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蜀山悬剑传 > 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爱相杀

蜀山悬剑传 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爱相杀

作者:大明终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节选自《梦微之》白居易

……

皇甫轸死前的眼神让吴道子备受煎熬,而公孙矫的永诀,更是让吴道子心如刀割,追悔莫及。

吴道子一夜之间在赵景公寺画成《地狱变》,震惊长安。画中冥狱不可视,观者毛戴腋流液。

赵景公寺老僧玄纵道:“《地狱变》画成之后,都人咸观,皆惧罪修善,两市屠沽,鱼肉不售。”

《地狱变》完成之后,吴道子一年之内再不画作,整日喝的酩酊大醉,醉卧在平康坊菩提寺,反复揣摩皇甫轸的壁画《净土变》。

在吴道子看来,《净土变》这幅画里一定藏着某种秘密——让皇甫轸被灭口的秘密。

画师中流传着一种猜谜游戏,如同灯谜字谜,被称为“画谜”。画师们经常将自画像或者爱慕女子的形象藏入画中,仅供自己孤芳自赏。

其他画师往往通过破译画迷来鉴别此画真假。这种破译方法被称为“鉴图密钥”。

这“鉴图密钥”是一种非常私密的东西,如同密码。最高级别的“鉴图密钥”只有加密之人,也就是画师本人才能破译。

吴道子认为,皇甫轸一定通过“鉴图密钥”,将这个天大的秘密藏于《净土变》中。

虽然如此,但由于皇甫轸本身就是丹青高手,而且来历不明,很难通过他的师承猜出专属于他的“鉴图密钥”。

加之皇甫轸在此画中刻意隐藏、加密,更让破译这幅壁画的“鉴图密钥”难上加难。

即使是吴道子这样的一代“画圣”,一时半会儿也不知如何破译。

……

就在玄宗出逃,长安离乱的当晚,长安人心惶惶,王侯贵族、商贾百姓携妻挈子,仓皇出逃。地痞流氓则趁火打劫,入户抢掠,焚烧左藏。不等伪燕军队杀到,繁花似锦的长安就已经变成人间鬼蜮。

天翻地覆中,连菩提寺的僧人都逃走大半。

兵荒马乱的街道上,吴道子与逃难百姓逆向而行,如孤魂野鬼,失魂落魄。

菩提寺的主持将寺庙大门的钥匙交给吴道子,然后带领弟子仓皇出逃。

就在打开菩提寺庙门,迈步跨过门槛的一瞬间,吴道子恍然大悟,从皇甫轸死亡前的眼神中,破译了皇甫轸的“鉴图密钥”。

至此,吴道子发现了藏在壁画《净土变》中的秘密,找到了安禄山潜伏在长安的八十八位密探的容貌、身份和启用之法。

果不其然,其中一名密探就是公孙矫!

吴道子本想将此机密禀告玄宗陛下,但一来玄宗从长安出逃,不知逃往何处。二来,吴道子发现密探中竟有不少是玄宗宠信之臣。贸然奏报,不但于事无补,反惹杀身之祸。

于是,吴道子在皇甫轸壁画《净土变》旁,另画了一幅壁画《八十七神仙卷》,将除公孙矫之外的其余八十七位密探画入壁画中。与此同时,将《净土变》中代表公孙矫的人物图像抹去。

在《八十七神仙卷》中,吴道子简化了皇甫轸“鉴图密钥”,让有心人能相对容易地找到这八十七位密探的容貌、身份和启用之法。

只可惜,随后安禄山大军攻入长安,百官遁逃,再无文人雅士来平康坊菩提寺参佛赏画。

壁画《净土变》和《八十七神仙卷》上的秘密再无人能发现。一直到白复来菩提寺临摹吴道子的壁画,才将这个秘密再次揭开。

……

白复回到巴蜀会馆时,‘捕神’方曙流已经等候多时。

白复将自己的猜想告知方曙流和唐夔,方曙流频频点头,道:“白老弟这番推断,环环相扣,让整个过程趋于完善。”

唐夔沉吟片刻,道:“那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就对上了,我顺着复哥儿的思路往下推:

云梦女巫桐舟找到吴道子,让吴道子帮助其易容,刺杀天子。作为交换条件,她拿出证据,证明大姐公孙㸌和小妹公孙矫,其实是一个人。公孙矫只是公孙大娘施展幻术的分身。

吴道子为了验证桐舟的话,将桐舟易容成公孙大娘,以公孙大娘的身份行刺天子。目的就是想看公孙矫会不会出现:

如果世上真有公孙矫:公孙大娘为救弟子,应该会指出刺客另有其人,很可能是其妹公孙矫;倘若公孙大娘想保护胞妹,不肯说破,公孙矫为救姐姐,也会以公孙大娘的面目出现在长安,让朝廷知道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人存在,借此洗冤;

如果公孙㸌和公孙矫是一个人,那么公孙大娘就是安禄山潜伏在天子身边的密探,死了也不冤。

或者,这就是吴道子最初的想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孙矫一直没有出现,吴道子确认公孙㸌和公孙矫是一个人。

但到最后一刻,吴道子还是动摇了。

或许是因为他依然爱着公孙矫,不忍看着公孙大娘被杀,不惜牺牲自己,揭开刺杀谜底,让青鸾公主在刑场上救下公孙大娘。”

方曙流道:“唐兄弟,你的推断是建立在公孙㸌和公孙矫是一个人的前提条件上。倘若,公孙㸌和公孙矫就是孪生姐妹,又会如何?”

唐夔道:“这一点我也想过。可若两人是孪生姐妹,公孙矫怎会坐视胞姐被斩不理?”

白复道:“可能公孙矫真的死了;也可能她远在异地,根本不知长安发生的一切。”

唐夔道:“那这样的话,公孙大娘为何不替自己辩解?任由自己和众弟子死在刽子手的刀下。”

白复看了一眼方曙流,方曙流道:“白老弟,尽请直言,我想听听你的分析。”

白复笑道:“我也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只是一种直觉。我和吴道子交过手,其幻术之可怕,不亚于绝世武功。要不是公主殿下有象雄天珠护体,我可能就丧命当场。

而吴道子的幻术乃是公孙矫所传,由此可知公孙矫的幻术更加厉害。

故,不管公孙㸌和公孙矫是不是一人,公孙大娘的幻术都有偷天换日的力量。

十几名红衣刽子手和区区数十名刑场士卒怎能困得住公孙大娘?!她略施小计,就可以瞒天过海。”

唐夔问道:“那公孙大娘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为何?”

白复道:“据我所知,公孙大娘在江湖上声名甚好。倘若她是安禄山的密探,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有把柄捏在安禄山的手中。

按照公主殿下对太上皇仓皇南逃的回忆,我推测,安禄山给公孙大娘的指令是保护杨贵妃,伺机将杨贵妃挟持到洛阳。”

其实这一点不是青鸾公主的回忆,而是杨玉环的回忆。白复为了掩盖杨玉环尚在人世的事实,刻意换成青鸾公主。

白复接着说道:“保护杨贵妃这一指令由于不杀人,尚可接受,于是公孙大娘接受了任务。

没想到马嵬坡兵变,太上皇命高力士绞死了杨贵妃。公孙大娘无力救援,任务终结,只能借机随青鸾公主北上灵武,转投当时的太子。

安禄山一死,要挟公孙大娘的把柄或许已经不在了,但也可能落到其他人的手中。

要想不再被别人要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天下人都以为公孙大娘死了。

所以,公孙大娘顺势而为,玩一个押赴刑场的障眼法,从此人间蒸发。没想到,最后时刻,吴道子开悟,不管公孙㸌和公孙矫是不是一人,都将其救下。

经此一事,虽然公孙大娘被平冤昭雪,但朝廷永不叙用,被逐出长安。丧失了潜伏的利用价值,公孙大娘不用再做密探,不用再做违背良心之事,从此不再提心吊胆,也算脱身。”

只可惜,道子先生作为一代宗师,仅仅因为公孙矫一个执念,丢了性命。”

白复临摹数日吴道子画作,惺惺相惜,对吴道子钦佩不已。

“你怎知吴道子丢了性命?”方曙光笑道。

“此话怎讲?”唐夔大惑不解。

方曙光手捋长髯,笑道:“既然公孙大娘有瞒天过海的幻术手段,为何不能将吴道子救出?

白老弟,你还记得公孙矫和吴道子最后一次道别的细节吗?

你们有没有想过,公孙矫为何会刺杀皇甫轸?是因为安禄山的命令,还是因为她不想让皇甫轸将取代吴道子,亦或者二者皆有之。

公孙矫虽是安禄山的密探,但未必要做一个刺杀画师的凶手,肯出手杀人,可能更多是因为情感的缘故。

缘起,方能缘灭。

公孙大娘也好,公孙矫也罢,十数年刻意不相见,可能就是一口怨气。要让这个负心人永远记得公孙矫。

倘若这男子真的记得,十数年执迷不悟,痴心不改,愿为公孙矫赴死。

公孙㸌也好,公孙矫也罢,谁会眼睁睁看着这痴儿死在自己面前?”

最后,方曙流长叹一声,道:“有些事,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真相,也无需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