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侠骨飘香 > 剑出中原 第240章 互衬

侠骨飘香 剑出中原 第240章 互衬

作者:石塘周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3:5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狄青见白玉天轻轻一个纵跃,消失的无影无踪,心中骇然,不由得不赞誉起来:“如此身手,凡人岂可有之!真不可思议,实难以想象,奇人异士也。”

甄金莲轻轻一笑,想起几年前碰到一伙强盗,危难之际,树林里闪出一个少年,手折一根松树枝。只见他身影一晃,还未看清他如何出手,那伙强盗手中十几柄钢刀齐断,裤裆全部尿湿。为求活命,除了口中不停地呼喊:“神仙饶命,神仙饶命。”就是不停地往地上磕头,差点将山路磕断了来,那少年也差点笑痛了肚皮。

这时,守卫知州府衙的将官走了进来,朝范仲淹大人躬身有礼道:“大人,刺客已出了府衙。”

范大人道:“知道了。”

那将官道:“大人,将士们请求您发令,将那刺客拿下,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范大人轻声说道:“你也这么觉得吗?”

将官俯首道:“回禀大人,您的安全于卑职来说,重于一切。谁敢对大人您不利,谁就是卑职的生死之敌,卑职欲除之而后快。”

范大人朝狄青问道:“狄将军,依你看呢?”

狄青躬身道:“回禀大人,末将跟宋统领一样,大人的安全于重于一切。狂悖之徒竟敢行刺大人,依大宋律,就当杀头问罪,以儆效尤。不过大人一向爱民如子,此次又有惊无险,况且那刺客已有悔悟,日后定能去恶从善,做个好人。若能从轻发落,不仅可让那些似是而非的细作看到朝廷的大度,增强他们弃暗投明的信心,还能麻痹那些潜藏在暗处的敌人,使其疏于防备,浮出水面。”

范大人微微一笑,朝宋统领说道:“你看狄将军的想法可行否?”

宋统领拱手道:“卑职愚钝,惟大人之命是从。”

范大人说道:“那就按狄将军的想法行事吧。监督那刺客在城里一举一动,若她出得城去,就当没见过这个人,不再过问。”

宋统领拱手道:“卑职领命。”

范大人道:“去吧。”

“是,大人。”宋统领跨步而去。

等那宋统领走后,范仲淹说道:“狄将军,此等法子,不是碍于白玉天的情面吧?”

狄青回道:“大人,您执掌延州这么久以来,未见一个刺客。刚接到朝廷催促你去庆州府上任的诏书,刺客就送上门来了,不由得末将不为您这次庆州之行心生不安。明知路途艰险无比,您却不愿大队官军护送,唯有请世外高人相助了。眼见这位白少侠身手着实了得,又是大人跟夫人的故友,担当护送大人去庆州府的重任,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甄金莲一旁说道:“老爷,这儿风大,还是到后院边喝茶边聊吧。”

范仲淹道:“好。”

狄青道:“大人请!”

范大人被甄金莲挽着手臂,朝后院走去,狄青紧跟其后。

入得后院,坐到院中,如夫人带着丫头端来茶水,正要跨步离开,被范仲淹留了下来。

范仲淹喝过两口茶水,朝狄青问道:“白玉天可说过他为何事来延州?”

狄青答道:“回禀大人,他说:‘他此次前来延州,是因有一事不知如何处理是为得当,特来请你指点迷津,开导一二。’我见他不像坏人,又是我部下吴三那四兄弟的朋友,便随了他的愿,带他拜见您来了。”

范仲淹听过,微微静了静,转脸朝甄金莲问道:“夫人,依你对白玉天那小子的了解,他千里远道而来,有何所求?”

甄金莲道:“老爷,妾身就一妇道人家,只知关心家里的事情,其他的可说不好。”

范仲淹笑道:“夫人过谦了,天下事不过是家务事的汇总,没那么玄乎。说说看。”

甄金莲笑答道:“老爷,妾身若是说不好,你可别动气。”

范仲淹笑道:“书房说事,夫人从不多嘴,院内闲聊,但说无妨。”

甄金莲道:“白大哥虽说武艺超群,人才出众,名动匡庐,可从未跟官府过不去,也从不过问朝廷之事。与老爷你相遇于匡庐山,请你喝过酒,吃过饭,却不知老爷你就是鄱阳太守。此等心地单纯之人,千里远道而来,想必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再者,他来延州若是对老爷你心存恶意,就刚才那形势,只要他不出手,想府衙里那些卫兵不一定能奈何得了那两个刺客。”停顿了下来,换了一口气。

范仲淹道:“接着说,夫人。”

甄金莲接着说道:“记得当年他助我赶走那伙强盗,用根松树枝轻轻两划,就将强盗们十几柄钢刀折断了去。我极为惊讶,问他这身本事是怎么练出来的,他回答我说道:‘十年磨一剑,霜刃时出鞘。今日把示君,只为不平事。’”

狄青文才有限,没听清楚明白,微笑着问道:“夫人,他这话何意?”

甄金莲微微一笑,范仲淹代答道:“他这四句话,是从唐代诗奴贾岛的一首名为《剑客》的诗化用来的,原话是‘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意思很明了,白玉天这小子将自己当成了剑客,游侠,苦心学剑,就是为了铲除世间不平之事。”

狄青突然想起点什么,道:“大人,我差点忘了,他说他那事,对他来说是私事,对大人您来说,却是公事。还说,大人您听过后,就是不能帮他指点迷津,开导一二,也不至于不高兴。”

甄金莲道:“老爷,就凭他为了让那姑娘免受伤害、情急之下一把抓住那匕首来看,他此次前来延州,想必就是为了那女子。”

狄青有些不解,道:“就算是为了那女子而来,凭他那好如神仙般的身手,直接将那女子带离西北就行了,用不着来向大人寻求帮助。况且他未见到大人之前,他也不知道大人、夫人跟他是旧相识,他所求之事,大人还不一定能帮他呢!”

甄金莲道:“老爷,这样看来,白大哥所指的不平事,不止那女子一人,而是那女子跟她身后的成百上千人,说不好,那些人有可能还跟大宋朝廷为着敌。”

正在这时,一个身影腾跃于房屋之上,无声无息而来。

甄金莲一眼见到,隐隐觉得是白玉天,道:“白大哥,你追上你娘子了没有?”

白玉天飘然而至,朝范仲淹行礼道:“先生,我如此进来,没有什么不妥吧?”

范仲淹笑道:“进都进来了,就是有不妥之处,碍于往日情面,我总不能将你赶出去吧。”

白玉天行礼道:“晚辈思虑不周,还请先生见谅。”

甄金莲的丫头搬来一把椅子,白玉天坐下,送来一杯茶水,白玉天接过。

范仲淹等白玉天喝过两口茶水,问道:“小子,你此次前来延州,有何事情,直说无妨。”

白玉天放下茶杯,起身行礼道:“回先生的话,晚辈此次前来延州,是想请先生帮我一帮,将我娘子从苦海中搭救出来。晚辈感激不尽。”

范仲淹道:“院内乘凉,闲聊,用不着这么多礼数,坐下说。”

白玉天坐了下来,接着说道:“刚才那女子,是我磕过头的妻子,叫崔莺莺。她爹崔永元,住在匡庐山的百草堂,先生你是见过的。她娘董晓婉,白莲教教主,也是碧落湖门人,先生想必也听过。”

范仲淹道:“你的意思,是想我代你向朝廷说情,放过白莲教了?”

白玉天躬身一拜,道:“晚辈甚觉此想法不切实际,极为荒谬,但崔莺莺是我妻子,夫妻同体,不救她就是不救我自己,我就是再恶毒狠辣,怎么也做不到见死不救。”

范仲淹道:“小子,帮你忙可以,你总得给些回报吧。”

白玉天道:“大人要什么回报,尽管直言,只要晚辈做得到,绝不说半个‘不’字。”

范仲淹笑道:“答应的如此爽快,就不怕我为了朝廷而坑你。”

白玉天笑答道:“大人在朝廷为官,想着地方百姓,在地方为官,想着朝廷。可谓一心为国,一心为民,草民若被您坑到,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甘之若饴。”

甄金莲一旁笑道:“白大哥,你什么时候弃武从文了?”

白玉天笑答道:“回夫人话,自从在匡庐山见到先生后,就开始觉得读书是一件乐事。虽没读出什么名堂,考取功名是不可能,但也从此分得清谁在真心为国求昌隆,谁在真心为民求安康。”

范仲淹道:“小子,你能做的虽有限,但有三件事你必须依我。”

白玉天躬身道:“先生请讲。”

范仲淹道:“第一件,等会儿,我弹琴,你舞剑,让狄将军也感受一下什么是官民同乐。第二件,我后日动身去庆州赴任,你陪我同行,路上你可以有什么闪失,我不能有。第三件,你必须说动董晓婉,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明里一套暗里一套,既已归顺了大宋朝廷,就不能再帮着李元昊,助纣为孽。”

白玉天起身,朝范仲淹一拜在地,道:“多谢大人!多谢先生!”

范仲淹起身将白玉天扶了起来,道:“你这孩子,一向金光闪闪,今日怎么迂腐起来了。我若愿意接受你这等大礼,又岂敢帮你。再者,你若能说动董晓婉领着白莲教去恶从善,于大宋来说,乃天大的好事,我范仲淹感谢你还来不及呢。”转而朝甄金莲说道:“夫人,古琴伺候。”

“好勒!”甄金莲应声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