛分庭抗礼的地位已经是‘明日黄花’,弥陀信仰和观音信仰也远远超过了它。

被主流佛教打压的弥勒教更加走向极端和暴力,一旦天下动荡,弥勒教教徒很可能会趁机起事。”

参考文献:

1、《神文时代: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孙英刚,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年6月出版。

2、《听吴晗讲史:历史的镜子》,吴晗,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