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鱼龙变 > 第七十八章 生财有道亦有术

鱼龙变 第七十八章 生财有道亦有术

作者:魏岳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爷震惊了,你入主巡检司才多久,就一下拿八千出来捐?可无论怎么说这是雪中送炭。

“孤若有将来,定不负义山的赤诚心意。”

老孟就喜欢看王爷这种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反正这银子眼看着是刘礼输给他的,万一真是军饷,自己拿了咬手,扔出大部分给王爷,借花献佛岂不美哉。

一时君臣相得,分外亲厚。

“咱们要解决军需和军饷,不被朝廷卡脖子,就得把生意先做起来。”

伊王侃侃而谈道:“昔年建藩甘肃的韩王上奏跟朝廷要盐,被驳斥了。太上皇的时候,开封周王上奏要附近盐场拨盐给王府,我那皇帝侄儿都答应了,户部不让。”

老孟心说朝廷防着你们皇亲国戚和防贼差不多了!

王爷一肚子牢骚,接着说道:“这是拿我们这些皇亲当乞丐?现在按成例一年只给三百引,咱们得把这口子扩大了。”

“盐引是南京户部发,这事就好操作,孤找了朝中大太监曹吉祥,盐引是三百还是三千,或者翻成一万,都是他给南京那边一句话的事。”

老孟一想就明白最大的问题是这盐引不能直接给王府,果然王爷说道:“由你的巡检司出面背书,去联络洛阳商贾,让他们输粮换盐引,来年再让商人去南京把盐引领了。”

这是输粮取引?这他娘的不是打白条子么?比我在山上明抢还赚啊!

“行了!交给我了,老孟这身官职都是王爷提拔的,您用我一回,这点小事还办不成。”

朱瞻隆笑着说道:“义山办事孤最放心。”

重要事情交代过了,孟义山正要告退,准备去补一觉,睡足在花街柳巷盘桓耗费掉的劲力。

王爷又把他叫住了,状似随意地说道:“明日本王要去白马寺进香,面见广钦老方丈。这时机有些不好,你带些人手跟着,沿途护驾。”

老孟笑着点头道:“老孟我也是信佛的人,得跟着王爷去混一顿白马寺的素斋。”

伊王等孟义山走得远了,起身在室内徘徊踱步,心里有着一股念头疑而未绝,想的是:“是谁把东阁地图的密地泄露给少林寺的?”

府中的亲信他现在不敢信任,可信度还不如外边的孟义山。

王爷推开窗阙,眺望着外边白茫茫的雪地,不由叹息了一声。

孟义山才出了书斋,刚转过两道长廊,就和一个青衣人影擦身而过,老孟只觉得那人好生面熟,随即失声喊道:“铁枪陆!”

青衣人缓缓转过身来,正是“枪挑华岳”陆云鹏。

“孟巡检,又见面了。”陆局主语气平淡的寒暄道。

老孟打着哈哈,心说还是不见的好。他心里有鬼,惊疑会在王府碰到云鹏镖局的东主,换了个地方,孟义山肯定撒腿就跑。

虽说他现在武功大成,但是亏心事做多了,自然得心虚。

当下硬着头皮招呼道:“局主怎么会来王府啊,莫不是接了王爷的镖?”

陆云鹏盯着他看了一会,说道:“上次田锡的镖被人劫了,连事主一家都被杀得干净,传说是叶家做的,是么?”

孟义山决计反穿皮袄装佯,当下义愤填膺地说道:“叶家太不成话,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他们就敢在自家边上杀人劫道,不讲道义。”

陆云鹏怀疑过抢劫田锡的事情和老孟有关,死鬼田大人是老孟的前任,这里肯定有瓜葛。但听逃回来的副总镖头李定诉说,劫镖的高手里面有滚海龙张帆。心想这个海盗巨魁身为一方霸主,不会轻易受人驱使,就只能疑问在心了。

这时见他咬定是叶家,到也信了几分,口气和缓的说道:“叶家庄已被孟大人剿灭,说起来是替我镖局出了口气,还要多谢大人。”

老孟哈哈笑道:“不敢当,不敢当!”

寒暄了两句,陆云鹏告辞去面见王爷。孟义山看着他的背影,手里捏了一把冷汗,等出了王府,一路上还在心想:“这陆云鹏到这里来做什么?”

孟检使回到了衙门,马上就召集了严先生和钱伦两个人来,来到了巡检司后宅的密室。计议输粮换引之事。

老孟把这次伊王要开盐引三千五百张的事一说,严先生和钱帐房都十分惊愕。

严骥思索了一下,对老孟说道:“我曾在宣府总兵帐下做过幕僚,那里输粮换引,是因为地靠边陲,输粮不便,靠民间商家运粮来贴补。九边重地,才有这个权力。伊王这么做,换成太祖甚至成祖朱棣时候,朝廷是绝不会同意的。”

老孟点头称是,仔细的聆听着。

严先生说道:“但现在盐法废弛,输粮的地方是哪里不重要,南京户部的漏洞和筛子一样,此事可行,而且其中有利可图!”

“哦,先生的意思是?”孟义山诚心求教。

“商人纳了粮,明年才能取引,这是远期才能结算的。甚至可以派人去南京把今后几年的盐引都领出来,发卖给商人换更多的粮食。”

孟义山想了想,虽然有朝中大太监说话,但打点南京那些官儿,弄出额外甚至过万的盐引,他得出钱打点!但这里边王府吃肉,他不止能喝上汤,整好了连筵席都能赚了。

“这输粮取引的买卖,能做啊。”

钱帐房口中连声称是,也开口道:“这收粮也有油水可捞,不过……”他踌躇着没把话说完。

“除了哄王爷高兴,还有什么油水?”

钱帐房回道:“如果让咱们收粮,收粮的时候可以用尖斗,粮食堆冒了尖算一斗米。给王府上缴的时候……用平斗,还可以掺些糠麸,把削减下来的粮食囤积起来。”

“老钱你缺德事做多了,小心生儿子没那个啥,这事不能干。”孟义山笑骂一声,将这建议给否决了。

山贼前程远大,犯不上得罪王爷干这种事。

老孟当下说道:“老钱,联系各个商号,督促商人运粮的事,就交给你了。”

对接商贾,督查运粮,甚至跑去南京办取引的事,都要交给钱伦,钱账房这种浊官,不比严先生清贵,那是一定要用的上的,也不能冷了他的心。

钱帐房却觉得深获大人宠信,直说“理会得!”他十分热衷于事,向孟义山告了退,径自忙活去了。

严先生也要告退,被老孟热切的拉住了,说道:“先生不要走,陪我喝一杯。”吩咐人摆酒,要与先生小酌。

酒菜上来,严先生应付了两杯,脸色红润起来,凤目生辉,显得更加倜傥。他询问孟义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在任上根基不稳,也有枉法之事,日后如何应付?”

老孟亲自执壶,又给严先生倒了一杯酒,狡猾的一笑,说道:“我现在是给王爷办事,大树好乘凉。等树倒了还有先生你呢。”

老孟心里包袱不重,暗想老子当一天官就过一天瘾,混不下去了就回山当寨主,逍遥快活。

严骥见他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苦笑了下,替他谋划道:“我劝你效法孟尝君,经营势力的同时,不要忘记赚取人心,施恩以获众望。散财积累贤名。”严先生期待的看着他。

老孟背靠在太师椅上,手摸着下巴琢磨了一会,缓缓说道:“嗯,先生说的有道理,好名声人人想要啊。从何做起呢?”

严骥欣慰的说道:“这就要在平时一点一滴的有意为之,也就是刻意布恩于人。只要打下了人望的基础,宦海浮沉又有何惧。”

严先生有句话没说出来,心想:“等你能从只懂得杀人放火,长进到学会伪善,可说是鱼龙变化了。”

孟义山仰头喝尽了杯中的酒,哈了一口酒气:“行!从今往后,我老孟就是关洛赛孟尝!”

天空下起了细雪,点点的雪花飘洒于地,铺垫出一层洁白的薄毡,伊王的车舆迎雪而行,描龙画凤的车驾前后,百十名侍卫随从护驾。

孟义山青袍绣彪,骑着那匹乌骓宝马,走在王爷身边相陪。这次王爷来白马寺,只带了小王子朱安和老孟,王府高手一个没有跟来。

害得孟义山一路上提心吊胆,生怕从街角或者房顶上杀出少林和尚,准备一有情况就拉过王爷纵马逃跑。

顶着漫漫风雪,队伍来到白马寺的山门之下,孟义山跳下了他那匹“老六”,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山门内外白雪皑皑,连绵广阔的佛殿屋舍沾染了薄薄雪色,庄严中更添三分圣洁。连老孟这俗人都不由心怀一畅。

早有知客和尚在山门内迎接出来,恭敬的与王爷见过礼,引领着伊王一行向寺内走去。

还没进寺门呢,就听见里面喧喧嚷嚷的,声音嘈杂,似乎有不少人在内。

伊王微微皱起眉头,孟义山见状怒对知客僧道:“王爷来了为什么不清场?”

知客和尚脸色苍白的说道:“连日大雪封闭了道路,输粮不便。粮价暴涨,洛阳不少贫户断了口粮,方丈大师在寺里施粥设赈。”

王爷脸色凝重的走过寺前的石阶,进门一看,男女老弱约有二百余人,衣衫破烂,面带饥容。手里拿着些破碗瓦罐,嘈嘈嚷嚷的聚成数排,引颈期盼着白马寺施粥。

几个粗壮和尚抬着一人多高的大木桶,端到了空地上,不住用勺子舀出稀稀的白粥,给这些人装填。忙得满头大汗。

朱瞻隆眉头紧蹙,开口下了一道谕令,说道:“广钦方丈德被苍生,本王心怀感佩,赐钱一千贯与寺里施粥救济,襄助禅师的善举。”

知客僧赶忙谢恩,像伊王这般富贵和出手豪阔的檀越,那是十年不得一见的。招呼更加殷勤。

老孟见王爷赐钱给白马寺,抢着表现道:“王爷菩萨心肠啊。行善积德的事,不能落了我老孟,那一千贯钱我替您出了。”

伊王笑着说道:“那是本王敬佛的一点心意,那能要人代出。”

老孟点头称是,说道:“那我也捐给寺里五百贯。”

孟巡检心想这方丈老和尚门槛真精,专门等着王爷过来他演这一出,一下就弄来了大笔施舍。

小王子朱安对白马寺以及那些求粥的穷人十分好奇,他自幼就生长在深宫,难得出来一次,什么都觉得新鲜。

朱安凑过去询问孟义山道:“师父,这些人为何生活得这样贫苦?”

因为肥羊都让你朱家抢了!这种老孟的心里话是不能对小徒弟直说的,他看了下伊王离得远,拍着朱安的头说道:“朝廷里有坏人啊!”

小王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王爷打发了几个侍卫去帮忙舀粥舍饭,把所有从人都留在了大殿两侧的偏房,只带着小儿子和孟义山,进了大雄宝殿。

知客恭敬的递过线香,王爷顶礼过三世佛,接过来将香火点燃供奉上去。

老孟却是站立不拜,无视和尚们的眼光,悠然自得的观望着大殿内的彩绘。心里在想:“这方丈架子满大,王爷来了都不迎接。”

片刻后过来一个小沙弥,合掌对伊王说道:“方丈在禅房恭候王驾。”

伊王欣悦的说道:“义山,带着安儿和我去面见大师。”

此时已是雪后初晴。老孟拉着朱安,跟着王爷身后,三人随着小沙弥的引领,穿过后面的几进佛殿,迎面赫然是片凌霜挂雪的石榴林。

此处十分幽静,寂寂无人,只余下林间雀鸟的叫声。参错的林木后隐现出一座小院落。沿着条小径走过去,便到了白马寺方丈潜修的禅院门前。

院门左右两侧各贴了一句联语,合起来是首:

读贝叶真经,得一心了了

参莲华妙谛,悟万法如如

伊王站在门下,神态愈发恭敬,向着内院朗声说道:“方丈,不才弟子瞻隆携子来见。”

禅院内一个温厚的声音传递过来:“进来。”

老孟对这个老方丈好奇到了极点,紧随着瞻隆跨入院门,就看到正中站了一个老僧,眼神专注,观赏着院内一株腊梅的花蕊。

老和尚转过头来,孟义山借机看清了方丈大师的形貌。

广钦看上去年约六旬,额头宽广,清癯的脸上面带微笑,眼眸清朗,身穿普通的海青僧袍。手执一串紫檀念珠,举手间显露出一种宽宏气度。

朱瞻隆走上前去,激动的拜了下去,说道:“小王日思夜盼,总算等到您出关了。”

方丈大师袍袖一挥,一股柔和淳厚的真气托住了朱瞻隆下拜的身躯。

广钦开口道:“贫僧只是一个出家人,不需行此大礼。”

王爷恳切的对广钦说道:“还是一定要的。”神色诚敬的又是一躬。

广钦笑了笑,不再坚持,受了伊王一礼。

老孟心想这和尚身份看来不一般,急忙抢上去重重一拜,恭敬说道:“孟义山见过老神仙。”

老方丈饶有兴味的打量着老孟,笑言道:“荒唐,和尚又是什么仙了。”

广钦看到了有些羞怯的小王子朱安,询问伊王道:“这是你的小儿子?”

伊王高兴的说道:“正是劣儿朱安,这名字还是您当年取的,今日带他来给大师看看。”

广钦面露慈爱,上前抚着朱安的头顶说道:“这孩子和你年轻时候一个模样,时光如梭啊!”挽着小朱安的手,说道:“进屋说话罢。”

老孟暗里咋舌,心说:“这和尚不得了,和伊王是老相好了。老子可得恭敬着点。”

广钦方丈将王爷一行让入了禅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