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侠骨飘香 > 剑出中原 第244章 定策

侠骨飘香 剑出中原 第244章 定策

作者:石塘周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就算如此,总得有人跳出来抛砖引玉吧。

白玉天好高兴,终于说动了崔莺莺、阿星、阿竹三姊妹,做那反抗碧落湖的始作俑者。

回到馆舍,跟五山道人分享了好心情过后,见五山道人对昨晚知州府衙行刺之事一无所知,趁他笑容未减之际,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个清楚加明白。

五山道人听后虽有些吃惊,并无忧虑,只因他身居京都汴梁多年,对范仲淹大人并不陌生,深知范大人不仅不好杀,还打心眼里敬民爱民,说过的话大多时候都作数。且白玉天于他范仲淹无害,还是故人,用怀柔政策安抚白莲教胜过用武力镇压,不存在利益冲突,对白玉天用不着言语相欺,更用不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白玉天见五山道人对他护送范仲淹大人去庆州之事不持反对意见,心头那浮动不安的石头终于落地,心情一片大好,跟五山道人谈论起怎么消灭武圣人赵明秀之事来。

五山道人早就对赵明秀那老匹夫心怀不满,时时都想摘下赵明秀那副道貌盎然的假面具,只因寻觅不到能与碧落湖一较高下的帮手,才一直隐忍不发,苦苦等待时机。

难得白玉天将赵明秀看成了不可调和的敌人,可谓志同道合,便也推心置腹,无话不说。

白玉天觉得赵明秀有如一条躲在草丛深处的毒蛇,茂盛的蒿草帮他隐秘行踪,只要他静止不动,就很难被人发现,更别说被消灭了。不经意间想到了“打草惊蛇”、“敲山震虎”之法,询问五山道人的意见。

五山道人细细一想,觉得甚好,不仅给予支持,还添加了一个“欲盖弥彰”之计。

阿星、阿竹一心想着师父董晓婉的安危,忧虑难消,询问不断。

五山道人虽不想跟智商低下的孩子为伍,但事关白莲教,阿星、阿竹身为白莲教教众,名义上还是盟友,知晓一些事情乃情理之中,便将“欲盖弥彰”说清楚了来。

欲盖弥彰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话说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娶了已故棠公的妻子棠姜,一绝色美人。齐国国君庄公好色成性,得知棠姜的美貌后,难以自拔,私下里与棠姜约会。崔杼得知后非常气愤,谎称自己有病,在家里埋下伏兵,借庄公前来探视之机把庄公杀了,另立国君。齐国负责撰写国史的史官是个正直的人,如实记述崔杼杀害了他的君主,崔杼为了掩盖弑的罪名,连续杀害三任史官。到了第四任史官,还是不受崔杼胁迫,坚持原则,如实记录。崔杼见杀人解决不了事情,只好就此作罢,再不去管史官们怎样记述他那弑君之事了。

崔莺莺道:“这不就一个故事吗,怎就变成了你们的计谋了?”

五山道人笑道:“想那崔杼,弑君是事实,为掩盖自己的罪行,接连杀害史官,不但未能给自己洗脱罪名,反而令自己的丑恶行为更加暴露在他人面前。这‘欲盖弥彰’之计,关键在于向作恶者挑明他的恶行,他定会为掩盖过往恶行,想方设法清除掉那些知情人士,来个死无对证。想要掩盖所有恶行,就得将所有参与作恶的人都杀了,哪知杀死一人就增添了一份罪恶。随着恶业越来越多,要杀的人也随之越来越多,慢慢走向恶性循环,越是掩盖越是暴露,越是暴露越要作恶,最后没得收场,天下武林皆知。”

崔莺莺顿时忧虑起来,道:“如此一来,我母亲岂不危险至极?”

五山道人道:“什么危险至极。她若愿意从此弃暗投明,赵明秀不能拿她怎么样,她若不知悔改,继续为虎作伥,死不足惜。”

崔莺莺道:“可是......”

白玉天握住崔莺莺的手儿,说道:“莺莺,是非面前,没什么可是的。赵明秀不死,你母亲若继续成为他赵明秀作恶的帮凶,就算活着,等同于死了。况且,只要白莲教跟碧落湖一刀两段,赵明秀除了诋毁你母亲,诋毁你们白莲教,其他的他将一筹莫展,你母亲跟白莲教有大宋朝廷罩着,不存在任何危险。”

崔莺莺道:“那你们打算怎么做啊?”

白玉天说道:“让你们三人跟我同行,等同于打草惊蛇,让范仲淹大人接见你母亲,等同于敲山震虎,我们再好心好意告知赵明秀一些他所做过的恶事,就是欲盖弥彰之计。他赵明秀定会为了碧落湖的前程,还有他自己的好名声,想法设法掩盖过往罪恶,从而跌入‘欲盖弥彰’这个陷阱中无法自拔。到时,人不畏威,则大威至。消灭他赵明秀,不过举手之劳而已。”

五山道人道:“好,江湖武林规则从此可以改写了。”

正在这时,傅小隐走了进来,道:“白少侠,安抚使范大人有请你到知州府衙喝茶。”

五山道人道:“昨晚不是喝过茶了吗,今儿怎么又喝茶了?”

傅小隐朝崔莺莺三师姐妹瞧了一眼,笑而不答心自闲。

白玉天连忙将三人介绍起来:“这是我妻子崔莺莺,昨晚去过知州府衙。那是莺莺两个师妹,阿星、阿竹,已得知范大人有善待白莲教之意,甚为感激,愿随我一同护送范大人去庆州赴任。”

傅小隐听过,微微一躬,有礼道:“见过嫂子,见过阿星、阿竹姑娘。”

崔莺莺带着两个师妹回礼:“见过将军。”

傅小隐笑道:“不敢当,我现不过一军士而已。”

阿竹笑道:“今日军士,明日百夫长,后日就是将军了。”

傅小隐微微以礼,道:“借阿竹姑娘吉言。”

阿竹有礼道:“一定的。”

白玉天见气氛和谐,问道:“小隐哥,可知范大人何事找我?”

傅小隐道:“种世衡将军来了,得知昨晚知州府衙闹了刺客,硬要范大人下令抓捕刺客,严惩不贷,以儆效尤。范大人深知种将军乃一片好心,便将你昨晚舞剑之事说了,种将军很是忧心范大人路上的安危,便想着见你一见。”

五山道人说道:“一个是江湖人士,一个是带兵打仗的将领,完全不对路,有什么好见的。”

白玉天道:“是不是有其他意图,你不便说出口?”

傅小隐笑道:“狄将军说,你若硬要问,也没什么不可说的。”

五山道人道:“既是如此,那你就痛痛快快说了吧。”

傅小隐说道:“狄将军说,种将军今日带来的几个部下里,有个叫王光信的和尚,身手甚是了得,想跟你比试一下,看看你够不够资格护送范大人去庆州赴任。”

白玉天道:“我护送范大人去庆州,跟他有什么关系,用得着比试吗!”

傅小隐笑道:“白大哥误会了,种将军带着那几人来,本就是让他们护送范大人去庆州赴任的。范大人不愿夺人所爱,便不领情。种将军忧心范大人的安危,便想了此法子出来,是想让范大人收下那几人,路上图个安全。”

五山道人道:“你家狄将军就没有说话?他昨晚可是见过白玉天这小子舞剑的。”

傅小隐道:“事关范大人的安危,我家将军那敢随便插嘴,有话也说不出口不是。”

白玉天微微一笑,朝五山道人说道:“道长,她们三人的安危就拜托于你了。”

傅小隐道:“白大哥,你去就是,狄将军寄宿的馆舍,没有范大人发话,无人敢来造次。”

白玉天起身,拂了拂崔莺莺的秀发,道:“好好待着,别胡思乱想,等我回来。”

五山道人道:“你去就是了。刚才说的那么清楚,她们还要胡思乱想,只能说明白莲教真的气数已尽,已成朽木,回天乏术了。”

白玉天哼哼一笑,随着傅小隐出得馆舍,朝知州府衙走去。

知州府衙的后院里,好些人看上去脸有焦虑之色,唯范仲淹、狄青、还有甄金莲带着丫头端着茶水走来,此四人除外。

一哥五十岁左右的将领,朝甄金莲微微一礼,接过茶水,说道:“狄将军,那姓白的小子不是不敢来了吧?”

狄青接过茶水,笑答道:“种将军,大人看中之人,包括你我在内,哪一个不是崇尚气节,令出如山,什么时候有那‘临阵退缩、违抗命令、胡言乱语’来过?放一百个心好了。”

种将军微微一笑,道:“狄将军,你我都是军人,服从命令是为天职,令出如山关乎部下的生死,自是不一样,岂可与江湖人士相提并论。狄将军言语有失矣。”

狄青朝种将军身旁的一将士看了一眼,微笑道:“种将军,我好像听说你身旁的这位勇士,他先前就是一位江湖人士来着,今日对种将军可谓是忠勇可嘉。可见‘忠勇’二字,当不分出处,唯有心而已。”

种将军微微一笑,喝过一口茶水,正要发话,白玉天跟在一兵士的后头,快步而来。

狄青起身,朝范仲淹有礼道:“大人,白少侠来了。”

【“始作俑者”这个成语,是后人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中提炼出来的。

在孔夫子所处的时代,贵族用活人殉葬,后随着奴隶制的衰落和封建社会的兴起,用奴隶殉葬的习俗渐渐废除,出现了以茅草等扎束成人形的“刍灵”代替真人殉葬,这是历史的进步,是人性向仁的体现。

后发明了作俑陪葬,但制作俑人不仅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制作的俑人象极了真人(秦始皇的兵马俑就是最好的例证)。孔子当时就敏锐地感觉到,作俑陪葬,对彻底废除殉葬观念没有好处,后世之人未免会旧念复燃,怕不仅会俑葬,还会重新用人殉葬,故而发出“始作俑者,其无後乎?”的忧虑之问。

用像人的泥俑替代人殉,是人性向仁的体现,仁者爱人的孔夫子就算不加褒扬,也不会加以贬低。

笔者以为,始作俑者一词,就算不能作为褒义词出现,也可作为一个中性词出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