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活在影视诸天 > 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铁崖杨维桢

活在影视诸天 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铁崖杨维桢

作者:半步武林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1: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中原地区各个官员的挑衅,曾云风是不以为然的,尤其是这些文人的挑衅,征辟他们做官是曾云风为了中原地区治理考虑,而不是对这些官员有非常急迫的需求。

曾云风准备这么多年手里能够治理地方的官员其实是相对充裕的,可是对于治理北方的官员,尤其是了解北方地缘政治的官员确实不多,这也是曾云风为什么需要这些读书人的原因,可是如果这些读书人一直抱折所谓的君臣大义执意拒绝曾云风的征辟,曾云风对他们绝对不会有丝毫的留情。

正如杨维桢一派官员一样,曾云风更不会对这些与杨维桢相同的官员给予太多的恩遇。

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曾云风实在没有什么耐心去和这些珍惜羽毛爱惜羽翼的人做太多的说教,因为这本就没有什么意义。

而且这些人大多数都代表着固有的既得利益者,新的国家建立势必会有新的既得利益者产生,而其中就有着大量的利益冲突。

曾云风不介意将这些人的利益重新分配,甚至分配给底下作战的将士,从而让整个国家的利益集团重新洗牌。

曾经他在江南地区已经做过一次了,也不介意在黄河以北地区再做一次,至于那些至今还未能被劝动,甚至准备死死地抱着大元朝廷的腿,想要保一个君臣大义,想要得到一个与商纣时期伯夷叔齐一般人物的待遇,曾云风当然是抱着极大的诚意满足他们,绝对不会让他们失望。

也许当前这个时代,这些人根本还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和异族作战,什么是民族大义,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讲,有可能根本并不存在,他们更多是为了他们的宗族和家族考虑,而不是为了国家,为了这些各地的百姓。

对于这些人而言,百姓只不过是黔首,是一群可有可无的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死去,完全不配让他们付上性命,甚至赔上整个家族的前程。

也许过了一两代人,在曾云风离世之后,这些人的子孙又会重新复起,在曾云风建立的国家之内重新立于朝堂之上。

不过他们绝对不会想到曾云风不会给他们留任何一点退缩的空间,曾云风就是要逼着他们站队,要么左,要么右,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余地。

而想要等到曾云风这个强硬的君主离世之后继续扶持自己的宗族以及家族子弟在朝堂上做官的这些家族,曾云风一概不要,甚至会把他们的姓氏从这片大陆上直接抹去。

在曾云风的心里,这些人本就是投降派,甚至忠于大元王朝,而在大元王朝已经衰落的情况下这些人还看不清形势,更是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对于这些没有见地甚至是有些迂腐的家族,曾云风可不会太过怜惜。

至于蛛儿可能会担心的政局动荡,曾云风则完全不放在心上,一个国家初建,哪有地方不会有流血,不会出现政局动荡与反复,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也必将会发生。

与其让这些隐患埋在地底变成一颗颗定时炸弹,还不如曾云风将他们提前引爆,大军军权握在曾云风手里,这时候正是曾云风打下大都威望正高之时,他当然要毫不犹豫地铲除这些和他不在一条线上的人。

这些有异心的人必将是日后统治之上的危机和隐患,今日不除,日后再想去除他们就会非常的困难。

今日如果不处理他们,日后又焉能知道他们在国家危难和民族出现危机的时候不会再一次保持缄默,不会再一次为了保护自己的家族、宗族以及自己的羽毛,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抛弃这个政权。

当前的时间有些人愿意赴死,而且是为了所谓的君臣大义,在曾云风看来这是极其可笑的。

中原王朝政权变动十分频繁,若是人人都如这些人一般,中原早就死的没人了。

曾云风更是不期望这些人能够忠于自己建立的王朝,只希望他们这些人能忠于自己的官职官位。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要他们能把这些事情做好,也就等于忠于这个天下了,而不是仅仅在大元朝廷灭亡之时死死地抱住所谓的君臣大义,为在青史之上保留一点名声,硬扛曾云风所投来的橄榄枝,无视曾云风的征辟,这在于曾云风看来是无法容忍的。

随着曾云风命令的下达,大都城内缇骑四出,一道道呼啸的风声带着轰轰隆隆的马蹄的雷鸣朝着四方奔去。

这次带去的可就不是所谓的征辟令了,而是真真正正的一场屠杀。

江南之地,钱塘。

“廉夫,你何必呢!”

“何必如此纠结,又何必抱着所谓的君臣大义死死不放?要知道吴王府可是对你一请再请,你这样岂不是折了吴王的面子,若是吴王是个心胸狭隘之人,那可就是滔天祸事啊!”

“就算你不为自己想,也得为你杨氏想想吧,到时候不仅廉夫你,就你的家人都有可能受到牵连!”一位文士打扮的人劝道。

杨维桢摇了摇头,“不是我不想做官,实在是我无法出去做官,我心里过不了这关!”杨维桢叹了一口气。

“当前这个局势,大元朝廷虽然已经处于衰势,可是恕我不能落井下石啊!”杨维桢摇头不已。

“廉夫,你实在是太迂腐了大元王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权,而如今吴王建立的政权乃是我们汉人的政权,与其在大元朝领下蝇营狗苟,做一任小官,不如到这朝廷之内做一任宰辅,想必杨兄的大才必定能得到吴王的重用,何必如此勉强,甚至反复推辞,这样岂不是落了吴王的面子?”

“而且,我素知杨兄心中藏有经天纬地的抱负,若是若是将这抱负带进地下,岂不可惜呀!”

杨维桢叹了一口气,他其实心中有很多纠结,只不过他还在犹豫过程中,也不知该如何取舍。

正当此时,一道快马冲入钱塘县令府衙门前,“钱塘县令韦方何在?”

求推荐收藏打赏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