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948、“二十陵王”

人生流浪 948、“二十陵王”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948、“二十陵王”

徐州云龙湖游击大队之中的“二十陵王”:

信陵王信永(勇)汉:其故事传说“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战国时,曾发生赵平原君赵胜的内弟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椎杀晋鄙、率军救赵这一历史事件。齐孟尝君、赵平原君赵胜、魏信陵君魏无忌、楚春申君黄歇号称“战国四君子”,其实都是二锅头对的白开水!)

嘉陵王刘嘉陵(四川省广元市至重庆嘉陵江一带,后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电影《喋血嘉陵江》就是在这个地区发生。与香港著名女演员原籍苏州的刘嘉玲是音同字不同、字同意不同、同意不同字、同字不同意。)

“四大陵(铃)王”——零陵(铃)王金叶(湖南省宁远县南,《史记·五帝纪》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银陵(铃)王伊能万夫、铜陵(安徽省)(铃)王童(佟、同、仝)云龙、铁铃(辽宁省铁岭)王铁天镖。

原十四陵王——

1、兰陵王兰采风(原兰陵王香满楼已被阿里耶库尔在洪泽湖上杀掉,此为兰陵王香满楼的崇拜者,再次以兰陵王自称,雄踞十四陵王之首。)

{山东省苍山县又名兰陵县,兰陵传说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南峄城区兰陵镇,盛产兰陵大曲酒。李白有诗《客中作》曰: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其景点概况:兰陵王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之孙高肃。北齐乾明元年(公元560年)高肃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故名兰陵王。这便是第一兰陵王的由来。兰陵王相貌俊美,武艺高强,屡建战功。其堂弟高纬继皇位后,忌其威武功高,恐皇位被夺,于公元573年用毒酒杀害了这位年仅30岁的名将。

兰陵王墓是北朝墓群之一,实际位于河北省磁县(在安阳和邯郸之间)城南5公里的刘庄村东,建有颇具北方建筑风格的碑楼、围墙、古墓、碑亭,以及兰陵王塑像等。墓南碑亭内的石碑正面篆有:“齐故假黄钺太师太尉公兰陵忠武王碑”,碑身刻字是研究北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文献资料。1988年,兰陵王碑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兰陵王还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兰陵王入阵曲》。舞曲浑厚古朴,悠扬动听。但这首名曲在我国早已失传,而在唐朝时传入日本,至今仍为日本庙堂和皇家庆典音乐。1986年,磁县文物人员通过日本专家找回此曲,使其重归故里。旅游向导兰陵王墓附近有磁县北朝墓群、天子冢、东武仕水库等旅游区,连在一起可搞个一日游,顺便挣些mo

ey。}

2、金陵王李金山(其部下金陵十二刀早已被契丹杀手阿里耶库尔在洪泽湖灭掉,与他们一齐被害的还有“兰陵王”香满楼,死于第187号。)

3、黄陵王黄子灵(黄帝轩辕氏,即轩辕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原各族的共祖先。兴起于黄土高原,屡经征战后定居中原,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相传黄帝活了110岁,在出巡河南荆山时,天降黄龙请他归天,臣民紧拽其衣不放,黄帝被黄龙强行带走,而衣冠被拽下,葬于桥山——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在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距离县城1公里。有公路可通山顶。山上古柏成林,郁郁参天,沮水回绕于左,形势不凡。

其陵高3.6米,周围48米。墓前有碑亭,内有石碑一座“桥陵龙驭”四字,再向前有“古轩辕黄帝桥陵”石碑,系清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立。陵的南侧有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有碑侧有座高大的土台,传说是汉武帝征朔方回来,在此祭黄帝,筑台祈仙。黄帝陵墓在甘肃、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但据《史记·五帝本纪》以及《黄帝本行记》都说“黄帝崩,葬桥山。”)

4、东陵王东至春(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东陵,区别于后世河北省遵化县级市的清东陵,在今河北遵化附近的清东陵,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及他们的后妃。)

5、西陵王西风来(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之西、狼牙山之北,在后世的清西陵附近,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和他们的后妃。)

6、南陵王南季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在铜陵之东、宣城之西百里之遥。南陵和南陵县是同义词,已合并,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是通往“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重要门户。南陵隶属于芜湖市,位于芜湖市境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界宣州区,西连铜陵县、青阳县,南接泾县,北邻繁昌县、芜湖县。总面积1263.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49.3万亩,可养水面14万亩,山林56万亩。辖8镇(烟墩镇、家发镇、籍山镇、许镇镇、弋江镇、何湾镇、三里镇、工山镇。县政府驻籍山镇)157村,1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55.4万人有汉、回、壮族等25个民族[2]。国道205、318线和省道320、216线交汇于县城,京福高速铁路、铜南宣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是皖南重要的交通枢纽。)

7、北陵王北苍龙(山西省有北陵;福建也有个永安北陵:

风景点位于素有“金山银水”之称的福建省永安市区西南方向五公里处的省级首批历史文化名乡━吉山乡境内,风景秀丽的文川溪畔。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政府内迁永安长达七年半之久,

当时有40多个省直机关驻扎在吉山,至今保存有许多抗战文化遗址,包括福建省。。公馆及其防空洞、最高法院闽浙赣分庭、福建省高等法院、福建省教育厅、立音乐专科学校、东南出版社、羊枣之狱等。这里是清代民居民俗的大观园,有造型各异的清代古建筑,尤以柴排厝(酷似木排,156间相通无阻)、 棋盘房(与象棋盘很相像,隔出楚河汉界)和古代书院━━萃园最具代表性,在这些古建筑内,许多清代的金字匾、金字对联、捷报、京报、快报以及窗雕、学士椅等至今仍保存完好。这里还有“家家酿酒,户户飘香”的习俗,“吉山老酒”获中国文化名酒称号。

沈阳北陵

北陵又称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乐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楼殿威严,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壮丽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另外有同名福建永安北陵。

沈阳北陵(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关睢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历经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呈现现在的规模。陵寝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

江苏北陵

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的一个古典名乡-北陵,曾经获得全国体育之乡的称号。)

8、中陵王中四海(在河南省郑州市巩县,后改为巩义县级市。

中陵古城遗址,中陵古城遗址(第二批省保)

时代:汉

地址:右玉县城西12.5公里威远镇西2.5公里处

中陵古城为汉雁门郡中陵县城遗址,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十五年(49年)所筑。古城平面长方形,中有一墙,将城分为东西二城。南北二墙各长1500米,东西二墙各宽900米,古城占地总面积为135万平方米。东、西、南、北四道城墙和中段城墙的城门遗址明显,但城垣面目全非,东南城墙被苍头河水冲去一角。城内地面暴露的汉代遗物如云纹瓦当、方格瓦当、五铢钱、半两钱及大量残陶片,另外周围村民在城内地下发现了一块半两钱的石质钱范,上有四个半钱范,清晰完整。)

9、五陵王玉满娄(汉陵,即长、安、阳、茂、平五座陵墓,有“五陵邑”之称,按大小时间排列!!) 10、魏陵王魏汉超(在陕西省富平县留古乡何家村。永陵是西魏文帝元宝炬的陵墓。封土高13米,周长230米,其顶平坦如殿基状。陵园原有大量石刻,现仅存石兽一只。)

11、唐陵王唐立中(华山武林大会上被汉陵王刘振汉所败)

12、秦陵王秦武阳(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东5公里的下河村附近,这是中国第一座名副其实的帝陵,是秦始皇嬴政的陵墓。冢高55.05米,周长2,000米。经1974—1978年调查钻探,陵园有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25.4米,外城周长6,264米,在东侧1,500米处,现发现三个兵马俑坑,坑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1980年,在陵西约500米处,发现大量胥役墓坑,每坑二至四人,大都屈肢埋葬。《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这说明陵内建筑非常宏伟。)

13、杜陵王杜月笙(声)(在陕西省长安县的东伍村北。是汉宣帝刘询之墓。原为秦代设置的杜县。汉元康元年,即公元前65年,春,在杜原上营建陵墓,遂改杜县为杜陵。墓形如覆斗,顶部平整,四棱角斜线分明,高约30米,每边长约120米。其南侧有清代祭祀碑石十余块,多因风雨剥蚀,字迹不清,唯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立“汉宣帝杜陵”一碑尚清晰。唐李白《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即描述此陵。)

14少陵王少先锋(在陕西省长安县司马村东。是汉宣帝许后的墓地,北距宣帝杜陵9公里,因为规模和封土堆都比杜陵小,故自唐以来,被称为少陵,古代少、小二字同义。许后死于宣帝本始三年,即公元前71年,封土堆现高25米,东西90米,南北85米。可出古了,她既然是汉宣帝的许后,怎么没和汉宣帝刘询合葬呢?这不符合常规习俗呀?唐代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在世,就居住在少陵附近,又因他的远祖杜预是长安人,所以他便取号少陵、杜陵布衣;少陵、杜陵野老;少陵、杜陵野客等。没想到杜甫也是位诗人侠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