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侠骨飘香 > 剑出中原 第254章 与祖宗同在

侠骨飘香 剑出中原 第254章 与祖宗同在

作者:石塘周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碧落湖众人扬长而出得院子,冯万里得到师门如此礼遇,内心虽失望万分,却找不到恨意。当是他恨不起来,路是自己在选,命由自己来扛。也当是他没心思去记恨,他人口中的堂堂侠客,岂能随便死于这等卖国求荣者之手。心想,就算不敌,多少也该亮明气节,挣扎着求存。

见张元五人步步逼近,冯万里倍感不敌,心知难逃一死,问出了心头那句封存了许久的话:“张国师,我师父跟西夏往来,是你牵的线,还是你搭的桥?”

张元大笑道:“我牵线搭桥?我还是大宋的儒生时,你师父已是西夏国主的座上宾了。”

冯万里愤然说道:“你胡扯!”

张元笑道:“冯万里,你师父是凡人,不是神仙。他倾尽一生,要想有所作为,最好的出路,莫过于修的文武艺,送货帝王家。”

冯万里冷言道:“就算如此,也不至于要出卖祖宗,认贼作父啊!何况他身在江湖,早已名声显赫在外,被江湖武林人士尊称为武圣人,达到了常人难以匹及的高度,且碧落湖被认作了武林圣地,当老怀为安才对。”

张元仰头哼哼大笑一声“山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过后,转而面向冯万里,说道:“冯万里,你当是读过书的人,应该知晓世人心目中的游侠是什么样子。”

冯万里说道:“是什么样子?”

张元答道:“韩非子说,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里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冯万里说道:“这都是事实,没什么好说的。”

张元说道:“班固《汉书·游侠列传》里说:‘立气势,作威福,结私交,以立于强世者,扼腕而游侠者,以四豪为称首。于是背公死党之议成,守职奉上之义废。’”

冯万里说道:“基于韩非子与太史公之言,班固于游侠的定义已算是很中肯了,并没有什么不对啊!”

张元说道:“连你身为游侠,都认为班固说的没错,游侠是破坏社会秩序、造成国家动乱的根源。那睡在皇宫里的皇帝呢!身为社会秩序的缔造者与执行者,岂能不这么认为。”

冯万里问道:“这么认为有什么不对吗?”

张元笑答道:“没什么不对。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你师父称其量,不过区区一介草民,竟敢隐于江湖自称武圣人,有着自己的秩序而跟朝廷分庭抗礼,将赵宋天子的威严放到那里去了!有如此不知死活之举,你师父岂能不受用于赵宋朝廷,而长存于赵宋的统治之下。”

冯万里说道:“就算我师父树大招风,不容于朝廷的统治秩序,求得朝廷的招抚即可,也用不着投靠西夏而为虎作伥,出卖自己的祖宗,祸害自己的同胞。”

张元大笑道:“冯万里,你真是大人不说大人话。赵宋朝廷重文抑武姑且不说,若游侠一出名就可获得朝廷的招抚,天下的游侠岂不是人人都要效仿之,赵宋的天下岂不再无安宁之日。”

其他四个汉子走上前来,一汉子说道:“国师,他一个将死之人,没必要跟他废话这么多。”

张元朝冯万里全身上下打量一眼,说道:“冯万里,念在你一身本事极为难得,只要你不以身为赵宋的子民为荣,日后愿真心实意地为大夏国效力,我张元今日不仅可放你一马,还愿向大夏国皇帝开口,帮你求得一官半职,荣华富贵享用终生。”

冯万里微微一个拱手,道:“张国师,你的好意冯某心领。不过在未达成协议之前,冯某有个问题想问上一问,不知张国师你可否直言相告?”

张元答道:“你既有此心,就问吧。不过,能不能直言相告,就看你当不当问了。”

冯万里说道:“张元......”

“大胆!竟敢直呼国师大名......”张元身旁那个刚说话的汉子大喝一声,见张元微微摆手,将话语打住,跟其他三人一起,腰间刀剑出鞘,对准了冯万里来。

张元轻声说道:“冯万里,你我现在可算是各为其主,身份平等,有话就问。”

冯万里说道:“张元,你为何要背叛祖宗,成为李元昊的鹰犬?”

一汉子听后动怒,凌空一掌拍出,直逼冯万里的胸部,被冯万里一掌接住,两人同时后退两步。

张元手一摆,说道:“我张元从小寒窗苦读,数十载下来习得各种本事,身怀经邦济世之才,于世间却成了一个可有可无之人。都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满腔抱负不能伸展,我可以认了,就当时运不济。可堂堂七尺男儿之身,还尽遭人欺辱,是可忍孰不可忍矣!”

冯万里大声说道:“张元,就算你身怀经邦济世之才,可也不能投敌叛国,戕害自己的族人啊!你要知道,若没有祖先们将一生的智慧用心血倾注于书本之中,倾囊相授,你就算寒窗苦读数十载,又到那里去习得这举世无双的文武艺。借用祖先的智慧,祸害祖先的儿孙,你这般恩将仇报,就不怕天打雷劈,永世不得超生。”

张元愕然,久久难以平静。只见他猛然一个醒悟,大喝道:“冯万里,看你这样子,是从未打算效力于大夏国了?”

冯万里大笑道:“张元,我冯万里终其一生,只知道有个由我华夏族人建立的大夏国,从未听过有个由党项人建立的大夏国。要我跟你一样,用从祖先那里学来的本事,去祸害祖先遗传下来的子孙,你尽可以死了这条心。”

张元轻笑一声:“好。”转身朝院门口走去,四个汉子奋力上前,抢着朝冯万里攻去。

冯万里一摸腰间,发觉佩剑不在,急忙扫射四周。见董晓婉先前坐着的凳子后方竖着一把横刀,连忙闪跃过去,一把捡起,拔刀隔开敌人刺来的一剑,左跨步前刺、右跨步前刺、后退半步斜砍,三招于电光火石间一气呵成,逼退冲在最前边的劲敌。

那汉子听说过冯万里武艺高强,剑法超群,只没想到冯万里用刀也这么干净利索。一时大意,抢功不成,反被冯万里刺中腹部,不得不撤出战圈检查伤口,暂时放冯万里一马。

其他三人见冯万里刀法凌厉,不敢贸然上前单独挑战。但冯万里已是必死之人,不杀了他就是失职,只好相互看向对方,求个同进同退,将功劳平分,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默契达成,三人闪动手中刀剑,围攻上去,跟冯万里战在了一起,一时难分胜负。

十几招比划已过,那个受伤的汉子见冯万里出手开始有些迟缓,也觉得自己受伤太轻,很快加入了战圈,只为分上一杯羹,不是腰间的伤岂不白受了。

于冯万里来说,一对一,他绝不惧怕在场的任何人。可以一敌四,且对手同进同退,进攻与防守之间毫无破绽,不免渐渐心虚起来。就是由于心神不宁,才让敌手有机可乘。一个防守不及,左臂中了一剑;再一个防守不及时,右臂中了一刀;再接着一个防守不及,被人一掌击退数步。

四个汉子见冯万里大势已去,抢功的意念又滋生了出来。

只见一个汉子横刀直进,刺向冯万里的胸膛,只要冯万里不眼疾手快,必死无疑。

还好冯万里刚才那一掌之败,是故意求败,只为麻痹敌手。

庄子曾说:“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意思很明显,比试武艺,一旦旗鼓相当,或是不敌,却又非得分出个胜负,或是非得比拼个生死,就得在心智上下功夫。而这种功夫,莫过于有意地把弱点显露给对方,让对方觉得有可乘之机,引诱对方来攻,同时抢先击中对手,来个后发制人。

那汉子抢功心切,一时个忘了“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道理,等到宝剑奋力刺出,迎来冯万里一个左闪,又迎来冯万里手中钢刀一个右跨步前刺,胸口中刀之后,才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为了自己不白送性命,为了心头那难以放下的名利,宝剑化作钢刀斜劈冯万里的脑袋。

冯万里既然敢出招伤他,自是早防着他有如此一着,疾速抽出钢刀,向后纵跃开。

四个汉子一死一伤,战力立马下滑。其他活着的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达成协定后,一起向冯万里疾扑过来,刀剑相加,不再相问杀死冯万里的功劳花落谁家。

冯万里见那三人攻防的步调一致,难以寻到可乘之机,心生一计,左跳右跃起来,只为拉大战圈。心想,那三人就算一条心,也是三个身子,就算能同时追上自己,也不可能同时出手。

三个汉子见到冯万里握刀的手臂鲜血淋漓,又见冯万里节节败退,真以为冯万里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于是大胆追赶起来,大胆出击起来,有机会就出招,只求速战速决,免得心怀不安。

冯万里见诱敌深入之计奏效,便也抓住机会,躲过那两个没有受伤的汉子的攻击,迎接住那个先前腰间中刀的汉子的攻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中那汉子的胸脯,让他在痛苦中拜见如来佛祖去了。

剩下的两个汉子,见死了两个同伴,因心虚而不知所措之际,很是高兴地迎来了张元与赵明秀的身影。为了彰显自己的英勇,连忙上前跟冯万里决斗,很快就被冯万里击败了回去,静待一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