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武侠:开局十万西凉铁骑 > 第163章 一时冲动,截击计划

尤图从海州回到云州,在朝堂之上,将施明的条件说出。

皇帝周丞几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他施明不就担心小津岛给了东倭后,海州会有危险吗?朕就答应他,调三万云州兵卒过去,帮他防守各海岸线路。”

“陛下圣明——”

群臣齐道。

周丞面带笑容,看着尤图:“尤爱卿不愧是朕之肱骨!你这次立了大功,朕一定要好好奖赏你,说吧,想要什么!”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尤图连忙道:“陛下,臣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大周,为了陛下,不敢贪图奖赏。”

“哈哈,尤爱卿何必推辞!朕就赏你尚方宝剑一把!”

丞相何忠平闻言嘴角一抽,这就赏尚方宝剑了?

尤图自己都没想到有这种赏赐,愣了一下才大喜道:“谢陛下!”

他连客气都不客气了,尚方宝剑可是能先斩后奏的。而且除了皇帝以外,谁都可以斩。

或许这把剑永远不会用上,但它是皇帝权力的直接体现,能得到它的臣子等同于分享了皇帝的部分权力。

哪怕现在周丞这个南周皇帝对于国家的影响力有限,可他毕竟是正统皇帝,从法统上,是真正的天子。

南方八州州牧,就算心中不把他当回事,态度也敷衍,但要是说公开和他对着干,那还是不敢的。没人想被安上个“造反”大帽子。

除非像是苏元那样——如果皇帝说你造反,那你最好真的是在造反。

周丞目的达成,心情十分不错。

他对众官笑道:“众爱卿,我们和东倭达成合作后,夺回江北便有望了。先前东倭虽然受到小挫,但那也是有些轻敌、加上那苏元卑鄙无耻才会如此。一旦东倭认真起来,苏元那点破烂海船一定无从阻挡!”

“……”

众官心中都为这话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他们心想,或许皇帝的话有部分道理,或许苏元真的在海军方面有些无力。毕竟他那些手下士兵都是北方人,不擅水性。

可人家陆战却是勐啊!

就算东倭能在海战占便宜,又如何能登陆江北、帮南周夺取领土?

一旦东倭登上陆地,还不得让北安军打得妈都不认识……

这话不少人在想,但不会有人敢当着皇帝面说出来。他们对于周丞,也只能赞美应承。

而还有一些站在队伍末尾,不起眼的官员。

他们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将朝堂上发生的一切默记下来。

皇帝说了什么,哪位大臣说了什么……他们默默记下,下朝后,便誊写下来,交由背后支持他们的江南世家。

这些两头下注的世家,拿到情报,也是轻车熟路地派人走秘密路线,送去江BJ城。

苏元先是收到了楚长宁的信件。

如他所料,徐州轻而易举就拿了下来,楚长宁部只伤亡了不到千人。伤亡不过千就拿下一个州,这份战绩拿到哪儿都足够耀眼了。

为此,没过瘾的楚长宁在信中也再次请战,希望苏元能允许他继续带兵去打秦州。

苏元倒是不像楚长宁这么着急。

首先秦州和徐州情况就大不相同。

徐州之所以这么快拿下,也和先前徐州派出一半兵马支援京城有关,再加上宋谦跑路得早,州内发生内乱,才会如此虚弱不堪,被楚长宁轻松攻取。

但秦州兵员可是十分完整。

当初秦州来勤王的兵团,走到徐州后,发现京城陷落,就又回去了,兵员上没有损失。

秦州兵团有多少人?根据各线报汇总判断,大约有十万左右。

不是特别多,和秦州人口、地貌有关。

秦州位于漠州南方,徐州西方,是一个被崇山峻岭包围的州,环境十分封闭,道路也极为稀少。

这种地方,大军几乎很难进入,只能拉长线慢慢进。可如此一来,敌人若是在山林间埋伏,往下推推石头就能把你的大军砸个稀巴烂。

要是贸然派楚长宁带兵去打,倘若秦州抵抗意愿强烈,楚长宁部一定会出现重大伤亡,这是苏元不愿意看到的。

打仗是难免流血死人,但能少死还是少死点好,因此他并不打算答应楚长宁。

他写了一封回信,告诉楚长宁,暂时不去秦州,让他先稳下来,好好管理一下徐州。同时把秦江边的防线拉起来。

所谓江南江北,那条划分南北的江便是秦江。

秦江以北最近的是徐州,秦江以南最近的是豫州。

苏元倘若要南下,有两个选择。

一是走正南,也就是从徐州渡口坐船,横穿秦江,到达豫州境内登陆。

二是从京城渡口,先往东,绕个圈子,再南下往西,到海州登陆。

也就是说,他可以选择渡秦江,也可以选择走东海,两条路都能到南方。

如果从直线距离上来看,自然是渡江更近,为此南周朝廷一定会对于豫州江岸严防死守,布置大量防守力量。

如果走东海绕道取海州,不单单要面对敌人防守风险,还要面对海上汹涌的波浪以及要把季风等气候因素整明白。

苏元打算是做两手准备,为此京城渡口要花时间造战船,打造海军。徐州渡口也要做一些建设工作。

比起花大量时间精力去打一个位于群山这个“龟壳”中的秦州,苏元现在还是更倾向于把渡口搞好。这样也能更好地应付东倭和南周的海军力量。

至于双线作战,倒也不是不可以,但苏元不是很喜欢那么做。他现在的兵力,还没多到可以四面开花,八处出击的程度。若是再召唤几次,再能召唤出大量兵力,他或许会考虑一下。

一切按部就班地发展着,城内的建设,城外的训练,都很是有条不紊。这样过了几天,江南线人传来情报,苏元看完十分恼怒。

在兵部衙门府,苏元,周舒,赵云,吕无忧,戚继光五人齐聚。

苏元给他们看了情报,冷冷道:“南周这个窝囊朝廷,真要把小津岛给东倭。海州州牧施明也同意了,如不出意外,这几日双方便要交接。”

“这可麻烦了……”吕无忧摇头,“让狼子野心的东倭得到小津岛,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件好事。”

北安军肯定不怕什么东倭,但让他们得到小津岛,进而再得到南周土地的话,形势就会变得很复杂。

周舒微微蹙眉,忽然提议:“我们要阻止这件事发生。”

苏元看她:“你是说,我们半路截击东倭的海船?”

周舒点头,道出一句令几人意外的话语:“这是其中一个方法。如果不这么做,我们也可以先行一步,将小津岛抢夺下来。”

提前抢夺小津岛?

四人闻言思索片刻,眼睛渐渐亮起。这的确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小津岛的战略地位那么高,若是能提前拿下,对北安军非常有利。且北安军擅长陆战,将小岛抢占下来后,不担心其他人再来抢回去。

无论是南周还是东倭,他们想抢夺北安军已经占领下来的地盘,几乎不可能做到。

“我同意这个主意。”戚继光道。他作为目前北安军内的海军武将,苏元也特地将他召来参与这次讨论,

戚继光继续说:“我们手中有五十条东倭小舟,可以让我们的士兵使用它们,并且假扮成东倭足轻,前往小津岛。岛上守兵如果大意,我们很容易发起突袭,将岛占领。”

苏元一听,忍不住拍手道:“好主意!”

另外几人也都是点头赞同。

先前俘获的五十条东倭小舟现在派上用场,后面再跟一些新建的多桨战船,一次性可出动的兵力多达千人。

这个规模和陆军自然比不了,也发挥不出苏元五万楼船卒的兵力优势。但用来攻占一个小津岛,却是足够了。

根据一些情报,小津岛上驻守的海州兵丁不多,因为小岛距离海州不算遥远,因此海州历代州牧,都不会派过多守兵驻扎岛上。反正距离够尽,一旦发生危险,只要从海州及时派船过去增援就好。

这样的想法,无疑就给像苏元这样打小岛主意的人提供了机会。

苏元下定决心道:“我们就先将岛夺占下来!”

戚继光道:“那末将立刻去渡口准备。”

从京城渡口到小津岛,路途并不近,且在海上情况复杂,必须多做准备。

“好。”苏元说,“这次夺岛战我也去。”

他这话一出,几人都是大吃一惊。

“主公,您也要去?”赵云当即面露担忧之色,“会不会有些危险。”

吕无忧也摇头:“不妥不妥,王爷你万金之躯,怎么能冒这种风险?海上不比陆地,不稳定因素太多。倘若突然刮起大风,掀翻船只,王爷岂不会陷入十分险峻的境地。”

“吕大人和赵将军所言都有道理。”戚继光也道,“末将愿率水兵前往,替大人将小津岛夺下!”

周舒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从她的眼神也能看出,她也不赞同苏元亲自去。

苏元很是感动,几人这么关心自己。但他决定要亲自去,有他的理由。

“几位,我这不是一时冲动。”他解释道,“夺岛或许不难,但夺岛之后,要守住却是不易。海州发现小津岛被夺,一定会派大量船只,运载士兵前往试图夺回。我们仅仅千人,没有多余战船运兵增援,要守住恐怕不易,到时候……”

北安军的确擅长陆战,但那前提是苏元在场。手握兵符的他能创造无限可能。如果他不在……

“那你也不应当冒险。”周舒开口。她神情十分严肃,一双明亮的双眸中满是坚决光彩,“夺取小津岛,本就是一个时间问题。早一些、晚一些,又有何妨?若是能早得到自然是好,可若是拿你的性命去冒险,那便是下策中的下下策!”

她说完,又补充一句:“宝岛固然重要,但和整个江山相比,却是差了太多。还请王爷你以大局为重!”

“周姑娘说的,也是属下想说的。”吕无忧苦口道,“王爷三思啊!没有任何岛值得王爷您拿性命去冒险。”

“……”

苏元听了二人话语,沉默片刻。

须臾,他无奈笑笑:“好吧,听你们的,我不去就是了。”

几人闻言,都是大松一口气。

他们真担心苏元一意孤行,真要为了一座岛去冒风险。

苏元自己仔细一想,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只要稳健发育,迟早会夺取天下,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他思考自己想要去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有情怀作祟。出于穿越者的私心,以及原主“苏元”的记忆,在他眼中,整个大周江山都是他的,土地是他的乡土,百姓是他的同胞。

这种情怀之下,他不想要自己的乡土被东国倭寇占去哪怕一分一毫,为此才会在这件事上变得有些激进。

好在周舒几人强烈反对,苏元才冷静下来。他刚才口中说不是一时冲动,实际上还真是一时冲动。

“既如此,那便不夺岛了,改为截击东倭的战船。”

苏元更改了作战策略,他不去夺岛,也就不让戚继光去了。

因为如果他去有危险,那么戚继光去同样有危险。目前战船不够,戚继光带人去了,就算夺下岛,京城这边也无法派人支援过去。没有后续支援的戚继光,仅靠千人军队,如何守得住岛?

苏元先前说他要去,就是想凭借兵符,到岛上后可以源源不断召唤士兵,守卫岛屿。现在既然决定作罢,那他也不会让戚继光冒这个风险。

别的不说,他手下海军大将就这么一位,且戚继光不但擅长海战,还是个造船工程师,是属于难以多得的“复合型人才”。他要是出事,对于苏元来说绝对是个重大打击。

那么,在造出足够多的战船前,较远的航行就不纳入考虑范围。战略目标再重要也不如人才重要,意识到这一点后,苏元对于战略计划就很明确了。

他不会去夺岛,但也不会让南周顺利把岛交给东倭。只要在东倭前往小津岛的航线上进行一次截击,就能让南周和东倭的交易中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