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活在影视诸天 > 一千二百章 积累和积蓄

活在影视诸天 一千二百章 积累和积蓄

作者:半步武林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1: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瘟疫最终的结果是各地十室九空,瘟疫是否被消灭对于老天爷而言,其实没有什么不同。

可是,对于曾云风而言,确实有极大的不同。

当前这个时间段是非常紧要的时间段,只要重新在中原各地建立中原民族的信心,将那些仁人志士全部聚拢在一起,建国才能立下最基础最坚实的根基。

这一切做完之后,曾云风要面对的事情就是将义军进行梳理。

义军联盟在曾云风看来,其实是不值一提,他们是一个松散的联盟主体,纯粹是一盘散沙。

在自己在的时候还可以制约他们,可是在自己不在的时候,张士诚也好,朱元璋也罢,甚至是陈友谅未尝没有独立出来甚至圈地为王的想法。

可是,这也是最要不得的事情。大元朝廷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明当年剿灭了那么多年都没有灭亡他们就很能说明问题。

现如今,虽然他们渐渐在失去中原地区的统治权,可是他们的根基依然深,只不过他们内部派系斗争官员**,所以腾不出精力来。

大元朝廷的皇帝才智并不出众,没有办法压服这些人。

现在不单单是曾云风,大元朝廷也是在争取取时间。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存亡危机,他定然是是不会发奋图强的。

可是同样因为义军突起,中原沦丧,所以这些大元朝廷的蒙古将领定然会发奋图强,其中难免不会出现一些精才艳艳之辈,同样投降于大连朝廷的汉人将领也不可轻易忽视。

有些汉人将领能力也是很突出的,可是一直得不到施展,在中原土地一块一块丢失的情况下,大元朝廷未尝不会有人有魄力重用汉人。

一旦这种事情发生,所带来的结果和影响是非常恶劣的,到时候会有无数汉人效仿,甚至导致整个战局甚至政治局势的倾斜。

唯有维持江南江淮蜀中各地繁荣昌盛经济民生远强于元朝统治才能将这些汉人的心拉回来。

天下是民心所向才能真的好好立国。

而民心有时却又是掌控在这些世家门阀人的手中,虽然这种情况令孙悟空很沮丧,可是曾云风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世家门阀在当地的影响力确实太广太深。

这也是为什么曾云风要以各种理由清理这些当地世家门阀的原因,舆论一定要掌握在丐帮人的手中,而不是这些人手中。

一旦被他们操纵舆论,曾云风日后如果在前线作战就有可能被他们扯后腿。

就像这次武安城征集粮草这种简单的事情,居然也有人会在背后做手脚让人不得不防。

这一切细思极恐,一切事情预则立,不预则废,必须要考虑在前面。

曾云风一方面要打压这些有异心的人,另一方面,也要拉拢一些还有一些血性和风骨的文人和氏族,把他们拉拢到自己的战线。

这样才能够保证中原地区的稳定以及在未来三到五年之内实现民生经济的恢复。

同时千机堂也要对各地农耕以及各种器具进行革新,毕竟生产力才是硬道理。

这些乱七八糟的乱政甚至人乱七八糟的东西甚至人口的影响有时候在生产力的革新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曾云风不相信在千机堂公布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改革之后,民众得到了极大的财富反馈,这些世家之人不动心。

只要他们动心,他们所处的位置和心态就会发生动摇,曾云风不指望他们每个人都能倾向于丐帮,毕竟丐帮的出身摆在那里。

曾云风所在集团所形成的稳固力在曾云风看来都是极为不足的,可是这并不影响收拢人心。

而且曾经布局多年的那些被教育的人,现如今正一点一点的长大,慢慢充斥整个丐帮义军中空的核心。

曾云风最担忧的是并不是打不下,而是打下疆域之后无人治理。

天下的知识大都掌握在世家门阀的手中,而真正老百姓懂得治理地方的人少之又少。

说起来其实很感叹,人就是这样,不读书被人骗,上人的当,读书上书的当。

这也是为什么曾云风要建立藏书阁,建立百草堂,建立千机堂的原因。

世间很多由经验累积成的东西都形成了书册被记录下来,而这种东西对于民众百姓来说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

大多数老百姓大字不识一个,扁担倒了都不知道是个一字,这种情况曾云风怎么能对他们寄予厚望。

行军打仗也罢,治理农桑修建水渠也罢,甚至治理瘟疫这哪一件哪一桩不需要读书人,曾云风根本无法避免与这些世家门阀形成勾连。

按照曾云风的想法,应该将天下一清,重新建立整个统治基础,可是他做不到,天下也等不了那么久。

他现在最长的时间也不过三到五年,大元朝廷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未尝不会卷土重来,兵马南下。

到那个时候,如果江淮中原地区还没有重新焕发生机甚至拧成一股绳,对于整个义军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所以曾云风认为时间很紧张,他也没有那个精力去救那位曹姓女子的父亲。

与其打断当前的整顿格局,还不如隐忍一段时间,前段时间的频频胜利,带来的是起义军信心的膨胀,可是曾云风知道,这一切都建立在出其不意与元廷统治基础的逐渐削弱上。

同样的那些兵器铠甲的优势也不可忽略,可另一方面义军的薄弱点也呈现在曾云风的面前。

战场上只有百战的士兵才能成为精兵,而这些刚刚起来的兵士很多都是刚刚从拿锄头甚至讨饭的位置上站出来的。

叫他们冲杀很简单,叫他们有想法的冲杀却很难,比如岳武穆曾经说过上得了场拿得了枪,嘴里有吐就是好兵。

这对于兵员的最基本的定义是非常低的,但是面对善骑善射的蒙古骑兵以及已经开始使用火器的大元朝廷来说义军的优势并不明显。

前一段时间的节节胜利,不过是在曾云风以及丐帮义军的广阔积累之上。

这几战下来基本上已经把丐帮义军的积累打光了,而现在的丐帮是外强中干。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几个字可不是说说。

曾云风勒紧腰带过了这么多年,几战就把丐帮的积蓄打了个干干净净。

曾云风现在就是要利用积攒下来的成果进行大力发展,而不是和元廷进行殊死的搏斗。

中原各地在积累方面的经验远远超过游牧民族,也许不需要多长的时间就能够完成最基础的积累。

只要物阜民丰,粮草丰沛,一切经济活动和民生活动恢复正常,工匠也罢,读书人也罢,一切该有的都会有,现在一切还急不来。

求推荐收藏打赏月票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