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816、《敦煌曲谱》

人生流浪 816、《敦煌曲谱》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816、《敦煌曲谱》

当晚,慕容天水在官邸中用过晚餐,便迫不及待地打开《敦煌曲谱》,打算要实现他的诺言—— 一夜攻读完这本曲谱,明日好及时将此书送还郡主。所谓“书非借不能读也”,借来之书才知道更加珍惜地去用心攻读,更何况这是本世间罕见之书,而且是郡主的手抄真迹,相信从中一定能学到不少自己未能涉及到的边缘知识。很快,他如走马观花地浏览完那圈圈点点、弯弯曲曲的音乐符号,便开始对叶丽丝郡主付在下面的敦煌曲谱词产生了浓厚的雅兴。因为在这边疆大漠,在这暂时宁静的夜晚,能得到一个女人手抄的曲词真迹,简直要把他引向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之中——

凤云归(闺怨)

征夫数载,萍寄他邦。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月下愁听砧杵彻,塞雁(成)行。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

想君薄行,更不思量。谁为传书与,表妾衷肠。倚牖无言垂血泪,偏祝三光。万般无那处,一炉香尽,又更添香。

“闺怨闺怨!果然是闺女之怨!”慕容天水不由心中暗道:“这词是为思念‘征夫’而写,围绕这个中心,作者作了事实叙述、环境描绘和心理剖视,使作品于平淡之中再现主人公的深情,实乃是内容质朴、措辞(词)清新。她的内容虽属闺思、闺怨、男女私情,但它并未受到后来剪红刻翠的‘艳词’所沾染,而只见真挚、深沉的思念感情,毫无粉艳之色。更妙的是,它没有雕饰,流畅自然,完全以白描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从而把一位孤寂、多情、纯真的思妇心曲全盘托给了读者,真是情见乎词、感人心脾;思不得见,转而生怨。怎能不令人了解、同情、激动不已?这种朴素、自然的文学风格,以及它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实乃我所不及!还是应该好好向人家学习一下啊!”

天仙子

燕语莺啼三月半,烟蘸柳条金线乱。五陵原上有仙娥,携歌扇,香烂漫,留住九华云一片。

犀玉满头花满面,负妾一双偷泪眼。泪珠若得似珍珠,拈不散,知何恨,串向红丝应百万。

“这词是刻画一个歌女的仪容心态。”慕容天水又开始对这首词揣测道:“‘燕语’两字和‘五陵’两字便交待了时间和环境。三月中旬,阳春烟景,正是万物向荣,莺歌燕语的美好时节,此时此景,自然会有青年男女的欢会。这词开头就推出了一个颇为热烈的场面,似乎还应该说一点故事情节,但终究没说便结束了,留给读者的是一个悬念,可以自己去冥想。然而,所谓‘出其东门,有女如云’,所以五陵原上那位手持歌扇的仙娥便不呼自出,顿时是‘留住华云一片’。说这‘五陵’,乃是汉时长安豪门贵族聚居地,景色优美,惯常是青年男女游冶的地方,看来这里只不过是借指而已。而仙娥是指美丽的歌女。这位姑娘手持歌扇,身上散发着烂漫浓香,再合上她的歌声足可以把行云留住。应该说这姑娘应是十足的美,够值得青年们迷恋。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此时此境,他们若见到这位仙娥,想必又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喜剧场面!但是,事情出乎意料,这仙娥也是过着一种强颜欢笑的生活,其内心的独白足可窥见一斑。可以看出,这阕词所写的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可称是即景小品。这种小品式的作品,所取只是一景、一物、一人、一事,然而由于作者的选材巧妙,表现得当,仍能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歌唱起来抒情自然,格调清新。怪不得叶丽丝郡主也将它付在曲谱之下,可见她也是一番用心良苦!”

抛球乐

珠泪纷纷湿绮罗,少年公子负恩多。当初姊姊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子细思量着,淡薄知闻解好么?

“这又是一曲描述女主人公爱情事件!”慕容天水看罢暗道:“难道我今夜都要探究女人的内心世界么?也好!我再看看下面这首《鱼美人》。”

鱼美人

东风吹绽海棠开,香榭满楼台,香和红艳一堆堆。又被美人和枝折,坠金钗。

“鱼美人!虞美人!也许这些词牌名都是来自楚霸王项羽的美人虞姬!看得出来,这也是一首描写女人的‘绝妙好词’!下首曲词又是什么呢?哦!又是一首《鱼美人》:”

鱼美人

金钗钗上缀芳菲,海棠花一枝。刚被蝴蝶绕人飞,拂下深深红蕊落,污奴衣。

慕容天水阅罢,双眉一蹙,暗道:“这与上首《鱼美人》简直是连体姊妹篇!完全可以合二为一嘛!我今夜真是收获非浅!难得!难得!难得啊!……哦!这下面的词牌是《菩萨蛮》!好生熟悉!我倒要细细一睹芳容!”

菩萨蛮

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绮罗光,轻轻云粉妆。

“嗯!这首词描写的是江上女子在春光里舞歌弄姿的景色,真是好景配佳人兮吾迷恋,迷恋佳人兮在江上!看得出,上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下阕对人的描写展现出一幅色彩鲜丽的画面:在蒙蒙的细雨中,池塘里的鸳鸯,双双对对,相偎相依,好象在情话缠绵。旁边是一片耀眼的野花,散发着阵阵幽香,上边是金黄色的柳条,在轻轻地拂动:这是一个春意盎然的优美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一群花枝招展的大姑娘终于出场,她们体态轻盈,脂粉薄施,三三两两在溪边舞着、唱着,她们的罗衣随着舞姿的变换而闪耀着光彩。到这里,大自然的美和姑娘们的美和谐地融为一体而互相映发:明媚的春天景物,把姑娘们烘托得格外妖娆;姑娘们的娇姿艳态,为春天更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一切都是美的,但最美的还是万物之灵的人,而美女则又是人中之尤物,怎不令人迷恋倾倒?所以这首词写景就是为了写人、烘托美人,这也正是它的艺术手法。不过它在艺术上还值得注意的是每句开头都用叠字,不仅细致地生动地写出了景和人,而且构成了和谐娓婉的声调,增强了它的音乐性。这唱起来分明是一支美丽动听的乐曲,随着曲调的抑扬婉转,可把人们带进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可见其艺术魅力绝是非同凡响!好!我再看看下一首!”

菩萨蛮

清明节近千山绿,轻盈士女腰如束。九陌正花芳,少年骑马郎。

罗衫香袖薄,佯醉抛鞭落。何用更回头?谩添春夜愁。

“这首词是以白描手法勾勒了一幅年轻男女在清明踏青时邂逅相遇的画面,可谓是情趣横生,风情如画。尤其是这‘少年骑马郎’一句,虽说作者是在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带给读者的联想却十分丰富,仿佛使人看到,在这春日旖旎风光中正有一位英武矫健的少年骑马驰荡,好不令人羡慕不已!随后,‘罗衫香袖薄’一句又给读者点化出在这五彩缤纷的画面上还有一位轻盈、美丽的姑娘,更给人以形象的感受。我记得李白的《陌上桑》结尾云:‘托心自有处,但怪旁人愚。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蹶。’掂量着这首与李白之诗,我发觉它们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句‘佯醉抛鞭落’,可以使我们在画面上看到了动势:一位假装酒醉的英俊少年故意抛落马鞭,而实际上他是被巧遇的姑娘的美貌所吸引,借机多注视上几眼。接下去这词便点出了主题,‘何用更回头?谩添春夜愁。’这就可以看出姑娘的出现,已投入少年的心潭,在少年的内心中飞溅起一朵朵浪花。正当男主人公感情激发的**,镜头突然停止,使诗情荡漾,曲折余味。这最末两句象是作者的旁白,是对这个场面的真情评论,笔意冷隽。好象是对这个‘少年骑马郎’进言,何必再回头多看几眼呢?徒然弄得晚上苦思苦想睡不着觉呢?看来,这正是这首《菩萨蛮》的‘海底回音’!我再看下面这首《菩萨蛮》又想在干什么?”

菩萨蛮

香销罗幌堪魂断,唯闻蟋蟀吟相伴。每岁送寒衣,到头归不归?

千行欹枕泪,恨别添憔悴,罗带旧同心,不曾看至今。

“我今晚可真是掉进了女人的心里世界!这又是一首思妇词。从其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所怀念的不是一般的游子,而是从征的战士,从征人的亲人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据我所知,唐代由于战争多,战期长,产生了大量的以战争、征人为题材的边塞诗,无独有偶,和边塞诗相对应的一面就是写思妇的作品也不少。但这首《菩萨蛮》是否出自女性之手还很难说,而就词来说,写得朴实自然,不假雕饰,而情深透骨,感人至深。这和晚唐的文人词比较起来,风味是迥乎不同。我再看下一首《菩萨蛮》的风味又当如何?”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是一首很有特色的民间爱情词,其语浅情深,似拙而巧,不愧为一首好词。下面这首《菩萨蛮》好生熟悉!哦!原来是叶丽丝郡主在鸣沙山畔所唱的那首‘敦煌古往出神将’,不看也罢。下面这首是什么呢?”

浣溪沙

五两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子(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这首敦煌词的魅力在于其纯为一片天籁,正是民歌之神理。而这首词已给予了我许多人生旅途的启示。这舟子歌唱行船之喜悦,表现出劳动者对人生的从容大度和乐观精神,体现出从容不迫之人生态度,实在优美。若非饱经惊涛骇浪,哪得如此人生素养?人生有苦亦有乐,自古以来,乐观之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心灵中,就比忧患意识来得更重要。对于这种乐观精神,从《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的哲理中可以认识。当然,从这样一首民歌词中也能够感受得到。既然能够感觉得到,那就应该让这种精神永存!但愿我能与它共存!好吧!我接着看看下面这首《望江南》。”

望江南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我看得出这是女主人公自比曲江柳,可以推知她应是位长安妓女,作品反映了她内心的痛苦。从词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那男子真诚相爱的表示是感激的;唯其感激,才投桃报李,坦率相劝。那男子,也许还是一个初涉青楼的年轻后生,不谙世事;而这女子,却是一位老于风尘的过来人,懂得生活的严峻。她用否定语气说出的‘恩爱一时间’,表明她对于坚贞爱情还是向往的。但她自己身为烟花女子,只有卖爱的义务,并没有被爱和爱人的权利。她对那男子直言不讳,足见她心地的善良、高尚、纯洁,也说明了现实生活的黑暗和她作为妓女的残酷不幸。她拒绝了那男子真诚相爱的表示,也等于认可了自己永远不可能得到真正爱情的不幸处境。咳!真是欲哭无泪,令人痛绝!这首词虽然表面上看似浅显,但实则具有高度的思想深度:不仅内容可取,而且结构完美,不愧是一首好词。我再看看下一首《望江南》如何?”

望江南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与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看这首‘敦煌曲子词’,应是一首失恋者之怨歌或是一首民间‘怨妇词’。但是这词中虽然含有‘怨’意,可还能体味词中含蕴的一份痴情,这需要看到女主人公对‘负心人’尚未心死,才算够味。妙!妙!实在是妙!此词的表现手法之妙,是在于它将恋爱变故情事与一个风云变幻的月夜相结合,由女主人公口吻道出,情景浑然一体。而口语化的语言,又为词作增添了活泼生动的情致。真不愧也是一首‘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我今夜真是领悟到了各色各地的风味,真应该感谢叶丽丝郡主送给我这样好的一本曲谱词观阅。不过这剩下还有几首,我必须尽快看完,明日也好送还与她!”

定风波(二首)

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塞骋偻罗?手执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 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德能多。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征战偻罗未足多,儒士偻罗转更加。三策张良非恶弱,谋略,汉兴楚灭本由他。

项羽翘据无路,酒后难消一曲歌。霸王虞姬皆自刎,当本,便知儒士定风波。

“从这首词的创作来看,作者当是下层社会的一位士子。其创作动机也很明显,大抵当时的社会风气重武轻文,词人的自尊心受到了刺激和伤害,因而借歌伶之口为书生们扬眉吐气,到娱乐场上去谋取精神胜利。不过平心而论,安邦定国必须文武并重,相辅相成,但这两首词的持论都不免失之于偏颇;只不过他们各持己见、针锋相对,这也是文武二士争强斗胜之个性的真实体现,也算是人这常情。试想,他们为了标榜自己,谁又愿甘拜下风?嗯!看来这敦煌曲子词里的故事还真不少!但今晚在我看来,她的故事就要结束。我再看看下面这首《鹊踏枝》。”

鹊踏枝

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去里。

“这又是一首少妇内心的词作,看样子这些曲词都适合女人来唱。若是让那叶丽丝郡主唱了,想必又一番别致情味!咳!事到如今,我倒真的有点思念叶丽丝郡主。尤其是她唱的那首曲子,仿佛依旧飘荡在鸣沙山边和我的耳边,让人在深夜里越加感到她的美丽动听!希望明天,我将此书送还与她,再次让我领略她那美丽迷人的倩影。下面就剩下《南歌子》二首,看完这两首词,我就可以合目而眠。”

南歌子(二首)

斜倚朱帘立,情事共谁亲?分明面上指痕新。罗带同心谁绾?甚人踏破裙? 蝉鬓因何乱?金钗为甚分?红妆垂泪忆何君?分明殿前实说,莫沉吟!

自从君去后,无心恋别人。梦中面上指痕断。罗带同心自绾,被狲儿、踏破裙。 蝉鬓朱帘乱,金钗旧股分。红妆垂泪哭郎君。信是南山松柏,无心恋别人。

“这两首简直是一对冤家男女的对白,真是男子痴情、多疑,女子委屈而又羞愤也哉!不过女子的头一句独白,更令人疑心顿生。‘自从君去后,无心恋别人。’看来,‘在君未去时,她却是有心恋别人!’真是痛杀我也!想必那位大丈夫听了也必会火冒三丈!然而,这两首词一唱一和,最终这天大的一场误会还是涣然冰释。丈夫转怒为喜,妻子破涕而笑,夫妻重归于好。这词中虽然不曾如此圆满写出,但场面上的效果已不言自见。我想大概是,当日观众死绝,无人为笔者作证,固是一大遗憾;但也不致有谁来抗议说在下信口开河(合),未始不值得暗自庆幸罢。啊——至此我终于可以舒展一大口气!我终于把这本《敦煌曲谱》欣赏完毕!我可以睡个安稳觉,明日去见叶丽丝!还书!”

于是,慕容天水合上书本,吹灯拔蜡,缓缓进入甜美的梦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