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720、大案始末

人生流浪 720、大案始末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720、大案始末

请让我们看一看有关这徐州铜山县夹河乡楚王山汉墓被盗案的侦破纪实!

引子:2002年9月18日,楚王山汉墓盗墓案主犯之一刘坤玉,被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缓。至此,受社会普遍关注的楚王山汉墓盗墓案的主要涉案人员已全部被绳之以法。在这起案件中,共有19名涉案人员,除两名死刑、一名死缓、一名无期外,其余刑期均在10年以上。

另据来自国际刑警组织的讯息,从楚王山汉墓被盗走的一盏九枝灯,由文物贩子经香港卖至加拿大,售价高达500万元,这是建国以来我市盗墓第一大案。

千年王陵 神秘莫测

楚王山为徐州的历史名山,最早称赭土山,产五色土,早在商周时期即作为供品进献朝廷,用作立社坛(地坛),以祭祀土地神,祈求保佑国家风调雨顺。北宋苏轼《送张师厚诗》有“断岭不遮西望眼,送君直过楚王山”的诗句。

据地方志记载,明代的时候,楚王山南有数十口井,山北有数十座冢,民间遂有“山前九十九口井,山后九十九座冢”之语。由于历史的变迁,山南的井早已无迹可寻,山北的冢也所剩无几。关于楚王山汉墓群,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以后的历代史籍及地方志中也都有类似的记载。

经过千年历史变迁,该墓群现有墓葬四座,均有高大的封土堆,远远望去,封土堆呈覆斗形,平面方形或长方形,上小下大,周围则垒砌块石,以防止雨水对封土的冲刷。在这四座墓葬中,以一号墓的规模最大。

由于楚王山汉墓群规模宏大,又相传为楚元王刘交的陵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因此,很早就被江苏省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楚王山汉墓群和其它楚王陵墓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罪恶之手 伸进王陵

“要想富,挖古墓,一夜变成万元户”,一些梦想着一夜暴富的人将罪恶之手伸向了古代墓葬。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楚王山汉墓群,也吸引了犯罪分子贪婪的目光。

1997年1月7日下午,一放羊者赶着一群羊在一号墓上放羊,突然,一只羊踩到了一个隐蔽的洞口上,羊差一点掉进洞里,盗墓活动遂被发现。

公安机关在现场调查时,周围群众反映,1996年12月中旬,墓葬北侧闸口村村民刘某晚上10点左右被不明身份者用刀砍伤。一时间,村中人心惶惶,天黑以后都不敢出门。12月24日前后,一村民在楚王山主峰山坡石缝间发现新土,感到奇怪,但不了解此土的出处。村民还讲,这段时间,夜里曾有外地人到一号墓东侧采石场值班室借火点烟;白天也经常看到有外地人开车到楚王山打兔子。办案人员推测,应为盗墓团伙成员在监视盗洞是否被发现。

盗墓分子盗掘手段专业,方法十分巧妙。盗洞口位于已暴露的一段墓道的上方约10米处,旁边有一棵树,便于拴系绳索。盗洞很小,洞口周围有深20厘米的二层台,木板正好卡在此二层台上,木板基本上与地面平齐。木板两端各有一个铁丝抓手,便于掀盖,盖板上白天堆有石块进行伪装,极不易被发现。盗洞内的土被运到了距盗洞南200米的主峰山坡上,盗墓者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将土分别倒在山石间的缝隙内,甚至用石块掩盖起来,以防被人发现。

盗洞垂直向下,南北长1.2米、东西宽0.7米、深约12米,两侧有脚窝。盗洞在深12米处向西挖掘成横向盗洞,在横向盗洞深0.5米处,于南壁发现一耳室,耳室内的土基本上被盗墓者掏空,地上有一些被盗墓者丢弃的瓷器、铜器残件,可能是盗墓者在该耳室内发现了更为珍贵的文物,凭据经验,盗墓分子猜测相对的另一侧也应该有一个耳室,可能也会有一些较为珍贵的陪葬品。因此,该横向盗洞除继续沿墓道南壁向西延伸外,又向北开挖了一条南北向的盗洞。该盗洞横穿墓道,至北壁为耳室,长约7米。此盗洞对陪葬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盗洞内到处都是残破的器物碎片。南北向的盗洞长约10米,西部尽头为墓道终点,并露出了保存完好的用塞石封堵的甬道口。由于盗洞口被突然发现,盗墓者还未来及打开主墓室。

因盗墓分子未料到会被发现,故洞内遗留了所有的作案工具:有专门打造的极锋利的铁锨、铁镐、铁钎;有用长幅布做成的用于拉土、上下人的调绳,调绳下接尼龙绳,尼龙绳每隔70厘米左右打一个结,以便于抓握,尼龙绳下端连一蛇皮袋,口部包以细钢筋,以使口部撑开,便于装土。盗洞内遗留的物品还有:破毛巾被、手电筒、电池、手套、方便面袋、矿泉水瓶、饮料瓶及烟蒂等。由于盗墓者遗留物品的产地多为安徽,公安人员推测,盗墓者很可能为安徽人。

鉴于我国现行文物政策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原则上帝陵、诸侯王陵墓都不允许进行发掘。楚王山汉墓群不仅为诸侯王陵墓,而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楚王山汉墓群很难被批准发掘。为此,决定立即封堵洞口,以石块和水泥将盗洞完全封死。为确保安全,还决定聘用两名兼职文物管理员,专门负责墓区的看守,每天对墓葬进行巡视。

至此,这次盗墓案暂时告一段落。但意想不到的是,时隔半年,一号墓再次被盗。

再次被盗 墓室遭劫

1997年夏天,徐州市遭遇了特大暴雨的袭击。7月18日早晨,在一场大雨过后,一村民到楚王山上采集地皮,发现一号墓墓道上被大雨冲出了一个下陷的圆洞,怀疑可能是盗洞,遂告知了两名文物管理员。二人到现场后,发现洞内有化肥袋,确认为盗洞。至此,楚王山汉墓群再次被盗。

据群众反映,7月上旬,村中就有一号墓再次被盗的传言,案发前,也经常看到有陌生人在楚王山上活动,推测可能与盗墓有关。

此次盗洞位于第一次盗洞西1.8米处,洞口很小,呈圆形,直径仅0.45米,以蛇皮袋装土进行封闭,上部覆土并进行伪装,极具隐蔽性。在此之前,有关人员曾多次到现场进行查看,均未发现。盗洞先向下,然后西斜向下,再垂直向下,总深度约14米。由于盗洞很小,人在洞内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甚至不能屈膝。曾经有一名民警想下到洞内,由于身材较魁梧,被卡在洞中,无法转身,上不能上,下不能下,处境十分尴尬。由此可见盗洞之小,盗墓分子根本无法人工挖土。当时根据盗洞的大小、形状及四周土质情况,推断盗洞可能是用炸药炸出的,后通过盗洞内发现的钢质探铲套管(用作探铲柄)及炸药印证了这一推测。(探铲又称“洛阳铲”,为解放前洛阳地方的盗墓者发明,其是用铲头带出墓土,通过分析土质了解墓葬情况。)盗墓者先用洛阳铲打出探孔,然后在探孔内装炸药,炸药爆炸后,将土向四周挤压而形成空间通道。这种方法既节约了时间,又不需将盗洞内土运出洞外,增强了隐蔽性。

有了第一次工作的经验,这次由专业人员直接进洞。由于盗洞很小,进洞人员无法直接用力,遂用绳索系于腰间,在洞上用人工拉绳,将人放进或拉出。进洞以后,发现该盗洞直接与第一次的横向盗洞相连,两次盗掘显系同一伙人所为。盗洞竖井底部有盗墓者遗留的十余管炸药。顺着盗洞向西到达甬道口后,发现甬道已被炸开了一个宽约1米、高约0.5米的过洞,过洞上部的塞石悬在空中,以截断的枕木支撑着。由于洞内光线不足,且时间仓促,枕木顶的都不是很牢固,斜立着,给人以随时都会倒塌的感觉。该过洞长约4米(实际上就是甬道的长度),西通主墓室。主墓室高大气派,但由于甬道过洞位置太高,距主墓室底部足有三、四米高,人员下去十分不便。为保证安全,先找来煤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悬着的甬道塞石进行重新支撑加固,然后悬挂软梯,由一名专业人员和一名公安干警一起下到主墓室。主墓室内除西南部因淤土较厚而保持原状外,其余地方基本上都被翻动过。洞内有很厚的朽木灰,未见有陪葬品。

在了解了盗洞的有关情况、墓葬结构及收集了盗墓分子留下的有关犯罪证据后,有关部门迅速将盗洞封死,并在盗洞周围的地表镶上石块。

千里追踪 抓获罪犯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楚王山汉墓群,在半年的时间里两次被盗,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震惊。有关领导要求集中力量,迅速破案,将犯罪分子缉拿归案,并追缴被盗的文物。铜山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负责了此案的侦破工作。专案组夜以继日,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基本搞清了案情,抓获了主要犯罪嫌疑人王春宝、徐广山、李合庄等十余人,并于1999年4月12日将案件报送至徐州市人民检察院。

其实,早在犯罪分子第一次盗墓之后,我市有关部门通过现场勘查,已经推测作案人员应该是徐州周边地区,如安徽、河南等地的盗墓惯犯。可是由于这些盗墓分子经常来无影、去无踪,很少有固定居住点,所以虽然办案人员长期追踪调查,案件侦破工作仍无突破性进展。

终于,一个匿名电话,打破了此次案件的重重谜团。来电话的是一个操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他清楚地告诉办案人员,有人从楚王山汉墓里偷了很多文物,其中有一盏九枝灯是无价之宝。盗墓的是山西侯马的王春宝、河南许昌的徐广山、河南商水的李合庄等人。这些人平时居无定所,但是,王春宝的弟弟两个月之后结婚,这些人到时都要到侯马去参加婚礼。

这个电话为侦破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办案人员分析,打电话的可能正是盗墓团伙中的一人,由于分赃不均、心怀不满,才向公安机关告密。于是,办案人员日夜兼程,迅速赶到山西侯马,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当地公安机关介绍,平时想找到王春宝很难,巧合的是,现在侯马公安机关却正因为一个小案件追捕他,而王春宝也准备到公安部门自首,以争取宽大处理。为了守株待兔,侯马公安配合我市办案人员封锁消息。1997年8月11日,在王春宝投案自首的现场,办案人员突然出现,将其拘捕。在审讯中,王春宝对其罪行供认不讳,同时交代了团伙其他成员的行踪。

根据王春宝的交代,办案人员分别于8月14日在许昌拘捕了徐广山,8月16日在萧县拘捕了张祖民、周方田,8月18日在太康拘捕了李合庄、王建国。只是主犯之一的刘坤玉却一直没有抓到。经过审讯,楚王山汉墓群被盗案件已经基本水落石出。

据犯罪分子交代,早在1995、1996年间,盗墓惯犯刘坤玉、徐广山通过家住萧县沈庄矿的陈明祥,了解到徐州的楚王山有汉墓,然后他们又找到盗墓经验丰富的王春宝作为“技术员”,先后到楚王山实地勘察,并到狮子山楚王陵观察墓室结构。1996年10月,王春宝、刘坤玉等纠集了六个人到郑州李合庄家商量,并制定了详细的盗墓计划。1996年底,刘坤玉、李合庄、耿双河各出资一万元,由熟悉情况的陈明祥安排食宿,从河南、山西、安徽共召集了19个人。这伙人聚集在萧县沈庄矿,买好铁锨、镐、编织袋、手电筒等作案工具,开始了昼伏夜出的盗墓活动。王春宝凭借多年的盗墓经验,准确的从山顶垂直向下打下了盗洞。他们每天夜间**点钟乘坐陈明祥安排的机动三轮车出发,直到凌晨四五点钟返回。七八天后,他们挖到了耳室,从中取走了碗、罐等20余件铜器,其中就包括那盏价值连城的九枝灯。第二天,刘坤玉等租了一辆出租车,赶到安徽桐城,找了一个文物贩子,以25万的价格将九枝灯出手。回来后,他们却告诉同伙只卖了18万,每人分8000元,引起了同伙的猜疑和不满。又干了几天后,这伙人发现盗洞口被人动过,就不敢挖了,决定暂时“收队”。

第一次盗墓尝到甜头后,王春宝、李合庄觉得这座墓有利可图,决定等风头过后继续再挖。但由于第一次的分赃不均,他们各怀鬼胎,都想甩开对方单干。1997年年初,陈明祥打电话通知李合庄、徐广山,认为时机已到,可以再干。当李合庄、徐广山又纠集九个人到萧县准备再盗时,却发现王春宝带着一个愿意出资的北京文物贩子也来到了萧县。双方都认为人数太多,不好分赃,而且楚王山周围有人看墓,行动太危险,所以双方都没干成。

到了1997年6月,徐广山又找到了王者官等一伙山东人,再次来到楚王山。这次,他们采取打洞入室的方法,用洛阳铲打出洞眼,用炸药炸出盗洞进入,并用炸药炸开塞石,进入了一号墓的主墓室。由于墓室基顶有两个洞,所以他们推测此墓在古代可能已被盗过两次,他们只在墓室里拣到200多片玉片。

由于没捞到什么大油水,山东的王者官一伙并不满意,在王春宝、李合庄等人被捕后,1998年2月,他们又两次到徐州境内踩点、查看地形。在集资4800元后,他们准备了40公斤炸药、雷管、起 暴 器、猎枪等工具,再次到徐州盗墓。1998年3月4日,当他们包乘两辆出租车,携带工具,经过三环路南岗卡口时,被值班民警查获。

经过公安、检察机关的侦破调查,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王春宝死刑,徐广山死刑,李合庄无期,王者官等十年以上徒刑,并处以相应的罚金。这是建国以来,我市因盗墓而判处的第一例死刑,同时,也是量刑最重、人数最多的一次。而当时漏网的刘坤玉改名换姓,在河南承包高速公路工程时,经群众举报,被公安机关抓获。今年9月18日,被法院判处死缓。

无价之宝   流落海外

楚王山盗墓案之所以如此引人关注,和被盗的九枝灯有密切的关系。这九枝灯到底是什么模样呢?据犯罪分子交代:“九枝灯重约七八十斤,底座有1寸厚,像一个倒扣的脸盆,一根长约1、2米的铜管与底座相连,铜管上发了九根叉,每根叉上又挂着一个平底大口的铜碗。”

据考古人员介绍,九枝灯,俗称“摇钱树”,这盏九枝灯后被国家文物部门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国际刑警组织的有关人士介绍,该灯在香港被人以500万的高价买走,目前流失在加拿大。

背景资料:

关于楚王山汉墓群,史籍的记载几乎众口一词,都认为是西汉早期楚元王刘交的家族墓地。特别是郦道元、刘昭生活的时期距汉代灭亡仅有三百年左右的时间,且据刘宋傅亮《修楚王山墓教》的记载,直到刘宋时期,尚有守陵户五家,经常洒扫陵墓,依时祭奠,而刘宋距萧梁更是仅有百年时间,其记载的可信度应是比较高的。一号墓的形制结构及陪葬器物也明显的反映汉初的特征。

楚王山汉墓群墓葬的封土均呈覆斗形,明显的受到了长安帝陵的影响;不仅一号、二号主墓葬规模宏大,而且三号、四号陪葬墓的规模也很大,这在其它楚王陵墓中是非常少见的,非元王刘交(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弟)的地位所不能及。二号墓从其位置及规模看,应为元王后的陵墓。三、四号墓位置较远,且墓葬规模较一、二号墓要小的多,应为陪葬墓,其身份或为亲属或为近臣,但身份、地位都应比较高。

策划 马志仁 采写 耿建军  李琳 甘晓妹

新闻出处:彭城晚报

新闻作者:彭城晚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