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333、警号333

人生流浪 333、警号333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警枕粉盘

钱镠塑像

钱镠长期生活在混乱动荡的环境里,养成了一种保持警惕的习惯,实可谓是警钟长鸣、号角声不息。他夜里睡觉,为了不让自己睡得太熟,用一段滚圆的木头做枕头,叫做“警枕”,倦了就斜靠着它休息;如果睡熟了,头从枕上滑下,人也惊醒过来了。为了防范侍卫夜间贪睡失职,钱镠还常向城墙之外发射弹丸,以期他们提高警惕。此外,钱镠还在卧室里放了一个盛着粉的盘子,夜里想起什么事,就立刻起来在粉盘上记下来,免得白天忘记。

钱镠睡警枕的故事,在流传中竟演化为整宿不睡觉,以致得了“不睡龙”的绰号。后晋年间,契丹使团出使中原。一个判官曾问负责接待的近侍李泳:“吴越的钱镠怎么样了,还是整宿不睡吗?”他见李泳不解,便解释道:“我曾听五台山王子大师说,‘浙中不睡龙,今已归矣!’我就想确证一下。”其实,钱镠这时早已逝世,只是由于消息闭塞,契丹人尚不知道。

妙语弭谤

钱镠被封为吴越国王后,大兴土木,昼夜不停,士卒皆有怨言。有人在晚上在大门上写道:“没了期,侵早起,抵暮归。”钱镠看到后,不怒且喜,命小吏在旁边又加了一句:“没了期,春衣才罢又冬衣。”怨言顿时消失。

陌上花开

据《十国春秋》记载,钱镠甚爱自己的王妃庄穆夫人吴氏,王妃每年春天必归临安,钱镠甚为想念。一年春天王妃未归,至春色将老,陌上花已发。钱镠写信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思是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你可以慢慢归来了吗?

后来苏轼根据这个故事做了三首题为《陌上花》的绝句。

穿眼斫头

钱镠统一两浙后,主要对手便是杨行密。二人屡动干戈,互相视为仇敌。杨行密让人用大索做成钱贯(穿钱的绳子),称之为“穿钱眼”。钱镠也不甘示弱,每年都让人用大斧砍柳树,称之为“斫杨头”。直到武勇都之乱,钱杨联姻,穿眼斫头之举才被停止。

任用罗隐

罗隐在中原郁郁不得志,

钱王陵

晚年返回家乡杭州,依附钱镠,曾作诗一首送于钱镠,其中有两句:“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漫英雄。”他以祢衡自比,想试探钱镠是不是不能容人的黄祖。钱镠大笑,当即回诗道:“仲宣远托刘荆州,都缘乱世;夫子辟为鲁司寇,只为故乡。”他给了罗隐极高的赞誉,并加以重用。

钱镠喜欢吃鱼,曾命西湖渔民每日都要向王府缴纳数斤鱼,名曰“使宅鱼”。罗隐知道后,借为钱镠的《蟠溪垂钓图》题诗的机会,作诗道:“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何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他的意思思是说如果姜太公来到西湖垂钓,也得每天给钱镠送鱼,这显然是在讽谏钱镠。钱镠不但不怒,反而下令取消了“使宅鱼”。

后梁篡唐建立后,进拜钱镠为吴越王,并征召罗隐为谏议大夫。罗隐拒不应召,并劝说钱镠起兵伐梁,道:“大王乃是唐朝之臣,理应进兵北伐,纵然不能成功,也可退保两浙,自立为帝。绝不能向贼梁称臣,遗羞千古。”钱镠虽没有采纳罗隐之言,但却对他更加敬重。

出妾正法

钱镠有宠妾郑氏,其父犯了死罪,左右都为之求情。钱镠却道:“岂能因一妇人而乱我法度。”他当即休掉郑氏,并将其父斩首。

重赏门吏

钱镠曾微服出行,只到城门已闭方才回城。他在北城门外高喊开门,但守门小吏却毫不理睬,还道:“就算是大王来我也不会开启城门。”钱镠无奈,只得改由别的城门入城。次日,钱镠召见北门守吏,对他加以重赏。

贯休献诗

晚唐僧人贯休雅好吟诗,有诗僧之称。据《唐才子传》记载,贯休曾在钱镠称吴越王时,前往庆贺,并献贺诗一首。这首诗名为《献钱尚父》,其中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钱镠大加叹赏,但却要他将“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答道:“州难添,诗亦难改。我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说罢便拂袖而去。

但据学者傅璇琮考证,贯休谒见钱镠应在乾元二年(895年)夏季赴荆南之前,非在钱镠封王之后。而钱镠讨伐董昌之战在当时刚刚开始。贯休的“一剑霜寒十四州”实际上是在预祝钱镠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并非是表明钱镠已占据十四州之地。而诗末的“他年名上凌烟阁,岂羡当时万户侯”更表明本诗是预祝之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