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侠行天地 > 飞鸢折翼 第二十六章 南侵

侠行天地 飞鸢折翼 第二十六章 南侵

作者:苏云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辽统和十九年,北宋咸平四年……

自上次镇压耶律崇光谋反后,林夕在大辽已过了一年的生活,虽说时常想念大宋,也曾去过边境眺望过归雁山,却再也没有越过去。

某一个平常的晌午,观音刚走不久,忽然又回到府内,林夕才得知了大辽要主动进攻大宋的领地,而且太后已经到前往前线去调度军队了。

林夕一路紧追,得知大辽已攻进了大宋的高阳关,最后在高阳关外见到了辽军所扎的营地。

“站住!你们三个什么人?”一个站岗的士兵拦住了他们。

“本宫辽国大公主耶律观音,这是身份令牌,麻烦进去通报一声。”

站岗的士兵看了看手里的玉牌,对他们说:“你们在这待着,我去通报。”走之前他还不忘找人看着这三个来路不明的人。

过了一会儿,士兵从营地里急匆匆的跑了出来,“让三位久等了,太后请三位中军大帐一见。”

三人进帐,萧太后还在大帐中对着地图沉思。

“见过太后。”三人最后还是林夕先开的口。

“你们来了。”

“太后首战告捷,在下特来道贺。”

“你的表情可不是像来道贺的,想说什么你就直说吧。”

“太后此次南下,目标是何处,漳河以北,还是黄河以北?”

萧太后用手里入鞘的剑,指了指地图上的汴梁。

林夕脸色微微一变,“看来,太后志在天下啊,倒是林夕目光短浅了。”

萧太后问林夕:“知道这些年大宋在面对我们的进攻时是如何应对的?”

“林夕不知。”他已有一年多未曾打过仗,自然不敢妄自回答。

“但令坚壁清野,不许出兵,继不得已出兵,只许披城布阵,又临阵不许相杀。”

林夕心头微微一颤,若萧太后没有说谎,宋军就完全是在消极防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个命令在林夕看来,就是愚蠢至极。

“林夕,这样愚蠢羸弱的国家,真的值得你如此思念和效忠么?”

“我……”林夕被这一番话弄得无话可说。

“我只有一个要求。”

“你说。”

“城破之时,勿伤百姓一人。”

“我答应你。”

“多谢太后。”

“汝可随军,若哀家违背誓言,则你可将我大辽行军路线告知大宋。”

“我相信太后言而有信,至于行军路线……不用太后告知,我已大概知晓。”随后,林夕的手在地图之上依次划过,指向几座重镇:

遂城--保州--定州--河间府,最后向南划了一下,意指南下。

“你是如何得知的?”

“听闻辽军向东进攻莫州失利,那必然会西进,而保州和遂城距离又非常相近,想来辽军定会先攻下距边境更近的遂城,而后攻保州,保州攻陷,便可以直取南边的定州,而后东进攻克河间,到那时,辽军便可一路南下,直至黄河北岸。”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哀家也难以相信,你口中所说的和我的计划几乎无差。”

“若我在此统兵,便会如此行军,太后深谙大军作战之道,我想,太后的计划跟我所想的,应该也是大同小异吧。”

“大宋竟把这样一个文武全才逼到出走异国,真是愚蠢至极。”

“在下告辞了,希望太后遵守承诺。”

“放心,我会的。来人!带他们三人去后营,找两个军帐让他们住下。”

同年冬,辽军至定州,两军出现相峙局面,宋降将王继忠乘间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初为宋真宗所拒。十一月,辽军在朔州被宋军大败,西部战线的辽军也因粮草不继撤军。辽军主力集中于河间城下,日夜攻城,宋军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未下。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清河。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戌卒会天雄军”。同月,辽军攻克德清,三面包围澶州。

“报!前线传来消息,大宋皇帝御驾亲征来到澶州,宋军士气大振,反击已不像前几日那般羸弱了。”

“噢?之前传来消息说大宋皇帝意图迁都,现在居然变得这么快……看来,宋朝还是有明白人的。”

“据说是宰相寇准的力谏皇帝一定要御驾北上,大宋皇帝这才来到澶州的。”

突然,帐外又闯进来一个士兵,喊道:“报——不好了!”

“何事慌张?”

“统军使大人不听劝谏,带着几十个人,执意要去澶州城下巡视,刚刚回来的弟兄回报,统军使大人被宋军的八牛弩射杀了!”

“什么?”萧太后手中的书本掉在地上,脸上难掩震惊的神情,帐中突然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娘!娘?”这时,耶律观音赶巧就走了进来,喊了萧太后两声没反应,观音才觉得有些奇怪。

“娘,您怎么了?娘?”

“观音……”

“娘,您哭了?”观音看到了萧太后眼角竟泛出点点泪光,在观音的印象里萧太后几乎没有流过泪。

“观音……你舅舅,萧挞凛,阵亡了。”

“怎么回事?早上不是还好好的么?”

“观音,你先走吧……”观音也识趣的点点头就离开了,同时叫走了帐里的士兵。

“林夕。”观音找到林夕,说道:“出事了。”

“怎么了?”

“我的舅舅,统军使萧挞凛死了,我问过手下的士兵,他是在澶州城下巡视的时候被八牛弩射杀了。”

“看来,战争快要结束了。”

“你怎么知道?”

“统军使死了,对辽**队的士气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况且,辽国战线拉的太长,后勤补给一定跟不上。我想,萧太后应该就要退兵了。”

辽军整整五天没有动静,第六天,果然不出林夕所料,萧太后将林夕叫了过去,商谈议和之事。

“太后。”

“我想让你帮忙送一封信到澶州城。”

“是什么信?”

“是议和信,你可以打开看看。”

“不必了,在下去送就是了。”

“你不怕我骗你?”

“太后没有必要骗我,太后是个有手段的人,我想在战前您就已经做好可战可和的准备了吧。”

“不错。”萧太后满意地点点头。

“放心吧,林夕定不辱命。”

林夕只身来到澶州城下,却遭守门军队团团围住。

“在下辽国信使,有信呈递大宋天子。”

“把信给我,你在这等着,你们看着他。”领头的士兵拿起信就进了城。其他士兵依旧围着林夕,林夕也不慌,就这样悠闲的等待着。

“陛下,辽军来信,说的是什么?”说话的正是在群臣首位站着的,大宋的宰相寇准。

“辽军希望能罢兵言和。”

“陛下的心意呢?”

“朕也希望能息兵止战,永结盟好。”

宰相寇准义正辞严,苦心劝道:“陛下,辽国已是强弩之末,人困马乏,而我军士气高涨,正是击败他们的大好时机啊!”

“那……诸位爱卿觉得,两国应当如何?”真宗赵恒畏敌如虎,便将锅甩给了下站的其他臣子们。

其他臣子也大都惧怕辽国,纷纷表示支持和议,甚至联合起来攻击寇准拥兵自重。寇准无奈之下,只能同意与辽国讲和。

“送信的人呢?”

“禀陛下,还在城外。”

“让他进来,朕要见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