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鱼龙变 >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万众目睹一王先

鱼龙变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万众目睹一王先

作者:魏岳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翌日,洛阳军营。

寅时才过一刻,天还没亮。

还没到军中点卯的时辰,大营之中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一个什长领着十余个不是正兵的军余,都是家中父兄亡了才能替补的编外。

有些身材瘦小,眼看还未成丁,早早的起来给一营鹞兵生火做饭。

孟义山暂代千户的这近千罪军,情况比较特殊,都是战兵,缺乏后勤。

辎重和伙食都要洛阳大营给他出力,养兵是养不起的,只能跟朝廷白嫖。

一众军余跟着做些辅兵的差事,待遇很低,给营里拉车的挽马轧些草料,铲粪,捆绑兵器,埋锅造饭,扎营搭帐立绳桩都要干,这些活计是不能让正兵老爷们干的。

总管兵事的河南都指挥史司,俗称的河南都司,也挪不出人来,到处都需要兵。

土木之败耗尽了京师三大营,京营快死完了。

上边让山西,河南的卫所选送一批人充实京师,限期轮换,这些被抽走的都是有战斗力的老兵,称作班军。

这些班军一走,战力不免捉襟见肘。

加上新任的总兵官刘礼不能服众,洛阳大营眼下是最空虚的时候。

军余们无不羡慕鹞兵们的待遇和伙食,十余天战训,三指宽的肥肉条炖在菜里可劲吃,粟米饭管够。

昨日又是鸡鸭羊肉,乡里等闲大户也吃不上的好东西,每人还发半贯钱,这哪是闹饷的罪兵,京城给皇上看门的禁军能不能这么吃?

这待遇,跟着孟校尉造反都有人干。

杀人放火受招安,洛阳大营的士卒一时都想闹饷了,把刘礼那直娘贼抓起来再吓唬一遍。

一众鹞兵都陆续起来,吃过了军余们准备好的油饼和面汤。

今日河南都司和伊王府,大阅诸军,马上要在西校场点卯。

一群鹞兵都早早穿上了鸳鸯战袄,有一半人还着了对襟的棉甲,铁盔却是人手一顶。

然后就是分兵列阵,马军五十人,弓手一队,刀盾兵一队,长枪兵再分一队,因为要与仪卫对阵,还有一队火铳手却是都拿了腰刀做近战。

红衣红甲红旗号!

轻捷勇悍,迅如鹰鹞。

往昔的精兵样子,如今的乱卒罪军,无论是军官还是小卒们,胸中均烧着一团火。

姚文仲与张广元两位统领,都是手执腰刀,高大雄壮,一身红漆齐腰钢甲,覆盖到手腕的铁臂缚。

站在那里就如同庙里小一号的韦陀,威风凛凛。

孟义山坐骑乌云盖雪,立于众军之前,朱红马鞍上绣双龙,头戴金漆蟠龙黑铁头盔。一身鎏金的黑色扎甲,用烟熏过的鹿皮为绳串起的甲片,鞍上挂着双手长朴刀,背着铁胎大弓。

姚张二将分外羡慕,这甲是可以传家的。

也就是老孟和威远侯爷高昌泰关系好,高侯从当年征战辽东的甲胄里取了一副给他,以壮声色。

卯时将至,凄厉的号角声响彻四周。

代千户孟校尉横刀四顾,踌躇满志。

他一双腿一磕马腹,喊了一声,“开拔!”

老孟的中军,有旗手立在马上,扛了八尺红色将旗,上画飞龙,中间写了一个大明的明字。

千户以上可以列两面仪仗旗了,参将四面,总兵可以八面,就是俗话的八面威风。

又有刻意选拔的身长过人的旗手,举着两面仪仗旗在前,簇拥着孟将军和一队虎狼之师,步出营门。

在此扎营的河南都司麾下,马军,步军,近两万战兵。齐齐行动,车马嘶鸣,开始向西校场行军。

伊王之前已经下旨,调集自己麾下三卫,加上护卫亲军,万余虎贲,也一并前往校场。

不到四万可战之兵,加上辅兵老弱,号称五万大军于洛阳检校。

要把那些田里给卫所种地的,不上官税的黑矿里挖矿的也拉上,也能凑个八万余众,再多就是实在凑不出的空额了。

饶是如此,人也快把西校场挤满了。

朔风凛凛,呵气成云。

卯时三刻,大军列阵完毕。

点卯又叫点闸,由各队军官按着自己名下的名册挨个勾对。

平时操练没有正当理由不来的都是过失。

这种军中大比,少说都是充军发配。

众将齐至,甲胄都是五花八门。

吴昶吴将军傲然独立,还是夜战少林那身甲,就连一个系统的王府三卫的将官也不太搭理。

刘礼刘总兵一身柳叶黑漆扎甲,旗开八面,煞是威风。

但他现在不太开心,羡慕嫉妒的看着老孟那一身豪奢玩意,就怕货比货,刘军门奋三代之余烈,也没搞到一套这种盔甲。

那都是洪武开国,再者跟着燕王扫北的勋贵宣力武臣家里,才可能有的好东西。

这朝廷他娘的不公啊,咱出力的武将,还不如一个土巡检!

刘礼也就敢心里念叨念叨,欠了人好多银子,打又打不过,看着又眼红。

但刘军门虽然穷,自诩见识比老孟高啊。

他先涎着脸过去,上手摩挲着老孟那鎏金甲的甲叶,跟观音院主看见了唐长老的锦斓袈裟似的。

“好东西啊!这是那位公侯府里的吧。”

老孟肩膀一晃,将他推开。

不买不借,别碰!

但还是虚与委蛇,拱手和老刘不咸不淡的道了个早。

眼下大伙都在等着伊王和布政使等一众文臣来观兵。

老孟又不是吴昶那么孤傲,和这伙都司参将总兵,大小军头凑在一起,还是能大哥二哥麻子哥胡扯一通的。

刘礼是健谈的,说起军事头头是道。

“这洛阳校场太小了,大军操演起来不好看,俗话说蓟镇的城墙,宣府的校场,大同的娘们赛貂蝉。”

老刘讲这边镇三宝还是听得老孟一愣一愣的。

蓟镇城高,城墙坚固不拔。

宣府杨家治下的大校场可以校阅十万大军。

大同重镇,娼馆繁盛,里边的非常姑娘出名。

“谁他娘想听校场大不大,军门细说说,大同府的婆娘!”刘总兵麾下一员参将一脸憧憬的问道,“还有比花月楼好耍的地方?”

刘礼辜负了众将的心声。

不远处高台之上已经搭起了帷幕,有太监拖来了十二扇江山万里图屏风,遮护三面,又升上用上好红螺炭点燃的炉子,避免贵人着了风寒。

伊王千岁朱瞻隆,世子朱蟠,布政使藩台大人赵天泽,按察使薛景忠,洛阳知府大尹李崇义,诸位大人来此观兵。

众军单膝跪地,参见伊王,口呼千岁,声震数里,另一些文吏为之色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