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鱼龙变 > 第一百二十九章 百战精忠杨家将

鱼龙变 第一百二十九章 百战精忠杨家将

作者:魏岳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既然用间已经行不通,只能硬碰硬干一场,老孟也不怵那位一等伯开国之后。

“什么将种,打他娘的!”

落日像一束火光,射入正堂。

两人身前的围炉咕嘟嘟煮着茶水和十余颗板栗。

“先生辛苦”

孟义山亲自给严骥倒上一杯用枣子和姜片沏的热茶。

“严先生到北边也不少年了吧,看这身子骨儿还是怕冷啊。”

严骥接过茶盏,身子前倾靠近围炉,对这位东主说道:“这北地是风刀如割,不好消受。我那江西分宜老家,冬天是从骨子里向外冷,两样都是难熬。”

“小心,燎了袍子!”老孟提醒道:“回头我给先生送点虎骨酒,好生补补。”

严骥心道你这虎皮和虎骨是不是一只老虎身上的?

孟义山听过这位先生在宣府协助总兵杨洪大战瓦剌的事迹,是真正经历过万军大战的人物。

老孟有些好奇询问道:“听说那宣府老总兵杨洪是你的舅哥?”

严骥把身子坐直了,他那狐裘真的差点让炉子给燎掉了毛去。

“我那妻兄如今年近七旬了,年轻时跟过成祖亲征过蒙古大汗。从一任百户,历经百战,如今已经升到镇朔大将军,昌平侯。”

“如此奢遮!”老孟咂舌道,“我就听那话本里天波府金刀杨老令公杨家将厉害,你这舅哥是活的杨家将啊!”

严骥忍俊不止,说道:“杨家将那话本可是播州土司杨家使了钱的,请人写了传扬自家的祖宗,但褒扬忠烈,也是好的。”

杨家将的故事在贩夫走卒之间都能出名,脍炙人口,还真是从大明开始的。

老孟恍然,想起这播州杨家他可听何老头分析过邸报的啊,那不是马文明得罪的过的大土司么。

杨家土司绝对暗中使了力气。间接让云敖来中土刺马。

这家人手段高啊。差点想问严骥姓孟的前朝武将有什么厉害的英雄,我老孟也写找人写话本,宣讲孟家将。

但想想自家现在的履历那可是亚圣孟子的后人,不禁暗自得意,咱不用跟他们草莽土司拼祖宗。

通过严骥的讲述,老孟知道杨洪真的是一员宿将,朝廷任命他镇守宣府之时,边军尽皆欢腾。

百战无敌的边帅,最得拥护。

真正强力的将军,你在战场上活命的几率都会高一些。

但杨洪的问题是这员虎将已经太老了。

朱棣甚至都赏识过的小将军,到如今是老迈年高。和马文明和石彪等后起之秀差了一代。

杨家现在的境遇也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老杨洪最近一次立功,是瓦剌也先绑着太上皇到宣府边城前,让守城明军投降。

杨总兵坚决不给开门,紧急请示了京师,等到了景泰帝的加急手令,“太上皇是假的!”

杨洪硬着头皮传喻众军,太上皇是假的。

他为了守城,是把太上皇和忠心朱祁镇的旧臣得罪狠了。

最终瓦剌退兵,那可是太上皇最近的一次接近大明疆土了。

景泰帝很开心,给杨家从昌平伯加到昌平侯,而且可以世袭。

老孟一边单手剥着滚烫的栗子,一边听着这些八卦。山贼觉得上皇和景泰这兄弟俩,和朱蟠朱驹两兄弟有点像。

“先生勿怪,我就是好奇,那吴昶不过是一个伯爷,都威风八面,你这实在亲戚跟在侯爷身边,不比在洛阳巷子里待着好?”

严骥端起茶盏吹了吹,无奈说道:“杨家封侯这大功,着实有些祸福相依,当今太子还是太上皇的儿子,不是景泰帝的,隐忧颇深啊。”

景泰做郕王时候生的儿子如今才两岁,虽然判断皇上一定会废了亲哥哥所生的太子,换上自己的种。但宫里孙太后还在,这事也不好操作。

严骥跟老孟坦白了说,觉得杨家日后有点危险,而且继承人也有问题。

“拙荆弃我而去后,她杨家的嫡出侄儿杨杰也是抱病多年,眼看情况不好。”

严先生也是心伤,这杨家人身子骨都这么差,“他家昌平侯,应该是庶出的杨俊继承位子了,我和那孩子处不来。”

“昌平侯府武风很盛,但不出读书种子,我膝下只有独子严信,还是希望小儿能走科举这条道。”

严骥和儿子毕竟不姓杨,侯府如今形势下,也不适合严信的成长。

孟义山随手将栗子壳儿丢进炉子里,火苗被撩拨得立时窜了起来。

“科举就这么好?能骑马开弓也不差啊。”

才和李清信誓旦旦说自己能考举人的老孟,还是有着功名马上取的小心思。

严骥心说那是你,严信那小身板真的没有杨家将的遗传。让他上阵还不直接送了小命。

“那是山妻的心愿,希望信儿无病无灾,金榜题名。”

但严骥现在觉得可能要对不起去世的老婆,严信在读书上也就是个中人之姿。

“朝士半江西,翰林多吉水。”

严骥感叹道,“我那家乡读书人太多,很难出一头地。我看小儿的功课,只能在北边考试。”

大明科考有两个比较地狱的地方,江苏和江西,尤其是江西,在明初就是有名的拼。

甚至一度有小一半朝臣都是江西籍的进士。

严先生自身是个举人,考了多年也没从江西的科考修罗场厮杀出来。

严信回江西老家去考,可能还不如他爹。

但科举是南北分榜的,在北方考北榜还有机会!

考生在洛阳寄籍,好办也不好办,让一般人去搞,要被经手的书吏揩油不说,时间上不知要晾着你多久。

权在钱先,如今他给老孟做谋主,真就是给知府衙门递一句话就办了。

加上何老尚书膝下空虚,比较喜欢严信这孩子,总叫去吃饭读书,讲些为官之道,甚至开放了何府的藏书给他。

诸多优渥条件汇总,让严骥觉得,可能有机会脱颖而出吧?日后考得不好就是杨家那边武将脑子给耽误了。

老孟手下拢共两个读书人,钱伦是个老童生,跟着叶千寻做了好些年黑道上的账房。

早就不走正路了,现在一心跟着老孟做巡检司的钱粮师爷,暗中参与私盐生意的调派,也是个能做事的浊官之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