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武侠:开局十万西凉铁骑 > 第263章 登基大典,三道政令

该来的人都来了,登基大典也准备要正式开始。

仪式定在中央大街举行,这是苏元的意见。他不想找一个封闭的地方,弄一群文武百官对他卑躬屈膝。

他更想要在街道上,让京城的老百姓们都亲眼见证这一幕,这样有意义得多。

本来吕无忧还觉得这样会有风险,但转念一想,以北安军的实力实在没什么需要担心的。

况且百姓们对此事十分激动,甚至从昨天半夜开始,就有许多百姓带着板凳马扎出来坐着,就为了能抢占一个观礼的好位置。

不光京城百姓,周边一些城镇的听闻此事,也纷纷赶来参与。

一些富商不惜一掷千金,希望能买一个现场附近商铺二楼的位置,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

这些花费在他们看来都是值得的,许多文人墨客都已把苏元描述成千百代才会出现一个的英武皇帝。老百姓们更是直接将他当成神仙下凡。

共同凝聚起来的,便是人们对新皇朝的信心。

千秋万代那都是虚的,但大家对于这一代,这百年,都是无比有信心!

人都是活在现在,而不是活在未来。

苏元又眼见地年轻,现今还不满二十岁……许多聪明人,都认为苏元起码能活个百八十年,而只要他活着,北安军就会所向披靡下去。

这么多年的好日子就在眼前,哪有不歌颂的道理。

除去本地外地百姓,还有许多海外西国人也聚集在此。

苏元虽然对西国人下过几次狠手,但每一次都有道理、都「师出有名」。

不管西国政府如何说,明白人反正都看得出,只要不在北安境内触犯律法,那么就不会受到惩罚和骚扰。

正因如此,许多品格高尚的西国人都来到此处,其中不少是对东方文化感兴趣的人,不乏学者、记者。

眼下一个留着大胡须、长金发的撒克逊国人,就在一间商铺的二楼上,正摆弄着他的照相机。

现如今照相机已经发明出来,只是款式还比较古老,只能拍黑白照片,但已经能记录许多关键时刻。

这大胡须撒克逊国人名叫本杰明,是一名专业摄像师,因为对东方古国感兴趣,想拍些照片,才特意在几年前到来。

后来一直到京城动乱,改天换地,他也没有离开。

这期间他当然看到很多西国人受到北安军惩治,然而他非但没有愤怒,反倒十分开心。

因为他早就看不惯那些人在京城为非作歹,甚至他自己都曾经去官府举报过。但大周官府通常对西国人都是睁一只眼闭只一眼,对于他的举报也是湖弄了事。

这让本杰明感到十分羞愧,不屑与那些人为伍,干脆自己搬出西国人居住的好宅院,自己住进了一条脏兮兮的胡同里。

后来苏元带北安军打到京城,打下后将所有犯过事的西国人全部惩治,本杰明顿感长出一口恶气,对苏元也十分仰慕。

加上后来一系列新政的实施,更让他坚定了,苏元比西国许多虚伪的政客都要优秀得多。

因此他写了许多文章发回去,在撒克逊等西国发表,一些文章也引起过不少轰动。

后来西国一些政客害怕东方思想渗透,干脆将本杰明封杀,不允许他再发表文章。

正是这种行径,更坚定了本杰明「东方才是未来」的决心,他打算一直留在这里,见证北安从东方到世界的过程。

在这苏元登基的日子里,他怎么可能错过,一定要用相机把这一刻记录下来。

他这样的摄像师不只一个,还有一些富商购买来相机,也想着要拍下来。这样以后说不定都能当个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

随着日头一点点升高,人们愈发地期待。

到近正午时,终于,两排北安卫队率先出来。

他们手持着工程院最新改进的黑色火枪,配一身纯黑盔甲,说不出的威武肃穆。

这些卫兵往过道两边一站,周围的百姓顿时向后退了退,预留出许多空间。

随后,庄严恢弘的音乐响起。

乐队先行进场,演奏着古风古色的曲子,由东方古典乐器钟鼓敲出的沉重鼓点,犹如在现场每个人的心头重重一击,让他们全都肃然起敬。

哪怕是平时喜欢嬉闹的小孩子,这会儿也受到气氛感染,拉着家里大人的手一言不发,默默地瞪大眼睛看着。

数万人的现场,竟然能做到雅雀无声。几个摄像师纷纷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本杰明同样拍了一张,甚至心中已经想好了这张照片的名字,就叫「等待皇帝」。

恢弘的音乐持续了几分钟,从低沉到**,又从**回落,仿佛是在讲述着一个故事。

这时,鼓声忽然一震,节奏转变成长而密集的调子。

这个时候,长街尽头有人高喊:「圣——尊——到——」

一辆高几丈的长车从远处缓缓驶来,车身凋满了奇珍异兽,龙凤齐全,车头则由十六匹纯黑色的骏马拉动。

圣尊苏元,就端坐在车上的王座之上。

他一身玄服,头戴冕旒,五官如玉琢,眼神如流火,周身散发着澹澹的金光,无比的尊贵与威严!

无数人看到苏元的瞬间,全都屏住呼吸,眼睛都舍不得眨,只愣愣地看着那个高高在上的人影。

「天哪……」

哪怕是本杰明这样的专业摄像师,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人物,一时间连他都不由得怀疑,难道这位东方帝王,真就像老百姓所说,是神?

「拜见圣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些老百姓们回过神,不由得噗通一声跪倒下来,眼含热泪,口中高呼。

随后所有人都是如此,很多人甚至泪流满面,不知为何。

这种情绪无法言说,苏元看着众多对他哭泣的百姓,心中也十分感动。

他知道,这种情绪是一种自发的。当百姓感受到来自领袖的关怀时,便会由衷地、从心灵深处产生一股力量。

这种力量很难用语言去描述,亲自体会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什么感觉……

这一刻可以说君民之间做到了心意相通,互相信任。

卡察!

亚当斯这一刻竟也受到了感染,眼眶湿热。

他将这一刻用照片记录下来,心中知道,这张照片恐怕便是他这辈子拍的最好的一张人物照。

……

登基仪式没有太多繁杂内容,苏元只是简单走个过场,见见老百姓,便算是完成了。

随后,便是一道道政令发出。

首先是国号。

吕无忧建议过苏元可以像大多帝王一样,以自己姓氏为国号。比如先前的大周便是周姓人建立,现在可改为「苏」。

苏元一听,当即就否了。「苏国」,怎么听怎么别扭。

还有人提议以封地定国号,假如按以前苏元继承的「镇北王」名号,那国号就该定为「镇北国」。这个看起来又太片面了些。

到最后,还是苏元自己拿定主意。

他当初自立为北安王,现在干脆去掉「北」字,只取一个「安」字。

再加上国家位于世界之东,中心于东海,可以再取一个「东」字。

他最后定国号为「东安。」

东字是地理象征,安字则有更多好寓意。

安全、安定、安心……一个国家要是能做到让老百姓们都安全安心,那就算得上是最伟大的国家了。

东安国,听起来平平无奇,但苏元很喜欢这种朴实。

他可不想弄一个看似酷炫实则非主流的名字当国号,那样说不定几百年过去,到时候的小孩都要嘲笑他不可。

定下国号,这是第一道政令。

发出后,老百姓们都很兴奋激动。

以前北安军统治此地时,他们也没办法说自己是北安人,还是只能说周人。现在新国建立,国号确定,以后他们就都是「东安」人。

脱去「周人」的身份,自然会兴奋。

然而这只是脱周第一步。

第二道政令,东安政府宣布会对现如今的文字和官话进行优化、更改。

这是在苏元看来很重要的一步。现在许多百姓之所以文化程度低,没钱读书是一方面,可读书困难又是一方面。

古体字的笔话太多,学起来很不容易。许多老百姓每天工作已经很忙,实在没工夫再去仔细钻研记忆。

那么为了整个国家更快地进入文明社会,从官方层面降低读书难度是很有必要的,优化文字就刻不容缓。

而比起文字,平时交流更多的还是语言。目前官话虽然有,但只在北方部分地区通用。

整个北方都做不到官话畅通,更不要说江南等地。江南八周各有方言,在保存好它们的基础上,推行一套新的好用的官话,也是好事。

这些工作属于早晚都要做的,苏元不是个喜欢推迟的人,既然有需求,就让人去搞。反正现在大量人手闲着也是闲着。

只要搞好文字和语言,那么做其他一切事的效率都会加倍提升。

第三条政令,则是征求、收集民间意见,从而促成一部新型律法。

这件事同样很重要,只要把统一的律法定下来,老百姓们才能有一个依据去行事,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而目前的律法,基本还停留在欠债还钱、杀人偿命上。虽然很朴素,但也缺失许多细节方面的问题。如教唆杀人如何判罚、正当防卫又如何界定?这些都需要规范化。

三条政令一出,立刻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广泛波澜。

甚至在国外,东安国的成立,以及三条政令的宣布,也登上了所有报纸的当日头条。

为您提供大神不才七斗的《武侠:开局十万西凉铁骑》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263章 登基大典,三道政令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