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儒侠英豪 > 第三章:藩篱寄武当

儒侠英豪 第三章:藩篱寄武当

作者:别月居士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传为真武大帝道场,乃道教第一名山。明季道教第一大派——武当即盛于此,号为天下“玄岳”,位在五岳之上。话说天下各教为经论大会,已是陆续云集山下小镇,小镇上的集市也不知比平时热闹多少倍。

因为明日即是经论大会,所以,各门各派都在当晚之前赶到,但武当有规定,各江湖朋友旦日平明之前不可上山,因此,山下客栈早已爆满,不少人还露营在外。

一些门派彼此相遇,矛盾自是不少,且江湖儿女,三两句话不对劲就动起手脚,虽然武当专门安排了人手在山下负责接待,但当夜不免还是喧喧闹闹。

一氅大帐内,灯火辉煌,六个人的双手紧紧抓在一起,个个脸上溢满了笑容。

这六人,正是南岳衡山掌门人——玉徽子王肇仁、中岳嵩山掌门人——方圆子冯基、东岳泰山掌门人——管城子何九渊、北岳恒山掌门人——黛仙子杜晴岚、西岳华山掌门人——神算子曾玄英以及何九渊义兄天聪子——陆柯。除陆柯外,其余五人师出同门,即是江湖人称棋琴书画算的儒门五子。

“师兄、师姐,我们可是有好多年没见面了,可想死我了!”曾玄英向来是个直肠子,又是年纪最小的,甫一见面就动情地道。

“是啊,自师傅仙游,我们聚少离多,上次相聚还是十二年前的君山之会呢”杜晴岚道。

“唉……这些年我们师兄弟都在忙着教内事务,现在总算江湖太平,小儿辈业已崭露头角,我们也该退居幕后了。”回话的正是王肇仁。

六人情绪渐渐平息,纷纷坐了下来。中间一炉旺火,正烫着几壶老酒,六人围坐一圈,一边饮酒吃肉,一边畅谈。

“师兄所言甚是……依江湖规律,每二十来年就会有新的武林高手出现,自师傅仙游、我等在五岳立足,已是二十多年了,如今的江湖又是年轻才俊辈出,我们这些老不死的……哈哈,早就落后了,不如都弃了这身衣冠,找个清净所在,结伴而居,抑或云游四方,岂不快哉?”何九渊哈哈大笑道。

“年轻辈自然是前途不可限量,但我们哪里又是老不死了?哈哈……”说话的是恒山掌门人杜晴岚,她可不认为自己人老珠黄。

“人活一世,当只求安然自在,像我们几个,真要说将山上一切俗物都抛了,怕也难以办到啊。”嵩山掌门冯基哀叹道。此言一出,众人皆面露愧色,唯泰山何九渊,陆柯面色稍霁。

“大家倒也不必如此自责,其实人活天地之间,也并非朝菌、蟪蛄,最重要者唯恪守本心而已,既可隐身世外,亦可大展宏图,如你们师兄弟所作所为,也并非贪图名利之辈嘛”陆柯言到。

“陆大哥所言确是至理,无如我们师兄弟除了三师哥外,当年分别以武力夺得五岳山门之主,而今想想,其中亦有不少无辜受戮之人,每念及此,无不深以为过。”恒山掌门杜晴岚幽幽道。

当年,冯基、王肇仁、杜晴岚、曾玄英四人分别武力挑战四岳掌门人,各自夺得掌门之位。而陆柯与何九渊本是结义兄弟,当初,泰山门人为争掌门继承人之位斗得头破血流,最后掌门之位却落到了最不愿当掌门的陆柯手上,陆柯随即让贤于何九渊,于是就此最终确立了儒门理宗在江湖上的地位,佛道两教则丧失了对五岳的控制权,遭受大创。经过多年的争斗,五子在江湖的地位也越来越牢固。

大帐旁边另有一帐,虽不如前者华丽,却一派欢歌笑语。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又是师出同门,自然有得话说。

由于华山路近,曾玄英又与武当掌门颇有交情,遂带着刚过及笄之年的宝贝女儿曾锦依提前上山游览了一番。

众人听着曾锦依讲述在武当的趣事,不觉游兴大起,便商量着怎么去游玩一番。

一夜的喧嚣很快过去,各门派慑于武当威名,倒也守规矩,没有提前闯山的。

平明时分,山脚已是人头耸动,参会众人纷纷朝山上挺进。

时值永乐大帝命隆平侯张信、驸马督尉沐昕、工部右侍郎郭琎、礼部尚书金纯等率20余万军民、工匠大修武当,尚能看到一片繁忙的景象。

登完了上下十八盘,到得金顶,入了玉虚宫,来到场内,早有个高台在中间立着。

正对着高台的上首方向,一檐主看台,三把檀木太师椅安安稳稳地放着,上遮镶红黄伞盖。

檐前挑着“钦定大明诸教经论大会”,左右有联曰“博文强体,兴大明国势;谈经论道,正诸夏邦风。”这一十八个大字写得遒劲有力,就算不识字的江湖莽汉看着也是赏心悦目。

会场中间是辩经区,四围是观众区。观众区分为五大区,按所属广义上的教派而来,依次为“儒、道、佛、胡、散”。其中,“胡”指的主要是番邦传入的如祆教、景教、明教等教会。严格地来说,佛教也是由外邦传入的,但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已具有了本土特性,而明教虽源自波斯摩尼教,早在唐朝时便已传入中土,其时已经本土化了,却又归入了“胡”类。“散”则指的是武林中那些没甚宗教信仰、以行业相同聚在一起的教派如丐帮、担行、漕帮等,还包括一些游侠散仕,他们来无非是看热闹的。

巳时,道观中钟声齐鸣,大会正式开始,会场内早已聚满了各路英雄。一身长八尺、龟形鹤背、眉目俊雅、精神奕奕的道士上了台,抱拳四顾,然后退开来站在台角。众人识得他便是武当派第三代掌教真人孙碧云,道号虚玄子,果然是张三丰祖师的得意弟子,这一顾间,便让众人少了不少聒噪之气。

随后便见一队王府亲卫簇拥着汉王朱高煦登上了主持台正中位上。另一队着金鱼服的锦衣卫护着另一人登上了左边之位。会场上顿时炸开了锅,有欣喜的、有疑惑的,有愤怒的,有惊惧的。

原来这左边正是当朝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此人果敢狠毒,办事高效,善骑射,又能迎合圣意,因而深受朱棣信任,私下里却是狐假虎威、作恶多端,与不少江湖败类狼狈为奸,构陷他人,弄权贪财。只见他上了台,滴溜溜的眼睛横扫了一眼会场,露出狡黠的笑容,一拂衣,坐了下来。

孙碧云走上前来,先是朝朱高煦和纪纲深施一礼,随后转过身来,往前走了两步,抱拳四周,唱了个诺,道:“列位,方今治世,教化大兴,天下各派,秉承传道布德之志,虽信仰不同,却是殊途同归。鄙派有幸沐皇恩,承圣令,举办此次经论大会,蒙各路英雄豪杰不辞辛劳,赏光前来、莅临僻壤,当真是蓬荜生辉,荣幸之至。家师因年事已高,且云游四海多年,仙踪难觅,就由碧云在此代表合山道士,对各路英豪的到来表示至诚欢迎,有招待不周之处,伏乞见谅。此次经论会由汉王殿下亲临主持,有请汉王赐谕。”

朱高煦起身抱拳四周,高声道:“各位英雄,本王受大明皇帝陛下所托,前来主持此次经论大会,有幸结识各位江湖朋友,幸会幸会。我大明自立国以来,内兴社稷,外服番邦,万国来朝,不但圣上英明,臣子忠智,亦赖黔黎修文习武,固本强身,此诸夷之未有也。今天下各门各派,谨守皇命、教化万民、布施行善,功不可没。当今圣上体恤各位传道布德之功,特举办此次经论大会,一来俯察教化之兴盛,二来辩通渡人之真理,三来嘉奖精学之楷模,四来鼓励忠诚之意气,诸位可尽展胸中丘壑。下面,本王郑重宣布:“钦定大明诸教经论大会”经论大会正式开始,请鸿胪寺准备掣签。

随后,朱高煦以黄布蒙眼,伸手掣签,交予孙碧云,在各教派代表公示下拆开来看,确定辩论题目为“试论十三棍僧保唐王之与佛家教义有违否”。

朱高煦继续讲道:“按圣旨,此次辩论终胜者将授鸿胪寺官职,并受命统摄天下教事,其所属教派,亦将授田千亩,赐度牒万张。皇恩浩荡,诸位当尽显真本领。”

随后,孙碧云接道“下面,请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宣读本次比赛规则。”

纪纲随后讲了规则。比赛先由各个教派派出三名代表组成辩经队,写出本门观点,然后由举办方根据观点不同将各辩经队冠字号写在纸条上分开,同一个字号会在不同的两种观点中各出现一次,随后由各辩经队代表抽签,抽中同一字号者即为一组,如此可保证第一轮辩论双方观点不同,一轮结束后再按此方法分组,直至决出终胜者,若最后对决双方观点相同,则启用其他备用题目。为了体现公平,辩论公开进行,裁判组由鸿胪寺及礼部官员、地方绅士、江湖名士和域内外富商组成。有一点要求就是,只准动口,不许动武。武当所有弟子以及大量锦衣卫负责巡守。

由于要分教派出代表,而五岳各派本是同门,虽然可以各出代表,但他们观点基本一致,考虑到王肇仁博学、何九渊思辨、杜晴岚多智,便推举了三人应战,相约若功成后度牒、田亩平分。

一上午的辩论很快结束,正如汉阳江山月酒肆中老者所言,儒道佛三教鼎立之势已现。

然而,大家没意识到本次经论议题其实便是个圈套,乍一看论题,似乎是佛教占优,但要论十三棍僧,必论李世民,在对唐太宗李世民的是非,尤其是玄武门之变以及幽禁高祖问题上,道教内部青城,龙虎和武当三派辩胜齐云、崂山等其他各派,统一观点为李世民此举顺天意,合时运,应民心,李世民乃天命所归,因此十三棍僧保唐王更乃神授之举。此观点也深受代表朝中势力的欣赏。

而佛教中,宗派纷繁复杂,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涅槃宗、律宗、地论宗、净土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等各宗派之间观点不一,至今还没辩出个所以然来。不过以少林为首的北禅获胜几率较大,毕竟其实力雄厚,而南禅和天台等宗的名宿又不知为何没有到场。

儒教中,本是除了理宗五岳各派外,还有横渠、竟陵、青田、岳麓、嵩阳等各大书院,不少人认为太宗篡位自立,于礼不合,十三棍僧口念阿弥陀佛,却干预尘世,为人所用,于法不容。但与新五岳实力悬殊,几个回合就被王肇仁三人击败了 。

午饭时分,大家边吃边聊,都在讨论着上午的赛事,准备着下午的应对之法。

“师妹,依你所见,佛门中谁会胜出呢?”王肇仁问到。

“大哥想必是知道的吧,少林寺肯定会获胜。”杜晴岚笑道。

“但我总觉得没这么简单,少林寺所代表的北禅观点可能不合当今皇上的意思啊,如果少林胜了,那武当获胜的可能性不是大为降低吗?”王肇仁道。

“大哥可别忘了,我们的观点可是与少林对立的。”何九渊笑道。

“也就是现在的五岳,如果二十多年前的五岳可不会这么认为了。”冯基道,他看起来似乎有些不苟言笑,众人也不以为怪。

杜晴岚一凛。“有一点颇为奇怪:天台和五台观点想必是与少林相合的,竟没来参赛。而九华,峨眉诸派势力也不小,有他们在,少林是否能赢恐怕还不能妄下结论。”

“师姐说的是啊。可是,如果少林不赢,那我们的观点岂不是都一样吗?难道真打算加赛?”曾玄英道。

“但是,我们下午对阵武当,且我们在唐太宗禁高祖一事上的观点与武当派不合,在对付其他门派上我们绰绰有余,但对付武当压力不小啊。”

“我们上午都见识到了武当的厉害,武当派本身实力雄厚,还有其所属的三丰派七家的鼎力相助。而且其教义是融合了佛道儒三教之说,向来为皇家所尊崇,实是劲敌。”

长辈们在谈论经论会,年轻人倒是没什么兴趣,对于久居山中的于长宣、铁涟、景云鹏、方凌燕和曾锦依等,只想出来见见世面,可没想过去参与辩论,而且以他们的水平也不够资格去讨论这些。

下午的经论会更为激烈,进入最后几轮对决的辩经队观点都有所不同,作为终极对决的双方观点刚好针锋相对,备用题目并没有启用。而少林的战败虽有点出乎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少林参赛僧人智清大师突然在赛程中晕厥,峨眉辩败少林又被南少林——武夷辩败。武当战胜儒教,代表道家决胜南禅武夷夺冠,武当掌门孙碧云也被朝廷当场授予道司右正一一职,统领天下教事,让人艳羡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