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329、人在江湖

人生流浪 329、人在江湖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但是,所谓“好男儿志在四方”,“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天大地大,何处不为家?”人各有志,岂能在一处众聚久留?历来强盗要侵入,最终必送命!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采风岭,问我国家哪象染病?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各人还要各赴自己的使命中去!

所以,就在第二天一早,也就是十一月九日,身负重任的第十一太保“索命太保”耶家权、第十二太保“寒风追云剑”马德龙和第十三太保“十三太郎”左人龙已南下庐州;而三公子耶无害也是“身在江湖,心不由已”,依依不舍地离开家人,重新踏上他的“北去西归”之路!

至于武状元耶无害去道何方?不用说别人,可以说就是连他本人也无法说清他的人生旅途要经过多少个驿站,又要踏过多少的泥泞和荆棘,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但是,三公子非常明白——无论他经过多少的曲曲折折与坎坎坷坷,他最终所趋向的目标依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那就是奔向京城长安,以至走向一个“长治久安”的太平盛世。可眼下,他却肩负着皇上所下达的几大重任在前赴后继地奋斗着。因为他心里知道,遵照天子之令,他不仅要追查杀手阿里耶库尔的行踪,还要和慕容山水、“神行太保”、“天皇密使”及“日月追星手”、“庄氏二雄”、六太保华志雄去联手调查擂台事件的主谋,而且还要协助朱元帅缉拿黄河两岸的阴阳大盗;也许还会遇到更多的事,所以他也只能对这诸多棘手事件抱以“随遇而办,随遇而安”的态度。甚至是他所要寻找的传家之宝“万宝玉”,以及他那胜似“青梅竹马”的心上情人石小梅,所有这些事件,他别无选择,只能是任由事态的自然发展矣!

因此,这里暂且不表三公子耶无害所向何处,只说耶家权、马德龙和左人龙三位太保。他们已跨过“汴扬运河”,越过淮水,来到淮河南岸的寿州。

寿州,淮南所辖,大唐帝国余遗之地。但是,世态变迁,它已归属“大梁”天国的势力范围。

在这寿州的东南方向,不远三百里地就是杨能将军驻军镇压东方碧之乱的庐州(即现在的合肥)。不仅是这两座州城,在这淮水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之内,包括扬州、光州、安州、淮州等地,都已处在“大梁”淮南道管辖区;原镇海、镇东节度使吴王钱镠已被“大梁”国皇朱温加封为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而真正父亡子继接替父位的淮南留后、淮南节度使、弘农郡王则是杨渥。

“酱紫”(这样子)一来,单说淮南节度使这一职许了两人,就像是一个大闺女许了两家,朱温这不是在有意制造地盘矛盾么?故此,这一大军事管辖区决不是异国之将杨能及东方碧胡作非为之地,他们早已被淮南节度使吴越王钱镠赶向西方之地。非但如此,从杨行密开始至杨渥、杨隆演,吴越王钱镠与淮南吴王的地盘犬牙交错,各不相让,互相攻守,而且封号也有重合之处。什么淮南节度使,吴王等,钱镠和杨家人却都有过这个封号。试想,这岂不是乱套要打架么?

在此,我老单需要给各位看官或是听众介绍一下这钱镠王爷的生平事迹,各位可以适可而止。

钱镠(852-932)此人,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吴越国创建者。唐末拥兵两浙,统十二州,封吴王、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后自称吴越国王,在位四十一年。

钱镠生于杭州临安一个农民家庭。出生时窗外传来兵马声,其父认为此乃不祥之兆,欲将其投井淹死。幸亏其婆婆阻拦,才得以留下。遂小名“婆留”。少年时曾为私盐贩,后投义军,维护唐王朝统治。唐乾符年间为石镜将董昌的部校,后渐由偏将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翦除刘汉宏、薛朗等势力的过程中,占有了两浙之地。唐光启三年(887),董昌为越州观察使(今浙江绍兴),自杭州移镇浙东;唐朝政府任命钱镠为杭州刺史,从此独据一方。景福二年(893),钱镠升任镇海军节度使,驻杭州。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董昌叛唐称帝,钱镠发兵讨伐。乾宁三年(896)钱镠灭董昌,得越州。唐朝政府任命钱镠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治杭州。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封其为越王。904年,改封吴王。及朱温建梁,始封其为吴越王。钱镠于后唐长兴三年(932)卒。终年81岁,葬临安钱王陵。

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他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 [2]  ,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钱镠因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只得始终依靠中原王朝,尊其为正朔,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他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

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由是田塘众多,土地膏腴,有“近泽知田美”之语。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  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吴越国地域狭小,极盛时,只辖有杭、越、湖、苏、秀、婺、睦、衢、台、温、处、明、福十三州;另又设有镇海、镇东、中吴、宣德、武胜、彰武等节镇。由于地狭兵少,实力不足,因此吴越一直以效忠于中原王朝为主要军略。在唐亡之前,钱镠忠于唐朝;在朱温篡唐建梁以后,他又效忠于后梁,由是亦从后梁得到了吴越国王、诸道兵马都元帅的头衔。后唐灭梁以后,钱镠又向后唐上表称臣,不仅得到了吴越国王、天下兵马都元帅的头衔,而且还得到了玉册金印,以示恩宠。凭此,吴越便有效地防御了周边割据势力对吴越国的侵扰。时钱镠一面向中朝称臣,一面则自为小朝廷;其府署不仅称朝廷、僚属称臣,而且还自立年号,共有天宝、宝大、宝正等三个年号,直到其子钱元瓘继位,才改用中朝年号。同时,他还自行与新罗、渤海等国往来,又给他们行制册、加封爵,俨然中朝一皇帝。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唐朝大中六年二月十六日(852年3月10日),钱镠生于杭州临安县石镜乡大官山(现称功臣山)下的临水里钱坞垅。相传他出生时突现红光,且相貌奇丑,父亲钱宽认为不祥,欲弃于屋后井中,但因祖母怜惜,方得保全性命,因而取乳名“婆留”(“阿婆留其命”之义)。而这口井后来也被称为“婆留井”。

钱镠自幼学武,擅长射箭、舞槊,对图谶、纬书也有所涉猎,成年后以贩卖私盐为生。

跟随董昌

明人摹绘《吴越国王钱氏祖像轴》浙江省博物馆藏

乾符二年(875年),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拥兵作乱,石镜都镇将董昌招募乡勇平叛。钱镠时年二十四岁,应募投军,被董昌任命为偏将,随军平定王郢之乱。

乾符五年(878年),宣州(今安徽宣城)、歙州(今安徽黄山)一带群盗蜂起,有朱直管、曹师雄、王知新等数股势力,都聚兵劫掠。钱镠率军一一讨平,因功被授予石镜镇衙内知兵马使、镇海军右职。

乾符六年(879年),黄巢起义军劫掠浙东,进犯临安。钱镠分析形势,采用伏击与虚张声势等战术,以少胜多,击败起义军先头部队,而后又设下疑兵计,使得黄巢不敢进攻杭州。淮南节度使高骈听闻,对钱镠称赞不已。

广明元年(880年),董昌聚集杭州各县乡兵,组建八都兵(即临安县石镜都、余杭县清平都、于潜县于潜都、盐官县盐官都、新城县武安都、唐山县唐山都、富阳县富春都、龙泉县龙泉都),并以钱镠为石镜都副将。不久,高骈召董昌、钱镠前往广陵,并对诸将称赞钱镠,认为他将来的成就必能超越自己。后来,董昌见高骈没有平定起义军的想法,便辞返杭州。高骈表奏董昌为杭州刺史,钱镠为都知兵马使、太子宾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