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蜀山悬剑传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水才情

蜀山悬剑传 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水才情

作者:大明终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彼千金万金造园亭,或游宦四方,终其身不能归享。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乎?对此画,构此境,何难敛之则退藏于密,亦复放之可弥**也。

——《竹石》郑板桥

……

徐太傅一步一景,讲完掇山起源,再说回掇山技法。

徐太傅道:“掇山,按叠山立峰的造型可分为山峰、次峰、配峰、山脚。山峰为整个园林的最高峰。杜工部《假山.序》云:‘堂下垒土为山,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

按掇山石料,可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山三种。土山以土为主,堆高坡、筑‘大山’。依山建亭,广植林木。树根固土,枝叶衬亭。人在亭中,亭在山间,天人合一,浑然天成。

石山则以石筑山,立绝壁,筑‘孤山’。筑山石料多为湖石、黄石、英石、笋石、卵石。湖石筑山‘空灵中寓浑厚,婉转多姿而少做作’;黄石叠山则‘浑厚中见空灵,重拙有情而多转折’。

土石山以土石堆筑成山,既有土山层峦叠嶂的神韵,又有石山高耸入云的孤高。‘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惟片石数树而已’。

掇山,按景观可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十七种山景。

‘园中掇山,非士大夫好事者不为也。为者殊有识鉴。是以散漫理之,可得佳境也。’”

说到这里,太傅停了下来,指着堂前庭院里的一个巨石道:“这就是厅山,正所谓:‘厅前掇山,或有嘉树,稍点玲珑石块;不然,墙中嵌理壁岩,或顶植卉木垂萝,似有深境也’。

厅堂之前叠造的假山,可把它像屏风一样立在堂前。讲究与树木的搭配映衬,或在山上种植垂坠下来的藤萝,营造幽深的意境。厅山要有玲珑的石趣,不要直挺挺地立在堂前。”

走近一看,一块海青色的漂亮巨石横卧在雕有海浪波纹的石座上。巨石上有武曌皇帝的题字:“宝图”。这块山石长八米,宽二米,高四米,就像立在当院的一面屏风。

太傅道:“此石经自然风化,通体千孔百穴,形像灵芝,又像元宝,嶙峋瘦透,堪称奇石,是一块难得的做石山的好石头。隋炀帝细观此石,‘昂首而俯,足跋而敛,濯之色而青,叩之声而悦’,越看越喜欢。欲将此石搬回东都洛阳行宫收藏。然此石超重,无法起运。

隋炀帝不惜花费重金,雇了数百人,通过京杭大运河,艰难地将其从太湖运至洛阳虎牢关附近。正当隋炀帝准备一鼓作气,将此石运回他的行宫时,宇文化及在扬州造反将其杀害。这块巨石遂被弃在路旁。洛阳乡民认为此石不吉利,称其为“败家石”,从此无人问津。

到了高宗一朝,高宗皇帝从泰山封禅回来,天后武曌在虎牢关时看到了这块奇异的大青石,就问武三思:“这块奇石,为何弃置路旁?”武三思很会揣度天后的心思,见她看上了这块山石,就说:“这是在太湖发现的一块灵石,他想运回洛阳,但是这块灵石知道隋炀帝天数已尽,就蹲在虎牢关不走了。”

天后武曌听说山石有灵,只有天命所在之人才配享用,就传下懿旨,叫文官下轿,武将下马,用香火参拜,将此石运回洛阳。

那时候,洛阳紫微城的院墙已经修好,巨石太大,只有拆门才能运入。高宗皇帝知道此事后,认为败家石本就是不祥之物,要是再破“门“而入,就更不吉利了。于是,命人将其投入洛水。高宗皇帝不喜欢此石,天后武曌不敢违拗,但是看着这块灵石被扔入洛水,甚不甘心。

后来,唐睿宗垂拱三年,武曌下诏拆除乾元殿,于其地造明堂,明堂是紫微城的大朝正殿。

垂拱四年,明堂落成,号称“万象神宫”,是唐神都洛阳的地标。武曌又命薛怀义铸大像,大像的小指也可以容纳数十人。同时,于明堂北起五层高的天堂来收纳大像。建宫的花费达到以万亿计,朝廷财政为之枯竭。

武承嗣知道武曌对这块巨石念念不忘,于是花费重金从洛水中将其打捞出来,偷偷命人凿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号称在洛水中发现,献给武曌。

武三思说这块巨石形似灵芝,会给武家增添瑞气,象征着千秋万代,江山永固!放置在明堂前,最为适宜。

武曌大喜,为石取名为“宝图”还命大臣们题字写诗,都刻在石上。之后武则天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从此,这块大青石就名扬天下了。

载初元年七月,东魏国寺僧人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称武曌是弥勒佛化身下凡,应作为天下主人,武曌下令颁行天下,并将佛教的地位提高在道教之上。

载初元年九月间,官民、宗戚、四夷首领、沙门、道士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不久,群臣奏称“凤集上阳宫,赤雀见朝堂”。

武曌于九月九日亲临则天门,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定都洛阳(神都),以长安作为陪都。同月乙酉,上尊号曰圣神皇帝,“以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丙戌,又在神都立武氏七庙。”

说到这里,徐太傅叹道:“其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责,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