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820、党项“羌”

人生流浪 820、党项“羌”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820、党项“羌”

当晚,慕容天水回到官署,找来史书,开始对周边部族进行细密研究。这一回,他决意一定要把这西域大漠上的部落民族了解透彻,以便发掘它们之间潜移默化的关系从而运用使之走向团结统一。

至于吐谷浑,慕容天水已对这个混合民族国家有深刻的了解。接下来他所看到了,便是羌人的游牧文明。

在汉文史籍中“羌”或“西羌”有较宽泛的含义,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羊部》中写道:“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风俗通》又记载说:“羌,丁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因以为号。”羌人的活动早在商周时代即有甲骨文、金文记载。羌人还是黄河流域华夏民族的重要来源之一。至两汉时期羌人势力增强,活动频繁,尤其是东汉时期,羌人的反抗常常使东汉王朝穷于应付。羌人又往往与匈奴人(即胡人)联合起来,切断汉王朝与西域及中亚地区的丝路贸易,阻碍商道畅通。为此,两汉王朝在出兵西域、苦心经营的同时,也多次对羌人发动战争,并设立河西四郡,阻绝羌、胡交通,这种相互争夺的局面持续了很长一个时期。西汉在西域的经营与管理却是很成功,丝路一直畅通无阻,但东汉就相对严峻,有所谓“三绝三通”之说。西羌人经过东汉末的起义与被镇压后,很大一部分人定居于甘肃地区,后来有的还建立了政权,如南安羌所建立的后秦(姚氏)政权。另一部分则西迁南迁,在青藏高原创造自己的文明。于是在汉文中就有羌即藏的说法,从民族成分的基本构成上和文化风貌上说吐蕃即羌,这种说法是有其一定的道理,象雄人、苏毗人也与西羌人有关或直接是羌人。下面将要谈到的羌人邦国,后来大多也加入了“吐蕃人”与“吐蕃文化”之中,决定了吐蕃文明的基本特征。

党项人是西羌人的一支,而西羌人很早就活动在青藏高原地区。但隋唐之际党项的兴起却与宕昌与邓至二羌的活动有关,故《旧唐书》说,党项羌在古析支(青海河曲)之地,汉西羌别种也。魏晋之后,西羌微弱,或臣中国(中原),或窜山野。自周氏灭宕昌、邓至之后,党项开始强盛。宕昌羌活动在甘肃陇西羌水(白龙江)一带,风俗皆土著,居有屋宇。其屋,织牦牛及殳羊毛覆盖。其国内没有法令,又无赋役。只是当战斗发生时,才相与屯聚。平时各事生业,互不来往。皆衣裘褐,牧养牦牛、羊、猪以供其食。父子、伯叔、兄弟死者,即以继母、世叔母及嫂、弟媳等为妻。俗无文字,但侯草木荣枯以记岁时。三年一相聚会,杀牛羊以祭天神。北周保定四年(564年)被北周大将田弘击灭,后来在此设置宕州。邓至羌活动在今川、甘间的白水江及岷江上游地区,中心约在今四川省西北部的南坪县。传说因为三国时蜀国大将邓艾曾至此地,遂名之“邓至”。唐代的交川郡(四川松潘)之南,通化郡(四川理县通化)之北,交川、临翼(松潘、茂汶间)、同昌(甘肃文县西)等皆为其地。其风俗习惯与宕昌羌相同。他们都役属于吐谷浑。

西魏末年平定邓至羌,立宁州,后改为邓州。除一部分定居内地州郡外,绝大多数人纳入兴起的党项人之中。《隋书·党项传》说,党项东接临洮(甘肃岷县)、西平(青海西宁),西拒叶护(突厥),南北数千里,处于山谷间。唐代时对其范围的了解更加明确:东部至于松州(四川松潘),西接突厥(叶护),南杂舂桑、迷桑等羌,北连吐谷浑,亘三千里。西南绵亘数千里与附国相连,中间还居住着大小左封、昔卫、葛延、白狗、向人、望族、林台、舂桑、利豆、迷桑、婢药、大峡、白兰、叱利摸徒、那鄂、当迷、渠步、桑悟、千碉等没有“大君长”的众多部落,他们的风俗皆略同于党项,或者役属吐谷浑,或者归附于附国。

党项是一个较为松散的部落联盟组织,《旧唐书·党项传》称:“其种每姓别自为部落,一姓之中复为小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不相统一。”主要有八个较大的部落集团,即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又作野律氏、野利氏)、房(犀)当氏、米擒氏、拓跋氏,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此外,还有黑党项和雪山党项,前者居于河源郡(青海兴海)一带,后者姓破丑氏,因居于雪山(大积石山)之下而得名。党项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旧唐书·党项传》称其“不知稼穑,土无五谷”,气候多风寒,五月草始生,八月霜雪降,生活环境相对险恶,人们以畜养牦牛、马、驴、羊为食。以产牧为业,所居无常,依随水草。俗皆土著,居有栋宇。其屋织牦牛尾及羊毛覆之,每年一易,是为相对固定的住牧点。有饮酒习惯,“求大麦于他界,酝以为酒。”男女皆以裘褐为衣,仍披大毡。党项人俗尚武,没有法令赋役,不事产业,好为窃盗,互相劫杀。尤重复仇,若仇人未得,必然是蓬头垢面、跣足蔬食,要斩杀仇人而后恢复常态。人们三年一相聚,杀牛羊以祭天神。在婚姻方面,与宕昌羌一般无二。在中原人眼中,“妻其庶母及伯叔母、嫂、子弟之妇,淫秽蒸亵,诸夷中最为甚。”惟不娶同姓,老而死,子孙不哭,少死,则曰夭枉,乃悲。其乐器有琵琶、横吹、击缶等。

党项与周邻诸地的交通和文化联系相当密切。好战尚武的党项人与周边大多发生过战争。《隋书·女国传》称女国“尤多盐,恒将盐向天竺兴贩,其利数倍。亦数与天竺及党项战争。”女国自然是为了维护其在食盐贸易上的核心地位,党项恐怕也是为逐此厚利而来。“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党项对中原王朝辖区的掠夺尤其频繁,而且常常与吐谷浑联合起来入寇劫夺。

北周、隋朝均曾对党项发动战争以击溃骚扰。在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一月,党项与吐谷浑联合进攻洮(甘肃临潭)、岷(甘肃岷县)二州。吐谷浑和党项人占据山顶,矢下如注。前来求援岷州的岐州刺史柴绍,派人演奏胡琴琵琶,令二女子对舞,被音乐和美女陶醉的党项、吐谷浑人忘记了进攻,终被暗进的唐军打败。这简直就是施用的“美人计”、“瞒天过海”、“暗渡陈仓”之计。高!高!实在是高!不过,党项人在中原与青藏高原地区各邦国的商业和文化交往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中间联系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