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822、“女儿国”

人生流浪 822、“女儿国”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822、“女儿国”

《新唐书·苏毗传》附记“多弥”谓:“多弥,亦西羌族,役属吐蕃,号难磨。滨黎牛河。”黎牛河即牦牛河,也即今青海玉树地区的通天河。这一带地区与南凉后裔南迁地区有关。

《旧唐书》说,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神瑞元年(414年),鲜卑人首领拓跋辱檀被西秦乞佛(伏)炽盘灭亡,拓跋樊尼招集余众,投归北凉沮渠蒙逊(都城在张掖),蒙逊封他为临松太守。蒙逊被灭后,樊尼率众西奔,渡过黄河,翻越积石山,于羌中建国,开地千里。由于樊尼恩威并施,深得羌人归心,势力迅速壮大。不过他在这里建立的自然不是吐蕃,而很可能与多弥羌部人政权有联系,有学者认为它与后来内迁、建立西夏的党项人密切相关。在被吐蕃征服后,吐蕃人称他们为“难磨”,该词藏文写作Nam。英国学者托马斯(F.W.Thomas)认为这就是南凉的“南”。如果这一说法无误,多弥国则如吐谷浑一样,是由鲜卑人入主羌中建立的政权,不过它的上层统治者是拓跋鲜卑人,而吐谷浑是慕容鲜卑人,属民则基本是羌人。

我们认为,称“多弥”是因其属民为羌人言之,而称“难磨”则是依其统治者言之,是一个联合政权的两个方面。“多弥”应是羌语,或是与之相关的吐蕃语词汇。“多”疑即吐蕃传说中的古代六大部族之一的Ldo

g(董氏,或作Vdo

g、Do

g或Gdo

g),或Sto

g(东氏,或作Gto

g、Do

g)。法国藏学家石泰安(P.A.Stei

)在他的《川甘青藏走廊古部族》一书中说“无论是在语言方面,还是在词形方面,东族(Sto

g)部落都非常容易与董族人(Do

g/Gdo

g)部落相混淆。因为Ldo

g是以指木雅人的,而Sto

g或Gto

g则系指苏毗人。但国立(法国)图书馆所藏伯希和敦煌藏文写本第493号之中却有两处写作Go

g gsum pa(即董苏毗——引者),一处写作Ldi

g-gsum pa(丁苏毗——引者)。由于董、东两族居民在地理方面是近邻,而且还可能存在结盟关系,所以就更容易被人们相互混淆了。”那么,与两族(董氏、东氏)皆有密切关系的难磨(多弥)人,也自然无法分清归属上的确定关系人。“多弥”的藏文即应是Sto

g mi(东弥)或Ldo

g mi(董弥)及其他变体形式。

《新唐书·多弥传》称其地“土多黄金”。风俗文化自然与党项等羌人相同。多弥首领还与丝路南道西端的于阗(田)王室有联婚关系,即难磨王女嫁给于阗王。这说明了多弥人很可能参与了东西方的丝路贸易。据托马斯(F.W.Thomas)研究,难磨人有大量语言词汇和文学传说,通过藏语保存下来。为此,他还依据新疆和敦煌出土的藏文文献编成一本专著即《难磨,一种古代语言》,说明难磨(多弥)人文化的相对繁荣。

在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讲述唐僧取经的《西游记》故事中,有一则“女儿国”的传说。事实上这却是有根有据的,只是唐僧(玄奘)本人并未亲身经历,更没有人要吃他的肉以求长生不老。该女国就在青藏高原上,而且被玄奘和弟子辩机记之于他们撰写的《大唐西域记》中。原文说,在婆罗吸摩补罗国的北部大雪山中,有个苏伐剌奴瞿旦罗国(汉语意为金氏),出产上等黄金,因此叫金氏国。该国世代以女子为王,所以叫做“女国”。丈夫也称王,但不问政事,只管种田、打仗而已。女国的历史在汉文书中还有详细的记载,诸如《隋书》、《北史》、《通典》、新旧《唐书》等,藏文史书中也有较详细的记载,如《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根据这些诸多史书,便可以向各位观众勾画一下女国历史与文化的草图。

《隋书》记:“女国,在葱岭之南,其国代以女为王。王姓苏毗,字末羯,在位二十年。”《通典》也说:“女国,隋时通焉,在葱岭之南,其国代以女为王,王姓苏毗。”隋唐人关于女国的认识是真实的,因为开皇六年(586年),女国曾遣使朝贡,它的这一地理位置也不会有误,因此F.W.Thomas(托玛斯)认为汉文史书因误解而造成女国的说法并不正确。克什米尔的古籍也记载了该女国,称它在其国北方隔山之外。上文《大唐西域记》所言的“东女国”也即此国,称其为东女者,因为“西海”还另有一个女国,故言之“东女”。玄奘记其地在婆罗吸摩补罗国北面的大雪山中,叫苏伐剌奴瞿旦罗国(意为金氏),因出产黄金而得名,东西长,南北狭。婆罗吸摩补罗国被认为是今天的迦尔瓦尔(Ga

hwal)和库马翁(Kumao

)地区,一般认为该女国是在喜马拉雅山以北,于阗以南,拉达克以东。但是,玄奘书上明确地讲该国“东接吐蕃国,北接于阗国,西接三波诃国。”三波诃即秣罗娑国,也即藏语Ma

-sa有对音,Ma

-sa或Ma

-yul意为“低地”,为拉达克古今之通称。今译作“玛尔域”。而这一广大的地理范围正是象雄或大羊同的领地,《通典》卷195、《唐会要》卷99、《太平寰宇记》卷185均有如此记载。诚如上文所言,羊同人因贞观五年(631年)的朝贡,而为唐人确知,不致有大误。更让学者们迷惑不解的是,同是唐代的高僧道宣,却在他的《释迦方志》中明说:“(婆罗吸摩补罗)国北大雪山,有苏伐剌奴瞿旦罗,……即东女国,非印度摄,又即名大羊同国。东接吐蕃,西接三波诃,北接于阗。”

直把个大羊同与东女国等同起来,于是众说纷起,莫衷一是。真是乱得给袄套子一样!比西晋“八王之乱”、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永嘉之乱”和五代十国之乱战还要乱!我老单作为一个说书讲艺人也只是据实而讲,也难道出其真伪;只是还知道本故事的主人公慕容天水对这东女国和大羊同国的真正关系和位置也存在着种种疑问,想必他也是难以道出个所以然。但是,慕容天水却是知难而进,决意继续探究这东女国的来龙去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