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武侠:开局十万西凉铁骑 > 第107章 京师震动

武侠:开局十万西凉铁骑 第107章 京师震动

作者:不才七斗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日后。

讨北军大败,主将李胜天生死不明的消息传到京城,立刻引发震动。

消息是夜里到的,当天晚上,许多朝廷命官得知此事后,一夜没睡,都在想明天早朝上,庆襄皇帝会如何大动肝火。

这些官员都告诉自己早上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只要不是庆襄皇帝点名,坚决闭口沉默,一句话不说,省得惹火上身。

一些人想的是明哲保身,但另外一些大官,则更看重这次大败的后果。

李胜天一败,青州怎么办?难道真就拱手让给苏元?

让他苏元坐拥漠、青二州,那还了得?

可不给他……人家可是会自己拿的。

且李胜天自己生死不明不要紧,要紧的事二十万大军都投降了苏元……这是最可怕的。

身在宫内的傅成阳收到消息,更是难以置信。

“怎么可能会败?!”

“九千岁您息怒……”

傅成阳面前站着的是大内侍卫总管于虎,大内侍卫负责皇帝安全,但总管于虎却早已是傅成阳忠心耿耿的心腹。

此刻傅成阳一张老脸上满是质疑、愤怒。

他不能相信,这一战居然会败,那李胜天究竟是怎么打的?

讨北军人数上碾压不说,还有数十名丐帮派去的武林高手助阵,以及蜘蛛里用毒手段非常高明的甲三也去了。

这堪称“豪华”的阵容,居然连一个月都没到就大败而归!

这让傅成阳完全不能接受。

要知道组建这支大军,他是出了不少力的!

不管是银钱,还是和其他大臣的沟通协调……可以说,如果不是他傅成阳从中帮忙,这支大军绝对不会成型得这么顺利。

他原本是想这一次彻底消灭苏元,把北疆局势稳定下来,同时为自己的儿子周冲铺路。

结果路没铺成不说……反而还让苏元把路越走越“宽”了?

这实在让傅成阳有些受不了。

“九千岁。”于虎小心翼翼道,“现在青州那边正乱着,败兵们四处抢掠,官员们都自顾不暇,富户都往京城跑……青州,还能保得住吗?”

“保不住也得保!”傅成阳怒道,“难道把青州拱手让给苏元,到时候京城会如何你明白吗!”

“……属下明白。”

京城就在青州范围内,只是独立在西部边缘,这种地缘,可以说青州便是京城的“护城河”。

一旦丢掉青州,京城就直接暴露在苏元面前。

到那时……

且不说苏元能不能攻破京城,哪怕就是在京城门口开打,对于大周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须知现在大周各地都是矛盾重重。

大周建国几百年,前一百多年,可以说还是鼎盛期,几代皇帝也算是励精图治,大周子民小日子也还不错。

但过了鼎盛,便开始衰败,且速度越来越快。

到现在,几百年后,大周已经来到了一个低谷。

**横行,朝野混乱,各地百姓大多苦不堪言。全国形势都像是一团干柴,保不齐一个火星落下,就会彻底点燃。

京城被攻打,毫无疑问就是这个火星。

作为一国都城,其象征意义是大于实际意义的。

都城被攻打,说明国力已经衰弱至极,那到时候,其他各州,搞不好也会自下而上出现许多起义军。

真到那时,大周要挺过去,恐怕就很难了。

傅成阳决不允许这一幕发生。

他还要亲眼看到他儿子坐上皇位呢,要是大周江山都没了,这个皇位还上哪儿坐去?

但气过之后,他又逐渐冷静下来。

“为什么会一直失败?”

傅成阳在想这个问题,那苏元到底有什么?凭什么?

从他最开始的崛起,就充斥着谜团。

兵变杀死周嫣然,打败公孙阔、打败北戎、夺取太原……这每一桩战绩,都会让人生出一种“为什么”的疑问。

事到如今,傅成阳都没搞明白,苏元的兵力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以及,直到今天为止,他已经派出了数十名蜘蛛成员潜入漠州……结果没一个成功进入北安军中的。

这让几十年来一直小心谨慎的傅成阳都忍不住要破口大骂。

他的涵养功夫可以说在面对苏元的一系列行动后,完全被破坏。

但事到如今,再去追究这些都没意义。

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守住青州,如何守住京城。

傅成阳想到这里,连夜出宫。

他让蜘蛛成员把详细的军情给他,其中从退回到青州的败兵口中知悉,苏元之所以能大获全胜,是因为其麾下有一名叫做赵云的“神将”。

神将是士兵们给他的称呼,但傅成阳深入研究情报,才得知这赵云很有可能是一名半步宗师级别的高手。

这让他大为惊异。

先天大圆满、半步宗师、乃至宗师以上,这些级别的高手并不多,哪个不是有头有脸的?何曾听说过这个赵云。

就算一些高手喜欢清修,不入世……那这种高手也没理由去效忠苏元吧?

傅成阳搞不太清楚,但他知道,一个半步宗师级别的高手,单独一人对抗大军,那是必死无疑。

但如果让这名高手率领一支精兵悍将,那其爆发的威能,将会提升数倍!

一个半步宗师冲在最前面开路,普通士兵哪里会是对手?而这半步宗师麾下士兵,见将军如此勇勐,自己肯定也信心大振,杀敌也更加勇敢。

这样一来,双方相辅相成,部队战斗力肯定是成倍提升。

不过……

“半步宗师,要杀却也不难。只是我平日必须要在庆襄身边伺候,不得离开一日……”

傅成阳皱着眉头。

如果不是他每天都要跟着上朝,恐怕早就忍不住自己亲自去一趟漠州,把苏元给弄死。

现在他知道苏元身边有半步宗师保护,那再派先天高手过去,也没什么意义了。

甲字号中,只有甲一能派上用场。

可问题是甲一又不完全听命于他……

傅成阳想到甲一那张笑脸,心中就冒火。

这个家伙自从与他合作开始,就一直有别的算计,和他从来都是貌合神离。

“如若不是其来历神秘……”傅成阳想,他若不是忌惮甲一的神秘背景,早就想出手除掉这个家伙。

搞清楚详细军情后,天也差不多快亮了,傅成阳赶回宫中,准备早朝事宜。

五更天时,早朝准时开始。

大臣们默默无声地走进大殿,其中有人进门时抬头一瞥,发现庆襄皇帝居然已经到了,此刻就端坐在龙椅上。

这让大臣们心中清楚,待会儿一定要小心。

要知道以往庆襄皇帝都是等大臣们都来到,才姗姗来迟。今天来得这么早,说不定……

“朕一夜未眠!”

庆襄皇帝一开口,不少大臣心中就道了句“果然”。

他们就知道,庆襄一夜没睡。

可他们何尝不是如此?

大家都熬夜,但每个人却都很精神,这种时候可没有人敢不精神。否则打个瞌睡,很容易把自己脑袋给打掉了。

龙椅之上,庆襄皇帝脸色阴沉地像要滴水,原本就多的皱纹更加深陷,显得一张脸庞格外恐怖。

“讨北大军战败,李胜天生死不知,二十多万大军投降那逆贼苏元……真好啊!”

“陛下息怒……”

百官一听庆襄皇帝说反话,连忙下跪。

“息怒?”庆襄皇帝冷笑一声,“我看不用了,等那苏元攻破青州,打来京城,你们就给他下跪,让他给你们息怒吧!”

这种诛心之语,把大臣们吓得不轻,没人敢接半句话。

庆襄皇帝呼哧喘着粗气,好一会儿才嫌弃道:“行了,都起来吧!跪着,跪着能把那苏元跪死吗!”

“谢陛下……”

百官听庆襄皇帝气头稍微低了一些,都是暗暗松口气,站起身来。

“现在讨北军大败,青州告急,你们说该如何办!”

百官面面相觑,丞相何忠平道:“陛下,现在当务之急再筹措兵马。”

“从哪里筹措?京城?”

“京城自然要筹措一些,另外讨北军虽然打败,但退回青州的也有十多万,这些兵还可以用。”何忠平说着顿了顿,又道,“为了保险起见,陛下可下诏通告全国,让各州州牧,起兵来拱卫京师!”

苏元那边多出二十多万降兵的事,眼下大家都知道。

其本身就有十多万兵马,再把这二十多万降兵用上,那就有近四十万大军,堪比先前的讨北军。

青州目前剩十多万败兵,虽然可以用,但战斗力无疑要打个问号。经历这等惨败,这些败兵还有没有勇气再面对北安军,都是个问题。

如果青州无兵可用,那京城又有多少?

京城人口虽然多,但护卫京城的京军一共只有十五万,先前调去讨北军一部分,现在还剩下几万。

临时再征兵,征个十多万不成问题,再加上各家族、大臣的家丁、护院、团练,等等乱七八糟的,也能凑个二十万。

二十万加上青州那十万,就是三十万,还不如苏元兵多。

这样安全感是绝对没有的,毕竟京城的城墙建造华美,但防御性不高。加上城池周围都是平地,没有关险,苏元的骑兵完全可以直接掠至城下。

这些现实因素,都要考虑在内。

为此何忠平才提议召集各州州牧,让他们带兵来护卫,同时围攻苏元。

这可以说是动员全国了,效果肯定是有,但前提是要祈祷苏元不会动作太快!

离京城最近的,除了青州,便是徐州。

可徐州府城偏南,要征集大军,再带兵过来,紧赶慢赶也得数日。

万一苏元在那之前就将青州攻陷下来……对大周而言就会很不利。

这时兵部尚书陆广站出来道:“陛下,不如发动青州全州百姓,人人为兵,全体对抗逆贼苏元入侵!”

“……如何发动?”

庆襄皇帝怀疑道。

他虽然高高在上,却也知道老百姓都不怎么愿意打仗,想让全州人入军伍,前提是有足够的士兵强制执行和监督。

陆广道:“可派一万京军过去,强制执行。不参军者,以军法论处!”

“嗯……”

庆襄皇帝考虑起来。

何忠平此刻却出言道:“陛下不可!”

“丞相大人,您这是何意?”陆广质问道。

“陆尚书,你这么做,可曾想过,万一青州百姓集体动乱造反怎么办?一旦他们决心投靠苏元,那青州只会沦陷得更快!”

“你!胡说!”陆广闻言急道,“他们是大周子民!大周有危难,他们定然要挺身而出,何谈谋反!再说有京军监督,谁敢谋反?!”

“陆尚书,此事……”

何忠平还待说什么,庆襄皇帝却开口打断。

“陆广说得有几分道理。身为朕大周百姓,不能只享受大周好处,国家危难之际,也应当要挺身而出。这样吧,陆广,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办好。”

陆广面露喜色:“谢陛下!”

谢完后他朝何忠平投去一个挑衅眼神,后者则面色铁青,一言不发。

“不过丞相所言也不无道理,陆广你要告诉派去的京军,让他们不得过分威胁百姓。实在不愿意的,便算了吧。”

“是,陛下。”

陆广答应下来,但何忠平脸色却没有缓和。

他心里明白,真要派兵过去,哪里还有“不过分威胁”?除非刀架子脖子上都不能算威胁,否则……

“丞相,诏令各州牧带兵拱卫京师,也是个好主意。诏令就交给你起草。”

何忠平立刻答应。

两个主意一出,危机似乎有所缓和,庆襄皇帝也不再那么焦急。

他继续问道:“还有哪位爱卿有话说?”

这时,一白须老者缓缓出列。

众官瞧见,心中惊讶。

这老东西出来要说什么?

不光百官,庆襄皇帝都很是吃惊:“卫老尚书,你有何建议?”

这名白须老者,是礼部尚书卫长安,今年已经七十有六,绝对的高龄。

先前庆襄皇帝都想让他回家养老,但卫长安却坚持要继续为官。庆襄皇帝见他身子骨的确还算硬朗,便答应了。

眼下危难之时,礼部尚书能有什么主意?

众官想着,只听卫长安道:“陛下,那苏元目下实力正盛,兵锋正锐。与其和他正面死拼,何不先假意示好,将其稳住……待各州大军来到,再对付于他。”

庆襄皇帝闻言,问道:“卫老尚书,你说的有道理。但要如何稳住他呢?那逆贼已公开谋反,总不能再许他高官侯爵吧!”

小书亭

卫长安道:“陛下,老臣的提议是,和亲。”

“和亲?!”

卫长安话音落下,百官皆是哗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