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我在武侠跑龙套 > 第338章 汉奸吴三桂

我在武侠跑龙套 第338章 汉奸吴三桂

作者:昨日即过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程吸了一口凉气。

明明之前,袁承志还说着他与青竹帮的友好合作。他为青竹帮做这么多事,转头两方是仇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袁承志沉默了一阵,又说:“我也是直到我准备去动手去云南寻青青的时候,她才告诉我的。因为她的身份很危险。一旦被清廷之后,就立刻会有大军围剿。”

陈程好奇起来:“她什么身份这么要紧啊?”

袁承志又沉默了一阵,似乎很不想说。过了许久才说:“她是明国崇祯皇帝的九公主,封号是长平公主。”

在这个交错时空,明国是日月神教建立的,很快被覆灭。当时的皇帝就是崇祯皇帝。

陈程听到这个说法,脑中不觉茅塞顿开,忽然就明白了什么。他从没有看过碧血剑,但是他很熟悉鹿鼎记。

所以,这个阿九,就是鹿鼎记里韦小宝的师父,九难。九难曾在韦小宝面前流露出,喜欢过一个人。莫非,那个人就是袁承志!

这个时空,在清国,明国余孽这个头衔已经不比原时空有威胁了。不过,对于清国这样宁可错杀一万的人,又怎么会放过阿九呢。

正因为这样,哪怕是袁承志一再表现出对青竹帮的亲善,阿九也没有贸然透露自己的身份。直到袁承志为了夏青青要离开阿九。

想到这里,陈程问:“阿九在你要去救夏青青之前,知道她是女子吗?”

袁承志不明白陈程为什么这么问,便摇头说:“不知道。我离开前才告诉她的。”

陈程与温仪对望一眼,他眼中流露出的是:“果然如此。”

温仪则是满心惆怅,阿九喜欢袁承志,这太明显了。

而袁承志也喜欢阿九,否则他在说阿九是仇人之时,不会这么难受。

陈程问:“你说她与你是仇人。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个仇,是崇祯皇帝那里结下的吧?”说到这里,他自己都愣了一下。

袁承志,姓袁。

果然,袁承志直接承认了:“不错,家父正是袁崇焕。”

“原来袁公子竟然英雄之后。”便是温仪这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子,此刻也惊讶起来。

袁崇焕,一个很有争议的人。一种说法,他是抗清大英雄。一种说法,他是个汉奸。一种说法,他不是英雄,也不会汉奸,就是吹牛不上税的官僚。

三种说法互相都说服不了对方,而且还各自举证史料和证据。

显然,在金书时空,使用的是英雄这个说法。

但不管是哪种说法,最后的结局都一样。袁崇焕死于崇祯之手。尽管极大可能是清廷的反间计(汉奸说里,是他正常暴露)。

那么阿九与袁承志是有父仇的,尽管与她本人没有半点关系。

陈程也不好点评什么。既不好用自己三脚猫的历史水平来点评袁崇焕,也不好点评阿九。他便只能和袁承志聊起了抗清的话题。

结果这个话题,还意外的对路。因为袁承志一直以抗清英雄的传人自居,也是有心为此做点什么。

这个话题两人真是聊个三天三夜也不累。

袁承志倒把陈程引为知己,单方面的。

陈程不会把袁承志引为知己。因为袁承志此人,可以看作是正气凛然版慕容复。

怎么说呢?就是指他,也是志大才疏,空有理想抱负。也不知是受限于原作者的眼界,还是受限于原作品的题材。

他们的眼光,想来想去,无非就是联络江湖上一干高手,最后推翻朝廷,取而代之。

在陈程看来,从联络高手,到推翻朝廷,中间起码还有五十步要走。但他们居然觉得这就成了。

陈程只得耐着性子告诉他,抗清最直接的方式是使用暴力。

何谓暴力?组建军事力量就是暴力。袁承志手上有一些袁崇焕的旧部可以使用。那些人武功一般,却有一些军事人才。

这个人才,是比起绝大部分江湖人而言。比起郭靖、霍青桐这样的天才,那就不值一提了。

袁承志觉得说得颇有道理,只是他坚决要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他不肯到宋国发展,一定要在清国的地方举兵起事。

于是,袁承志又追问下去:“那我应该怎么做呢?我可以聚集的底班并不多,还是在如今北境,到处唱着《我的华夏心》的情况。拿这些人去和清廷拼,只怕是不够。”

陈程想了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送你两字箴言,游,击!”

袁承志也学过一些兵法,天赋与他的武学天赋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但听这名字,略一琢磨,他还是能听懂的。

他继续问:“如何操作呢?”

陈程说:“再详细一点。那就是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袁承志听得更是高兴,又让陈程一阵详解。

末了,他问:“陈兄觉得在哪里起事,最合适?”

陈程想了一阵,在桌上一点,说:“自然是元清交界之处,最容易形成两不管的地方。同时又是山区,让清国很难进剿。若你非要我说我一个地方,那我就说,山西,吕梁。”

……

就这么一路讨论着袁承志起兵的纲领,众人一路来到了云南。

其实陈程之所以愿意,与他认为志大才疏的袁承志,如此倾囊相授。除了,他愿意团结一切抗鞑人士,建立抗鞑统一阵线。还在于,他对袁承志的印象还是过得去的,至少心是好心。

当然,另外一点,就是用这个话题来宽温仪的心。温仪的心,大家都理解。任谁的女儿被人掳走,都会紧张万分。

陈程不敢多聊夏青青的事。因为他对夏青青能否安然无恙,心里没底。

诚然,何铁手是女人。但是夏青青也是女人。何铁手掳走她以后,难免不会发现她的真实身份,到时恼羞成怒以后杀人,也是有可能的。

陈程私下与李文秀交流过这个顾虑,不敢在其他人面前提。似乎李文秀也没有想到这点,听了以后反而比温仪还提心吊胆起来。

在云南地界,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李文秀充满疑惑。她指着面前几个人,问陈程:“陈程,你说这里为什么有清国人?”

陈程与袁承志的脸色都变得很是难看。

陈程解释说:“这是清国平西王,吴三桂治下的人。”

李文秀更迷惑了:“我听闻云南是大理人的地盘啊。”

陈程不得解释起这段“历史”来。这历史,是这个叠合时空独特的故事,不论是正史,还是单本金书,都不会有这么扯淡而又离奇的事情。

吴三桂放了清军入关,灭掉了明国。明国后裔一路南逃。宋国对此是不予接待,不准驻留,不管死活的三不政策。

明国后裔在宋国无法立足,一直逃到实力不济的大理,才凭借残兵,站稳脚跟。他们自然是扯旗对抗清国,大理的军力也不敢轻易招惹他们。

中间隔着宋国,清国本来是没法打到云南去的。不过清国在各大汉奸的支招下,想出了一个古怪的点子。发文斥责宋国,然后要求借道宋国,讨伐云南朱家。

宋国……当然是答应了。

还是汉奸最懂赵家这群废物的心思。

结果就是朱家被灭。吴三桂被封为云南的平西王。

原本这些兵还想玩一出,假道伐虢的故事。不过这期间元宋之间爆发了第一次襄阳大战。郭靖的战场首秀。

郭靖运用兵法、依仗地利,轻松击溃了三心二意的元军。从此元军暂缓了攻略宋国,而把目光转向了西方,和更西的西方。

在宗主国元国的勒令下,以及襄阳大军的威胁下,清军不得不遵照协议,撤离了云南。

从此就是,土皇帝吴三桂和大理皇帝段正明,共治云南。

对此,宋国上下表示很欣慰。清国人真的很讲道理啊。说借道,就是借道,绝没有野心。自然是命令沿途百姓,箪食壶浆欢送清军。

这人人恨之入骨的大汉奸吴三桂,就这样,在云南已经可以只手遮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