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人生流浪 > 19、鼠战江湖

人生流浪 19、鼠战江湖

作者:yxy11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生来死去一场空,天空地空万事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宁愿要生命过程的精彩和灿烂,不要长寿的窝囊和死去的辉煌。

人生大笑能几回?何不趁早今日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是何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打渔、捕渔为生),授人以钱不如授人以前(前程、前途)。

孤独给败就像绿林侠客孤独汉、大醉侠一样,一醉解千愁,如何能同销万古愁?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样看来,做一只“醉猫”是多么美好,我就是一只孤独行走江湖的醉猫。百年身世细思量,不及樽前席上。百年身世意味着要《百年孤独》。何止是“百年孤独”?岂不是太狭隘?就是千年孤独又有何惧?万年孤独也在所不惜,万万年都将去矣。

孤独给败眼观《三国志》曹操有云: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诚如其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才可得天下。《性 爱大师》寄语:要改变世界,就要从改变思想开始。每一个结束就是一个新的开始。世事如棋局局新,世上新人超旧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后浪转而为前浪,浪里郎浪里郎,也会死在沙滩上。

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有说天下武功,唯快字不破;也有说天下武功,唯让字不破,唯泄字不破;让与泄有近似之意。白云苍狗,贫穷富贵,皆是过眼烟云,总会烟消云散。永恒永存的是日子,是英魂名垂不朽、万古流芳。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人在江湖飘,怎能不挨刀?稍一不留神,便会掉入陷井或是圈套。所以,人生在世要做好受苦受难、百折不挠的思想准备;要行走江湖,就要笑傲江湖,敢于横跨江湖纵过海,万丈高楼脚下踩。

总有一日,不再需要百年孤独。孤独无时不刻无地不存不在,何谓百年、千年、万年又万万年?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梦为马,扬帆起航。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真正的孤独给败终究会站在长城之上,看着天马行空,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威旺江湖绿林界。江南福地,风景佳丽,太湖之滨,周庄同里,木渎越溪。“风刀”三山天外天, “剑花烟雨”东山起,日落西山“笑三少”,江南有道亦无道。万寿无疆(吴江),盛泽(胜则)千里,震泽(震则)七都八坼。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在中原之北的长城(诚)之上,遥望天马行空,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北汽威旺长安风光无限。道路四通八达,总会梅开三度,山清水秀,日新月异,欣欣向荣。从将军到奴隶容易,从奴隶到将军就要经过艰苦艰难的岁月历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好了,至此我们闲言少絮,书归正传。真是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单田芳不禁感叹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叫你们三侠五义回归北宋去,可你们有的还是不听劝,还是要来到这乱世闯荡江湖。要么怎么说有这五鼠战江湖呢。

这五鼠 ,也就是江湖之中盛传的五义:即飞天鼠也叫钻天鼠卢方(江湖武林之中也号称“飞天神鼠”,与后来南宋初宋高宗赵构时期的“飞天神鼠”李马是江湖武林之中同号不同人),掣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他们与“御猫”展昭展雄飞同在包拯帐下同官为僚,早已是猫鼠同穴、交上了好朋友,成为一代江湖官场奇谈,直至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就在“御猫”行走江湖寻找杀猫帮的同时,五鼠更是进行着暗中寻杀江湖杀猫帮的特殊使命。只不过后来,南侠展昭被我单田芳请回北宋别在这乱世里闹腾。这不,我老单也要把这所谓的五义也就是五只大老鼠请回北宋包黑子的开封府去效命,也别在这扰乱这部《乱世英魂》也就是《千古奇英》别名《三猫流浪记》,御猫都被我请走了,我叫你还“五鼠战江湖”?我老单叫你“无鼠战江湖“。你信不?信不信由你。我能把死的说活了,能把活的说死了。你不信?咱们可以试试。谁要是说假话、瞎话,天打五雷轰。

“呛来个呛!呛来个呛!别看我是小奶猫,可知道的故事真不少!呛来个呛!呛来个呛!要知三毛死得早,自杀他杀天知晓?你不知我不晓,真是他妈的鬼知晓。……”

“喵——去去去!一边边去,别在这捣乱。”大花猫冲着白里透红、与众不同的小奶猫喵叫道。

“报告——”又一只小黑猫飞奔前来报道:“五鼠闹江湖都被单老前辈发配到北宋去了,没有五鼠战江湖的大戏了。“

“喵!我们早知道了。“大黑猫冲着小黑猫喵喵嚷道:”不需要你来汇报。你们两个小兔崽子,不对,两个小猫崽子都给我滚滚长江东逝水,都滚回猫军团里去。“

“喵!喵!“小奶猫与小黑猫不乐地冲它们喵喵直叫:”真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哼!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老子(劳资)投八路;八路不留爷,老子上铁路;铁路不留爷,爷奔歪脖树;歪脖树不留爷,爷爷逛马路;马路不留爷,才把爷难住。“

“嘿!你俩小崽子,真是个鬼机灵,人小鬼大,赶快滚!“大花猫冲着两只撒丫子猫腰直逃的小猫子直叫。

“喵!老大!不要给这两个小鬼一般见识。”大黑猫喵道:“现如今这五只大老鼠都被单老前辈遣回北宋,我们五只流浪猫也不必再捉它们了呀。”

“喵!捉什么捉?”大花猫喵叫道:“他们是五义,是包黑子的手下,为官府做事,而且是御猫展昭的江湖朋友。都已经是猫鼠一窝、交上了好朋友。”

“喵!大花哥、大黑哥、大黄哥。”“黑白猫”随即喵叫道:“五只大老鼠都拜把子结义,我们五只猫也拜把子结义吧?”

“喵!好主意,我赞同。” “猫小白”乐得差点蹦了起来。

“喵——好,一不做,二不休!桃园才三结义,我们可是五个猫哥们,比五只大老鼠还讲猫哥们义气。”大花猫仰天长啸一声:“我们五义拜把子,老鼠有五义,老猫也要有五义。”

于是,大花猫、“黑猫警长”、“英雄大黄猫”、“黑白猫”、“猫小白”共同站在太湖南岸,插香摆案,然后跪地仰天,齐声喵道:“关老爷在上,我大花猫,我大黑,大黄,黑白猫,小白猫,

从今日起,共闯江湖,有福同享,有难同挡。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谁若忘恩负义,天打五雷轰。”顿时,五只猫爪“啪啪”拍到了一起。

“喵!老大!”“黑猫警长”仿佛想到了什么,喵道:“我们可是五位正义之猫,不过却有五色猫投胎附体在阴阳教教主‘青竹红叶‘黄白黑的身上,虽然此人号称亦阴亦阳、亦正亦邪,依老猫我看,他们绝不会是什么好东西。那五只色猫也必然是我们喵星人里的败类。”

“喵!”老四“黑白猫”接声喵道:“二哥言之有理,这五色猫就是红猫、黄猫、蓝猫、黑猫、白猫五个家伙附体在阴阳教教主‘青竹红叶‘黄白黑的身上,必不是什么好猫。”

“喵!不用怕。”老小也就是老五“猫小白”喵叫道:“我以后就投身在洛阳美女捕快’玉面白猫‘白小蝶的身上,一定把这五只色猫抓捕归案、绳之以法。”

“喵!”老二“黑猫警长”大黑猫不禁乐道:“那个美女捕快我的认识,我们是同行,我以后就是巴州黑猫捕快褚人杰。”

“喵呜——”老三英雄大黄猫也随声喵道:“我会附身在蓝猫捕快也就是铁臂捕快郭昭郭都头身上,我们三个捕快猫可以共同对付它们五色猫。”

“喵呜——”老四“黑白猫”也仰天长啸:“我会叫我家主人江南七怪的老大气死风灯白夜黑也一同去捉拿这五只色猫。”

“喵呜——”大花猫随即喵叫:“既是如此,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去抓色猫。不能让它们五色猫在江湖上混淆黑白、乱我视听。我们五义之中的黄、黑、白、蓝、花猫可不是它们那等江湖败类。”

“我们江湖再见,后会有期!“喵完,五只猫”滋溜“踪影不见,估计各自去找自家主人投胎转世去行走江湖抓五色猫去了。

前文说到:前一阵子,狗屁志光大师在徐州云龙山下云龙湖畔杀猫吃猫的事迹败露,遭众仇敌恺,便逃之夭夭。游击大队便一路追杀至此太湖南岸湖州之东的五都庙港、七都、八都、九都、十都,巧遇苗族义士苗人凤一路相随。但是这苗人凤自从与胡一刀大战之后,也被我单田芳遣回原籍,回归他们的《雪山飞狐》,不能像做梦一样地加杂在徐州云龙湖游击大队的人马里面。

在《乱世英魂》前文书里96、黑冲滩,这一章节里我们说过,游击大队总指挥叶无双带领游击大队一共26人追击相府杀手而在陕西麟游县西南的喇嘛帽山下路遇刘知俊、张格、李存审争邀他们各入其国为官,最后相持不下,游击大队兵分三路,分别去了岐、晋、蜀三国。第一路,由叶无双带队,和黄陵王黄子灵、北陵王北苍龙、五陵王玉满楼、杜陵王杜月笙、唐陵王唐立中、秦陵王秦武阳七人随岐国大将刘知俊去晋见岐王李茂贞;第二路,由徐州“猫王”叶学云带队,和徐州长史耶家林、“风雨二侠”甘上山、迟上海、“乱世双雄”赵下乡、郇下海、“嘉州小三侠”朱犁头、马背峨、牛平羌、“黑猫捕快”褚人杰十人随晋国蕃汉副总管李存审去见晋王李存勖;第三路,由白马寺护法“夜游神”大师带队,和“扬州小八义”共九人随随蜀国户部侍郎张格去见蜀王王建。这三路人马分别随刘知俊、李存审、张格去了岐、晋、蜀,而且每一位游击队武士都被封了品位大官,被提拔重用,成为国之精英。后来,这三路游击队又合纵为一,奔波于岐、晋、蜀三国之间,做了许多除暴安良、行侠仗义之事,深受万民敬仰,威震江湖武林界。简直比后世的“加里森敢死队”的还令敌寇闻风丧胆!再往后来,十四陵王之中的另外七位,即金陵王李金山,东陵王东至春,西陵王西风来,南陵王南季风,中陵王中四海,魏陵王魏汉超,少陵王少先锋,也相继加入了游击大队,共计是33人,开始周游各国,进行游击战。如今,这支队伍日益在受到各国官府的请用,走到哪都是衣食无忧,行宿方便。因为岐王、晋王、蜀王早已向各王传递过书信,让这支仁义这师遍行天下去行侠仗义,官方不得横加阻拦,并且要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方便。

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先前在虞山武林大会之后司马府举行的那场英雄大聚会,他们最终还是要劳燕纷飞、各自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岗位之中。但是,经过这场大聚会,各方英雄豪杰得以交流和切磋武艺,增进了相互了解,对发扬中原武术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进作用。更可喜的是,经过这场大聚会,纵横天下、行侠仗义的游击大队又得以壮大。先是有“四大铃(陵)王”和“旋风十八骑”加入,随后兰陵王、信陵王和嘉陵王也纷纷加入。由于各自的志向原因,在场的34位“天下第一”和鬼见愁、臭万里并没有加入游击队。这样,游击大队由来虞山之前的33位一下子猛增到58位,阵容得以强大,声名更是风靡江湖、威震朝野。其中经过排列重新组合的陵王,已由原来的“十四陵王”,加上“四大陵(铃)王”及信陵王、嘉陵王共计是“二十陵王”,真是实实在在的一个“陵王”大团结!各个陵王以及各位游击队员无不为此而感到兴奋无比、踌躇满志,都希望在未来以后的日子里发挥才智、建功立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负。故此,游击大队应苏州刺史大人之请,准备继续留在苏州,为民为官做出一些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壮举!

在此之后,“旋风十八骑”留在了苏州,其余四十位游击队员则奉苏州司刺史司马福之令,沿江东巡,希望能寻查到江湖杀手方可贵的踪迹。其实这四十位东去的游击队员很好记,就是“两叶双雄风雨神(2 2 3=7位),朱马牛扬(羊)耶猫陵(3 8 2 20=33)。”共计是40人,不信你可以算算。

前文112、龙在江湖,这一章节提到“神剑浪子”郑少秋、“江南浪子”马鞍山和“扬州三杰”,即“啸(笑)傲江湖”江啸天、“卧虎藏龙”梁小龙(也在“龙在江湖”一说之列,只因他深藏不露,轻易不展露头脚。)、“展翅高飞”高尽义五人以及“声东击西﹑指南打北”神吉祥一共六人拜见了徐州长史耶家林和游击大队总指挥叶无双,表示愿意加入徐州云龙湖游击大队。最终,这六人如愿以偿,名列云龙湖游击大队的第59、60、61、62、63、64把交椅。正好是八八六十四卦数。

不久以后,“猫王”叶学云和“黑猫捕快”褚人杰(大黑猫“黑猫警长”的化身)便衣潜入民间,暗中寻查“飞天鼠镖(标)”李可久、“采花淫贼”花蝴蝶和“掘墓大盗”林立富,最终这三个“明娼暗盗”罪恶累累的淫盗之辈被逮捕归案!据说此间有洛阳“玉面白猫”白小蝶(就是猫小白的化身)和原巴蜀东道“铁臂捕快”郭昭郭都头(这家伙就是逃脱于志光的屠杀而称之为英雄大黄猫的化身)以及“小李飞镖”李小龙的相助。其中的“铁臂捕快”郭昭郭都头早在四年前耶家老少被“西庄王”古西天逼迫背井离乡投奔徐州之际,郭都头已携全家前去河南南阳,在官府中仍做捕快,惯穿蓝色官服,故号称“蓝猫捕快”。个中详情,终有解说之日。不知你还能不能等到?但是,游击毕竟是游击,官府毕竟是官府,江湖毕竟是江湖,有些人只是碍于情面及所处环境,并未加入游击大队,但也做出了不多鲜为人知而又可歌可泣的传奇轶事。比如官府里的“玉面白猫”白小蝶、“铁臂蓝猫捕快”郭昭,以及诸多江湖武林义士,如“江南七行怪”、五鼠、门神周和“黑白双煞”等,并未加入游击大队。

虽说徐州云龙湖游击大队总数有64位,即:徐州司马叶无双总指挥,紧随其后的,便是徐州“猫王”叶学云,即两叶;“乱世双雄”赵下乡、郇下海;“风雨二侠”甘上山、迟上海,白马寺护法“夜游神”;正是“两叶双雄风雨神”。共是2 2 3=7位。

嘉州小三侠朱犁头、马背峨、牛平羌,“扬州小八义”,徐州长史耶家林,巴州“黑猫捕快”褚人杰;黄陵王黄子灵,北陵王北苍龙,五陵王玉满楼,杜陵王杜月笙,唐陵王唐立中,秦陵王秦武阳,以及金陵王李金山,东陵王东至春,西陵王西风来,南陵王南季风,中陵王中四海,魏陵王魏汉超,少陵王少先锋,“四大铃王” 及新兰陵王兰采风、信陵王信永(勇)汉、嘉陵王刘嘉陵,共计是“二十陵王”,整整四十人!号称“朱马牛扬耶猫陵”。共是3 8 2 20=33位。

“神剑浪子”郑少秋、“江南浪子”马鞍山和“扬州三杰”,即“啸(笑)傲江湖”江啸天、“卧虎藏龙”梁小龙(也在“龙在江湖”一说之列,只因他深藏不露,轻易不展露头脚。)、“展翅高飞”高尽义五人以及“声东击西﹑指南打北”神吉祥,以及“旋风十八骑”,江湖号称“两浪三杰神吉祥,十八太保下苏杭。”共是2 3 1 18=24位。

故此,徐州云龙湖游击大队总人数,合计7 33 24=64位。正好是八八六十四卦。

但此次寻迹太湖巧遇苗人凤的游击大队仅是其中的“两叶双雄风雨神”7位。即叶无双、叶学云、赵下乡、郇下海、甘上山、迟上海、白马寺护法“夜游神”姓氏名谁暂且不知,又被江湖人戏称“游击大队”里的“江南七怪”,如再加上苗人凤,又将唤作是“江南八怪”。但是,他们八位并不屑于此号,根本不承认!谁信他江湖里乱砍乱说?又没有被正史编号?正宗编号的那是关于徐州云龙湖游击大队人员的顺口溜:

两叶双雄风雨神(2 2 3=7),朱马牛扬耶猫陵(3 8 2 20=33)。两浪三杰神吉祥(2 3 1=6),十八太保下苏杭(18)。

后来“两叶双雄风雨神”7位游击队员行走江湖于太湖南岸七都吴溇、五都庙港、南浔、织里、铜罗、桃源、青云、乌镇等地;“两浪三杰神吉祥,十八太保下苏杭。”24位正是游走在常熟、苏州、杭州、绍兴、会稽山、云台山等各地行侠仗义、替天行道;然而“朱马牛扬耶猫陵”33位游击队员行走江湖在中原徐州、微山湖、临城、枣庄等地,主要根据地在北方古彭徐州一带行侠仗义。江南一带,则主要由“两叶双雄风雨神”7位游击队员和“两浪三杰神吉祥”、“十八太保”等江湖义士去行侠仗义。

再往后来,其中的“两叶双雄风雨神”7位游击队员以及“两浪三杰神吉祥”、“十八太保”24位共计是三十一位在太湖之西的茅山不期而遇,解了“黑风双煞”对“江南七侠”的劫杀。而在后面远远观战的孤独给败心里知道,他们一部分人还蒙在鼓里,其实江湖杀手“闪电不及”方可贵早已被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斩杀于上海滩,总有一天他们会亲自告诉他们这些江湖义士,让他们专心去寻找“南大杀手”而不再去走别的弯路。

再说“猫王”叶学云和“黑猫捕快”褚人杰、苗人凤却没有料到,西毒欧阳峰的侄子欧阳克吹着笛声招引来了成千上万的毒蛇一直围拢而来。一场“人蛇大战”和号称“龙争虎斗”的“蛇猫大战”即将拉开。

而就在这时,孙悟空直落在半空云朵之中,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片树林里竟在一挥之间空寂一片!仅仅剩下这八个人站在原地静寂一片,西毒欧阳峰和欧阳克叔侄俩早已不见踪影,猫群不见,蛇群没了,方腊及志光等也全都没了!一场即将拉开的“人蛇大战”及号称“龙争虎斗”的“蛇猫大战”全被孙悟空一下都搅黄!没了!等到他们几人清醒过来,原来的确是一游戏一场梦!不仅如此,他们七位与“两浪三杰神吉祥”、“十八太保”合力解围“江南七侠”赶走“黑风双煞”一事以及寻找“南大杀手”竟也是在梦境之中!就连苗人凤也摆摆手身归《雪山飞狐》去了。

梦中醒来,异常的轻松。“两叶双雄风雨神”特别好奇于太湖南岸的七都之地,进行了走访研究。说起这都,在此就要说一下这七都的由来。

七都,地处苏州吴江西南境内,与太湖水乳 交融,与太湖的东山、西山、三山岛隔水相望,自古便有“鱼米之乡”、“蚕桑之地”的美誉。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吴地的先民们就在此地逐水而居,繁衍生息了,传统农耕文化在这里被世代承袭。《礼记·王制》说:“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先秦时,苏州一带为南蛮,又称荆蛮,南蛮人好战,吴越两国五次水上大战均与七都有关,至今,在七都的庙港尚有一个名为“吴越战”的古村落。

吴地民风淳朴,与中原文化紧密相契又自成一家。上古时周部落的领袖周太王有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幼子季历。季历与儿子姬昌(即周文王)都很贤明,周太王想立季历为嗣,以便传位于姬昌。泰伯深知父亲心思,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奔到了荆蛮之地,建立了勾吴国,并开创了吴文化,被后世称为吴泰伯。在七都的吴溇村北,曾建有古泰伯祠,南北朝宋武帝时,古泰伯祠改建为吴王庙,自此,七都遂有吴溇之名。清宣统年间,七都为吴溇镇,庙港为五都镇。民国后,改为吴溇乡与五都乡,民国三十七年,始现七都乡之名。

仲雍墓,在如今常熟虞山东麓。仲雍又称虞仲、吴仲,是周太王次子。因太王欲立幼子季历,与兄泰伯同避江南,泰伯成为当地君长。泰伯死后,由他继位。仲雍死后葬常熟的乌目山。吴人为纪念虞仲,便把乌目山改称为虞山。其墓依山而造,墓门在北门大街,正面刻“敕建先贤仲雍墓门”,背面刻“清权坊”。坊旁稍后即清权祠。墓前有四块墓碑,为明清时补立,正中一块为明崇祯巡按御史路振飞所立,上刻“商逸民虞仲之墓”。为虞山最早的古迹之一。

其实七都之名,由来已久。在吴江的历史上曾设有二十九都,现在的七都镇拥其三,即原庙港镇为五都,原七都镇为六都和七都。宋绍兴年间,设因渎(隐读)巡检司,管辖五、六、七、八等都。元末军阀割据,吴王张士诚筑湖城,并从湖州大钱口至苏州开凿运粮河,均经过七都。然而,张士诚终究是草莽英雄,最后败于叫花子和尚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又有唐代诗人陆龟蒙隐居于此,至今尚有浦里桥、陆家港东养鹅浜等古迹,村以人传,陆港、陆家港村也因此得名。南宋时,宋高宗赵构探望吴驸马亦来过此地,在隐读村留下了天到桥、龙船渚等遗迹。

自此之后,“两叶双雄风雨神”经七都过南浔、青云,一直来到郁郁葱葱的桃花源林。一片片幽静深远的小道,不禁让人油然想起——

桃花源记

[ 魏晋 ] 陶渊明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绝迹官场。

其作有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陶渊明的归隐田园,真是世人的梦想之地……

《乱世英魂》第13、美丽的传说,这一章节中那个酒店驼背老人所唱的《饮酒》一诗,即是陶渊明陶大侠所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然——

让我们再回首往事:《乱世英魂》第39、花月楼中救步摇,这一章节中曾写道——

……

吴天霸说完,飞步跨出禅门,转眼便不见他纵身何处。

话说法净和尚骑着一匹白色骏马已来到浔阳柴桑马回岭面阳山的山坡之下,只见他跨下马鞍,拿起包裹沿山坡登阶而上。这里周围苍松环绕,翠绿满盈,层林迭荡,真好比似一个“山清水秀”的隐逸之地。很快,法净和尚便来到了两旁呈现“凹”形石栏杆的一片墓地。只见这墓地、坐北朝南,宽一丈半许,高约半丈,长二丈许。那墓碑的前额横刻“清风高节”,碑腹上竖直刻着“晋徵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

话说到这,你道这是何人之墓?实不相瞒,这正是东晋朝代著名大诗人陶潜·陶渊明(365?~427年)的墓葬。正是在“13、美丽的传说”那一章节里那条假驼背老头为骗倒“蜀东六雄”所唱《饮酒》之诗的作者墓地所在。这座墓长7.9米,4.1米,1.62米。外壳为长方形拱顶砖石结构。其墓碑左为墓志,右为《归去来辞》。其墓碑左右,各列碑刻一块——其左为《五柳先生传》,所谓“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说的就是他;其右为修墓人姓氏、年月。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县人,晋代杰出诗人,早年曾做过参军、县令一类的小官,四十一岁时退隐归田,安居浔阳柴桑即今九江县马回岭境内。该墓重修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仲秋,现原貌基本保存完好。

说了老半天,这法净和尚为何来到这般田地呢?其实,这并不奇怪,而且此乃是常有之事。更何况,今日他还是遵照老方丈的嘱托顺便前来上香,即使是今日重任在身,他也不可忘却此事。要知道这陶渊明是何等人物,他乃是那庐山西北麓东林寺的创基始祖慧远大师的密友。想当初,于今已有五百零二十年之久,陶先生时常与慧远大师以及山南道士陆修静在一起谈佛儒论道法,谈笑间,海阔天空心胸宽,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就是那慧远大师也曾为陶先生的才学所倾倒,对他是深敬不疑。现在轮到他们这一辈,岂能对他们祖师的尊友怀有不敬之理呢?于是,法净和尚在陶先生的墓前点燃三支香火,又作了三拜,便提起包裹向墓后隐身而去。

时辰不大,只见一位青衣峨冠、手持折扇的秀才从那陶渊明的墓后走将出来。只见他右手摇着折扇,左手倒背着一步一款地来到陶公墓碑的右侧,拉开臭架子对着碑上的文字朗朗念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嗯!好!好!妙哉!妙哉!善哉!善哉!”

随后,这位青衣秀才如行云流水地走到山坡下的那匹骏马边,他左右瞧瞧并无行人,便飞跃到马鞍上,一溜烟地向东北方向疾驰而去。……

你道这位衣着和相貌平常的青衣秀才是何许人也?慧眼精明之人是能看出这位素衣秀才正是东林寺和尚法净。

话至此处,让我们重回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4)缘:顺着、沿着。

(5)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8)夹岸: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12)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4)复:又,再。

(15)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16)欲:想要。

(17)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18)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尽,完,没有了。

(19)便:于是,就。

(20)得:看到。

(21)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22)若:好像。

(23)舍:舍弃,丢弃,

(24)初:起初,刚开始。

(2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只。

(26)行:行走。

(27)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28)平:平坦。

(29)旷:空阔;宽阔。

(30)屋舍:房屋。

(31)俨(yǎ

)然:整齐的样子。

(32)之:这。

(33)属:类。

(34)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35)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36)种作:耕种劳作。

(37)衣着:穿着打扮,穿戴。

(38)悉:全,都。

(39)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40)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41)并:都。

(42)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43)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44)从来:从……地方来。

(45)具:通“俱”,全,详细。

(46)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47)要:通“邀”,邀请。

(48)咸:副词,都,全。

(49)问讯:询问消息,打听消息。

(50)云:说。

(51)先世:祖先。

(52)率:率领。

(53)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两个词。妻:指男子配偶。子:指子女。

(54)邑人:同乡(县)的人。邑,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一个排的编制)

(55)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绝,绝处。

(56)复:再,又。

(57)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58)遂:就。

(59)间隔:隔断,隔绝。

(60)世:朝代。

(61)乃:竟,竟然。

(62)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63)为:对,向。

(64)具言:详细地说出。

(65)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66)叹惋:感叹、惋惜。惋,惊讶,惊奇。

(67)余:其余,剩余。

(68)延至:邀请到。延,邀请。至,到。

(69)去:离开。

(70)语:告诉。

(71)不足:不必,不值得。

(72)为:介词,向、对。

(73)既:已经。

(74)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75)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到处。

(76)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达。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77)诣(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78)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79)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向,先前。志,名词,标记。

(80)遂:终于。

(81)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82)高尚:品德高尚。

(83)士:人士。

(84)也:表判断。

(85)欣然:高兴的样子。

(86)规:计划。

(87)未果:没有实现。果,实现。

(88)寻:随即,不久。

(89)终:死亡。

(90)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91)津:渡口。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但是古人却万万没有料到,“ 两叶双雄风雨神”在频邻南浔古镇、乌镇古镇的桃源之乡的密密树林之中到处隐约可见古人寻而不得的“世外桃源”。更让江湖武林界万万没有预料到的是,江湖之中几多寻而不见的武林奇侠“孤独给败”竟然隐迹于此所谓的“世外桃源(园)”,这孤独给败究竟是谁?耶无害?耶天云?陶渊明?难道说他戴着千人面具抑或是戴着猫头面具?……

《乱世英魂》89、此恨绵绵昏厥死,这一章节曾经写道:

……

至于这后来的年轻小伙究竟是谁,无人知晓,只知道他留下一个“孤独给败”的名字,但从此以后音信全无,谁也不知道他归向何方?仿佛江湖上已再无此人,昙花一现过后,留下的都是虚幻的感觉。

后人对此曾经以诗为念。其诗曰:

武功盖世独不尊,黄陵一现犹若魂。

谁人再求盟主位,何不眼观黄陵文?

一片深山幽谷间,青衣剑客辗转入洞。洞内,清凉幽幽,流水潺潺,有与世隔绝的的美妙感觉。随着这位青衣剑客,有一种进入桃花园洞的感觉!步履在这洞里行间,会让人油然想起大唐诗人刘禹锡的那篇千古佳作《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是徒儿回来了吧?”只见一位白发银装的老道盘坐于洞,二目微闭,冲着来人问道。

“师父!徒儿已完成师命凯旋而归。”

“嗯!我知道你不会令我失望的。你可以揭下你脸上的面具了。”

“是!”于是青衣剑客从面部揭下一张假皮,露出了他的庐山真面目。你道这位年轻剑客是谁?实不相瞒,他就是耶无害的四弟耶天云!

“你要记住,从此以后,不再会有孤独给败这个名字!”

“是!徒儿铭记于心,让这四个字在江湖上消失!”

“嗯!不过为师我还要托咐你一件事。”

“师父请讲!”

“有朝一日,你前去天山雪峰,找到天山童姥童可欣,替我劝劝她‘放下屠刀,脱离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天山童姥?!她是不是一位白发苍苍的仙女?”

“你不必多问!你只要到了那里,自然会认得。现在你可以再次出山了。记住我说的话,出门在外,莫要逞强。要知道‘天外有山,山外有人’哪!”

“是!徒儿谨记不忘。”

“去吧!洞外已有人在等着你!”

耶天云闻听此言,试欲再问,但是他知道师父的脾气,也就未敢再多问。他向闭目养神的仙师拜了三拜,转身缓缓而去。

洞外,深林幽幽,不见天日,清爽无比。耶天云仰天唱息,感觉如卸重担。他不禁感慨地吟诵道:“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武林争霸枉用功,不及人生一场醉。”

“哈哈哈!好一个‘不及人生一场醉’!孤独给败怎么这么悲观人生?”

再说耶天云闻听此言,心底不禁一惊,但他的面色上丝毫没有反应出来。他已听师父说洞外有人在等他,莫非来者便是?等到他转身寻望,只见是三位气宇不凡的剑客,正是“江南三大楼主”!难道他的行踪已被暴露?被他们三人盯住了不成?这也怪自己太大意了,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人都不可小瞧!

“请问三位阁下是……”

“在下黄飞鹤!这两位是岳明阳,滕阁里。我们三人特来请孤独大侠做我们的武林盟主!”

“孤独大侠?就是你刚才所说的孤独给败?你们大概是认错人了。在下姓耶,名天云,不是什么孤独给败!”

黄飞鹤见此人语气坚决,知道这等人物断然不会承认自己是孤独给败,便只好说道:“孤独给败临走之际说,江湖上不再会有孤独给败这个名字。看来,事实的确如此!”

闻听黄飞鹤的一番言语,耶天云不由心中暗道:“他们为什么偏偏认为我就是孤独给败?我出来进去可是两副不同的面孔,难道他们都是火眼金睛能识破我么?或者说在这深山幽谷我孤独一人出现,他们就认为我是黄陵上曾经出现的孤独给败?师父说过的话,我已经铭记于心。我只要对任何人都不承认,他们又能奈我何?”

“黄大哥!”只见岳明阳走过来说道:“也许孤独给败是个不祥的名字,这位耶公子既是不承认,我们也不能强人所难!只是我们武林界没有个领头之人去共对武林仇敌,我们势必是各行其所,各自为政,难成一统,终将会被武林叛逆各各击破。到那时,怕是我们中原武林就全被邪恶之人所控制了。”

“三位大侠胸怀大志!我想很多中原有志之士都和你们一样,必将同仇敌忾,铲除江湖邪恶!”

“嗯!我相信耶公子也是一位有志之士!”只见滕阁里接声说道:“如今江湖险恶,敌在暗处,我在明处。要保全实力,铲除邪恶,身藏不露是可以的。只要该出手时就出手,我想江湖邪恶之人不会猖獗多久。”

“好!既是如此,耶某告辞!希望有一天,我还能遇见三位大侠。”

“耶公子请!”

于是,耶天云在“江南三大楼主”的目送之下,缓缓前行。他俨然是一位秀气的书生模样,丝毫看不出一缕武士的痕迹。

“黄大哥!你说他究竟是什么人?”只见滕阁里望着耶天云的背影向黄飞鹤寻问道。

“我也拿不准他究竟是谁!也许是我们认错了,他并不是孤独给败!”

“不过他很可疑!”岳明阳思索着说道:“虽然孤独给败在黄陵仅是昙花一现,我们并没有看清他真正的面孔。但我们一路跟踪至此,随后孤独给败失去踪迹,而后就又是他出现。试想,在这深山老林,荒无人烟,他一个白面书生为何会在此出现?他不是孤独给败又会是谁?”

“不错!”滕阁里也随声附和道:“你睢他一出现所唱的那首诗,什么‘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

“武林争霸枉费功,不及人生一场醉!……嗯!这好像是在总结今日的黄陵大战!不错!一定是他!他就是孤独给败!”黄飞鹤断然吼道。

“可是人家不承认,也不愿做这个武林盟主!”岳明阳补充道。

“哦!我想起来了!”滕阁里猛拍了一下大腿,叫道:“怪不得我看他好生面熟,可就是一时想不起来。到现在我终于想起来了,他就是去年曾经大闹京城擂的耶无害!”

“噢?!你敢断定是他?”黄飞鹤追问道。

“是他!绝对错不了!”滕阁里不容置疑地吼道。

“那他就是‘飞天神龙’耶金风的兄弟!曾经血洗太行、大战太极十三剑!凭他的武艺,他必是孤独给败!快追!我们的武林盟主!”

黄飞鹤一声高喝,他们三人撒丫子便向前追赶。但是他们哪里还追赶得上?他们心目之中的“孤独给败”最终销声匿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